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提高廬山旅游產品開發的研究

2011-07-12 20:16李相儒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關鍵詞:廬山品位資源

■李相儒

打造廬山生態旅游品牌,擴大廬山的國際知名度,特別是加強廬山旅游產品國際開發的力度,對促進廬山旅游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而如何將這塊招牌擦亮,使之不斷擴大知名度,提升其旅游產品品位和品牌效益,是廬山成功進軍國際旅游業的重點。

一、廬山對外旅游業的發展概況

(一)廬山總體發展概況與歷史開發建設情況

廬山一直是江南聞名的游覽勝地。千百年來,陶淵明、謝靈運、孟浩然、王昌齡、李白、白居易、顏真卿、歐陽修、王安石、蘇軾、岳飛、陸游、文天祥、唐寅等1500多位歷代名人在這里留下了4000多首詩詞文賦、400多處摩崖題刻和為數眾多的游蹤古跡。古代游人多由驛館、客棧和寺觀招待,提供飲食、住宿、車船、向導等服務。

(二)廬山現代旅游業的發展概述

經過30年的開發建設和經營管理,九江廬山現代旅游業初具規模,主要體現是:

經濟總量快速增長。據統計,1978年至2007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77.73萬人次,旅游外匯收入19676.07萬美元,其中2007年接待15.46萬人次,2007年全市旅游總收入88.80億元,約占全市國內生產總值的15%,高于全省、全國的平均水平。

二、廬山旅游產品的不足與國際開發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發展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廬山的發展模式一直以來都是注重數量效益,雖然在人數上實現了飛躍和突飛猛進,但是這并未達到最佳的環境容量。由于廬山的發展模式并未區分旺季和淡季,所以在出臺相對應的方案時并不能實現主抓重點客源市場。

(二)資源觀念認識上的偏差

在旅游資源認識上,廬山長期以來都把觀光旅游作為旅游資源的主導資源,即“硬”旅游資源。而我們認識的“硬”旅游資源主要是古建遺跡、奇石怪樹、珍禽異畜等。但是隨著休閑度假旅游的發展和人們對生態健康的重視,人們更加關注自然環境的品質,即“軟”旅游資源,如天空的潔凈度,氣候舒的適度,水的質量等級、透明度、氣色味道,植被覆蓋率,光污染、噪音污染、電磁波污染等。

廬山資源建設的主體內容并沒有圍繞環境進行,對于營銷環境、優化環境以及評價環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忽視,長期以往,由于對“軟”資源的不重視,那么“硬”資源的價值便會在無形中逐步流失。

(三)產品品位認識不充分

廬山品位認識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文化品位,二是地質、建筑品位,三是品牌品位。

“清風明月本無價,融入文化價更高”。廬山的歷史遺跡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文化作為廬山發展的一個品牌,就是廬山發展旅游的最大優勢所在。但在過去的發展中,我們并沒有實實在在看到文化與廬山旅游業的有機融合,并沒有把這得天獨厚的招牌做大做亮。廬山的最大賣點在文化,但我們卻沒有讓文化發揮它獨特的優勢,未進行深層次的挖掘,未讓游客在旅游的同時感受到廬山文化帶來的熏陶。

廬山云霧茶是廬山茶葉的知名品牌,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在廬山云霧茶資源中,存在很多的冒牌茶、散裝茶。這些大多是當地人自己去采摘烹制,這樣對廬山云霧茶的整體銷售造成混亂,不利于云霧茶創立名牌以及品牌營銷。

(四)營銷手段上存在的問題

廬山的營銷手段主要以景觀營銷為主,而在當今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結合的發展背景下,這種營銷手段已逐步顯現弊端。在過去的發展中,廬山在打造個性化營銷這一方面的力度明顯疲軟,并沒有真正結合自己的特殊性和獨特性制定相應的營銷對策。廬山在發展道路上并未真正打響“廬山”牌這一口號,未區分于其他的旅游區,致使外界對景區的認識仍局限在節日觀光這基礎性質上。

三、廬山旅游產品國際開發的高位平臺思考

面對中國旅游事業高速發展的新形勢,要想在激烈競爭的國際國內旅游市場中站穩腳跟,廬山旅游必須立足架構高位發展平臺,迅速融入國際旅游大循環,大力發展休閑、健康、生態文化旅游,推進廬山旅游向高層次、高品位發展,努力把廬山打造成為令海內外游客向往的地方。

