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與服務

2011-04-14 17:02
水力發電 2011年4期
關鍵詞:圍堰水電水電站

政策與法規

優化能源結構迫在眉睫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著力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電力作為能源轉化型行業,這方面的任務也很艱巨,特別是調整優化電力能源結構迫在眉睫。要實現非化石能源消耗占終端能源消耗15%的目標,必須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但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成本很高,以我國現在的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承受,因此,必須大力發展低成本的水電、核電。

我國水電技術世界領先,水電資源極為豐富,但目前開發僅為36%,西方發達國家水電開發已達到80%~90%,因此,我國水電的發展潛力很大。在核電方面,以我國目前對核電技術的掌握和裝備制造業水平,大力發展核電已經沒有障礙。目前,核電投資運營體系已經開始變化,核電的發展還需要更多的投資者,需要產權多元化。

(吳 燕)

前期工作動態

溇水淋溪河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審查

2010年3月17日~19日,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會同湖北省發展改革、湖南省發展改革在湖南省張家界市共同主持召開了溇水淋溪河水電站可行性研究報告審查會議。有關單位的領導、專家和代表參加了會議。會前,部分專家和代表查勘了工程現場。會議聽取了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關于勘測設計成果的介紹,并分專業組進行了討論。會議認為,報告內容和深度基本滿足相關規程規范要求。

淋溪河水電站位于湖北鶴峰縣和湖南桑植縣交界的溇水界河上,是溇水干流淋溪河以上河段規劃的最后一個梯級水電站。電站設計控制流域面積2 286 km2,正常蓄水位293 m,總庫容7924萬m3,調節庫容540萬m3,為日調節水庫。電站設計裝機2臺,總裝機容量17萬kW,多年平均發電量為3.957億kW·h;電站與江坪河水電站作為一組電源同步建設、同步投產、同步調峰運行,具有投資省、淹沒損失小、梯級補償效益顯著等特點。淋溪河水電站建成后,將接入華中電網,主送湖北電網。

(彭 華,覃為民)

大唐景泰興泉本地化實驗風電場項目獲核準

2010年3月12日,大唐景泰興泉本地化實驗風電場項目獲得甘肅省發展改革委核準批復。該項目是大唐甘肅發電公司2010年第一個核準的清潔能源項目。

大唐景泰興泉本地化實驗風電場場址位于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喜泉鎮,項目總裝機規模擬為4.95萬kW,設計年上網電量為9 227萬kW·h,年利用小時數為1 883 h。工程動態總投資約47 358.58萬元,由甘肅發電公司全額出資建設,工程建設周期為1年。

風電場的建設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緩解電力供需矛盾以及改善電源結構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對甘肅省風電制造裝備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促進甘肅省風電設備制造業的發展,支持本地加快風電設備的研發和制造,甘肅發電公司計劃在項目工程建設中部分采用本地生產制造的風力發電機組及其相關設備。

(王海棠,郝 軍)

工程建設近況

世界首座300 m級雙曲拱壩——小灣水電站主壩全線封頂

2010年3月8日,隨著最后一罐混凝土順利入倉,我國“西電東送”重點工程小灣水電站主壩實現294.5 m高程,全線封頂,標志著我國特高拱壩施工技術已走向成熟,居世界前列。

2007年7月,中國水電四局有限公司以23.27億元人民幣中標小灣水電站右岸主壩混凝土澆筑工程及金屬結構安裝工程,并承擔了6臺纜機及2個拌和系統的運行與維修工作。

小灣水電站作為我國首座300 m級高拱壩,受到了國家、地方政府及行業的高度關注,其地質結構為堆積體和強卸荷裂隙發育帶形成的復雜結構,地震烈度達到8度,電站300 m級拋物線形混凝土雙曲拱壩、700 m高邊坡開挖、壩頂中心線弧長(901.771 m)、總水推力、高水頭(最大水頭251 m)、高泄洪、大容量水輪發電機組制造等技術參數和施工難度堪稱世界水電之最。

中國水電四局有限公司于2010年3月6日順利實現了主壩901萬m3混凝土生產及運輸、488.43萬m3混凝土澆筑任務。從2007年10月~2009年3月,創造了連續18個月混凝土運輸突破20萬m3,月生產混凝土 22.24萬m3,日產混凝土 11 130 m3,班產混凝土4 149 m3的新紀錄。各分部工程優良率均高于合同要求。2007年2月4日,從大壩右岸抽取一根巖芯長達15.68 m,一舉刷新我國第一巖芯長度紀錄。在小灣工程建設中,共有182項科技創新成果及合理化建議應用于工程建設中,其中無限承碼防碰撞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技術專利。

