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視史學視野下的韓國電影反思

2010-06-08 02:00張曉遠
文學與藝術 2010年3期

張曉遠

【摘要】影視史學的觀點近年來不斷出現在影視研究的范疇內,該觀點結合歷史學與社會學總體分析影視作品對受眾歷史觀架構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韓國當下流行影視劇《朱蒙》《淵蓋蘇文》《共同警備區》等的內容及主題對韓國受眾歷史觀建構的影響,反思在韓國民眾歷史觀建構過程中影視劇扮演者何等重要的角色,提出影視史學在現代社會中對影視研究的重要性。

【關鍵詞】影視史學;韓國歷史劇;南北戰爭電影

近年來,影視史學的研究概念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在現代社會中,傳媒的力量越來越不可忽視,它不僅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影響,更深一步的則影響和作用到了受眾歷史觀的建構,尤其是電影和電視,這就是電影史學的概念和研究領域。

電影作為第七藝術,產生百余年來一直被人們作為一種觀賞手段和藝術對待,即使是在電影中復原再現歷史事件,人們也對它的真實性之一懷疑態度。在早期的拍攝中,攝影機只擔當了攝影師的眼睛,真實的記錄下一小段人們生活的常態,直到發展到最后的紀錄片,圖像都是不會撒謊的載體。然而歷史研究者卻從沒有把它放在眼里,即使作為資料也僅僅是針對人類學的并非歷史學。但是在電影發展的過程中,我們逐漸可以看到,電影并不單單作為藝術而被人們研究,它與歷史的關系表現在很多方面。首先他是我們人類歷史的記錄者。"在電影誕生后,它就以紀實或者虛構的方式不斷介入到歷史中來。在不論哪種社會執政者意識到電影扮演的角色后,都會試圖操控它,對它的態度幾乎一致。他們希望電影在看似獨立的外殼下,受控于自己。" 他們以各自的方式利用電影宣傳自己的世界觀,并冠以主流與正統的意識,喚醒受眾的新認識。其次,電影運用特殊的電影手段來介入歷史。電影擁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它有意識的運用各種電影語言,它們會運用各種拍攝手法和風格在受眾無意識形態下表露某種意識形態和社會領域問題。最后就是歷史與電影之間相互解讀的問題。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在電影不斷介入到歷史的過程中,作為電影接受者的觀眾的意識也在不斷被影響著。在社會意識形態和歷史觀面前,大眾的自我意識可以說是零,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受著周圍環境的影響,最終形成與社會相符合的歷史觀。電影等媒介手段起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尤其在"視聽方式"的影視媒介逐漸取代"視覺"方式的紙質媒介的今天。因此在影視史學的范疇內研究電影,我們不是從電影美學,語言學或者電影史的角度來討論,也不把它作為一種藝術或者影像物質來討論,而是著眼于社會歷史的角度,把影片與它所處周圍世界結合起來,通過兩者之間存在的必然關系研究電影中的歷史對整個社會歷史觀的構建所起的作用。

在影視史學視野下,我不泛泛而論,只是針對一個較為典型的國家——韓國來論述韓國電影電視對于韓國民眾歷史價值觀構建過程中的影響和作用。之所以選擇韓國來做這個研究,已經不單單是因為它與中國有著一衣帶水的關系和相同的文化背景,而是因為在近年來韓國各界對于對待歷史方面引起的爭議,讓我們不禁要思考,它是否會作為繼日本之后又一個全民歷史記憶被歪曲的國家,這種做法讓一些韓國學者也看不下去了,韓國《朝鮮日報》曾報道說,"如果走極端的民族主義道路,韓國的歷史和文化反倒會失去立足的空間"。在他們的意識里,要告訴民眾如何去建構的是與中國的古代歷史、被日本殖民的歷史與近代南北朝鮮戰爭的歷史。

眾所周知,韓國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作為中國的附屬國,這在韓國人心中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因此他們連自己的首都因為名字中有一個"漢"字而耿耿于懷,堅持改為首爾。在韓國的歷史博物館中,到處可以看到告訴民眾,自己的祖國曾經有多么強大的文字,夸大其詞是他們的博物館中常見到的手法,與我們所了解的歷史相違背的描述更是屢見不鮮,但是作為韓國的人民對此卻是深信不疑的,所謂大韓民國自然是亙古不變的強大。為了表現這種強大在電視劇中隨意更改也是隨處可見。近年來的很多電視劇中,不論是大韓民國的什么都是偉大的遺產。如熱播劇《大長今》中韓食與韓醫以及打不垮的"長今精神"都被韓國人推崇之極,并且《大長今》中不僅將中醫說成"韓醫",把麻藥、針灸、外科手術等都說成是韓國人發明的。還有近年來網絡熱炒的一部分歷史電視劇,《淵蓋蘇文》、《大祚榮》、《朱蒙》等。

