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行街景觀中地域人文背景和生態特色的展示

2010-08-15 00:51周欽淼王曉峰
山西建筑 2010年19期
關鍵詞:縉云山北碚步行街

周欽淼 王 亮 王曉峰

步行街是位于城市繁華地段,受到交通管制只許行人步行的,能夠聚集人群并為之提供休閑、游憩空間等功能,具備較強的休閑、消費吸引力的城市通道或街區。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的一個重要類型,步行街空間在景觀特色的展示上與城市道路、城市公園、城市廣場等有很大的區別。從其空間結構上來說,步行街一般都表現為內斂的形態,街道多以線性形式出現,無法像公園用地一樣展開較大面積的水體、綠地景觀;從空間功能上來說,步行街因其商業目的,室外空間的主要功能就是供市民徒步通過、短暫休息使用,景觀展示是一種步行的尺度,必須有充分的細節和內涵。因此,在步行街景觀規劃設計中,應根據其空間形態和功能,強調步行街空間的場所性和認同感,通過發掘其所在城市的文化歷史和生態環境內涵,重點打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人文景觀,形成強烈的自我認同感和社會認同感。

筆者在參與北碚海宇嘉陵風情步行街景觀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通過研究項目所在城市的人文歷史背景和生態特色,提煉了若干能夠表現城市歷史和特色的標志性元素,以雕塑、小品、植物配置等形式來展示,努力營造一個具有地域人文特色的步行街空間景觀。

1 項目基本情況

北碚嘉陵風情步行街位于北碚城南新區核心區域,北臨區政府中心、縉云廣場,南抵狀元府第,全長800 m,寬200 m~250 m,規劃用地面積達141 000 m2,是北碚新城區的標志,也是重慶市“后花園”北碚區的展示窗口。

2 城市歷史和生態特色

2.1 城市歷史

北碚區位于重慶市區西北郊的縉云山下,嘉陵江畔,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

在北碚的城市歷史中,有一個重要人物——愛國實業家盧作孚。他在北碚創辦了民生公司、北川鐵路、天府礦業公司等名揚一時的民族實業以及中國西部科學院(現重慶自然博物館)、兼善中學、北溫泉公園、北碚公園、峽區地方醫院(現重慶市第九人民醫院)、北碚圖書館、北碚體育場、《嘉陵江》報等社會公益機構。他還發動和依靠北碚全體民眾,填溪筑路,成倍地擴大了北碚市區面積,以青島建設為藍圖,建起了北碚第一個街心花園,并在北碚的周圍種上了從上海帶回來的梧桐,使北碚有了一個花園城市的雛形。盧作孚一生儉樸勤奮,公而忘私,服務社會和人群,崇尚務實和科學精神,有《盧作孚集》傳世,是重慶人乃至中國人在20世紀前半葉最有價值的心智和實踐的結晶之一。

在北碚的城市歷史中,還有一個相當重要和特殊的時期,就是抗戰時期??箲饡r期,北碚作為陪都重慶遷建區,被譽為“陪都的陪都”。至今還保留有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抗日名將張自忠墓和晏陽初、梁實秋、老舍等文化名人故居。

2.2 生態特色

北碚在1997年被命名為國家級社會發展綜合試驗區和重慶市第一個山水園林城區。區內山多水美,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水資源以長江四大支流之一的嘉陵江為區內水系骨干。旅游資源得天獨厚,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縉云山九峰綿延,是長江流域保存較好的一座綠色寶庫;北溫泉公園水溫洞奇、典故流芳;嘉陵江小三峽景色各異、意趣天成;金刀峽谷深壁峭、原始幽美;磨灘河懸巖飛瀑,水沫凝煙,旅游開發潛力十分巨大。境內自然條件復雜,植被層次豐富,種類繁多。天然生長的森林植被有7個植被型,是重慶市植物獨特資源種類最多的地區之一。

3 設計原則和總體布局

3.1 設計原則

設計遵循場地的生態環境(綠色空間)和地方文化的雙重原則,強調人文與生態的完美結合,旨在追求高品位的景觀效果,又達到突出城市生態系統的作用,塑造現代商業建筑環境空間形態,并充分適應使用者的行為模式,著力營造一種舒適宜人的休閑、購物氛圍;同時融入名人事跡,使人在休閑、觀光時受到文化的熏陶和啟迪,感受充滿地域性特色的現代商業步行街。