中國水電四局有限公司在小灣主壩施工中保持連續4年安全生產無事故、無重大機械事故、無重大火災事故發生的特大型水電站安全施工記錄,連續3年獲中國水電建設集團公司“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獲得109個樣板倉號,7個“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工作面”,3個“樣板工程”,獲獎數量位居各參建單位之首。

(杜志鵬)

向家壩水電站一期工程完工

2010年3月,經過29個月持續高強度的混凝土澆筑,向家壩水電站一期工程全部完工。

向家壩水電站是金沙江流域最后一級電站,是國家“十一五”重點工程。電站位于四川省宜賓市和云南省水富縣境內,距宜賓市40 km,距水富縣城1.5 km。電站共安裝8臺機組,總裝機容量640萬kW,大壩設計高程384 m,最大壩高162 m。電站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主要由左岸大壩主體和導流工程兩大部分構成。其中左岸大壩主體包括18個非溢流壩段和1個沖沙孔壩段,一期完成到頂設計高程分別為382.5 m和340 m。導流工程主要包括6條導流底孔、上游縱向碾壓圍堰及上游引水渠和下游泄水渠等項目。導流底孔一期完成280 m設計高程,上游縱向碾壓圍堰完成305 m到頂高程,上游引水渠下游泄水渠共184條帶護坡和8萬多m2的底板澆筑,是2008年工程初期度汛的重要節點工期控制項目,混凝土澆筑總量308.9萬m3。中國葛洲壩集團三峽分公司向家壩施工局承擔了全部的土石方開挖、金屬結構安裝和混凝土澆筑任務。

2006年12月26日,一期工程主體工程建設開工。但受惡劣的地質條件影響,工程建設遭遇重重難題。其中,壩基大面積不良地質體的出現和基巖大量滲水等造成施工一度停滯不前。面對困難和壓力,向家壩施工局開展技術創新,攻堅克難,確保了工程建設順利進行。2008年7月底,一期主體工程及導流工程整體達到275 m的最低節點高程;2008年12月28日,二期工程順利截流;2008年10月,導流工程全線達到 280 m高程;2010年2月27日,左岸一期主體工程全線達到384 m設計高程。施工局還創造了最大月澆筑混凝土25萬m3、最高年澆筑混凝土202萬m3、2008年和2009年大壩年整體上升高度分別達80 m和107 m的新紀錄,質量安全工作連續3年實現“雙零”目標。2009年,6條導流底孔被業主評為“優質樣板工程”。

在一期工程全部完工的同時,二期工程建設穩步推進。工程進度、質量、安全多次受到宜賓市政府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的好評。

(吳榮華)

積石峽水電站首臺機組轉子吊裝成功

2010年3月13日,由中國水電四局有限公司和水電十局有限公司組成聯營體承擔安裝的積石峽水電站1號發電機轉子順利吊裝成功。標志著1號機組機電安裝進入投產發電前的總裝階段,為電站順利投產發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此次吊裝的1號機轉子直徑為15.333 m,總起吊重量為980 t。為了保證1號機轉子吊裝工作的順利進行,積石峽建設部進行了周密部署和精心安排,參建單位制定了相關技術、質量和安全措施,保證了1號機轉子的一次性吊裝成功。

積石峽水電站是黃河干流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規劃的第五個大型水電站,壩址位于青海省循化縣、民和縣與甘肅省積石山縣三縣交界,積石峽峽谷出口處的黃河干流上。電站裝機3臺,總裝機容量為102萬kW。

為保證積石峽水電站投產發電目標的實現,黃河水電公司工程建設分公司積極組織參建各方詳細編制年度進度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控制施工進度,組織召開進度專題會議,研究趕工方案,強化趕工措施的落實,并加大施工資源投入,確保了1號機定子、轉子吊裝,壩體填筑等各關鍵節點目標按期實現,為2010年實現3臺機組投產發電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郝樹濤 袁文喜)

西藏羊八井10 MW光伏電站和1 000 kW新型地熱發電二期工程開工

2010年3月19日,國電龍源公司西藏羊八井10 MW光伏電站暨新型地熱發電項目開工典禮在西藏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隆重舉行,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西藏羊八井10 MW光伏電站和1 000 kW新型地熱發電二期工程位于西藏自治區拉薩市當雄縣羊八井鎮“西藏自治區可再生能源示范中心”內,距拉薩市90 km。