在韓國電影中,這種"大韓民族"的情節體現更為嚴重。在曾經備受好評的《殺人回憶》中,韓國警察必須求助美國人檢驗嫌疑犯的DNA,化驗結果卻又令他們面對可能的兇手徒呼奈何。比這個更悲壯的是《生死諜變》、《共同警備區JSA》、乃至最近的《實尾島》、《太極旗飄揚》,在民族的悲劇命運之前,個體的生命除了為之獻祭之外根本沒有其他選擇??错n國的歷史題材電影,常常就象在聽人訴苦。但當韓國人的話題說到中國,問題有時就不那么簡單了。林權澤的《醉畫仙》是部優秀作品,里面多次提到中國,可并不和氣。當然當影片中提倡韓國繪畫要擺脫中國影響,尋求民族藝術特質,便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在這些影片中,重點來分析一下《共同警備區JSA》,這部以敏感的南北朝鮮關系為論題的電影。故事發生在朝鮮半島的38度軍事分界線上,一天午夜在"不歸橋"北朝鮮一側的哨所內發生槍擊事件,北朝鮮的一名上尉和小戰士朝烏金中彈喪生,中士瓊必魯負傷。同時南韓軍的班長斯肖古腿部中彈艱難地逃回到了南韓一側的哨所。隨后聞風而動的兩軍增援部隊在軍事分界線上進行了短暫而激烈的交火。一時間大戰氣氛驟然濃烈,局勢就好比是只要劃上一根火柴就會引發大火的干燥森林。

為了平息危急的局面,中立國調查團介入調查事件,并委派精通朝鮮語、有朝鮮血統的瑞士女少校索菲來開展調查工作。索菲少校發現雙方證人斯肖古、瓊必魯提供的證詞都有漏洞,給出的結論也是南轅北轍。雙方好象都在掩飾著真相。索菲先是從事發現場的彈頭數量與斯肖古所用手槍剩余子彈數量不符推斷出事發現場不止斯肖古一人。在盤問與斯肖古在同一哨所值勤的一等兵松希時,松希精神崩潰跳樓自殺,這更堅定了索菲心中的疑問,即事發時松希也在北朝鮮的哨所內,并開了槍。但就在此時情況突然急轉直下,竭力阻撓調查的南韓將軍私下調查了索菲的身份,查出索菲的父親原來是朝鮮戰爭中自愿前往第三國的朝鮮人民軍戰俘,索菲的調查資格將被迫取消。在臨回國時,索菲再次找到了斯肖古,列出了種種證據駁翻了斯肖古的謊言,斯肖古終于流著淚訴說了一個過程充滿溫情,但結局卻傷感地催人淚下的真相。原來,斯肖古在一次例行巡邏時掉隊,誤入北朝鮮境內并陷入雷區,是朝鮮人民軍的瓊必魯中士和小戰士朝烏金將他從死神手里拯救了出來。從此斯肖古一直對救命恩人念念不忘,終于在一天夜里趁著搭檔松希不注意,跨過了分隔線上的"不歸橋",走進了北朝鮮的哨所,自此三人成了好朋友。在一次無意中被松希撞見以后,斯肖古索性把松希也領過了"不歸橋"。四個分別來自敵對軍事陣營的戰士就這樣在哨所里產生了兄弟般的友誼,半個世紀以來南北對峙所形成的仇視和互不信任,并沒有能阻止民族情和同胞愛在這里漸漸的萌生。然而槍擊事件發生當晚,碰巧前來查崗的朝鮮人民軍車上尉突然出現在門外,促使本來已經淡忘的意識形態隔閡再次重現,瞬間的恐懼激化了相互之間的仇視和不信任,急劇的形式變化迫使他們于無奈和驚謊失措中撥槍對峙,失去理智,成為敵人。隨之而來的是射殺,是傷痛,是死亡,是精神上的折磨。槍擊事件發生后,負傷的瓊必魯中士仍一直像大哥一樣盡自己的力量掩護斯肖古和松希。在斯肖古傷愈出院時,索菲與他擁抱話別。但斯肖古已無法從親手殺害形同兄弟的朝烏金的痛苦與自責中解脫出來。斯肖古奪過護送憲兵的手槍,跪倒在松希跳樓自盡的地方,含著懺悔的熱淚吞槍自殺。沖出醫院大門的索菲,看到的是已倒在血泊中的斯肖古班長和他那死不瞑目的雙眼。

