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化時代校園報刊發展模式淺析

2011-02-19 17:37天津科技大學張璐
中國輕工教育 2011年5期
關鍵詞:報刊報紙傳統媒體

□天津科技大學 張璐

數字化時代校園報刊發展模式淺析

□天津科技大學 張璐

在信息網絡技術不斷成熟以及無線通信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網絡報紙形成了對傳統媒體的嚴峻挑戰,隨著硬件技術的發展和創新,新型電子閱讀終端產品已經成為報紙尋求出路的下一個目標。高校報刊,是校園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陣地及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的主要載體。它不僅面向校園中在校學生,還是聯系校友、學生家長的紐帶,更是面向社會宣傳學校、樹立學校品牌的主要途徑。面對新的形勢,高校校報也應與時俱進,形成具有校園文化特點的媒體產物。

網絡傳媒;數字化報刊;新媒體;閱讀終端設備

一、數字化校園報刊是傳統媒介走向數字化模式的產物

報紙是新聞傳播媒體中出現最早的,是現代社會中獲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之一。學校報刊作為高校中比較成熟的重要宣傳手段,在保持其內容新穎,排版整潔、大方、美觀的同時,往往在視覺上給人舒適的感覺,進而更大限度地吸引廣大學生的注意力。

但是,長期以來,高校校園報紙的印刷、出版、發行費用都是靠各高校撥款,且多在各校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大多數高校校園報刊發行量一般在一、二千份,讀者群也主要是相應學校的學生、老師,存在著發行數量少,讀者面窄,辦刊經費短缺等問題。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紙張、印刷等費用的大幅度上漲,使得本來在經費上捉襟見肘的高校校園報刊更是雪上加霜。

而伴隨信息時代的來臨和現代科技的發展,媒介融合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數字化網絡報紙已成為媒介發展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個方面。

高校校園報刊作為校園媒體當中的主導媒體,既遭遇著新的發展困境,又面臨著全新的發展機遇。高校作為接受新事物的生力軍,高校報刊更應積極采用新技術,將快速發展的網絡信息技術運用到高校的宣傳工作當中,積極探索數字化報刊技術應用的新渠道,刻苦鉆研數字化報刊的技術難點,逐步把傳統報刊的媒體形式轉化為數字化報刊的新模式。

目前,高校校園報刊借勢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勢頭,要發揮其具有時代特性的文化品格,進而形成校園報刊與新媒體的交叉融合。實踐表明,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既可以大大擴展校園報紙的影響,又可以節省辦刊經費,充分發揮數字化期刊具有檢索方便、交互性、跨時空性等特點,從而滿足網絡用戶的多種需求,實現對期刊的快速瀏覽和共享。

由天津科技大學團委主辦的《團學快報》,已經開始走上了全新的發展道路。目前,《團學快報》數字版已經成為該校的數字報刊,并正以驚人的速度與校園網實現資源共享和共贏。

二、數字化校園報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當今,網絡報刊主要采取和傳統報紙一樣的排版方式,大多將主要的信息內容展示在主要頁面上,在讀者閱讀報紙時,只要選中需要閱讀的板塊就會鏈接到新聞或者消息的全部內容。新窗口不僅僅是文字加圖片的方式,還有相應的互動和多媒體展示,實現了方便快捷、多角度接收新聞消息的功能。

但是,由于傳統媒體衍生發展的網絡媒體,其新聞資源也主要依賴于傳統媒體,管理人員也來自于傳統媒體,上層建筑也大多習慣和熟悉對傳統媒體的管理,因而在管理認識上,不免帶有傳統媒體的烙印。從另一方面看,網絡報紙在新聞采集中的權限往往也沒有傳統媒體那樣廣泛,它的新聞信息大多來自傳統媒體或非新聞單位的綜合性網絡,如果不能盡快轉型,勢必會對建立一個符合網絡媒體運行的管理機制產生相當長的影響。

還是以天津科技大學《團學快報》為例,盡管它實現了最初的報紙的數字化,也就是報紙網絡版,但僅僅是把報紙的內容以純文本的形式搬到網絡上,亦可以說是報紙印刷版的簡單翻版,是一種單純的文本格式的網頁,尚體現不出互聯網的及時快捷更新信息、互動以及擁有海量信息等傳播特性。不過,為了突破,我們征詢了很多建議和實例。如新浪網,并沒有采訪權,不能采寫自己的新聞。但是,新浪同150多家媒體簽有協議,能夠快速地通過整合手段來集納自己的新聞,因此,新浪網的信息量大,很全面,反而比傳統媒體網站更吸引受眾的眼球?!秷F學快報》在吸取其它主流數字媒體發展模式的前提下,不斷變化出新,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發展模式,使網絡與報紙互相補充,共同發行。

