?

兒童特應性皮炎204例血清變應原檢測結果分析

2010-05-28 08:50陳謹萍金盛華李海翩李垣君
關鍵詞:皮試變應原吸入性

陳謹萍,李 軍,金盛華,李海翩,李垣君

(1.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廣州 510120;2.廣州越秀區第二人民醫院,廣州 510180)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生除了受遺傳等因素影響外,外界環境過敏性物質的作用不僅是AD的促發因素,而且是導致AD反復發作的重要原因。由于變應原種類繁多,不同年齡、不同地域,變應原的影響作用有所不同。因此對204例AD患兒變應原檢測結果進行分析,為預防AD提供客觀依據。

1 資料和方法

1.1臨床資料 2005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皮膚科門診就診的患兒204例,符合Hanifin和Rajka的AD診斷標準[1],男 98例,女106例,年齡7 個月~14歲,平均3.9 歲,其中 0~2歲89例,3~6歲78例,7~14歲37例。病程1個月~14年,平均2.7年。輕度AD30例,中度AD74例,重度AD100例。伴過敏性鼻炎38例,哮喘12例,過敏性結膜炎4例,蕁麻疹4例,食物過敏2例。有過敏家族史100例,其中過敏性鼻炎84例,哮喘16例。首次發病年齡在出生后2年內154例,3~6歲發病者38例,>7歲發病者12例。

1.2檢測方法 Mast SIgE、TIgE檢測系統來自美國Mast生物有限公司。測試方法:對204例受檢者常規采血4.5mL,離心或自動析出血清,將患兒待測血清加入測試管,于室溫中孵育20~24h,用緩沖液沖洗測試管后加入酶標二抗,再于室溫中孵育4h左右,緩沖液沖洗后,加入化學發光劑,用Mast CLA光度計系統判讀結果。

2 結果

2.1變應原檢測結果 204例AD患兒進行變應原檢測發現,總陽性率為74.5%(152例),吸入性變應原陽性率50%(102例),食物變應原陽性率 41.2%(84例),對一種變應原陽性30例,占陽性病例19.7%,對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應原陽性122例,占80.3%。變應原最常見的前4位分別是粉塵螨(46.1%)、屋塵螨(35.8%)、雞蛋(26.0%)、牛奶(24.0%)。每種變應原的陽性結果見表1。

表1 AD患兒變應原檢測結果 例(%)

2.2總IgE檢測結果 204例 AD患兒血清總 IgE陽性182 例(89.2%)。

3 討論

AD是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疾病,發病機制至今尚未完全明確。發病機制可能涉及多個方面,其中吸入性及食物變應原在AD的發病中有一定的作用。變應原的檢查包括體內試驗(即變應原皮試或點刺)和體外試驗,對于皮試不易合作及不適合做皮試的嬰幼兒,體外檢測能彌補皮試的不足。本研究通過對204例AD患兒SIgE及TIgE檢測,結果顯示,過敏原總陽性率為74.5%,吸入性變應原及食物變應原陽性率分別為50%及41.2%,低于文獻報道[2]。從表1可以看出,本組AD患兒常見的吸入性變應原依次為粉塵螨(46.1%)、屋塵螨(35.8%)、狗毛(8.8%)及貓毛(8.3%),其中粉塵螨、屋塵螨是最為常見的變應原,與文獻報道相似[3]。廣州地處亞熱帶,溫暖潮濕的氣候適合螨的生活習性,而且該地區生活水平較好,家居裝飾較多,難于衛生清理,這些是各類塵螨生長、繁殖和長期存在的有利條件。此外,本地區居民有養寵物如狗、貓的習慣,兒童喜歡與寵物摟抱、玩耍,所以狗毛、貓毛也是較常見的變應原。研究表明,食物過敏是嬰幼兒AD發病的重要原因。主要的食物變應原是雞蛋、牛奶、花生、大豆和小麥,其中雞蛋最為常見。隨年齡增長,部分對食物過敏的兒童在1~3歲逐漸失去對食物的超敏反應,繼而對吸入物過敏[4]。本組AD患兒常見的食物變應原依次為雞蛋(26.0%)、牛奶(24.0%)、黃豆(15.7%)、花生(13.2)、芝士(11.8%),其中雞蛋的陽性率最高,與國內外的研究結果相似[3,4]。雞蛋、牛奶是嬰幼兒最早接觸的食物,而且嬰幼兒胃腸道功能未發育完善,因此過敏的機會就較大。此外,食物變應原蝦、貝類、蟹也是較常見的變應原,檢出率分別是 10.8%、10.8%和 9.8%。廣州地區蝦、貝類、蟹等海產品資源豐富,人們普遍喜歡食用,因此過敏的機會也較大,這符合地域特點。從表1可以看出,本組病例0~2歲組的變應原以食物為主,3歲以上的患兒以吸入性變應原為主,與文獻報道相似[4]。提示在施治時,對于嬰兒期的AD患兒,多尋找食物變應原,避免食物變應原,進行飲食指導。對于3歲以上的AD患兒,應多注意環境衛生,盡量避免吸入性變應原,必要時進行脫敏治療。檢測結果還顯示本組AD患兒與多種變應原接觸有關,其中一種變應原陽性30例,占陽性病例19.7%,兩種或兩種以上變應原陽性122例,占陽性病例80.3%,提示有過敏體質的患兒往往對多種變應原過敏,針對單一變應原制定防治措施有可能防治失敗。因此,全面檢測并避免接觸變應原是有效控制兒童AD病情的重要環節。

本組病例TIgE檢測結果顯示陽性率89.2%。眾所周知,IgE是一種親白細胞性反應素型抗體,正常人血清中含量甚微,但在Ⅰ型變態反應中血清含量明顯增高。目前認為,AD與TgE介導的Ⅰ型變態反應有關。AD是一多基因遺傳的、且與環境因素有關的免疫功能失調性皮膚病,它的發生、發展有多種因素參與,其中IgE合成過多可能是重要因素之一。

[1]趙辨.臨床皮膚病學[M].第3版.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608-613.

[2]湯建萍,曾迎紅,周斌.兒童特應性皮炎153例變應原皮試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5,19(9):543-569.

[3]郭艷萍,丁鳳妹,井鴻,等.兒童特應性皮炎312例臨床分析[J].臨床皮膚科雜志,2006,35(3):157.

[4]Sampson HA.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od allergy in atopic dermatitis[J].Clin Dermatol,2003,21:181-192.

猜你喜歡
皮試變應原吸入性
變應性鼻炎患者食物變應原分布特點分析
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繼發吸入性肺炎的危險因素
廣州地區不同性別變應性鼻炎吸入性及食入性變應原譜特征分析
變應性鼻炎的變應原組分診斷
我院頭孢菌素皮試情況及經濟學分析
別讓吸入性肺炎傷害到您
藥物皮試知多少
藥物皮試知多少
探析小兒過敏性疾病變應原脫敏治療效果與護理對策
護理干預對 ICU 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