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三峽工程對安鄉防洪的影響

2010-12-06 08:31李家兵
湖南水利水電 2010年2期
關鍵詞:安鄉三峽水庫洪峰

李家兵

(安鄉縣水利局 常德市 415600)

安鄉頭枕黃山,身臥洞庭,全縣防洪大堤400余km(其中,嚴重風險堤段5處,長26.1 km;重點沙險堤段13處,長14.6 km;重點兩水夾堤7處,長4.9 km),防洪抗災任務十分艱巨。2009年8月29日,長江三峽工程順利通過正常蓄水(175 m水位)驗收,毋庸置疑,長江的防洪形勢將會因為三峽工程的建成運行而改觀。然而,安鄉的防洪形勢會怎樣呢?有不少人認為,三峽工程建成運行對于安鄉的防洪作用明顯(不會有大的洪水發生)。但是,筆者認為三峽工程對安鄉的防洪抗災作用不能過高估計,安鄉防洪任務依然繁重,防洪措施依然要常備不懈,要采取加高加固堤防等措施。

1 三峽工程的防洪作用

對于荊江河段,可使防洪標準從目前的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即遇到不大于100年一遇的洪水時,經三峽水庫調蓄后,可控制枝城流量不超過56 700 m3/s,沙市水位不超過44.5 m,可不啟用荊江分洪區和其它蓄洪區;遇1931年、1935年、1954年洪水,使沙市水位不超過45 m,不啟用荊江分洪區,減少淹沒耕地6.35萬hm2(95.2萬畝);遇“1 000年一遇”或類似1870年特大洪水,配合運用荊江分洪工程和其他分蓄洪區,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過45 m,使荊江南北兩岸、洞庭湖區和江漢平原避免發生毀滅性災害;為四口建閘控制創造條件,減少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延緩洞庭湖的淤積。

2 水庫的科學調度分析

水庫調度風險有兩個,第一是兩場洪水之間,根據天氣預報,利用水庫有效預見期內的預泄能力,適當提高水庫水位,以最大限度地發揮水庫的調蓄作用,減少棄水;第二是在洪水退水階段,利用氣象提供的降雨結束預報和水文所作的退水預報,確定水庫關閘時間,突破汛限水位約束,攔蓄尾洪,有效利用水資源。修建水庫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資源。如何達到防洪與利用水資源的矛盾統一即科學調度水庫需要多年的經驗積累,需要科學技術的發展,才能不斷提高和改善。

3 安鄉高洪水與三峽工程的影響分析

安鄉民間有句俗語:“北水(長江)漲,南水(沅水)堵,西水(澧水)一到就喝粥”。這句俗語表明:湖南“四水”和長江來水“碰頭”時,安鄉就有潰垸的危險!下面舉4個有代表性的實例加以說明:

(1)1981年7月19日宜昌站洪峰水位55.38 m,流量70 000 m3/s(宜昌站1955年以來最高水位,1897年以來的最大流量),7月20日安鄉站洪峰水位僅37.85 m,流量5 110 m3/s(安鄉站安全泄量6 000 m3/s),且22日迅速退到37.0 m以下。安鄉這次洪水過程的特殊性在于:“四水”來量?。ㄥ⑺T站流量僅215 m3/s),洞庭湖水位低,南咀同時水位32.23 m,調蓄量大,因此安鄉站水位不高,剛進入防汛狀態,且維持時間短(水位在37.0 m以上僅4天)。這說明安鄉高洪成因復雜,長江來水對安鄉的影響相對較小。換句話說,只要“四水”來量小,長江來水宜昌站流量在80 000 m3/s以下,安鄉依然安然無恙。1954年以來,宜昌站洪峰流量在60 000 m3/s以上的共有8次,除1954年和1998年因“四水”來量大而安鄉水位較高外,其余6次安鄉水位都不高,特別是2004年安鄉縣城洪峰水位僅36.50 m(進入防汛狀態還差0.5 m)。由此說明:三峽水庫建成運行后純長江來水時對安鄉防洪抗災的作用不是十分明顯。

(2)1998年7月24日(安造垸潰垸),安鄉站洪峰水位40.46 m(歷史最高水位),流量6 580 m3/s(安鄉站超安全泄量580 m3/s,石龜山站超安全泄量3 400 m3/s),而 24小時以前宜昌站流量在48 000 m3/s以下,水位在52.0 m以下(24日宜昌站出現第三次洪峰,洪峰流量52 000 m3/s),但澧水特大,石門站23日洪峰水位62.65 m,流量19 000 m3/s(超過安鄉和石龜山兩站的安全泄量之和15 000 m3/s),沅水也不小,23日桃源站水位42.24 m,流量19 700 m3/s,24日洪峰水位46.03 m,流量25 500 m3/s,正是沅水、澧水與長江來水“三碰頭”(與民間俗語相符合),才造成了安鄉的高洪水位,且維持時間長,從7月1日起到9月10日連續72天處于防汛狀態(水位在37.0 m以上)。假設當時三峽水庫已經全部竣工,安鄉的防洪情況又將如何呢?因為石門站洪峰流量遠大于安鄉和石龜山的安全泄量之和,即使三峽水庫調節至發電流量25 000 m3/s也于事無補,況且安造垸潰垸前四日內枝城站最大流量僅53 400 m3/s,根本不在調蓄范圍內(潰垸時正好位于長江第三次洪峰到來之前)。潰垸前澧水流域于20~23日連降大暴雨,最大三日降雨量桑植涼水口站達676 mm。水文部門根據降雨實情22日可預報出石門站23日將產生大洪峰,且流量在15 000 m3/s以上,24日直接危害安鄉,此時三峽水庫立即關閘也晚了,何況長江來水量不在三峽水庫調蓄范圍內(國家防總批準的防洪渡汛方案:如發生20年一遇的洪水,在保證枝城流量不超過56 700 m3/s的前提下,上游調蓄水位控制在154.1 m;遇50年一遇的洪水,上游調蓄水位控制在159.6 m;遇100年一遇的洪水,上游調蓄水位控制在166.5 m;遇1 000年一遇的洪水,上游調蓄水位不超過175.0 m)?;蛘吒鶕鞖忸A報,18日左右估計澧水流域在23日前后有一個較大的洪水過程發生,省防指是否可以與國家防總協調,利用三峽水庫將枝城站流量控制在30 000 m3/s以下呢?(這樣新江口站流量將在3 000 m3/s以下,將減輕對安鄉的壓力。)換句話說,即使當時有三峽水庫在,安鄉的防洪抗災形勢依然非常嚴峻。這是因為長江于1998年共發生8次較大洪峰,列附表如下:

