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擴招背景下欠發達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發展困境與對策
——基于波特“鉆石模型”視角

2010-09-15 08:43閆逢柱張文兵
銅陵學院學報 2010年4期
關鍵詞:落后地區鉆石模型師資隊伍

閆逢柱 張文兵

(1.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100083;2.皖西學院,安徽六安 237012)

擴招背景下欠發達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發展困境與對策
——基于波特“鉆石模型”視角

閆逢柱1張文兵2

(1.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100083;2.皖西學院,安徽六安 237012)

規?;瘮U張、準產業化是目前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發展的突出特點。這一發展面臨諸多困境?;诖?,以波特的“鉆石模型”為框架,從要素稟賦、需求因素、高校之間的競爭、政府行為和地方經濟發展環境五個層面分析了擴招背景下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這一發展面臨的困境,探討應對困境的對策思路。

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發展困境;鉆石模型

一、引言

作為教改奇跡的高校擴招自1999年開始以來,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高校數量急劇增加,在校學生數更是呈級數式的“膨脹”。經過短短1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完成了從精英化高等教育到大眾化高等教育的轉變,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高等教育大國。統計資料顯示,1998年全國高校招生人數為108萬,2008年增長到599萬,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也從1998年的9.8%增長到2008年23.3%①。如此高速的擴張在發達國家需要二三十年甚至更長的實踐,但在中國僅僅花了不到10年的時間,這違背了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短時間的高速擴張產生了種種弊端。正如香港《大公報》所言,“高校擴招的弊端就像一個個‘堰塞湖’”,它造成了高?!敖逃|量普遍下降,學術道德明顯滑坡,就業壓力逐年加大”,戰后發達國家高等教育擴招的一系列危機在我國不同程度出現,其“教訓之深,足以引人深思;危情之重,理應拿出對策”[1]。為此,從2006年開始國家的高等教育政策不得不出現了方向性逆轉,將“擴招”調整為“控招”。

在這輪擴張中,東部地區憑借其較強的經濟后盾,得益較多。但落后的中西部地區也“跟風而上”,以期分得一杯“政策羹”。從教育公平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向中西部地區傾斜體現了政策上的公平。但不可忽視的問題是,經濟相對落后中西部地區多數不能承擔起這種準奢侈品的“供給”問題。最后,破解這一“囚徒困境”的唯一選擇就是“降分補錄,以生養校、以產養學”,生源爭奪進一步白熱化,招生規模進一步擴張,擴招弊端的進一步涌現。此外,從經濟學的成本角度來決策學科專業的發展,大力發展成本較低文科類專業、尤其是經濟管理類專業成為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發展共識。以安徽省為例,2000年以來的擴招先后催生了13所新升本科院校,新升本科院校數占安徽省本科院??倲档谋壤_到41.9%②。其中,12所院校的學生人數都在萬人以上。在新升的13所本科院校中,每一所院校都不同程度地涉足了經濟學和管理學這兩大一級學科,招生規模較其它學科專業相比擴張較快。這些院校走的幾乎都是一條類似“準產業化”和低成本的擴展之路。幾年來的發展表明,這一發展路徑逐步陷入困境且有進一步加深的趨勢?;诖?,本文借助經典的產業經濟學理論來探討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準產業化”發展的困境,為高等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的發展提供決策思考。

二、“鉆石模型”視角下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發展困境

我國高等教育的擴張實際上是一場制度上的變革,它使得高等教育從完全公共物品變為準公共物品。隱藏在這一轉變背后的原因既有宏觀上的經濟增長壓力,也有國際經濟環境發展變化和人口峰值壓力等原因。諸多的問題導致了這一“準公共物品”需求和供給的大幅度增長。在落后地區,這種跡象表現尤為明顯。作為一種“準公共物品”,支持其實現供求平衡式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提供私人物品的產業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對于影響提供私人物品產業發展的因素,哈佛大學商學院的波特教授對之進行了總結,這一總結就是產業經濟學領域中最為經典的“鉆石模型”③[2]。結合高等教育的準公共物品特點,本文對之進行了一定的修改(見下圖),并以之為框架來探討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發展困境。

圖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發展的“鉆石模型”

(一)要素稟賦困境

在經濟學里,要素稟賦指的是產業發展所需的勞動、資本、技術等各種生產要素的總和。從高等教育發展角度看,其發展的要素稟賦主要可以概括為三個,即資金、師資隊伍和實踐實驗條件。