這是一部深含著歷史背景,表現背負著民族分離之痛的普通人物命運的影片。在這個故事里,四個士兵和一位海外游子對國家統一與和平的憧憬與渴望、愧疚和無奈,也凝聚著整個朝鮮民族對祖國統一與和平的憧憬與渴望、愧疚和無奈?!豆餐瘋鋮^》里銘刻了最誠實也最沉痛的以韓國電影人為代表的朝鮮民族特有的歷史觀和責任感。在樸贊郁的心里深深沉淀著" "不歸橋" 畔,何時歸?" 的民族統一的渴望與悲愴。而這一份渴望與悲愴,也成為了影片真正的主題及其創作意義所在。彈孔里是永遠泄不出星光與希望的。三八線上雖有槍擊和不測,流血和謊言,影片卻用心良苦地考證出,那一切本來是源自人性的善意。雖然,那微弱的善意注定要面對歷史和現實的壁壘千仞,鴻溝萬頃;雖然,那微弱的善意終歸只能在無奈之中深深陷落,并以慘烈收場。但,槍聲過后仍然還有一絲希望存留,那曾經棄國而去的異鄉游子,已然心歸故國,情系故土。這一刻友誼與背叛、棄國與歸家、戰爭與和平、統一與分離,在影片中匯成了同一股奔騰的愛國洪流。

《共同警備區》的主題與創作意圖與日后韓國所拍攝的各種表現南北朝鮮戰爭與關系的影片幾乎沒有差異,他們極力的訴說統一的渴望,像一位慈祥的母親不斷傾訴,希望朝鮮這個"迷途的孩子"早日回到母親的懷抱。他們在電影中用最悲壯的手法來講述因分裂造成的妻離子散,朋友反目,兄弟成仇等人間最慘烈的事情。他們用這種方式不斷加強國民心中的民族意識和國家意識。

從文化角度來看,韓國人那種濃郁的化不開的國族悲愴,其悲憤凄涼已經深入整個民族的集體潛意識之中。 在對待中國與韓國歷史方面,不斷向中國進行"精神挑釁"。就像韓國學界不時拋出的所謂研究成果--孔子和西施是韓國人、韓國人教會大禹治水一樣,這些以提高民族自豪感為指向的美化,與出于同一目的的丑化,都是精神上假想勝利的一部分。借貶低別人來抬高自己,以這種手法來提升所謂的民族自豪感。對一般韓國國民來說,電視劇中的歷史情節是否屬實他們并不知道也不會去懷疑,一般的觀眾對韓國歷史的認識很少,而且,在韓國的中學里歷史只是選修課,所以學生也都不太重視歷史知識的學習。所以第一次接觸這樣的電視劇,一般都會認為劇中所說的都是歷史事實。

因此我們也就可以想見,在現代韓國民眾歷史觀的建構主要是依靠電影電視,而韓國電影電視中對待歷史問題的統一口徑使民眾在接受時有一個較為單一的環境,在歷史觀形成過程中不易收到其他觀點的左右,在這一點上韓國國家政府成功的利用了電影電視這一媒介傳播手段成功的為全民建構了一個屬于大韓民族的歷史觀。而他們的歷史觀在別國的人看來似乎有可笑或者歪曲的地方,但是在電影電視不斷介入歷史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哪一個國家的電影電視在向受眾傳播著統治階級所代表的意識和歷史價值觀,即便是看似公正的美國。因此在視覺傳媒手段不斷強大的今天,電影電視已經不單單只具有藝術手段,研究電影電視亦不能僅僅局限于創作手法,而應該將電影電視的社會功效作為一個重點加入進來,利用影視史學的觀點做更為寬廣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電影和歷史, [法]馬克費羅,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6月第一版[M]

[2]崛起的力量-韓國電影研究, 張會君、黃欣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8年1月第一版[M]

[3]大眾敘事文化家園-韓國電視劇敘事文化研究, 梁英著,華夏出版社 2009年3月第一版[M]

[4]東方視野中的世界電影,鐘大豐、梅峰主編, 中國電影出版社 2009年08月第一版[M]

[5]跨文化交流與研究-韓國的文化和傳播, 郭鎮之主編,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2004年5月第一版[M]

[6]沖突、和諧:全球化與亞洲影視, 孟建、李亦中等主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M]

[7]韓國媒體創新體制, 郎勁松著, 南方日報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一版[M]

【Summary】The perspective of film historiography has in recent years,frequently appeared in the domain of film research.This perspective combines the disciplines of historiography and of sociology to give a general analysis of films effects on audiences impression of history.This paper uses the analysis of current popular korean television drama(such as )to achieve that aim.The main theme and content of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gree of effect that korean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has on the process of the formation of korean audience's impression of history.In doing that, this paper will also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film historiography in film research in today's societal context.

【Key words】historiphoty;Korean historical dramathe Civil War film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