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魅力永恒的淄博窯古代陶瓷玩具

2011-07-14 07:54魏傳來
陶瓷科學與藝術 2011年5期
關鍵詞:淄川淄博玩具

魏傳來

山東省淄博市 淄博255100

古代陶瓷玩具是古陶瓷收藏的一個重要門類,也是古陶瓷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它對于我們了解古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民俗、藝術,有著重要的資料價值。筆者有幸收藏了部分古代淄博窯宋金時期的陶瓷玩具,它們不僅品種豐富,形態各異,而且展現了一種獨特的古樸、稚拙的藝術美。下面根據筆者所藏的這些玩具實物,結合我國古代陶瓷玩具生產的歷史,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以期為古代淄博窯的深入研究供獻一些有益的資料。兒童都喜好玩耍,為此制作有很多玩具。中國的玩具起源很早,一般認為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的陶制動物和小石球等器物,就是早期玩具的雛形了。在我國漫長的陶瓷發展史上,陶瓷玩具曾大量涌現,這些生動而迷人的玩具不僅凝結了歷代窯工們的聰明智慧和創造力,也充分展現了我國古代陶瓷生產的文化面貌。歷史上陶瓷玩具的生產也是伴隨著古代社會經濟、文化的演變而發展的。從考古發現來看,我國的瓷器燒造起源于商代后期,在此之前,雕塑玩具大部分為泥制或陶制,如新石器時代的鳥、獸、人物等。兩漢時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雕塑藝術品,有形態各異的陶俑,捏制或模制的陶獸,還有陶制的馬車、牛車和船等。東漢人王符在《潛夫論》中曾提到漢代的泥玩具:“或作泥車瓦狗,馬騎倡俳,諸戲弄小兒之具以巧?!鄙鲜兰o70年代,在淄博及周邊地區的北齊墓葬中不僅出土了大量的陶俑,還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陶豬、狗、牛、馬、羊、雞等模制動物,這說明魏晉南北朝時期淄博地區陶塑玩具已十分普遍,但還沒有發現類似的淄博寨里窯青瓷玩具。唐代,瓷塑玩具的生產漸趨成熟,淄博磁村窯等很多窯口開始批量燒制。唐代社會的繁榮直接影響著瓷塑玩具的發展,不僅數量猛增,題材也十分廣泛,成為這個時期淄博窯產品的一大門類。宋、金則是淄博窯瓷塑玩具生產的繁榮時期,淄博磁村、鞏家塢、顏神店、坡地各窯口普遍燒制,各類玩具式樣紛呈,造型稚拙敦厚、和諧簡練,為當時人們所喜愛。這時已出現了專營玩具的集市和挑擔沿街叫賣玩具的貨郎。元代開始,淄博各窯瓷塑玩具的質量和品種遠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彩,但生產仍然十分興盛。到了明清時代,盡管其它種類的玩具不斷涌現,但陶瓷玩具并沒有被取代。在淄博的陶瓷發展史上,民間陶瓷玩具有著重要的地位。