1.資金短缺難以滿足學校發展之需

首先,整體的教育投入水平低不利于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發展。我國政府的高等教育投入低下一直是教育界關注的焦點,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伴隨著高校的擴張,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雖然逐年有所上升,但投入增長與規模的擴張相比是不成比例的,結果是“僧多粥少”??紤]到價格因素,最后的生均教育投入可能下降更多。從理論上看,高等教育的投入增長與教育規模的擴張應該一直,這樣才能保證高等教育的平穩健康發展。但我國的現實是教育投入不僅基數低,而且投入增長遠遠低于規模的擴張。其次,現行高等教育投入的分權制從制度上了制約了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發展。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地方高校的財政投入主要由省一級政府提供,部屬院校和省地共建院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資。投入體制上的分權制造成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兩極分化。對于新升本科院校而言,幾乎都是地方高校。在經濟發達地區,地方政府財力雄厚,新升本科院校資金短缺的壓力相對較小,學校發展較快。但在相對落后地區,多數經濟發展水平本來就很低,有限的財力主要投向義務教育和民生工程,流入高等教育的比例很低,直接造成高校辦學資金嚴重不足。最后,基礎設施建設加劇了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資金短缺。新升本科院校原來的基礎設施相對較差,這在落后地區表現尤為明顯。為了上規模和應對教育部門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一方面傾盡所有,另一方面大舉借債“圈地”開展基礎設施建設,財務風險不斷攀升,銀行信譽直線下降。

在這一背景下,幾乎所有落后地區的新升本科院校最后都走上了一條違背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路徑,高舉擴招大旗,擴大招生規模、調整學科專業以降低辦學成本幾乎成為“自救”共識,原有的特色專業不得不讓路于低成本專業,“以生養?!背闪诉@些院校發展的法寶,有些甚至出現了拖欠教師薪水的情況。這一趨勢如果繼續下去,其發展前景堪憂。

2.師資隊伍質量難以滿足人才培養需要

師資隊伍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它直接決定人才培養質量的高低和創新能力的強弱。在一些應用型本科專業、尤其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師資隊伍更為關鍵。雖然新升本科院校在以往的??瓢l展中積累了一定的師資,但本科和??剖莾煞N不同性質的教育,在升格之后如何實現傳統??茖哟渭寄芙逃c升本后本科教學模式的嫁接是這些新生本科院校面臨的難題。應對挑戰的途徑在于兩個方面:一是通過再教育的形式提升現有師資隊伍的教學科研能力,二是大力引進人才。但是這兩個途徑對于落后地區的新生本科院校都存在難度。就再教育看,一方面要資金投入,另一方面再教育必然影響教學任務的承擔,這加劇了擴招后師資隊伍本身的短缺程度。就人才引進看,一方面需要資金用于“筑巢引智”,另一方面落后地區的區位劣勢很難吸引人才。于是,很多學校只能“新瓶裝老酒,以原有的師資應付不斷擴大的辦學規模。

商黎英對根力多所做的工作表示了充分肯定:“作為本次活動的承辦單位,根力多是一家專業從事生物有機肥研發生產銷售、現代農業種植和物流運輸的大型股份制集團公司,技術全省唯一、全國領先。他們生產推廣的生物有機肥,有力推動了全國肥料產業的‘生態革命’,也為威縣特色農產品改土、提質、增效提供了重要保障?!?/p>

3.實踐實驗條件匱乏,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幾乎都是位應用型本科院校。作為應用型本科院校,重點需要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能力的培養一方面需要有經驗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需要良好的實踐實驗條件。在這些院校,滿足這一能力培養的條件很有限。首先,由于這些院校的前身多為師范??茖W校,滿足應用型本科專業、尤其是電子、經濟管理、計算機等應用型本科專業要求的校內的實踐實驗條件幾乎從零開始。在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很難在短期內有實質性的改善。其次,落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企業數量少,經營效益不好,很難為學生提供校外實踐的機會。

(二)競爭壓力困境

擴招以后,不同高校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生源競爭。雖然招生計劃是國家規定的,但不同高校之間的生源爭奪大戰自擴招以來愈演愈烈。每年高考前,包括重點部屬高校在內的多數高校都大張旗鼓進行生宣傳工作,沿海發達地區的本科高校更是以種種的誘惑政策對落后地區的優質生源展開心理攻勢。落后地區的新升本科院校也不得不順應這一爭奪形式,但限于區位、資金、知名度等因素,本地的優質生源大多外流,生源質量每況愈下,高校的招生公平因此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道德公平出現[3]。二是政府投入的競爭。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省一級政府給予每個學生的教育費用雖然固定,但還有一部分非固定的教育資源。對于這一部分資源,不僅省內的部屬高?;⒁曧耥?,老牌本科院校更是以種種理由“據理力爭”,最后流入新升本科院校的只是杯水車薪。三是教師收待遇的競爭。在同一省內教師待遇高低不等。與發達沿海地區相比,差距更大。這一差距使得新升本科院校很難留住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以安徽省為例,擴招以來,一批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新生本科院校教師先后流入江蘇、浙江、廣東等沿海地區的高校和省內的老牌本科院校,這對師資隊伍原本薄弱的新升本科院校無疑是釜底抽薪。

