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響農戶山核桃收入的因素分析

2011-06-08 06:56呂秋菊沈月琴黃堅欽高宇列
自然保護地 2011年3期
關鍵詞:戶主山核桃村干部

呂秋菊 沈月琴 黃堅欽 高宇列

(浙江農林大學 311300)

在森林可持續經營中,非木質林產品和服務(NWFPs)因具有經濟與生態多重效益而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重視,尤其是作為一種推進鄉村或山區經濟發展的潛在驅動力[1]。從實踐來看,80%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的藥用保健與營養食物對森林的非木材林產品有很大的依賴性[2]。中國許多山區依靠發展非木質林產品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富裕之路[3]。非木質資源的利用成為山區人民潛在的收入來源,在國家和地方的經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山核桃作為非木質林產品的一種,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山核桃生物技術得到不斷的發展[4]。而且隨著不斷出現的新問題進行技術新探索,使山核桃經營逐漸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山核桃產量明顯上升,山核桃產量的大小年現象逐漸緩解。2008年全國山核桃面積82667hm2,產量27600t;其中浙江省臨安市面積29333hm2,產量11973t。在山核桃重點產區鄉鎮,山核桃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0%~70%[5]。山核桃成為一些農村的主要收入來源,山核桃產業發展對于農民增收、農村致富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由于經濟利益的驅動,高強度經營,如大量使用化肥除草劑,導致林地生物多樣性降低、水土流失嚴重、林地生產力下降、病蟲害多發,從而導致山核桃林地退化,也帶來了生態問題,引發了產品質量下降[6]。為此,筆者以浙江省山核桃主產區臨安市和淳安縣為研究對象,通過農戶調查和社區參與式小組訪談,了解山核桃經營對當地農戶收入和生計的貢獻,分析其影響因素,以期促進山核桃產業的可持續經營和提高農戶山核桃收入。

1 數據來源

樣本來源為山核桃主產區——浙江省臨安市和淳安縣200戶農戶的隨機問卷、10組社區參與式訪談,詳見表1。

表1 樣本分布情況

(1)參與式小組訪談。共組織了10個參與式小組訪談,訪談對象為村干部、山核桃經營大戶和鄉鎮山核桃協會成員,每個小組有5—6個成員組成。內容主要有:山核桃生產經營狀況以及對當地農民收入的影響;山核桃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困難;山核桃經營模式對環境的影響;村民改變現有模式的意愿等。

(2)山核桃種植農戶問卷調查。在每個樣本村莊的山核桃種植農戶中,按照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30——35戶作為樣本農戶,共計200戶樣本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有:農戶基本特征、農戶家庭總收入、山核桃種植面積、投產面積、產量、生產投入、銷售方式、加入合作社情況等。

本次調查遵循環境產品與服務非使用價值評價方法——條件價值評估法(CVM)的要求[7],采用二分式問卷(dichotomous choice,DC)。條件價值法(CVM)牽涉到人的心理、社會、經濟等方面,仍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其中包括如何提高評估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如何克服或減低各種偏差等[8]。為了確保本次調查的質量,調查過程中,先對調查員進行了統一的培訓,力求每位調查員對問卷內容有一致的理解。

2 農戶山核桃收入狀況分析

隨著集約經營、技術的推廣應用和價格的提高,山核桃在山區農民增收中備受關注,成為農民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在調查樣本區域中,通過參與式訪談和二手資料收集了解到2003--2008年山核桃收入占農戶家庭收入的比重具體情況,見圖1。

圖1 農戶山核桃收入及其占家庭年收入的比重變化

2.1 山核桃收入逐年提高,但存在波動

如圖1所示,由2000年的12454.9元到增加到了 2007年的 27304.12元,年均遞增11.87%,2006年后增長放緩。2008年山核桃平均年收入有所下降,調查表明主要原因是產品價格下降,而價格下降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一是美國山核桃搶占市場;二是山核桃“小子”(指顆粒較小的山核桃)多,部分鄉鎮山核桃“芽子”(山核桃沒及時采摘或遇到陰雨天氣,導致山核桃采摘時或采摘后還未銷售已發芽)較多;三是山核桃產量逐年增加,上年“陳子”(指去年采摘但沒有及時銷售,沉積到今年才出售的山核桃)積壓導致山核桃價格前期收購價格下降。

