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詞綴與詞綴的共性特點分析

2011-01-12 07:55萬琴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1年4期
關鍵詞:構詞詞根詞綴

萬琴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類詞綴與詞綴的共性特點分析

萬琴

(溫州大學人文學院,浙江溫州 325035)

類詞綴是詞綴語法化過程中的中間階段,居于詞根、詞綴之間,從某種程度看,與詞綴有著很多相似之處。為了探明類詞綴與詞綴的共性特點,將二者進行綜合比較分析后得出:二者在語義、語法功能、語用功能方面存在共性特點,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演變趨勢。

類詞綴;詞綴;共性特點

一、對現代漢語類詞綴現象的認識

類詞綴現象早在20世紀30年代就被醞釀提出,呂叔湘最早重視這一現象,之后學者們逐漸認識并開始研究類詞綴現象。不同階段,學者們有不同的觀點,研究的側重點也有所差異。

20世紀80年代以前是類詞綴研究的開端。這一階段,學者們紛紛提出“類詞綴”這個術語及其概念。瞿秋白最早提到“新式的詞尾”和“新式的字頭”等說法[1];方光燾指出“性”具有詞尾化的傾向,“非”、“反”有詞頭化傾向[2];呂叔湘更是先后出版多部著作表達對類詞綴概念的認識,如《漢語語法分析問題》[3]。80年代后,類詞綴的理論研究得到了長足發展。學者們初步探討了類詞綴與詞根、詞綴的關系,類詞綴的特點以及詞綴化傾向等問題。任學良視類詞綴為“準詞頭”、“準詞尾”,還進一步指出“詞變成詞頭的關鍵是詞義虛化以至完全失去詞匯意義,表示新的語法意義……”[4],點明了類詞綴的特點和產生條件。郭良夫將詞綴分為典型前綴、后綴和類前綴、類后綴,強調“加‘類’是因為這些新興的詞綴在語義上還沒有完全虛化”[5],進一步突顯出類詞綴意義未完全虛化的個性特點。90年代至今,學者們的研究日益深入,主要轉向探索類詞綴的判定標準、特點、范圍、分類以及功用等問題。沈孟瓔、陳光磊、馬慶株等語言學家對類詞綴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研究,并取得了豐厚的成果。21世紀,對類詞綴現象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活躍期,學者們逐漸意識到類詞綴的價值,這使得類詞綴現象研究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

目前,學術界對類詞綴現象的研究已經深入到方方面面,而在其特點問題上,仍存在較大差異??梢?,推進類詞綴特點的研究,對幫助人們認清和把握類詞綴本質,無疑有著重要的作用。探討類詞綴與詞綴的共性特點屬于類詞綴特點研究的一部分,這無疑也為人們把握類詞綴提供了重要依據。

二、類詞綴與詞綴的共性特點

1.從語義方面來看

(1)語義虛化性。語義虛化是類詞綴與詞綴的共同表現特征。二者的語義在某種程度上都被虛化了,只不過在虛化程度上有所不同。如“老李、第五、阿姨”中“老、第、阿”等詞綴的意義已經完全被虛化;“歌壇、詩壇、文壇”中類詞綴“壇”的意義由原來“古代舉行儀式或典禮的高臺”虛化為“文藝界、體育界或輿論陣地”,“京派、海派、左派”中類詞綴“派”的意義虛化程度就較低,是一個典型的類詞綴。

(2)非獨立成詞性。類詞綴與詞綴都具有非獨立成詞性,即二者都不能獨立運用,只能黏附在詞根上組合成詞。如“中性、彈性、惡性”等詞語中的“性”,大都黏附在各種各樣的詞根后面,不能單獨成詞。詞綴也有明顯的黏附性的特點,不具備獨立成詞的能力。如“子”多黏附在表事物名、器物名、植物名等的詞根后(桌子、杯子、桃子……),未獨立成詞。