(三)需求困境

在波特的“鉆石模型”中,“需求條件”指的僅僅是產品的需求。在高等教育里,“需求條件”除了包括高等的產出——畢業生外,還包括社會對高等教育的需求。從前者看,現行的畢業生市場的買方市場特征使得用人單位更多偏好重點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的畢業生,而我國隱性的畢業生就業歧視政策(如本地生源等附件條件)更是增加了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就業壓力。固然,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的畢業生綜合素質與重點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整體上是存在差距,但還是有一部分優秀的畢業生。這些優秀的畢業生往往也會因為“非名門出身”而被拒之于外。從社會需求看,近幾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形式和歧視性的就業政策誘發了落后地區家長和高中畢業生對沿海地區院校和重點院校的社會偏好,本地新升本科院校的多數只是最后的選擇。需求的兩個方面共同作用導致落后地區新生本科院校信譽下降,生源數量得不到保障,更談不上質量了,進而進一步加劇了這些院校的發展困境。為此,許多學校不得不在專業設置上做出調整,設置一些自己沒有能力辦的新專業、名字好聽的熱門專業以吸引考生,原有的教學資源被閑置。例如,在安徽的13所新升本科院校中有12所都設置了“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個專業,但真正具備辦學條件、特別是師資條件的很少。

(四)政府行為困境

(五)地方經濟發展環境困境

高等教育發展的規律之一就是它的發展速度必須和經濟發展相適應,以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要求為依據。一方面,經濟的發展水平和速度決定著高等教育發展的人力、物力、財力基礎,這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也決定著為就業者提供就業崗位的數量,特別是具有一定技術要求、適合具有一定學歷的勞動者的技術崗位供給[4]。在東部地區,高等教育、特別是新升本科院校的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經濟發展的“乘數效應”一方面為新升本科院校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另一方面保證了這些學校的“出口暢通”。加之各類隱性和顯性就業歧視和保護政策,沿海地區的新升本科院?;緹o就業壓力。相比之下,落后地區的新升本科院校沒有這種發展的先天優勢,畢業生的就業壓力和學校財務壓力并存,難以實現快速的發展。

三、應對困境之對策

(一)要素稟賦困境——重視要素稟賦創造

在要素稟賦方面,“鉆石模型”背后的深層次含義就是強調要素創造。從目前及今后一個較長時間看,要素稟賦始終是制約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發展的最為突出的瓶頸。對于這個瓶頸,學校的主管部門和學校的主管領導要重視要素稟賦創造問題。首先,針對資金瓶頸,一方面在保證辦學質量的前提下,加強內部的決算控制,提高有限資金的使用效益;另一方面要大膽借鑒發達沿海地區的成功經驗,積極變革現有的所屬關系,實現省市共建、共管,從制度上增強地方政府的責任感,爭取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其次,對于師資隊伍瓶頸,要以優化師資隊伍結構、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為目標,以挖掘現有師資隊伍的潛力為重點,通過訪學、鼓勵有潛力教師在職攻讀學位等形式提升現有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同時,根據學校的學科發展規劃,重點引進學術帶頭人和教研骨干。最后,對于實驗、實踐條件瓶頸,要立足于地方,加強校企合作,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勢,依托企業來緩解實驗、實踐條件不足的局面。這一合作的意義不僅于此,它還能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新的機遇。

(二)競爭壓力困境——營造公平和合作的環境

來自省內外的競爭壓力的應對僅僅依靠學校自身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管理。對于學校而言,要從管理制度、激勵機制、約束機制等方面采取措施來應對來自外部的挑戰。例如,對于師資隊伍的外流問題,學校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積極進行師資隊伍管理體制的創新,充分創造一種“事業、待遇、感情”的用人機制,為優秀教師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對于教育主管部門而言,要以公平與發展為基本準則,為新升本科院校與省內外高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搭建平臺,積極推進師資隊伍的交流與合作。

