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社會向“貧二代”洞開大門

2011-05-14 16:48麗茲•穆雷
意林 2011年10期
關鍵詞:白日夢曼哈頓哈佛大學

麗茲•穆雷

正是對于“美國夢”的堅定信仰和無數陌生人的好心,讓本文作者麗茲?穆雷從一個無家可歸的小女孩成為了哈佛大學的畢業生。

睡在樓梯上做白日夢

1997年的春天,那時候的我16歲,無家可歸。在輟學多年后,我試圖想要尋找一所愿意接收我的高中。

那時,我媽媽剛死于艾滋病并發癥,我也已經很久沒和我的父親聯系了。盡管我知道他就住在附近的一個男子收容所。但他根本就什么忙都幫不上。在母親死后的幾個月里,我一直睡在朋友家或者布朗克斯區幾幢大樓的樓梯上。

關于那夜晚,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躺在冰冷的大理石地面上,把我的背包當枕頭,用破舊的法蘭絨襯衫蓋住眼睛,好讓刺眼的日光燈顯得暗些。當別人家里的聲音飄到樓梯上時,我會側耳傾聽——孩子們呼喚著父母,電視里播放著卡通節目,晚餐時碗碟碰撞在一起。正是這些日常生活中的聲音,把一間公寓變成了一個溫暖的家。

為了避免陷入與世隔絕的孤獨感中,我經常做些白日夢。我閉上眼睛,想象著一家人重新團聚在一起的畫面:媽媽還像她沒過世的時候一樣,開懷大笑時眼睛周圍布滿細紋;我們四個——爸爸、媽媽、麗薩和我——又安定地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了??蛇@些白日夢中最生動的畫面還是關于我的未來的。

我想象自己坐在教室里,一邊參加課堂討論,一邊勤奮地記著筆記。每天晚上背著裝滿了書的沉甸甸的書包,同到屬于自己的公寓中。我也會想象自己踏著輕快的步子穿過大學校園去上課,秋天的漫天黃葉灑落在校園里高高的石頭建筑上。這樣的想象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安全感、歸屬感和希望,讓我漸漸平靜地睡去。

夢想激勵著我前行

如今我的生活和過去的日子相比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我不僅高中畢業,還完成了在哈佛大學的學業。我不再衣衫襤褸,也不用再睡在門廳的過道里。相反,我每晚都安穩地待在曼哈頓的公寓中。過去11年來我最熱衷的就是去世界各地,幫助人們改變他們的生活。簡而言之,今天的我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我了。

但奇怪的是,即使我經歷了那么多之后——或許也正因為我經歷過那么多——我仍然覺得人有一定的欲望是健康的。事實上,我人生的目標從來都不只是“免于貧困的自由”。欲望才是我實現夢想的催化劑,并且我的夢想始終激勵著我前行。

當我還是個掙扎著想尋找出路的無家可歸的小姑娘時,每天早上我都會花幾個小時在曼哈頓的人行道上晃蕩,試圖尋找一所學校讀書——什么學校都行,只要愿意接收我。也許,這對大多數人而言是種折磨,但對我來說卻不是。因為我知道,我正在把睡在冰冷樓梯上時做的白日夢漸漸實現,那些生動的夢想情境甚至還配有前景音樂。我一直在自己的口袋里隨身攜帶一個破舊的CD播放器,播放一些激勵人心的曲子——寶拉?寇兒的《我》和糕餅合唱團的《距離》。每每聽著這些曲子,我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未來,并已經清晰地想好該如何邁向它。

雖然我沒有家,除了音樂,母親的一張照片,一些衣物和一些從商店偷來的吃的,幾乎沒什么別的財產。但只要能夢想著未來,并努力去實現他,就已經和能去哈怫大學讀書一樣令我激動了。就像船長指揮著船只集合,我知道自己的目標,這些目標指引著我的日常舉動,不斷向夢想進發。無論過程中遭遇什么,我的內心都是平靜的。

陌生人的幫助助我成功

當我每天做出各種各樣的選擇來改變我的生活時,和我的夢想實現之旅同樣重要的,是那些幫助支持過我的人們:在諸多學校紛紛拒絕接收我的時候,人文預備學院向我敞開了大門;還有一家叫“門”的專門收留無家可歸青少年的公益組織為我提供了咨詢、醫療和食物。當我在火車站和門廳走道的燈光下完成作業時,正是這些人讓我有了繼續堅持的信念。像我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人要獲得成功,半路上總得需要有人幫一把。而當我尋求他們的幫助時,他們就在那里——曼哈頓的各個角落里。

不過,最令我驚喜的幫助,并不是我找來的,而是它自己找上門來的。作為一個無家可歸的學生,我連續兩年在所修的所有課程上獲得“A”,于是《紐約時報》報道了我的故事。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里,來自美國各地的幾十位陌生人都找到了我。在學校里,我收到了許多手寫的鼓勵信。陌生的人們帶著布朗尼蛋糕、衣服、書和擁抱而來。因為報道中提到我正在申請哈佛大學,有一位婦女特地為我織了一條毯子,她在寄來的盒子里附加了一張小紙條,上面寫道:“在寢室里會很冷。記著關心你的人很多,希望這條毯子能給你帶來溫暖?!?/p>

在遇上這些人(其中很多都是匿名人士)之前,我完全不知道社會上會有那么多好心人,但現在我曉得了,而且我覺得,那些幫助過我的人們也永遠地改變了我。他們是我決定加入“門”這個公益組織的原因,這樣我就能成為這樣一個小團隊中的一員,在9月份為無家可歸的青少年建立一個高中。那些幫助過我的人,就是促使我去幫助別人的原因。

在我看來,美國為我創造了一個真實可靠的機會去實現夢想,這比什么都珍貴。國家通過建立一個成熟的教育體系,使各種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成為可能,讓那些像我一樣,瀕臨失學邊緣的學生們也能接受教育。

但關鍵還是我自己選擇了能實現夢想的生活。為了實現夢想,我關注的重心不再是“免于貧困的自由”,而是在對自己生活的清晰愿景上。實現這一切奇跡的核心,就是我心懷感激并十分珍惜眼前,而非貪戀尚未擁有的東西。

心中常存滿足,我們就有無限的自由。

(小荷摘自《普知》2011年第3期圖/周弘)

猜你喜歡
白日夢曼哈頓哈佛大學
哈佛大學46%是富二代,但決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對標“曼哈頓”,叫板珠江新城!廣州海珠灣憑什么?
可愛的白日夢
看一眼凌晨4點的哈佛大學
曼哈頓中國城失火一人死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