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哥本哈根會議更重要的

2010-08-15 00:43黃荻JochenHauff
中國新時代 2010年2期
關鍵詞:科爾尼哥本哈根企業

文 · 黃荻 Jochen Hauff

科爾尼經理 Jochen Hauff參加了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

全世界都關注著這場國際性大會,每個人都期盼通過此次會議人類能取得重大進步,具體的、實質性的成果能夠實現。毫不夸張地說,整個地球的重量仿佛都落到了這座北歐小城上。但在所有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都做了之后,我們卻發現此次哥本哈根會議的成果并沒有達到大多數人預期的效果。筆者認為,比哥本哈根會議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更大的是企業具體行動的落實。

全球前2500家最大企業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占了全球排放量的20~25%。這些企業中很大一部分已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記錄、管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并采用三重底線方法,提高可持續發展的整體能力。大多數企業并不是出于法律義務才這樣做,而是因為具備非常強的商務意識,只要管理得當,可持續發展即被認作是一種可為公司創造盈利的戰略,不僅能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還能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所謂利成于益。

溫家寶總理于2009年11月在講話中提出“讓科技引領中國可持續發展”,把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到了國家的高度。與此同時,包括國有企業在內的眾多中國企業也開始探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大家可能記得,大約在2007年,全球領先的大型企業就開始摸索自己的“可持續發展戰略”,那么到底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呢?

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求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稱為可持續發展。具體到企業上,就是在發展企業、滿足投資回報和各利益方需求的同時,保障我們的后代在未來發展的環境和資源。

科爾尼認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包含三個方面:經濟方面,即企業的盈利和股東的回報;環境方面,即各種商業活動對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包括氣候變化、水資源等要素;社會方面,即企業活動對社會所帶來的影響,如文化遺產的保留、公眾文化的引導等。真正成功的可持續發展應綜合三方面的利弊,從而成為企業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2009年,科爾尼的研究發現采用可持續發展措施的企業在經濟危機中的表現比其競爭對手更佳,這個現象在很多行業部門都有發生。其根本原因之一:比起他們的競爭對手,這些公司能以更低的成本獲得資金,因為投資方認為此類企業的風險暴露程度相對更小。在對16個行業開展研究分析時,我們發現13個行業中采取了可持續發展政策企業的WACC(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比未采取可持續發展政策的企業更低。這并不能證明可持續發展政策就能成就企業的成功,但從中可以發現可持續發展與企業制勝之間存在著相當大的關聯性。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采取具體的措施,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大大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經營表現,還能從根本上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起到拉動作用。反過來說,中國十二·五計劃的單位GDP減排目標,只有通過指標下放到具體運營的企業層面,才能做到可靠地記錄、跟蹤、管理以達到減少排放的目標。

未來十年,技術的創新會顯著改變全球范圍能源的供應方式。這主要受下一代技術諸如風能、光伏、集中太陽能發電及生物質能平行發展的推動。眾多技術的結合會成為新興“智能”能源系統的一部分,使消費者能以更為有效的方式管理能源消耗。消費端的創新變革, 例如插電式汽車、LED、高效能設備、零能耗建筑,以及工業能耗的優化將進一步推動企業以更低的碳成本滿足其能源需求。

總之,無論政治談判能否達到人們期盼的結果,企業的行為才真正決定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猜你喜歡
科爾尼哥本哈根企業
企業
企業
企業
敢為人先的企業——超惠投不動產
哥本哈根緣何爭當首座碳中和城市
游樂場
觸感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現代建筑賞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