(三)需求困境——積極創造需求

高等教育的規?;瘮U張降低了高等教育的社會信譽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對于落后地區的新升本科院校而言,應對信譽危機事關自身的發展。首先,要集中優勢資源重塑社會形象,創造社會需求。落后地區的新升本科院校升本前一般都有少數的優勢專業。學校要集中自身的資源,集中力量辦好這些專業,使之成為特色專業和學校的代言人,切實提高自身的社會信譽。其次,通過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模式的調整來創造就業需求。鑒于落后地區的新生本科院校是介于老牌本科院校及重點院校和高職院校之間的新生力量,學校要根據這一現實,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根本目標來調整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充分利用原來高職階段的經驗,培養學生的基本動手能力;二是學習老牌和重點院校的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基本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這兩種能力的畢業生在目前的人才市場上最具有競爭力,是技能型和研究型人才所欠缺的。最后,要堅持走出去的辦學理念,處理好“小市場”與“大市場”的關系。本地的“小市場”依然是這些高校學生就業的一個主渠道,但要積極利用好“大市場”。在這方面,高職院校的“訂單式”培養就只得借鑒。落后地區的新升本科院校要根據沿海地區人才需求的特點和自身的實際,積極利用“大市場”,加強與沿海地區企業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合作,為畢業生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四)政府行為困境——教育制度創新

“受益者付費”的高等教育在發達國家行不通,在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更不具有可行性。作為一種準公共物品的供給,政府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防止高等教育成為地區和城鄉差距擴大、農村居民返貧的誘因。在“十二”五期間,為保證落后地區新生本科院校的健康發展,政府應該切實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下稱《綱要》)。首先,增加對落后地區新生本科院校的財力支持,改變現行的高等教育投入模式。具體而言,要在財政體制改革的基礎上,適度增加各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財政支出規模。對落后地區新生本科院校的那些事關地方經濟發展的學科專業和家庭屬于貧困線上的學生可以考慮采取政府付費的形式,真正體現“人民教育為人民”的宗旨。其次,積極引導落后地區的新升本科院校辦出特色。要發揮政策指導和資源配置的作用,引導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質化傾向,形成各具特色的辦學理念和風格,在不同層次和不同領域辦出特色。最后,積極引導重點高校對落后地區新生本科院校的對口支持。這種支持一方面可以提升落后新升本科院校的辦學質量,另一方面也可以也可以防止不同地區和不同層次高等教育的同質化問題。

(五)地方經濟發展環境困境——強化官校合作,重塑地方性辦學特色

落后地區新升本科院校升本的一個重要宗旨就是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但在其后的發展過程中,這一宗旨很難得到體現。這其中的原因涉及諸多方面,地方政府有責任,學校也有不足。從國內外的經驗出發,離開地方經濟發展,這些院校是不可能獲得持續發展的。所以,地方政府和這些院校要充分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對政府而言,應該增加對本地新升本科院校的財力支持,為其用地提供便利,為其信貸提供必要的擔保,為其和本地企業的合作搭橋,為其科研成果的產業化提供政策優惠。對學校而言,要從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出發,調整學科、專業設置,增加地方經濟發展急需的人才培養,真正踐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使命。

注:

①統計數據來自教育部教育統計,毛入學率的計算公式為:全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某學年全國高等教育在學人數÷某年全國(18-22)歲人口數]×100%

②根據安徽省教育廳網站資料整理得到。

③有些研究中將之描述為“鉆石菱圖”。在該理論中,任何一個產業的發展都是要素稟賦、需求因素、公司戰略、相關產業、政府行為、機遇等六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1]甄城.根治高校擴招后遺癥[EB/OL].香港大公網(http://www. takungpao.com),2010-02-10.

[2][美]邁克爾·波特.國家競爭優勢[M].李明軒,邱如美譯.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67-68.

[3]武毅英.高等教育規模擴張的潛在性危機[J].現代大學教育,2001,(6):30-31.

[4]馮建軍,李為忠.教育發展的根本之道在于尊重教育規律——對十年擴招之路的反思[J].探索與爭鳴,2009,(2):53-56.

G640

:A

:1672-0547(2010)04-0098-03

2010-05-15

閆逢柱(1972-),男,安徽六安人,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經濟與國際貿易;

張文兵(1971-),男,安徽霍邱人,皖西學院經濟與管理科學系教授、副院長,研究方向:產業經濟與農村經濟。

猜你喜歡
落后地區鉆石模型師資隊伍
關于加強鐵路職工培訓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
中職師資隊伍建設現狀及策略分析
少數民族地區縣級圖書館管理面臨的問題及措施
落后地區教育要注意培養家長的素質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競爭力探討
中國設計產業競爭優勢研究
我國技術標準競爭力影響因素研究
從鉆石模型論我國快遞行業升級轉型
河南省本科高校體育師資隊伍現狀研究
高職機械類專業課師資隊伍建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