西藏羊八井10 MW光伏電站項目擬采用模塊化建設,就近并網升壓,工程估算投資為2.2億元,單位千瓦投資為2.2萬元,工程總工期10個月。1 000 kW新型地熱二期工程估算投資為1 300萬元,單位千瓦投資為1.3萬元,工程總工期5個月。

兩項目在25年的壽命期內共產生約54 250萬kW·h的電能,與火力發電相比,相當于累計節約標準煤約18.987 5萬t,減排50萬t二氧化碳、2 331 t二氧化硫、3 780 t氮氧化物、150 t粉塵和51 156 t灰渣。

兩個項目的建成,可以緩解藏中地區電力供需矛盾。同時,還可以充分開發利用西藏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及地熱資源,保護西藏的生態環境。

近年來,能源緊張已經成為制約西藏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如何把西藏高原上豐富的水能、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資源轉化為不竭的電力能源,已成為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任務之一。

保護西藏的藍天碧水,為西藏經濟發展提供清潔能源,與中國國電集團“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的戰略決策和龍源集團“以新能源發展為己任”的戰略使命不謀而合?!笆濉逼陂g,中國國電集團將在西藏投資30億元~50億元,按照西藏自治區的能源發展規劃,大力開發水電、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地熱發電等清潔可再生能源項目。預計到“十二五”末,中國國電集團在西藏投產的清潔可再生能源項目裝機容量將達到20萬kW。

(楊 軼 陳少將)

神池風電場首批機組發電效益顯著

山西神池風電場首批8臺風機自2010年1月14日并網發電以來,憑借良好的工程質量、優質的風能資源,截至2010年2月底累計發電量超600萬kW·h,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風電場試運行過程中設備運行正常,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為后續機組的投產發電積累了寶貴經驗。

神池風電場位于山西省神池縣的東南部,風電場采用湖南湘電風能公司生產的XE72-2000直驅式風力發電機組,單機容量2 MW,共安裝24臺機組,總裝機容量48 MW。首批8臺風機于2010年1月14日反送電,實際并網容量16 MW。8臺風機經過階段調整風機額定負荷的調試,全部進入風機滿負荷試運行階段。神池風電場風能資源優良,根據風電場首回風機的運行記錄,2月份平均風速達到8.5 m/s,最大風速達到45 m/s。當月上網電量就達到4 182.4 MW·h。神池風電項目業主為山西國際能源云光風電有限責任公司,由中國水電顧問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總承包建設。

(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

托口水電站安全度汛目標

中國水電八局有限公司托口施工局為確保度汛目標的順利完成,對度汛工作進行了周密部署。針對圍堰混凝土澆筑16萬m3的澆筑任務,該施工局為了調動廣大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組織各單位、各部門開展了安全度汛勞動競賽。施工中比進度、比形象、比質量、比安全、比文明施工,促進安全度汛工作持續穩步開展。安全度汛目標如下:

土石方開挖進度:2010年3月5日,完成5號~9號壩段、導流明渠底板、混凝土縱向圍堰一線開挖;3月30日,完成導流明渠右擋墻一線開挖施工。

混凝土縱向圍堰(含9號壩段):2010年 4月30日,該部位混凝土面高程不低于203.0 m,混凝土工程量8.8萬m3。5月10日,5號壩段混凝土面不低于203.0 m,6號~8號壩段混凝土面不低于192.0 m,上下游護坦混凝土以及上下游新增護面混凝土施工完成,共完成混凝土3.6萬m3。

導流明渠右擋墻:2010年5月30日,完成基坑內擋墻混凝土施工,6月30日,圍堰外擋墻、膜袋混凝土施工完成,共完成混凝土3萬m3。

拌和系統:2號拌和樓在2010年3月2日具備投產條件,拌合系統在3月1日~3月31日,完成混凝土生產6萬m3,4月1日~4月30日,完成混凝土生產任務6萬m3,5月1日~5月20日,完成混凝土生產3萬m3。

(張祥金 張 志)