附表 1998年長江發生的8次較大洪峰

從附表數據得知,后5次洪水過程符合國家防總的調蓄標準,如果三峽水庫實行調蓄,除了延長安鄉的防汛時間外,別無其它。宜昌站7、8月份最大30日洪量為1 390 億 m3,三峽水庫只需攔蓄(100~170)億 m3,就可保證枝城流量控制在56 700 m3/s以下,對荊江而言,其余洪水均可安全下泄,但對安鄉防洪作用甚微。

(3)1996年7月21日安鄉洪峰水位 39.72 m(保證水位39.38 m),流量4 110 m3/s,而20日宜昌站洪峰水位僅49.19 m,流量32 600 m3/s,但資水和沅水都較大,20日桃源洪峰水位46.77 m,流量26 000 m3/s(桃源站11日有一小洪峰,洪峰水位39.37 m,流量10 500 m3/s,14日再次起漲,且15日流量迅速漲至20 000 m3/s以上并維持到21日 ),21日桃江站洪峰水位43.96 m,流量10 300 m3/s(桃江站14日起漲,15日流量迅速漲至10 000 m3/s以上,17日洪峰水位44.44 m,流量12 300 m3/s,19日流量退至8 000 m3/s以下后再漲),同時,澧水和湘江也起到了抬高洞庭湖水位的作用,20日石門站洪峰水位57.06 m,流量7 110 m3/s,19日湘潭站洪峰水位37.33 m,流量7 170 m3/s。由于“四水”和長江來水“碰頭”,安鄉縣城從7月14日至31日連續17天時間處于防汛狀態(水位在37.0 m以上)。此例長江來量較小,而安鄉縣城超保證水位0.34 m。毋庸置疑,在這種情況下三峽水庫對安鄉防洪作用甚微。這里還可以從五強溪水庫的情況得到一些說明:1996年沅水特大高洪時,五強溪水庫處于三難境地,一是如果加大下泄流量,下游承受不了(常德市區的防洪大堤早就險象環生,子堤不能無限加高),二是減小下泄流量,上游庫區承受不了(上游庫區已經淹沒至設計水位以上),三是水庫大壩自身危險重重 (壩前最高水位113.26 m超設計洪水位2.54 m)。因此,遇特別豐水年,三峽水庫為確保大壩安全也將被迫開閘大流量泄洪(最大泄洪能力11.6萬m3/s),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比之長江的巨大洪量實在太小。

(4)1954年7月31日安鄉最高洪峰水位38.10 m,流量5 350 m3/s,宜昌站7月30日洪峰水位 54.77 m,流量 61 500 m3/s(6月25日~9月6日宜昌站先后出現4次流量大于50 000 m3/s的洪峰,8月7日宜昌站最高洪峰水位55.73 m,流量66 800 m3/s),石門站6月 25日洪峰水位 67.85 m,流量14 500 m3/s,桃源站7月30日最高洪峰水位44.39 m,流量23 900 m3/s(5月26第一次洪峰流量19 200 m3/s,6月27日第二次洪峰流量17 800 m3/s,7月16日第三次洪峰流量17 800 m3/s),湘江也于6月初、6月中旬和6月底連續發生大水,其中6月30日湘潭站最大洪峰流量達18 300 m3/s,資水也出現了較大洪水。由于“四水”和長江來水先后疊加,安鄉縣城從6月25日至9月7日連續75天處于防汛狀態,其中在危險水位以上的有25天(當時防汛水位35.30 m、警戒水位36.30 m、危險水位37.10 m)。1954年分蓄洪和潰垸總洪量為1 023億m3,現在因堤防加高加固提高容量500億m3,三峽攔蓄200億m3,還有300億m3需要分洪解決,顯然,1954年的洪水重現,三峽工程對于安鄉的防洪作用甚微。

4 結語

總之,無論是1954年的洪水還是1998年的洪水,安鄉的防洪壓力主要來自“四水”,長江來水只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以上事例說明,長江三峽工程的運行,對安鄉的防洪作用不是十分顯著,要減輕安鄉的防洪抗災壓力,還需控制澧水和沅水的洪水來量,繼續加大防洪抗災的措施,才能使安鄉的防汛抗災有驚無險,才能確保安鄉人民的生命財產安然無恙!

1 林干,魏敏文,李俠,等,湖南省大型水庫防洪調度研究[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猜你喜歡
安鄉三峽水庫洪峰
三峽水庫迎戰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
華國鋒殷殷厚望寄安鄉
華國鋒殷殷厚望寄安鄉
淡定!
解禁洪峰
“不要臉公園”
洪峰馬原們的烏托邦
三峽水庫綜合管理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