2.2 山核桃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較高,且呈現變動態勢

山核桃占家庭總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52.88%增加到2008年的56.41%,但是該比重先上升后下降,在2005-2006年間,山核桃收入增長超過了家庭收入增長,說明該階段農戶對山核桃的依賴性增強。在2006年達到最大值為61.04%。

綜上所述,山核桃林經營對當地農民和農村發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山核桃收入在當地農戶總收入中的比重很高,始終保持在50%以上,并且在2000年到2006年間,山核桃收入不僅在提高,并且在總收入的中的比重也在提高,說明山核桃對當地的經濟貢獻比較大;從2006年后,山核桃收入及其在農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出現了下降的趨勢,可能的原因是外部的競爭增加和農戶收入渠道的增多。

3 影響農戶山核桃收入的因素分析

山核桃經營在產區農民收入中舉足輕重,但2006年后山核桃收入及其在農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呈現出下降的趨勢,究其原因,復雜多樣,筆者從可能影響農戶收入的因素入手,采用交叉統計描述對影響農戶山核桃收入的因素進行分析,以期剖析影響因素。

3.1 影響山核桃收入的可能因素分析

影響農戶收入的因素眾多,主要有經營規模、市場價格以及生產要素投入等7類。

(1)農戶戶主基本特征。山核桃的經營管理直接影響山核桃的收益,農戶作為山核桃經營主體,對山核桃收入具有重要意義。主要包括戶主受教育程度、戶主是否為村干部或者曾經做過村干部。戶主受教育程度較高或者為村干部的農戶山核桃收入可能會較高。

(2)家庭務農勞動力數量。務農勞動力作為山核桃經營的執行者,其數量和勞動效率都會對山核桃經營產生影響,因此,家庭務農勞動力多少直接影響農戶山核桃收入。

(3)山核桃經營情況。主要包括山核桃投產面積、山核桃產量和山核桃生產要素投入。山核桃投產面積越大、產量越高、山核桃價格越高,其山核桃收入越大;核桃生產要素投入主要是農資投入(農藥、化肥)和雇工費用,農戶單位投入越多,其集約化程度越高,山核桃收入可能就會提高。

(4)山核桃價格。價格作為市場構成中重要組成部分,是收入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在其他情況不變的條件下,山核桃價格越高,其山核桃收入越大。

(5)山核桃經營模式。不同經營模式的生產要素投入都各不相同,要素投入的多少直接影響山核桃的經營收益,因此不同的經營模式山核桃收入可能不同。

(6)銷售前是否初加工。加工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有助于產業鏈的延長,從而增加產品的收益。因此山核桃初加工可以增加山核桃附加值,有助于山核桃收入的增加。

(7)加入合作社情況。合作社作為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的一種形式,對農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加入合作社,更易于獲取到山核桃生產、加工與銷售等相關信息和技術,有助于山核桃收入的提高。

3.2 影響農戶山核桃收入的主要因素分析

3.2.1 影響因素的選擇及其特征

根據以上可能的影響因素,結合實地調查情況,價格是影響山核桃收入的決定性因素之一。由于調查樣本區域農戶所面對的是同一個市場,山核桃價格在同一時間(2008年)、同一市場上的差異很小,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對山核桃收入的影響可以忽略,因此本研究剔除了價格因素。主要選取以下影響因素:農戶基本特征(受否為村干部、受教育程度)、家庭務農勞動力數量、山核桃投產面積、山核桃產量、山核桃單位面積投入、山核桃經營模式、山核桃銷售前是否初加工、加入合作社情況等因素。根據所選指標,首先通過采用Grubbs方法將相關特征變量剔除 3倍標準差外異常樣本值及缺失樣本值后,有效樣本為191戶,各變量具體特征見表2。