宋代兒童玩具蟾蜍一組

宋代兒童玩具狗

宋金淄川窯玩偶三彩臥童

宋金淄川窯玩偶金人騎獅

宋金淄川窯玩偶一組

淄川窯宋代玩具瓷哨一組

宋金時期淄博磁村、顏神店等各窯陶瓷玩具的品種很多,主要分為動物、人物、生活器具等,形制不大,有手工捏制的,有模制的,多利用窯內剩余空位燒制。動物類玩具五花八門,造型生動逼真,色澤明快,熠熠生光,最為當時人們所喜歡。有穿行于山林之間的狼熊虎豹和畜養于村舍里的豬狗牛羊,也有游嬉在水中的鴨鵝魚龜和鳴唱在枝頭的鳥雀飛禽,在人們的理念中它們是大自然的精靈和人間和諧美好的象征,在創作上又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夸張,因而更容易喚起孩子們的童心,引發他們的好奇感和購買欲望。在這些琳瑯滿目的動物玩具中,不得不提的是數量眾多的單色釉瓷龜。我國古人對龜類是崇拜有加的,并形成了源遠流長的龜文化。在古代,龜堪稱位尊身貴,被人們看做是吉祥如意、先知先行的動物,李時珍說:“介蟲三百六十,而龜為長,介蟲之靈長者也?!饼敚ㄐ洌┡c青龍、朱雀、白虎合稱“四靈”丶“四神”。烏龜上面的殼是圓的,下面的身子是方的,符合古代“天圓地方”的觀念,因此,古人覺得烏龜通靈,能溝通天地,可以用來占卜,并由此形成了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曹操的著名詩句《龜雖壽》,直到今天仍然是噲炙人口的名作。但是后來,烏龜幾乎從寶座上跌落,被編入了罵人辭典(如烏龜王八蛋、龜孫子等),成為人們最瞧不起的動物之一。這樣一種既被人崇拜,又被人作踐的現象實屬罕見。同一個物種,兩種完全不同的文化內涵,說明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雜性和多元性。在現代人看來,烏龜跑得慢,但有恒心,有耐力,謙虛謹慎,有時能跑過驕傲自大的兔子,所以,一個小小的童話《龜兔賽跑》,就弘揚出烏龜身上的這種精神,從而產生廣泛的教育意義,在一個時期甚至比孔子的《論語》還有影響,現代中國的每個兒童都聽過這個故事,都多多少少地向小烏龜學習過?,F在看著這些活靈活現丶憨態可鞠的小瓷龜,既令人愛不釋手,又讓人遐想聯翩。另外,還有不少單色釉蟾蜍玩具。蟾蜍原本名不雅(賴蛤?。?,貌不揚,但它生命力極強,能一產多子,能承載相當于身體十倍、二十倍的重壓的“神力”,古人認為有靈性。對此傾慕不已,崇拜之心油然而生。在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月亮中的陰影被看作蟾蜍,月宮又稱蟾宮,這樣蟾蜍就成為歷代文人求取功名所鐘愛的吉祥物。匠師窯工們便將其制成各種瓷玩具,供孩子們玩耍,寓意明確,讓很多父母都在孩子身上寄托了“蟾宮折桂”的期望。

淄川窯宋代玩具(摔跤)一組

除了動物造型外,宋金時期淄博窯燒制的人物造型玩具也非常生動。巧手窯工們在雕塑手法上善于表現人物外貌的動態特征,賦予了這一團團瓷泥鮮活的生命和靈魂。人物造型玩具中最多的為“磨喝樂”,就是一些小人形的玩偶。這些“小人物”雕塑刻畫得惟妙惟肖,不僅反映了民間人倫道德、風俗習慣和美好向上的意愿,為了達到玩耍和娛樂的目的,還著意在形象上追求一種滑稽可笑的韻味,造型、表情、發髻、服飾等各有其異,即詼諧又幽默。有的慈眉善目持物獨立,有的手足張揚擊鼓打鑼,有的怒目而視赤手相樸,有的騎在馬上吹胡子瞪眼,還有的坐在獅子上斜眼看人很是孤傲,都以視覺夸張的藝術魅力博得兒童們的歡喜。在稚拙簡潔中透露出一種自然天真,活潑優雅的趣味和情致,讓人們心目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記。

最具特色的是玩具的口哨功能,構成了淄博窯玩具的一大特色。玩具哨子的歷史相當悠久,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遺址就出土有單孔和三孔塤(哨)。淄博窯哨子玩具在造型上有橄欖形、獸面形、鬼臉形、禽鳥形、鞋靴形、蟾蛙形等,其特點是造型渾樸小巧、洗煉大方,聲調悅耳。多在頭上、背上留有一個或兩個孔,一吹就響,注入水后更能長時間發出吱吱的聲響,并能不斷吐出水泡,它們都成功地將陶瓷工藝、造型和聲學原理進行了完美結合。吹起來可以聲情并茂,情趣幽然。因此倍受孩子們的青睞。很有意思的是用鞋靴造型作的哨子玩具,說明我國古代也有鞋崇拜。傳說晉文公重耳避難周游列國時,想吃肉,介子推就割股獻肉。后來重耳復國,封賞后才想起介子推。介子推躲到了山里不出,便放火燒山逼他出來作官。不料將介子推燒得僅剩下一只鞋。他揀起這只鞋永作留念,終生難忘。后來人們對話寫信尊稱“足下”,即來源于此。

