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夜春風吹雨 染綠江南兩岸
——琵琶獨奏曲《春雨》賞析

2011-11-17 05:17陳婷
劇影月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泛音樂段指法

■陳婷

琵琶獨奏曲《春雨》創作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作者是朱毅、文博。此曲在濟南舉辦的全國民族器樂比賽中亮相,獲得了相當大的成功。此后被各專業院校列為琵琶教材、考級曲目、比賽曲目和音樂會演出曲目。深受聽眾和專業人士喜愛。

經歷了文革長達十年文化藝術的荒漠歲月,《春雨》以清新流暢的旋律,向人們呈現藝術春天的到來。春雨過后,萬物生長,百花爭艷,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樂曲結構嚴謹流暢自然,以江南評彈曲調為基礎,刻畫出一幅濃淡相宜的水鄉畫卷。

引子,樂曲的呈示部,用純凈的泛音音色組四句象五言詩一般的樂段。錯落有致,上下呼應,自然清晰。如同晶瑩剔透的雨滴,輕盈飄灑,落在池塘中、草地樹葉上,發出令人愉悅的聲響。演奏時應注意右手的力度控制和兩手泛音點的協調。動作手勢要有吟詩般的感覺。

第一樂段,輕快的行板。以輕松愉快的評彈過門曲調為音樂動機,不斷地加以展開。采用了加花變奏、音區變化模進、離調等手法,使旋律進行的十分優美、清新、流暢。不由使人陶醉在細雨霏霏的江南綠色田野中。仿佛見到窈窕的姑娘身穿藍印花布衣裳,頭戴印花頭巾穿行在田間或栽秧、或采茶、或嬉戲。春意盎然;好像聞到了那漫野的油菜花香;又如同聽見那不時傳來的滾滾春雷聲,使人能聯想到貝多芬的田園交響曲,產生無限的遐想。調式中升4的出現,如雨后春筍般的清新,逐漸很自然的過渡到屬調。又以一組泛音結束,上下呼應。

演奏中半輪的指法運用較多,要特別注意四點半輪的清晰勻稱,且多變化,防止單調雷同。推拉音的運用,要委婉,切忌生硬,運用寫毛筆字的“藏頭”手法產生聽覺上的慣性,營造輕柔細膩吳儂軟語的親切感。

第二樂段,第一層次,中速。富于激情的旋律,基于主旋律的拓展。采用大段大段的長輪、挑輪、雙弦輪。由三部分組成,層層推進,以及為富于情感的旋律,表現了雨后的春天,萬物復蘇、百花爭艷的情景。此段樂曲的和聲運用非常貼切自然。更加增強了琵琶的表現力。使整段樂曲十分豐滿。使人感到掙脫了漫漫冬季嚴寒的桎梏,終于見到了萬紫千紅的春天。演奏輪指要有耐力的訓練,要有激情,要有蕩氣回腸的感覺。

第二樂段,第二層次,可視為華彩樂段。樂曲由慢漸快,共四部分。每段一種指法。第一部分,反彈借鑒了古典吉他的演奏方法。更加豐富了本已十分豐富的演奏法。3/8拍的節奏以輕柔的圓舞曲,表現小雨滴象小精靈般的輕快舞蹈,濺起的水花。漸快,如同孩子般的笑聲。中指的強拍注意分寸注意音色。第二部分,三指彈(創新指法)同樣旋律用2/4拍快速演奏,也是此曲的炫技部,清晰流暢,旋律在中指,突出些。好像小雨匯成溪流。第三部分,挑輪,大指作為旋律在低音進行渾厚有力同樣的旋律得到進一步的展現。第四部分,輪拂,造成氣勢磅礴,如同交響樂的音響,將樂曲推向高潮,好似滾滾江濤勢不可擋。這四種指法將同一音樂主題,以漸次遞進,層層疊加的手法,將小水滴、小溪流逐漸匯成大江河刻畫的惟妙惟肖。

第三樂段,廣板。緊接前段,用很富張力的雙弦長倫把樂曲主題演奏得像大海一樣寬廣,大指二弦上的副旋律像人聲合唱和聲更顯得無比深情。讓人們不禁產生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暢想。然后掃弦由弱漸強推向最高潮。當結束的大三和弦變為小三和弦,好像將人們的目光移向了遠方海天相連處。

尾聲,平靜如水的主旋律更加顯得景色的秀美,更使人產生閑庭信步、悠然自得的情懷。圍繞主題的評彈曲調用一串人工泛音再現奏出,前后呼應,相得益彰。給人以悠遠的意境、回味無窮。

猜你喜歡
泛音樂段指法
小提琴演奏中的指法選擇
鋼琴演奏指法的合理選擇
bB 調大號指法研究
貝多芬降e大調第十八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曲式分析
視唱練耳與鋼琴
二胡曲《新婚別》演奏淺析
朱載堉的“仲呂生黃鐘正律”之論與現代驗證方法
談二胡泛音演奏技巧
琵琶泛音演奏與應用思考
談談笛子的泛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