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美中貿易失衡與外商直接投資關系的再認識——評《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美中貿易失衡研究》

2011-01-24 11:05柳劍平
關鍵詞:互利美中貿易逆差

柳劍平

21世紀初,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中美經貿關系的迅速發展,美中貿易失衡的日益擴大與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內在關系日益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由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劉威博士撰寫的專著《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美中貿易失衡研究》,系統地研究了美中貿易失衡與外商直接投資間的內在關系,尤其是針對美中貿易逆差擴大中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進行了深入研究。該著已由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綜合來看,該著提出的以下觀點值得我們關注。

第一,美國在對中國服務類產品和初級產品出口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在制成品出口上則表現為比較“劣勢”,美中兩國進出口貿易具有明顯的“互補性”結構特征。美國在國內制造業比較優勢明顯優于中國的情況下,反而對中國制成品貿易呈現逆差,主要是因為外商在華制造業直接投資大幅增加的影響。

第二,通過實證分析可得FD I對美中貿易逆差有明顯的引致擴大效應。而這一擴大效應的主要表現是:外資在華企業對外加工貿易順差近年來加速擴大,并成為中國對外貿易順差,尤其是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三,由于美國與東亞主要國家或地區對中國大陸直接投資的迅速增加,美、中、東亞間形成了全球性的產品內分工格局。在這一分工格局下,各方在美中貿易失衡中形成了一種“互利”但“非共贏”的利益分配格局。這一分配格局使中國制造商只能從出口到美國的最終產品收益中,賺取較低的加工裝配費用,大部分收益則被美日等國在中國投資的企業賺取。尤其是美國從美中貿易中獲得的潛在收益完全可以彌補其對中國貿易逆差帶來的損失。

第四,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隨著地區經濟一體化的深入、中國引資政策的改變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加劇,外商對中國加工裝配類制造業的直接投資極可能發生轉移或逆轉,這也意味著外資在華制造類企業對美出口擴大,很可能難以持續,從而間接導致美中貿易逆差難以持續。

上述觀點對我們深入認識美中貿易失衡與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的內在關系提供了一定的參考,有利于我們更深入地認識美中貿易逆差的實質。同時,該著還體現出以下三方面特點。

第一,研究視角較新。該著的研究視角不同于傳統研究,他從產品內分工這一新視角,探討美中貿易失衡中各方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尤其提出:貿易各方在中美貿易中形成了“互利”但“非共贏”的利益分配格局,FD I是導致美中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等,并提出當前中國應在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指導下,緩解美中貿易失衡。這些都對國內研究美中貿易失衡問題有一定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第二,研究領域廣泛。該著不僅針對中美貿易問題展開理論與實證研究,而且結合金融學和政治學知識,對美中貿易失衡這一貿易問題進行探討,通過重點研究經濟制裁、貨幣政策、貿易摩擦、美國對華出口管制等對美中貿易失衡的影響,較為全面地闡釋了美中貿易失衡的成因、影響、利益分配及具體對策等問題,研究范圍十分廣泛,對國內學術界的研究做出了一定貢獻。

第三,研究方法注重實證性。該著廣泛應用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脈沖響應、結構向量自回歸模型等實證方法,結合大量統計數據,對美中貿易失衡中的利益分配、貿易逆差是否可持續等重要問題展開實證研究,分析問題具有一定的理論深度。

綜合而言,該著的出版不僅有助于我們對美中貿易失衡中的深層次問題,如對美中貿易失衡擴大中的利益分配、美中貿易失衡是否可持續進行再認識;而且有利于我們客觀評估美中貿易失衡與外商在華直接投資的內在關系和相互影響,充分反思中國的外資政策,最終為中國如何調整美中貿易逆差,實現美中經貿關系的互利共贏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和實踐借鑒。

猜你喜歡
互利美中貿易逆差
深化交流持續賦能 相互借鑒互利共贏 孟加拉駐華大使一行在晉中國家農高區參觀考察
美國挑起美中新的開發競賽——但它能贏嗎?
中????,??? ??? ‘???? ( 互利共贏)’
美國2016年貿易逆差創四年新高
探底基層 互動互利
日本1月貿易逆差創紀錄
本期導讀
7月份我國實現貿易順差20.4億美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