淄川窯宋代玩具 印花瓷靴哨

淄川窯宋代玩具 黑釉瓷靴哨

淄川窯宋代玩具 茶葉末釉瓷虎

淄川窯宋代玩具 瓷龜

淄川窯宋代玩具 猴耍

淄川窯宋代玩具 雞哨

淄川窯宋代玩具 茶葉末釉臥童

淄川窯宋代玩具 鈴鐺

淄川窯宋代玩具白地黑花立童

淄川窯宋代玩具人騎馬

淄川窯宋代玩具孩童坐婆婆

淄川窯宋代玩具猴子

淄川窯宋代玩偶白地黑花臥童

此外,還有一種人物與動物結合的瓷塑玩具。這些玩具大部分帶有吉祥祝福的寓意,如“人馬平安”,塑一武將或文官騎在馬上,寄托著人們祝福親人出征平安歸來的愿望;“馬上封侯”,塑一猴子騎在馬上,借“猴”與“侯“同音理念,寓意即刻就要封官加爵,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武將騎獅”丶“武士騎駝”則表達了人們驅惡辟邪、祈求平安的殷切期待。陶瓷十二生肖玩具則更加普遍,窯工們將代表某一年份的動物形象制成各式各樣的玩具,孩子們將其掛在胸前,戴在身上,捧在手里,象征著一年的平安成長和幸福美滿。

值得關注的是,在這些做工精細,釉飾考究的陶瓷玩具中有很多用絞胎泥燒制的小圓球,表面光滑,球體規整,有的施色釉,有的素胎無釉。資料記載,在宋、金、元時期,曾流行一種與現代高爾夫球玩法相似的體育運動——打“捶丸”,在元朝初期還出現了記述這方面的著作《丸經》,它源于由馬球派生出來的“步打”,比賽以擊球進洞定勝負。這些小圓球就是小孩玩的小型化了的“捶丸”,宋代的文獻中稱其為“擊角球”。2002年4月,泰安市博物館專業人員在清理岱廟西城墻遺址時,在地表下發現了一組宋代石刻,其中的一幅《捶丸圖》尤其引人注目。圖中兒童右手拿著一個球,左手持棒上舉,棒端呈弧狀彎曲,棒柄自上而下逐漸變細,球棒整體呈“L”形,極像在打高爾夫球。專家鑒定后認為,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有關捶丸運動的圖像記載。捶,意為擊;丸,意為球,捶丸的意思是用球棒擊球。在淄博窯宋金遺址上大量發現這些絞胎捶丸,說明這一時期打捶丸的體育活動已非常盛行。

宋金時期淄博各窯陶瓷玩具裝飾藝術的突出特點是單色釉為主,白地黑花次之,兼具三彩色裝飾。具體來說,宋代前期以青釉丶醬釉為多,白釉次之,后期兼有三彩裝飾特點,以黃綠彩為多;金代以三彩釉為主,黑白釉次之;元代以白地黑繪花為主流,而且增加了紅綠彩裝飾。古代淄博窯陶瓷玩具以其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間人情趣味吸引著今天的收藏者。流傳至今的這些林林總總的玩具也讓我們看到,古代窯工們在緊張的勞作之余,憑借自己的經驗和豐富的想象力,隨性而作,信手捏制或模制出這些充滿童趣的小玩藝,在換取一定的經濟收入的同時,也為自己的工作增添些許的樂趣。也正因為如此,這些陶瓷玩具往往不像其它生活瓷器那么精致,具有隨意化的特點,純樸、稚拙,其自然天成的美感反而構成了巧奪天工的藝術,并使很多玩具之作逐漸發展演變為民間瓷器甚至官窯瓷器的美術裝飾熱點。

淄博各窯陶瓷玩具的生產與古代中國南北方各窯口的陶瓷玩具發展歷史基本一致,它所生產的陶瓷玩具雖然缺少文獻記載,但從目前存世的品種、數量和美學程度來看,其作為民間工藝美術瓷的特征是鮮明的,具有清晰的美學個性,凝聚了地域文化深厚的內涵,浸透著中國北方地區獨有的審美情趣和美學意識,從一個側面展現了古代淄博地區的文化藝術風貌。淄博窯的匠師們以勤勞和智慧為人類創造的這些境界獨到、風范高雅、魅力永恒的陶瓷玩具,無疑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百花園里的絢麗奇葩。

淄博窯宋代瓷捶丸一組

猜你喜歡
淄川淄博玩具
千年瓷都演繹淄博陶瓷之美
淄博少兒美術中心淄川校區劉亞群老師輔導的學生作品
宋代淄川名人王樵與奐山
文雅清虛 淄博文石
同題駱賓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
平衡玩具
丟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樂趣
淄川渭頭河窯址發現數百年窯神廟舊址和玉石街
關于淄博窯系的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