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艾滋病患者隱私權保護

2011-07-12 20:16金萍霞
群文天地 2011年12期
關鍵詞:小莉隱私權艾滋病

■金萍霞

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艾滋病在全球流行以來,保護艾滋病患者的人權和自由的意識在防治艾滋病過程中逐漸形成,并得到了大多數國家的認可。但現實中,仍然存在對艾滋病患者隱私權侵犯的事例。本文針對我國首例艾滋孤兒小莉的“隱私侵權案”,探討我國對艾滋病患者隱私權的保護。

一、我國現狀

我國自1985年發現首位艾滋病人以來,艾滋病感染人數在逐年上升。2008年1月,中國衛生部、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公布我國有約65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而這個群體還在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膨脹。艾滋病的出現,不僅給醫學帶來了極大壓力,也給法律界帶來了諸多亟待思考的問題。就我國現狀來看,在對艾滋病患者的保護中,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首先,艾滋病患者的隱私權保護體系尚未完善。雖然我國已有不少法律規定了隱私權不可侵犯,但這只針對公民這個大群體而言,并沒有考慮到艾滋病患者這個群體的特殊性?,F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艾滋病防治條例》等相關法律雖然明確表明了對隱私權的保護,但卻沒有進行具體規定。換言之,艾滋病患者的隱私一旦受到侵犯,法律對他們的保護仍和普通人一樣。但是作為一個被歧視的群體,他們在隱私曝光后所受到的傷害,是健康人無法體會的。因此,作為特殊的弱勢群體,艾滋病患者急需一個更完善的立法體系來保護其隱私權。

其次,報紙網絡等媒體不遵守職業道德,未經當事人同意曝光其身份的現象屢見不鮮。小莉的隱私侵權案就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該媒體在未征得小莉及其法定監護人同意就擅自刊登其真名,且未經處理便刊登其與親人的照片,更將其家庭身世進行報導。在虛擬的網絡世界背后,各路高手針對網上所爆的信息,開展著地毯式搜索。2007年,一個叫姜巖的女子,因丈夫有了第三者想與其離婚而跳樓自殺。在她生前寫下的“死亡博客”中,將其自殺原因歸于丈夫的不忠,并貼出了丈夫外遇的照片。對此網友展開了人肉搜索,將王某及其家人的個人信息公諸網絡。此后,王某父母住宅多次被人騷擾恐嚇,其工作單位也因被騷擾將他辭退。普遍流行的人肉搜索背后,也存在隱私權的侵犯問題。試想,一個正常人都無法忍受隱私被曝光,如果該信息是關于一個艾滋病患者的,他又情何以堪?

最后,由于艾滋病的神秘性,仍存在一些窺探艾滋病人隱私的群體。在現代社會,由于社會的歧視造成了艾滋病患者的自卑,也形成了他們低調的處事風格。但由于他們的低調,使得他們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不少好事者甚至是他們的朋友都對他們的生活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再加上研究艾滋病及其患者的學者和專家有時也因為研究需要,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患者的隱私造成侵害。由此,艾滋病人的隱私岌岌可危。

二、應對方法

針對我國艾滋病人隱私權侵害的現狀,筆者認為有以下三個途徑可以有效緩解現狀。

第一,要完善我國對艾滋病患者隱私權保護的法律體系。立法能從根本上有效推進艾滋病患者隱私保護的強有力措施。從我國現狀來看,要在已有的立法基礎上,針對艾滋病一類的傳染病進行專門的立法,明確保護他們的隱私權等基本人權,加大對其侵害的懲罰力度。當然,我們還可以借鑒國際經驗。20多年來,國際社會在艾滋病患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方面,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其中,法律政策環境一直被世界各國所重視。澳大利亞作為重視艾滋病法律改革較早的國家之一,也在這方面進行了嚴格的立法,從法律的角度在根本上保障了艾滋病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第二,規范媒體行為,加強艾滋病等傳染病患者隱私權的保護。不可否認,艾滋病患者作為一個弱勢群體,其處境既受到大眾的歧視,也遭到旁人的冷眼。但是作為社會視角的媒體,它們在報導艾滋病患者事跡時更應該謹慎處理其中關系。艾滋病人首先應受到媒體對普通受采訪者應有的待遇和隱私保護,其次由于病人的特殊身份,其隱私權、肖像權等合法權利應充分得到尊重。俗話說“家丑不可外揚”,誰都不希望自己的隱私被外揚,更何況一直以來遭到社會歧視的艾滋病患者。所以在對他們進行報導時,首先要征求他們個人的意見,在尊重他們的基礎上,再進行如實的報導。

第三,營造一個有利于控制艾滋病患者生存的的社會環境,正視艾滋病和艾滋病人的存在,尊重他們的合法權利。人人生來就是平等的,我們不能因為他們體內帶著某種病毒而歧視他們。不得不承認,社會的冷漠和歧視造就了當今艾滋病患者的尷尬處境。由于我們的無知以及對艾滋病恐懼、對艾滋病患者歧視,認為他們是“骯臟的一類”,疏遠、漠視直到最后發展成為如今的歧視。事實上,艾滋病患者內心更渴望得到全社會的關愛。病魔奪走了他們健康的權利,社會不能再無情地剝奪他們幸??鞓返臋嗬?。我們應該徹底扭轉這種幼稚的無知。作為新世紀的一代,我們應該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與艾滋病病人做朋友的良好風氣,尊重他們的隱私,共建和諧社會。

[1]鄭慧文.艾滋?。盒哪н€比病魔還可怕![J].TRUSTMEO,1999(11).

[2]夏國美,伯雷斯·斯科特.論中國艾滋病的立法框架[J].社會科學,2004(12).

[3]張曉路.傳染病患者的隱私權和他人知情權的沖突與平衡[J].山東醫藥,2007(8).

猜你喜歡
小莉隱私權艾滋病
青春期里的“真相”
艾滋病合并結核病的診斷和治療
2030年有望消滅艾滋病
谷歌尊重雕像“隱私權”的啟示
“人肉搜索”侵害隱私權的法律解析
有“很”不寫“很”
最不能撞的車
請尊重孩子的“隱私權”理性對待孩子隱私
6000萬人感染艾滋病
誰的短信在騷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