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文《唐山大地震》:馮小剛的誠意之作

2010-10-20 03:43
市場周刊 2010年8期
關鍵詞:唐山大馮小剛

馮小剛或許不是中國最有才華的導演,但他至少是一個有良心的電影人。對于習慣了拍賀歲片的馮導,拍像《唐山大地震》這樣有“分量”的電影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考慮影片的藝術價值,又得對1.3億的投資負責,面對此等抉擇時失手的導演不計其數,陳凱歌的《無極》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然而今天,馮小剛用一部煽情比肩《歲月神偷》,特效堪比《201 2》的電影向世人證明:商業電影也可以拍出誠意。

電影《唐山大地震》講述了一個“23秒、32年”的故事。1969年,卡車司機方大強在祈禱中迎來了自己的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妻子李元妮差點因為難產送命,好在母子平安,一家人歡喜地離開醫院,從此過上普通卻幸福的生活。時間走到1976年,唐山這個中型工業城市,一家人雖然只擁有很小的空間卻溫馨和睦。姐姐方登明顯比弟弟方達要活潑,方大強經常出門在外,好不容易回來一次,姐弟倆都特別高興。7月的一個傍晚,方大強回到了自己的家,在社區外的馬路上,方大強和元妮躲在卡車上親熱,突然——地震了。為救孩子,方大強死了,方登和方達被同一塊樓板壓在兩邊,無論想救哪一個都要放棄另一個。元妮選擇了從小體弱多病的弟弟方達,而頭腦清醒的方登聽到了母親作出的抉擇。震后,元妮獨自撫養著兒子,選擇堅強地活下去,而劫后余生的方登則被軍人王德清夫婦領養,進八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母女、姐弟從此天各一方直到32年后的汶川大地震,他們的生命軌跡才重新走到一起……

在兩個小時的電影中,馮小剛用他獨特的平民視角,再加上自身的經歷為我們構建了一個中國32年來的發展史。它講了改革開放,講了私營個體戶,講了南下淘金,講了高考,講了大學生,講了未婚生子,講了涉外婚姻,講了旅游業的蓬勃發展等等。同時它也是一個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故事,因為它并不是簡單地講述失去親人如何走出陰影,也不是簡單地賣弄生離死別的慘痛,馮小剛這次非常有誠意地做了一個好故事,他在用這部電影講述一場災難帶給人的傷痕,面對這傷痕,有的人選擇逃避,有的人選擇天天往上面撒鹽,有的人選擇遺忘…一

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馮小剛向觀眾娓娓道來這些人這些年的生活。其實《余震》這個原著小說的名字的確更適合電影,因為這部電影已經不單單在講述唐山大地震,這場地震只是一個引子,它只占片中前10分鐘,剩下的近2個小時,是在為我們講述地震如何改變了一個平凡的家庭。

這部電影究竟是不是在賣弄慘情,看完之后我一直在想這一點?!短粕酱蟮卣稹纷尨蠖鄶涤^眾哭泣,這是毫無疑問的,而這眼淚是因為導演將電影拍得很出色,還是因為我們僅僅是無法承受那種生離死別的悲痛)這不是一個很容易去分析的問題。但至少說明這部電影觀眾能夠投入進去情感,能夠被它打動而且馮小剛已經盡量避免用最廉價和低級的方式來煽情,我覺得就華語電影來說,已經是一大進步。

給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打一個“催淚彈”的評語,大概算不上不禮貌,但還算是一個比較中肯的描述。電影的故事雖然起自一場記憶猶新的天災,但如果只是一部災難片故事的演繹要脫開“形式大于內容”的套路,難度要大得多。馮小剛對此有清楚的意識,所以他給影片留下了足夠的空間,講述一個帶著心理困局的家庭跨越30年的恩怨冷暖、親情善意與離散聚合,也留有足夠的空間讓這一切得以釋放。觀眾浸染在一波強于一波的感傷氣氛中,必然涕泗難掩。

猜你喜歡
唐山大馮小剛
唐山大地震余震或持續上百年
韓紅三錄《絨花》
馮小剛 不做“假評委”
40年前,唐山大地震
唐山不能忘
莫以陰暗心理挖唐山大地震“廢墟”
馮小剛,領導喊你導春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