3.2 整體布局

在上述設計構思和原則的基礎上,為更好地體現城市歷史和生態特色,在總體布局上,確定為一帶、兩軸、六區。

4 城市歷史和生態特色的展示

4.1 城市歷史在景觀規劃中的展示

歷史是一種線性的走向,因此,在步行街景觀規劃中,對北碚城市歷史的展示,我們也選擇了線性的表現方式,在整體布局的一帶、兩軸中加以表現。

在主軸的起點,步行街主入口延續前方政府廣場的規整形式,兩側以彩色玻璃景墻作為其標識,聚焦景觀視線,延伸至主題廣場,將步行街的主題雕塑(盧作孚)框景其中,在景觀中表現出北碚歷史上最濃重的一筆:盧作孚時代民族產業和社會事業的蓬勃發展。以此作為整個城市歷史展示的起點,沿著一帶、兩軸,在商業街系列節點中布置以歷史人物、工業產品等歷史上體現北碚歷史內涵的實物為原型,布置雕塑小品、標志性構筑物等景觀要素,記憶城市歷史的片段,展現歷史,同時提升其商業價值。

4.2 城市生態特色在景觀規劃中的展示

1)主入口景觀區(綠)。

利用地形高差形成的跌水和大面積的綠地是該區域的主要亮點之一,在滿足大量人流聚集和商業活動需要的同時,在建筑之間形成了較大的集中綠地,為市民提供一個綠色、生態的休閑場所,強化北碚作為生態園林城市的城市形象。

2)嘉陵風情區(水)。

該區域空間較為開闊,通過水景為載體反映嘉陵風情主題,通過鋪裝和水景形成具有很強的引導性和空間連貫性。在種植上以大樹為主,具有很好的遮陰效果,形成一個相對安靜的空間。營造清新優美的交流空間,讓人們在這綠色空間休憩之時,充分享受自然園林之美。

3)碚石留青區(石)。

碚為岸旁堅硬巖石突入江心而成,如北碚航標站下突入江心之白魚石(即黑碚石)。所以北碚名字來歷就是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北碚的名稱來源于碚石,該區域以碚石景觀為核心,結合水景突出碚石的特點,形成獨具北碚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觀,讓步行街處處體現出它的精致和與眾不同。

4)縉云峰景區(山)。

縉云山雄峙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該區域以縉云山峰景為主題,通過不斷變化的土丘地形,展現縉云山峰的特色景觀。在綠化中點綴石景表現縉云山特有的獅子、香爐、日照、猿嘯、夕照、蓮花、玉尖、寶塔、聚云九峰。在空間上通過蝴蝶雕塑貫穿整個區域,形成一道亮麗的特色景觀。

5)翠竹園吧區(竹)。

北碚竹林主要是人工栽植后任其發展的半自然林。在北碚竹子廣泛生長,縉云山就有20多種。主要類型有毛竹(楠竹)林、慈竹林、平竹林、斑竹林、金竹林、水竹林 6個群系。北碚因為依托縉云山脈而建,擁有了與縉云山自然竹海相連的優勢,將竹海與北碚新城連為一體,打造中國首個“生態竹海城市”。在步行街景觀中與周圍大環境相結合,以竹為主要植物,人們在購物的同時在竹叢中穿越、休息,在翠竹園吧中聆聽風吹竹海的“沙沙”聲,聞著空中彌漫的清新的竹香。通過設計將街區現狀的不足變為優勢,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態商業街區之一。

6)綠光幽峽區(峽)。

該區域地形高差較大,街道狹窄曲折形成一種峽的感覺,設計中把小三峽的美景抽象后,以曲折蜿蜒的鋪地和花池為元素,通過印刻圖案和雕塑小品反映出峽谷特色景觀。

5 結語

在景觀規劃設計過程中,從前期分析到后期的設計,環環相扣,深入的前期分析,主要是把握一個項目的人文歷史背景和地理生態特色,中間環節,重點是根據前期分析提煉有效的景觀要素、確認所設計空間應該表現的景觀特色,最后才是在平面布局和景觀要素的配置及景點命名上,展示項目人文背景和地理生態特色等空間特質,這是我們在嘉陵風情步行街設計過程中的一些體會,希望本文能管中窺豹,略見公共景觀設計中空間特色發掘、打造的基本路徑和方式能夠得到同行的指正。

[1] 重慶市北碚區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重慶市北碚區志[M].重慶: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重慶分社,1989.

[2] 王 鵬.城市公共空間的系統化建設[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

[3] 黃光宇,陳 勇.生態城市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縉云山北碚步行街
特戰演習之步行街區
北碚:讓綠色成為高質量發展最亮底色
“購買”快樂
梁漱溟在重慶北碚的文化教育活動
問路
重慶縉云山旅游資源開發初探
《北碚在抗戰: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
縉云山
縉云山森林土壤微生物數量與群落特征
陳群的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