那么,如何打造這一理想的平臺就是我們需要研究的。下面主要針對廬山旅游產品以及旅游資源在國際開發上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獨立的分析,并分別從發展模式、營銷手段、品位認識等多方面進行解析。

(一)實現發展模式的逐步轉型

發展模式的不合理是廬山在國際開發方面的一個瓶頸。若想在世界大舞臺上能吸引更多的目光,應逐步使發展模式從“數量效益型”向“品質效益型”轉變,實現從人數到天數再到錢數的進一步提升。不需要跟風別人而去注重實現量上的飛躍,相反地,可以提出一個和別的景區背道而馳的奮斗目標:今年完成200萬客流,明年180萬,后年則160萬,雖然在數量上明顯減少了,但這樣的改變能使廬山一步步達到最佳的環境容量,真正達到“量”到“質”的飛躍。

(二)以“軟”資源為旅游主導資源

在延續保護旅游“硬”資源的同時,我們應開始注重“軟”資源的優化和提升,并逐步轉變認識上的觀念,以“硬”輔“軟”,以“軟”為主。

要優化“軟”環境,就應該在注重自然生態環境的同時堅持以“環境”為主導,從本質出發,把環境作為最大的資源,在開發的同時保證環境的生態化、自然化。

要想提升對“軟”環境的重視程度,就必須注重安全、文明的建設。在兩者有機結合的前提下,可進一步加強旅游交通、景區、酒店、商場等的設施建設,形成便捷、舒適、配套的旅游基礎設施。推進旅游信息化建設,加強旅游交通通訊、醫療衛生、生態環保等設施的建設。大力提高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加強景區綜合治理,建立旅游安全防范和應急處理機制,防止各類旅游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廣大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大力加強景區景點的文明創建工作,在景區和主要旅游服務場所實施凈化、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環境的舒適度,努力營造真正讓游客感到安全、舒心、滿意的“軟”性旅游環境。

(三)產品品位的重新定位

廬山發展旅游的最大優勢在文化,最大賣點也在文化。要進一步對廬山系列文化等作深層次挖掘,營造文化氛圍,抓好文化細節,全面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使游客在覽勝觀奇之中,知曉歷史淵源,感受文化熏陶。如花徑,是白居易吟詠桃花的地方,為充實景區文化內涵,圍繞白居易在廬山筑草堂、寫大林寺序的主題,修繕了紫荊亭,在白居易草堂對面新設白蓮小石拱橋,新建了“憬春”實木草亭,新增紫荊亭游步道?,F在沿紫荊山林至柳杉路林蔭道,給游客以曲徑通幽之感。而這些都是廬山文化的瑰寶所在。另外還要挖掘好歷史遺跡、白鹿洞書院等的文化內涵,發揮廬山文化特色,奠定廬山文化在江南地區及山岳型風景區的至尊地位。

對于只為追求商業利益而忽視內在價值的的拆建,我們應當拒絕。要還以廬山最純、最古、最真的狀態。

(四)以“環境營銷”作為營銷主打手段

我們應該把轉念從“景觀營銷”向“環境營銷”轉變,力推廬山極佳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且應該運用定量營銷和定性營銷的相結合的手段,采取“景觀+數據”組合的方式去推廣環境,使環境取代景觀成為主打營銷產品。

廬山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其最重要的價值就在于它擁有的自然景觀環境。

編制好旅游發展規劃。要精心編制出符合廬山實際、符合當今世界旅游經濟發展規律,有指導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中長遠旅游發展規劃。要通過建立健全規劃體系,改善宏觀調控,科學引導旅游資源開發。要加強規劃引導,注意在開發中突出特色、突出品位、突出精品。要建立和推行旅游規劃資質審查制度和旅游規劃論證、評審制度,確保旅游規劃的科學性、權威性。同時要加強對規劃的管理和實施監督。

猜你喜歡
廬山品位資源
夏日避暑
我給資源分分類
資源回收
做好綠色資源保護和開發
提升城市品位 推進轉型升級
避暑勝地 大美廬山
當網紅遇上“網紅” 國外網紅們都拒絕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廬山腳下泡溫泉
求職第一關:把品位穿上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