水電站運行

龍羊峽水電站4號機組B級檢修結束

2010年3月7日,龍羊峽水電站4號機組B級檢修工作圓滿結束,機組順利并網運行。

龍羊峽水電站4號機組B級檢修是電站2010年度第1臺計劃性檢修機組。龍羊峽發電分公司按照黃河水電公司機組檢修計劃和西北電力調度通信中心的安排,于2010年1月5日開始檢修工作。檢修主要完成了主變壓器更換、過流部件處理、自動補氣回路完善、風閘自動投退及機組冷卻水自動切投等功能的完善共計16項特殊檢修項目。同時在機組開機試驗階段又穿插進行了“機組高水頭運行及轉輪葉片裂紋等問題的研究”科研項目。此次研究針對機組在不同尾水位、不同負荷下的擺度、振動、噪聲、尾水管自然補氣等數據進行了詳細的測量和記錄,特別是對主變噪聲分貝數的測量和對尾水管自然補氣量的數據采集研究,為以后機組的安全、穩定、高效運行收集了第一手珍貴的基礎技術資料,對今后安排機組的計劃檢修和安全運行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持。

龍羊峽發電分公司精心組織合理安排檢修工作,檢修期間,現場每日召開檢修專題協調會議,針對機組檢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協調處理,跟蹤檢修進度、協調檢修項目及內容,按照現場檢修進度及時調整檢修計劃和檢修內容,對每日的檢修工作做到“有計劃、有安排、有跟蹤、有落實”,將公司倡導的閉環管理切實應用到了實際工作中。在機組動態試驗階段結合“機組高水頭運行及轉輪葉片裂紋等問題的研究”科研項目進行試驗研究,檢修制定了詳細周密的開機試驗方案,既保證了科研試驗項目的成功實施,同時又確保了4號機組的順利開機,實現“安全、優質、如期、高效、文明、低耗”的檢修目標,確保了檢修工期和檢修質量,圓滿完成了2010年度的第一次計劃檢修工作。

(顏增強)

陳村水電廠日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2010年3月13日,大唐陳村水力發電廠日發電量達447.516萬kW·h,創電廠40年來單日發電量歷史最高記錄。截至3月15日,2010年該廠累計發電量已達6 532萬kW·h,比2009年同期上漲302%。

2010年3月初以來,陳村水電站水庫流域降雨較為豐沛,水庫入庫最大洪峰流量達1 740 m3/s,水庫水位由114.06 m迅速上漲到117.64 m。陳村水電廠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在確保安全度汛的同時,積極采取多項有效措施,盡全力穩發、增發電量。

(1)密切關注流域汛期氣候及雨情長期預報,努力提高來水調度水平,提高水能利用率。該廠借助衛星云圖和水情自動測報系統等高科技手段,及時掌握氣象、水文信息,加強與調度部門的聯系,在確保大壩安全度汛的基礎上,充分利用每一場洪水增發電量。

(2)針對目前全廠高水位大發電的實際情況,加強技術監控管理,建立大發電運行周報和水工大壩監測月報,及時做好全廠高水位大發電高峰時期的各項運行分析和管理工作。

(3)全面開展節能降耗工作,在大發電期間,加大攔污柵清污工作力度,及時清理進水口雜物,避免出現停機清污現象,提高機組的最佳發電水位。

(4)運行值班人員加強對設備的巡視、巡查工作,確保機組在最優工況下運行。同時,檢修維護人員勤巡回、勤檢查,發現缺陷和異常及時處理,為陳村、紀村6臺機組全天滿發、超發電量提供保障。

(盧鮮明)

新技術新材料

“圍堰高效快速防滲堵漏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

中國水電九局有限公司研發的 “圍堰高效快速防滲堵漏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ZL200710077753.2)。這是水電九局在堅持自主創新基礎上,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實現關鍵核心技術新突破。獨立研發的圍堰高效快速防滲堵漏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成為水電九局基礎分局獨特的技術品牌,為基礎分局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知名度和美譽度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增強了市場核心競爭力。

圍堰高效快速防滲堵漏技術是水電九局基礎分局繼圍堰防滲堵漏灌漿射漿裝置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之后獲得的又一專利,標志著水電九局擁有了圍堰高效快速防滲堵漏技術的知識產權,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實現了從過去的技術引進、吸收、借鑒轉入到具有獨立研究和開發能力的新階段。圍堰高效快速防滲堵漏技術經國內權威專家組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被評為貴州省省級工法,推評國家級工法,榮登中國企業(第十三批)新紀錄榜,創復雜地層圍堰防滲灌漿世界新紀錄。

猜你喜歡
圍堰水電水電站
里底水電站工程
白鶴灘水電站有多“?!?
大型充填沙袋在圍堰中的應用及造價分析
高低異型刃腳鋼圍堰設計、側臥組拼技術
水利工程施工中圍堰技術的應用
央企剝離水電資產背后
水電:全力消納富余水電 更重生態環保
新型鋼管樁圍堰設計與應用
小型水電站技術改造探討
長江水電之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