(3)屬于詞綴語法化過程的一個階段?!皩嵲~語素—類詞綴—詞綴”是詞綴語法化的完整過程[6]。實詞語素是詞綴語法化過程的起點,類詞綴是初級階段,詞綴則是詞綴語法化的終結階段。類詞綴是詞綴形成的必經階段,由實詞語素發展而來的詞綴必然要歷經類詞綴這個過程?,F代漢語中有許多詞綴的演化過程都能體現“實詞語素—類詞綴—詞綴”這個典型過程。如“子”的演變過程,“子”的本義是孩子,在“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有子七人,母氏勞苦”中,“子”是指孩子;之后“子”的意義泛化為指人或是對人的尊稱,“孔子”、“荀子”的“子”便是對人的尊稱。這段時期的“子”意義還沒有虛化,是一個實詞語素。此后,“子”常用于小而堅硬的塊狀物或顆粒狀物后面,其意義就開始虛化了?!扒锓N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中的“子”是類詞綴?!白印钡囊饬x繼續虛化直至語義徹底虛化,就可以說“子”完成了詞綴語法化過程,演化成為了典型的詞綴。最終,詞綴“子”只用于器物名、人名、動物名、植物名的后邊,不表示任何意義,如“盒子”、“兒子”等中的“子”就是典型的詞綴。

2.從語法功能方面來看

(1)定位性。定位性簡單來說就是“位置固定”,即類詞綴與詞綴必須出現在組合的固定位置。如果某個語素在位置上趨于固定,語義上開始類化,就應該認為它是類詞綴;一旦某個語素不僅位置固定,而且語義虛化、語音弱化,那么它便是典型的詞綴??梢?,定位性是類詞綴與詞綴的共有特性。且看類詞綴與詞綴的組合固定位置:

“軟”、“老”分別作為類詞綴、詞綴時,它們都傾向于放在組合的前頭,因而又把這些語素稱作類前綴、前綴。但“熱”、“子”分別作類詞綴、詞綴時,它們位置更趨向放在組合的結尾,因而又把這些語素稱作類后綴、后綴。

(2)單向高搭配性。單向高搭配性是指在保持結構整體性質不變的前提下,結構的一個位置上的成分可替換的同類成分不多,而另一個位置上可由其他成分替換。如類前綴在后字位置上可替換的成分多,后綴的前字位置可替換成分最多,表明類詞綴與詞綴都具有單向高搭配性的特點?!皢蜗颉本唧w指類詞綴與詞綴在單個方向具有高搭配的特點。據統計,類后綴“式”在后字位置時,組成的“—式”字組合3 466條,而組成的“式—”字組合僅2條[7],因而得出結論:“式”的前字位置上可替換成分居多,也就是它在后字位置時搭配率顯然高于在前字位置時。后綴“子”在后字位置時,可以組成777個組合[8],而在前字位置時組成的組合則很少,因而“子”是一個在后字位置時搭配率高的詞綴。

3.從語用方面來看

(1)構詞能產性。類詞綴與詞綴在構詞時都具有較強的構詞能產性。類詞綴與詞綴構成的詞語多是附加式合成詞,學者們將這類詞的構詞能產性分為詞綴的組合構詞能力和生成新詞能力。組合構詞能力是指在構成的眾派生詞中,詞綴與不同詞根組合的數量大小。如在《現代漢語語法信息詞典》中,以“兒”結尾的詞語有176個,其中“兒”作為詞綴的有157個,占89.2%,可見,“兒”具有極強的組合構詞能力。詞綴以某種方式與詞根形成新詞后,會出現大量的以同樣方式構成的新詞語,這就是詞綴的生成新詞能力。如日語中的“工薪族”這個詞語引進中國后,出現了“拇指族”、“快閃族”、“月光族”等以同樣方式形成的新詞語。

(2)標志詞性。標志詞性是類化性的一種表現形式,類詞綴與詞綴都常常表現出標志詞性的功能。具體來說,它是指詞綴與類詞綴在構成新詞語時,類化性使得它們所構成的一系列詞語具有相同的詞性。類詞綴標志詞性的功能是顯而易見的,如“鬼”這一類后綴所構成的“機靈鬼、懶鬼、淘氣鬼”等均為名詞性詞語;“準、軟、手、族”等均為標志名詞性的類詞綴;標志形容詞性的類詞綴還有“可、熱、氣”……。詞綴構詞時亦能標志詞性,如以“頭、子、們”等作為詞綴構成的詞語多是名詞性的,詞綴“巴”組成的“倔巴、緊巴”等詞語都是形容詞性的。此外,還應重視現代漢語中有很多類詞綴與詞綴可標志多種詞性的現象。且看類詞綴與詞綴在標志詞性時存在跨類詞語的現象:

類詞綴“化”可標志名詞性、動詞性、形容詞性的詞語。詞綴“兒”可標志名詞性、動詞性、量詞性的詞語。像“兒”、“化”這樣的語素在現代漢語中不勝枚舉,如詞綴有“頭”、“們”等,類詞綴有“性”、“超”等。

