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會計準則國際趨同

2011-03-22 12:46任署玲
中國鄉鎮企業會計 2011年4期
關鍵詞:財務報告財政部會計準則

任署玲

淺析會計準則國際趨同

任署玲

一、全球主要經濟體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態度與進展

(一)美國

美國對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的態度分為兩個明顯的階段,在IASC改組前,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既不支持國際會計準則(IAS)在美國資本市場的應用,也不熱衷美國公認會計原則(GAAP)與IAS之間的協調,因為FASB始終認為GAAP是全球質量最高的會計準則。IASC改組后(即IASB),美國占據了主要地位,可以按照美國人的意愿制定或改造國際會計準則。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開始積極支持美國GAAP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2002年,代表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兩套會計準則的制定者IASB和FASB開始為美國GAAP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趨同化展開合作,最終目標是制定一套高質量的全球會計準則。同年,IASB和FASB正式簽訂協議,共同發布一份諒解備忘錄,從此雙方開始履行它們對制定高質量和可比的會計準則應承擔的職責。2008年11月15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了一份關于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路線圖的征求意見稿,要求美國上市公司分階段采用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此舉意味著美國GAAP正式與會計準則全面接軌。

(二)歐盟

歐盟(EU)是世界上最早表態支持國際財務會計報告準則趨同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早在1999年,歐盟就采取一項“金融服務行動計劃”,旨在建立歐盟的管制架構,以適應建立歐洲統一資本市場和引入歐元的需要。到2002年,歐盟正式發布決議向國際會計準則過渡。2006年,歐盟委員會發布了一份政策文件,要求歐盟的上市公司編報2005年合并會計報表時,必須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使歐盟成為國際會計準則的最主要的“客戶”。

(三)日本

日本會計準則理事會(ASBJ)是制定日本公認會計準則的法定機構,該機構在2004年7月公布的文件—《會計準則理事會中期運營方針》中,明確了日本會計準則國際化的方針。2006年,日本金融服務局計劃和協調委員會發布了一份標題為《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報告,旨在鼓勵各利益相關方推進日本會計準則國際趨同。2007年,ASBJ與IASB聯合簽署了“東京協議”,旨在加快日本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步伐,并密切關注歐盟對第三國公認會計原則的等效評估。東京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在正常情況下,歐盟等效評估中確認的主要差異將在2008年底之前消除;二是除上述主要差異之外的留存差異在2011年6月30日前消除;三是雙方共同努力,積極推動國際會計準則在日本的采用。2008年,歐盟委員會宣布日本公認會計原則與歐盟采納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了等效。至此,日本公認會計原則和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之間的主要差異已經消除。

(四)中國

我國財政部和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自上世紀90年代起與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展開了密切合作。自2005年簽署《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實現趨同聯合聲明》后,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與財政部建立了持續趨同機制,積極推動中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持續趨同。經過多年不懈努力,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財政部在2004年提出了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四原則”,即趨同是方向、是過程、是互動,不是完全等同。在會計準則實施過程中,財政部與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建立互動機制,發揮監管合力,提高監管效能。通過上述措施,我國新會計準則于2007年在上市公司得到了有效實施。2008年,歐盟經過投票決定:自2009年至2011年底的過度期內,歐盟允許中國證券發行者在進入歐洲市場時使用中國會計準則,不需要根據歐盟境內市場采用的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財務報表。這充分表明我國在會計準則建設、國際趨同及實施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已經得到廣泛認同。

二、對會計準則國際趨同的若干思考

(一)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未來

世界各國的社會環境不同,商業背景、會計慣例、文化等方面千差萬別,在這種客觀環境下,世界各國會計準則是否能真正達到統一?IASB副總裁Thomas·E·Jones曾經說過:“所謂各國的法律體系,反映了各自的國民性或特有的文化,并形成了其國家固有的東西。但是,會計是與法律不同的簡單的技術方法。無論銷售交易、生產活動或者租賃交易,作為各種經濟交易的特性在整個世界是相同的。因此,這些會計處理方法也必須共同于世界之中。各國文化的差異,對其會計處理方法的影響是不存在既有模式的,據此思考我個人認為會計準則的世界統一是容易達到的?!比欢?,會計準則絕非是單純的技術問題那樣簡單。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對會計準則有不同的定位。葛家澍、劉峰曾對會計準則的性質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闡述,把會計準則的性質分為“技術觀”、“經濟后果觀”和“政治程序觀”。無論采取何種觀點,僅僅把會計準則視為一種技術手段是不妥的。各國政治集團為了自身利益很可能參與準則的制定,進行多方博弈。盡管從表面看,某一國的某公司只要遵循國際會計準則或者其國家會計準則已符合國際會計準則,這家公司就可以在世界各地接受國際會計準則的證券交易所上市,無須另外編制或調整其財務報告。實際并非如此,各國往往會從自身利益考慮而設置種種限制措施,因而要達到國際會計準則全球大一統的情況很難出現。無論全球化的口號怎樣響徹云霄,只要國家存在,全球化就有一種不可逾越的鴻溝。最終可能的結果是各國為降低外部成本而盡可能與國家會計準則趨同,而在涉及自身利益時又會保持自身鮮明的國家特色。

(二)中國在國際會計準則趨同中應扮演的角色

中國會計準則建設的啟動,以1988年10月31日財政部會計司建立會計準則為標志。1992年財政部以部長令正式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同時發布的還有《企業財務通則》,簡稱“兩則”,逐步確立了與市場經濟相適應并與國際慣例初步協調的新的會計模式。2006年,財政部發布新會計準則,2010年,印發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趨同路線圖,表明中國正在加速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但我國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并不應該是完全等同,而是一個彼此間的互動、取長補短的過程。原因在于,如果我國直接采用國際會計準則,一旦國際會計準則發生變化,我們只能被動地跟隨其變化,毫無疑問,這對我國自身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國現在雖然是獨立制定會計準則,但實際上這些準則大多數情況是基于或類似國際會計準則的。因此我們應該做好和國際會計準則的對接工作,一方面要積極參與國際會計準則的制定和完善,要求IASB在修訂相關準則時充分考慮中國資本市場的情況,另一方面應該加強我國會計準則和國際會計準則的比較研究,把我國會計界一些很好的經驗予以總結推廣。同時,我們應當借鑒西方實證會計研究的成果,完整把握我國會計國際化進程。會計準則國際化是未來的大勢所趨,在這種大趨勢下,我們更應該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堅持我國會計準則方面的一些獨有的優勢。隨著外國企業和外國資本流入速度的加快,我國市場正面臨深層次的競爭,如何規范我國的會計準則,做到真實有效地反映市場信息,我國正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

(作者單位: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財政局)

猜你喜歡
財務報告財政部會計準則
企業內部財務報告體系設計與應用
會計準則國際趨同中會計教育的思考
政府會計準則的執行框架構建研究
財務報告目標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基金會發布2017袖珍指南
財政部會計司司處級人員名錄
財政部會計司司處級人員名錄
財政部會計司司處級人員名錄
財政部會計司2015年工作要點
我國會計準則體系的發展、構成及展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