報紙和網絡媒體都是新聞消息的載體,把傳統的報紙和快速發展的網絡媒體相結合,集約了傳統媒體編輯排版的成熟和網絡新聞收集、傳播、整合的快速,既避免了傳統媒體消息傳播速度相對較慢和網絡媒體消息不真實的弊端,也能更好地促進新聞、消息的傳播??梢?,高校報刊內容與網絡手段相結合,是高校報刊數字化的必然之路。

三、未來數字化創新的校園報刊是發展的必然之路

1.電子報紙向“智能電子閱讀終端顯示器“發展

1993年12月,我國第一張電子報紙在杭州問世。杭州日報率先在全國采用電腦及通訊載體發行報紙內容及要目索引。這個“電子報紙”閱讀器,專指通過智能電子閱讀終端顯示器進行文字、聲音、圖像等信息傳遞的媒介,不包括傳統報紙的網絡版。這種新型的電子報紙閱讀器,從源頭上看,雖然采編模式沿襲紙媒的傳統,但是,可以隨時隨地獲知信息,并對內容進行評論,從而加強了互動性。除此之外,它還可以實現多媒體、多媒介的融合,應該說,電子報紙已是未來時代新形態的報紙。

在電子報紙發展到“智能電子閱讀終端顯示器”之前,尚有一個從傳統報刊向數字化報刊轉化的階段。到目前為止,這個轉化與終端顯示器相比,受眾群龐大得多?;\統地講,只要是能夠連接到網絡的計算機,使用者都能或多或少地接觸到數字新聞。而數字新聞的來源則是以數字化報刊為依托。從目前情況看,絕大多數高校校園內的媒體發展進程大多局限在數字化報刊階段,要實現延伸到通用電子報紙閱讀器,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2.數字化報刊的發展向創新方向摸索

傳統的媒體要適應數字化生存,將是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這個過程的實現準則在于創新。因此,數字化報刊的發展也應向創新方向不斷加以摸索。

數字時代的難題,不是技術,而是內容——這也是《團學快報》應當抓住的創新機會之一。因為內容的采集、核實、歸類、分析都是報刊的優勢所在。靜觀這些年來的網絡傳播,其新聞幾乎全部來自傳統媒體,網絡的海量信息不過是傳統媒體信息的匯集。

隨著網絡、手機、移動電視、電子閱讀器等新媒體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傳統的報刊有可能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乃至逐漸會有一些報紙在人們視線中消失。所以,傳統報紙和網絡新媒體的結合應是傳統報紙的必然之路,高校校園報刊在這種艱難的道路上,也同樣面臨著更為艱巨的壓力,需要與外媒聯合,把握好報紙未來發展的趨勢和方向,與時俱進,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

將現有的校園報刊進行數字化處理,可以利用當前的技術手段,有效地利用網絡傳播的優勢,讓在校師生、校友和社會更加關注學校的發展,通過在線評論留言,實現相互間的交流。亦可定期向師生、校友等發送報刊電子版,讓大家隨時關注學校的發展與進步,從中既可以提高人們對報紙的關注度,也有利于進一步促進數字報刊的發展。

當前,學校門戶網站的迅速發展已成為高校報紙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通過在校園主頁設立報紙鏈接,可以讓同學們更直接地接觸到校園報刊,也可以在熱門的網絡社區設置自己的賬戶,以引起在校學生的關注。與此同時,要善于利用好傳統報紙的報道經驗和專業能力,更好地服務于數字化報刊的發展。

校園文化建設一直是高校發展的重中之重,我們要切實把握好網絡宣傳這把雙刃劍,更好地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結合。對此,我們要不斷地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

[1]李良榮.新聞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王再承.網絡成為成熟媒體的特征分析[J].新聞大學,2003(3).

[3]李希光,孫靜惟.下一代媒體[M].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2.

[4]雷躍捷,辛欣.網絡新聞傳播概論[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

[5]尼葛洛龐帝.數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

[6]金夢玉.網絡新聞實務[M].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

[7]羅杰菲德勒.媒介形態變化:認識新媒介[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1).

[8]中馬清福.報業的活路[M].北京:清華出版社,2005(7).

[9]埃里克麥克盧漢.麥克盧漢精粹[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0).

[10]保羅利文森.軟邊緣:信息革命的歷史與未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4).

[11]彭蘭.從新一代電子報刊看媒介融合走向[J].國際新聞界,2006(7).

[12]季林,王燦發,侯欣潔.作為媒介的報紙生存抑或死亡[J].傳媒觀察,2006(8).

[13]熊澄宇.整合傳媒:新媒體進行時[J].國際新聞界,2006(7).

Z62

項目名稱: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高校共青團工作網絡服務與管理平臺的架構與實現》項目號:20092111

猜你喜歡
報刊報紙傳統媒體
百強報刊
報紙
《小學生必讀》再次入選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百種優秀報刊
賣報紙
可以吃的報紙
賣報紙
關于傳統媒體能否打造“名公號”的思考
傳統媒體為什么要包裝自己的“網紅”
在“門”字內加字可以組成新的字,試著填填下面的空吧!
傳統媒體商業模式坍塌的根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