表2 影響因素具體特征

3.2.2 影響因素的統計分析

根據各影響因素的特征,分析其對山核桃收入影響的結果,見表3。

[1]農戶山核桃投產面積。山核桃面積是影響山核桃收入的重要因素。從表3發現,家庭總山林面積小于或等于0.5公頃的種植戶,戶均山核桃收入只有9688元;當家庭山林面積增加到0.5-1.5公頃之間時,戶均山核桃收入達到23194元;當家庭山林面積超過1.5公頃以后,戶均山核桃種收入更是達到35432元。

②山核桃產量。山核桃產量是山核桃收入的決定性影響因素,在市場因素保持穩定的情況下,山核桃的產量越高,山核桃的收入就越高。山核桃產量在3000公斤以下時,戶均山核桃收入達到 10221元;山核桃產量在3000-6000公斤時,戶均山核桃收入達到24307元;山核桃產量在6000-9000公斤時,戶均山核桃收入達到 37645元;山核桃產量在 9000公斤以上時,戶均山核桃收入達到59097元。

③戶主是否為村干部或者當過村干部的農戶。戶主為村干部的家庭山核桃平均收入比戶主不是村干部的家庭高。戶主為村干部或者當過村干部,對家庭山核桃收入的增加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主要原因是當地林業主管部門開展相關的技術指導或者培訓工作都是通過村干部組織農戶進行的,村干部與技術人員等接觸比較多,因而獲取關于山核桃栽培、病蟲害防治、市場等相關的信息比較多,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山核桃的正常采收、山核桃的產量和質量的提高。

④戶主受教育程度。隨著戶主教育年限的增加,戶均山核桃收入不斷的增加。一般而言,戶主受教育年數越多,其對新技術支付意愿就越高,對技術、市場等信息的獲取和轉化應用能力相對較強,有助于山核桃生產經營,從而提高了山核桃收入。

⑤農戶山核桃單位面積工日費用。從表3可知,隨著農戶山核桃單位面積工日費用的增加,山核桃收入在逐漸增加。這主要是由于山核桃經營中,工日投入主要是在山核桃采摘階段,山核桃撫育經營過程中施肥打藥等撫育過程需要的工日相對較少。

表3 影響農戶山核桃收入的主要因素

⑥山核桃經營模式、山核桃銷售前初加工、加入合作社情況。經營模式的不同影響山核桃收入,單一經營農戶戶均山核桃收入略低于復合經營的農戶,復合經營模式從長遠來看有助于增加山核桃收入,但是由于本研究中分析的僅是2008年一年的農戶山核桃經營情況,因此,復合經營對山核桃收入的影響并不明顯;對山核桃進行初加工,增加其附加值,有助于提高山核桃收入,銷售前進行初加工的農戶戶均山核桃收入為20687元,沒有進行初加工直接銷售的農戶戶均山核桃收入為 19707元,由于出售前初加工目前僅僅山核桃脫蒲或脫蒲后水煮曬干,山核桃的附加值增加較小,因此對山核桃收入影響不明顯;加入合作社的農戶山核桃收入略高,加入合作社的農戶戶均山核桃收入為20109元,沒有加入的為19811元。這是由于只有部分農戶參加了山核桃專業合作社,但大部分合作社沒有發揮加工與銷售產品的作用、利益共享的機制尚未建立,因此,有無參加非木質林產品專業合作社對山核桃收入影響并不明顯。

⑦家庭務農勞動力數量、山核桃單位面積化肥、農藥投入。家庭勞動力投入到山核桃生產越多,從事其他工作的就越少,而在一個年份內,山核桃投產面積變化不大,因此務農勞動力增加對山核桃收入影響不大。由于山核桃單位面積農藥投入在山核桃經營投入中占的比重相對較小,因此對山核桃收入的影響很小。另外可以看出,山核桃單位面積化肥投入在小于4000元/公頃時,隨著化肥投入增加山核桃收入在不斷提高,但是當化肥投入超過4000元/公頃時,山核桃收入開始下降,這說明在一定范圍內增加化肥投入有助于增加山核桃收入,但是如果超過一定范圍,增加化肥投入已經不能增加山核桃收入。

綜上所述,影響農戶山核桃收入的主要因素有:戶主教育年數、戶主是否為村干部或者曾當過村干部、山核桃投產面積、山核桃產量和山核桃單位面積雇工投入。

4 結論與建議

通過農戶調查數據的統計描述分析,結合參與式小組訪談,提出如下建議:

(1)擴大山核桃投產面積,提高山核桃產量。投產面積影響著山核桃產量進而直接影響山核桃收入,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提高山核桃的產量,有助于增加山核桃收入。由于山核桃從種植到投產大概要八年的時間,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農戶只有不斷的投入而沒有產出。因此,需要進一步的技術創新,減短山核桃從種植到投產的時間。另外,目前山核桃適生環境仍然比較窄,主要集中在天目山系,如何通過生物技術手段提高其適生能力,擴大其適生地理范圍,對農戶收入和山核桃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加強農戶培訓,促進信息交流。從表 3可知,戶主是村干部對農戶山核桃收入有影響,可見,相關技術培訓和信息很重要。因此,需要加強對農戶技能培訓,根據山核桃的種植情況對農戶進行相關培訓,開展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宣傳和培訓活動,更好地提高山核桃的經營效益。加強山核桃種植的示范帶動作用,利用示范戶的種植經驗,同時加強多他們的經營管理理念、經營技術培訓,使他們成為種植能手和專家,帶動周圍群眾致富。

(3)推廣生態化經營,提高可持續經營水平。生態化經營模式是由科技人員在試驗基礎上提出并推廣的,在確保山核桃產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集生物多樣性保護、生物病蟲害防治、生態修復等技術于一體,有利于恢復和提高林地生產力,具有可持續性的復合型經營方式[5]。針對目前農戶基于經濟利益的驅動,高強度經營導致山核桃林地退化等生態性問題,應有效的推進山核桃生態化經營,促進山核桃可持續發展。目前生態化經營模式處于試驗示范和不斷推廣中,隨著模式推廣的不斷深入,有效促進山核桃可持續發展。

(4)發揮合作組織的作用,提高農戶組織化程度。農民生產經營組織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農民以盡可能低的成本,方便快捷地進入要素市場和商品市場[10]。目前山核桃生產以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為主,農戶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低。樣本農戶中,6.5%的農戶加入相關的山核桃專業合作社,其中有82.3%的加入合作社的農戶認為合作社主要是在技術培訓方面發揮了作用,針對山核桃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等方面提供相關培訓。由此可見,雖然加入合作社的農戶較少,但是合作社對于社員都發揮了相關作用。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合作經濟組織在信息傳導、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加工增值、打造品牌、開拓市場等方面的功能。

[1]Boxall, P., Murray. G,Unterschultz J. Non-timber forest products from the Canadian boreal forest:an exploration of aboriginal opportunities [J]. Journal of Forest Economics,2003,9:75—96.

[2]B C Y Freezailah.Criteria and Indicators for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Natural Tropical Forests[J].International Tropical Timber Organization,1998.

[3]喬永平,曾華鋒,聶影. 非木質林產品可持續開發與山區反貧困[J].農村經濟與科技,2006,(11):14—15.

[4]郭傳友,黃堅欽. 山核桃研究綜述及展望[J].經濟林研究.2004,22(1):61—63.

[5]沈月琴、朱臻、吳偉光等. 農戶對非木質林產品經營模式的選擇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自然資源學報,2010,25(2):192—199.

[6]吳水豐,陳芬芳.水土保持工程保障山核桃產業可持續發展[J].浙江林業,2008,(5):20—21.

[7]李華生,徐慧,彭補拙. 兩種統計分析模型在CVM應用中的比較研究[J]. 地理科學,2007 ,27(1):115—120.

[8]A safu A J.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for Non-economists [M].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ed, 20.

[9]21世紀英漢經濟實用詞典[M].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3,594.

[10]陳楠,郝慶升.農民生產經營組織化動力要素及作用機制分析[J].農業經濟,2010(8):76-78.

猜你喜歡
戶主山核桃村干部
村干部帶頭 流翔高鈣助力 共建大美鄉村
山核桃
山西旅游扶貧示范村干部培訓班開班
回來(外一首)
這里的村干部,是這樣“上班”的——略陽實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松鼠的山核桃
當前村干部職務犯罪高發的思考
漢唐戶主資格的變遷*
張小飛落網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