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體育教學中的動態分層教學模式

2011-07-12 20:16楊美秀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關鍵詞:動態分層差異

■楊美秀

教育心理學認為,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由于受到遺傳因素、家庭因素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不同,個人的發展存在著不同的差異,心理學稱之為“個別差異”。分層教學就是針對學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發展中的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區別對待,從不同的學生的差異中尋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主動、和諧的發展。在由不同層次學生組成的選項班中,要真正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如何對待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解決教學要求的整齊劃一性和學生實際學習可能的差異性之間的矛盾。動態分層教學模式就是在選項課基礎上,將幾個相同選項班的學生捆綁在一起組成為一個教學大班,然后在班內根據學生的意愿和技術水平實行動態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動態分層教學“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打破了傳統的授教模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提高;它力求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功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也促使教師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是現代教育理念的體現,學校進一步發展的需要。

一、動態分層教學模式實施原則

1.差異性原則。實施分層教學,主要是因為學生具有差異性。根據心理學研究,把學生的差異分為可變差異和不變差異??勺儾町惥褪侵笇W生在知識儲備、學習策略、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差異,這種差異是后天習得的,是可以改變的。不變差異是指學生在個性特征、學科特長、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差異。相對于可變差異而言,在短時間內不可改變,這些差異是學生的優勢差異,我們要利用學生的這些特質促進學生個體優勢的發展,做到學有專長。

2.合理性原則。建立正確的分層觀念作為實施分層教學的首要內容,在實施分層教學務必做到:分層是為了學生發展的需要,而不是給學生劃分等級,只有這樣,才能改變以往只著眼于少數優秀生或“齊步走”的狀況。只有采取不同層次的教學,才能促進有差異的學生得到普遍發展。脫離那些不切實際、無用的教學,盡可能的做到因材施教,這才是真正的教學中的平等。

3.主體性原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民主氛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民主、合作、平等的和諧關系,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模式滿堂灌的弊病。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制定不同層次的發展目標,提出不同的發展要求和學習任務,采取多種多樣的教與學的形式。盡可能多地為具有不同特征的學生提供獨立思考與選擇的機會、時間和空間。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提出問題,創設問題的環境,使學生逐步做到想問、敢問和善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習成為學生“我愿意、我能夠、我深信”能做好的事情。

4.激勵性原則。成功教育理論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需要和潛能。分層教學注重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為不同層次學生創造各種嘗試、探索、發現、發展的條件和機會,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自信心。包括成功激勵、評價激勵等。成功激勵是從己有的成功中獲得激勵,從而增強練習的動機、熱情和信自,主動去爭取新的成功;評價激勵就是評價學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尋找學生成功和進步,評價要以學生個體表現為參照系,即強調每個學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的進步,堅持表揚、激勵,對學生的不足要寬容。

二、動態分層教學模式過程中注意的問題

1.分層要客觀、公平。在大學體育選項課中實行分層教學,教師在對學生的分層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生理、心理兩個方面的接受能力,做到客觀、公平分層,并鼓勵處于兩個層次中間狀態的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適時在兩個層次間流動學習。而且,在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任務時,需注意的:不同的任務,而不是更多或更少的任務;不同的任務,相同的活動量;考慮到所有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把每項活動設計的富有吸引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覺得自己不斷的受到教師的關注,讓他們覺得自己所學的內容是有價值的,學習活動是值得參與的。

2.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學生、教師、教學內容構成教學的三大要素,學生作為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對其進行深入的了解是決定模式在教學實踐中應用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通過平日對學生的觀察、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與學生交談、學生的課堂表現、查看學生的成長記錄等方式,了解學生的認知結構、學習風格、學習初始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情況。教師是否了解學生將直接制約教學效果,影響學生的學習進程。教師只有較全面地了解學生,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有效地實施分層教學。

3.必須重視構建健康的情感紐帶。大學體育課動態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高度關注的還有一個問題是:與學生之間保持健康的情感關系。教師對學生的關壞和熱愛是關鍵,因為這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師生的情感溝通,建立健康的情感紐帶。教師要尊重和熱愛學生,尊重他們的思想,不要把學生當作一個簡單的認知體,要把學生看作是一個有思想、有意識、有行為、有變化、有發展的生命體,教育的目的就是使這些生命更加豐富而飽滿。對學生在運動中出現的問題,教師要注意引導方式,不要挫敗學生的積極性,注重感情的溝通。只有這樣,教師的要求學生才易接受,學生學習的動力才會更足。

[1]姜東.體育系排球分層分組教學的實驗研究[J].教育與職業,2006(4).

[2]龔少清,鄭定明.體育課分層次教學的探討[J].中國學校體育,1992(6).

[3]張海明.高中必修課分層教學的研究與實驗[J].江蘇教育,2002(6).

猜你喜歡
動態分層差異
國內動態
JT/T 782的2020版與2010版的差異分析
相似與差異
國內動態
基于分層教學下的高中數學“讓學”策略
國內動態
高中語文分層教學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層走班教學模式探究
動態
找句子差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