三、現代漢語類詞綴的演變趨勢

1.類詞綴可能進一步虛化為詞綴

“實詞語素—類詞綴—詞綴”是詞綴語法化的典型過程?,F代漢語中很多詞綴都歷經了這一過程,如“老”、“頭”等,其中“頭”的演變趨勢就能翔實地展現詞綴語法化的全過程,表明類詞綴是詞綴的源頭之一?!邦^”在充當類詞綴時,常粘附在一些帶有特征的名詞或是少數動詞后面,如表示禪林中掌管主辦某種雜物的僧職,砍柴的是柴頭,燒飯的是飯頭等;演變為詞綴后,其語義完全消失,“木頭、甜頭”等詞中的“頭”就沒有意義,顯然是類詞綴發展而來的詞綴。況且,現代漢語中類詞綴顯現出發展為詞綴的趨勢較為強勁,如“化”、“長”等。據統計,由類詞綴“化”構成的詞語在數量上遠遠超過由實詞語素“化”構成的詞語,因而構成新詞時使用的主要對象將會是類詞綴“化”。而“化”的語義如果繼續虛化、直至完全消失,那么它便會發展為典型的詞綴。因此,作為二者的中間狀態,類詞綴完全可以向前邁一步,發展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詞綴。

2.類詞綴可能仍停留在類詞綴階段

類詞綴現象已普遍為人們所接受,加之其作用日趨明顯,使得人們愈加重視對類詞綴的研究。類詞綴可能長時期停留在詞根與詞綴的中間狀態。如“家”、“性”等早就被當作類詞綴使用了,但直至今天,它仍就是類詞綴??梢?,類詞綴在現代漢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超強的生命力能使它較長時間停留在類詞綴階段。

3.類詞綴可能回歸到原詞根語素

英國語言學家Hopper曾指出:“詞綴語法化不一定走向斜坡的終點,通常在變為詞綴前便會終止?!盵9]詞綴語法化過程終止后,要么維持類詞綴狀態,要么是返回到詞根語素階段。一般來說,現代漢語中只有那些類詞綴化特征比較明顯的類詞綴,才有可能發展成為詞綴或是停留在類詞綴階段。其他那些類詞綴化特征并不明顯的類詞綴,將極有可能回歸到原詞根語素。如在“文革”期間出現的“紅衛兵、紅五類”中的“紅”便是一個典型的類詞綴。而在“文革”結束之后,前面的詞語不再為人們使用,擁有特殊含義的“紅”作為類詞綴來使用的情況也不再出現?,F今反而側重將“紅”作為詞根使用,如“紅蘋果、紅書包”中的“紅”是一個含有實在意義的詞根。因此,類詞綴回歸原詞根語素也是類詞綴的歸宿之一。

類詞綴與詞綴具有共性特點?,F今語言學界對類詞綴的研究仍存在諸如類詞綴與詞綴的區分標準是什么,如何區分類詞綴與詞根等問題,這有待我們去進一步研究。

[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杜,1957:683-689.

[2]方光燾.語言學論文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267.

[3]呂叔湘.漢語語法分析問題[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9:49.

[4]任學良.漢語造詞法[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31-33.

[5]郭良夫.現代漢語的前綴和后綴[J].中國語文,1983(4).

[6]張新紅.漢語詞根詞綴化傾向[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

[7]王洪君,富麗.試論現代漢語類詞綴[J].語言科學,2005(4):3-17.

[8]尹海良.現代漢語類詞綴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2007.

[9]Hopper P J.語法化學說[M].梁銀峰,譯.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31-32.

An Analysis on Similarities Between Quasi-affix and Affix

WAN Qi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325035, China)

Quasi-affix, being the intermediate of the grammaticalization of affix, lies between the root and the affix. To some extent, it shares a great amount of similarities with affix. In order to explore their common features, a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m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y share similarities in the semantic, grammatical and pragmatic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re exists an evolving trend.

Quasi-affix; Affix; Similarities

H041

A

1671-4326(2011)04-0078-03

2011-03-16

萬琴(1987—),女,江西南昌人,溫州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研究生.

丁治民]

猜你喜歡
構詞詞根詞綴
詞根教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與實施策略
藏在英文里的希臘詞根(九)
從網絡語“X精”看“精”的類詞綴化
從構詞詞源看英漢時空性差異
大學生如何通過學習詞根來改善英語詞匯學習
詞尾與詞綴的區別研究
認知視野下“好”、“壞”構詞的對稱性研究
釋西夏語詞綴wji2
“分”的音變構詞及其句法語義特征
高職英語教學中“詞根教學”的應用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