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一劍桃花情
——我對揚劇《情定關山》中桃花的淺解

2011-11-17 05:17時冬銀
劇影月報 2011年3期
關鍵詞:遼國關山公主

■時冬銀

揚劇《情定關山》是根據漫瀚的《契丹女》改編,經我團二代演員的精心打造,終以優美的舞臺呈現榮獲江蘇省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

該劇講述了遼、宋金沙灘一戰,楊老令公戰死沙場,楊家將死傷慘重。唯四郎楊延輝戰亂中負傷逃脫,為遼國公主桃花所救。經過“刺蕭”,“追殺”等一系列周折楊延輝為蕭太后的博大胸懷和桃花公主的真情所動,應允招贅遼國與桃花公主成親。楊延輝雖在遼國成親、生子貴為駙馬,但思鄉情切,中秋之夜終向桃花公主袒露心聲……

適逢宋朝舉兵,楊延輝之母佘太君親自掛帥列陣三關,眼看狼煙四起,生靈涂炭。遼國主公蕭太后痛定思痛,決心化干戈為玉帛,以民族團結為重,毅然遣楊延輝回宋營。遼、宋兩國劍拔弩張、三關列陣,二軍陣前,蕭太后和佘太君這對征戰多年的“老冤家”終于見面。在中華民族歷史長河中二位傳奇女性,為民族和睦的大業,盡棄前嫌,一場血腥的戰爭制止了,兩軍陣前變成了“省親會”。桃花拜見婆母,成林(楊延輝、桃花公主之子)撲向祖母懷中……

全劇中桃花這一人物是不可缺惑的主要角色,是她在戰亂之中救助了楊延輝,又是她在楊延輝刺殺蕭太后不成追殺時用劍抵住楊延輝的喉嚨,是她的滿腔兒女之情,不計前嫌,嫁給了楊延輝。為化解這場民族矛盾奠定了基礎,是她在中秋之夜與楊延輝敞開心扉打消了楊延輝的顧慮為遼宋和解鋪平了道路。這樣一個血肉飽滿的人物,誰不喜愛,作為一個演員面對這樣的角色能不激起創作欲望嗎?

我于1996年畢業于江蘇省戲劇學院揚劇表演專業,同年到江蘇省揚劇團工作,在這十幾年中雖然大大小小也扮演了不少角色,如:《百歲掛帥》中的穆桂英、楊七娘、楊文廣和楊八姐,《王昭君》中的戚戚,《馬娘娘》中的韓宮人,《圓夢記》中的李月娥,現代戲《龍二瞎子》中的晚雪,《上金山》中的白娘,《僧尼下山》中的尼姑,《回娘家》中的陳賽金等,但最讓我心動的角色就是《情定關山》中的桃花。

許多文藝作品中對遼宋之戰大多描述宋朝者多,而《情定關山》一劇則是從民族團結的大主題入手,楊四郎與桃花的情緣為主線,以二位傳奇女性(蕭太后、佘太君)盡棄前嫌,民族和睦,合家團圓為大結局。別開生面,立意高遠,這也是我創作桃花這一人物應把握的一條主線。全劇中我把桃花這一角色大體分為兩個段落,大幕拉開時是金沙灘一戰的慘烈場景。楊家將全軍覆沒,唯四郎楊延輝從戰亂中逃脫,遼國公主桃花目睹宋營中一小將英勇善戰即窮追不舍,此時的桃花英姿颯爽中帶著一股殺氣,她并不知道她所追殺并救起的“一員小將”就是楊四郎。

我把桃花此時的心境理解為一種說不清是愛慕還是仇恨,或者更大程度上的好奇,這與遼國公主的那種驕生慣養,為所欲為的性格切切相關,在這種心境下桃花才會在“帳逢施救”一場戲中對這位“小將”暗生傾慕之情。而楊四郎為雪國恨家仇在大奠之時刺殺蕭太后失手后又遭桃花追殺。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的楊延輝袒露真相。此時桃花的思緒中忽然明白殺父之仇弒母之恨皆因戰爭而起。對楊四郎的人格魅力從敬佩到更生愛慕就不難理解了。

第二段落為:與四郎成親后,無論從服飾打扮到舉手投足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在中秋賞月一場戲中桃花已為人母,身著旗裝,對嬌兒的溺愛,對夫婿的體恤皆顯露處此時桃花得成熟。當楊四郎面對明月,袒露思鄉之情,欲返南朝,此時桃花公主不是“四郎探母”中的“鐵鏡公主”,擔心丈夫一去不返,讓楊四郎對天盟誓。適時楊家起兵邊關,眼前狼煙再起,桃花稟明母后隨楊延輝南下,邀佘太后共商和平大業。至此在這場戰與和的較量中,在這段民族團結的大業中桃花這一人物的作用已不言而喻了。

這是我對桃花這一角色做的一個角色分析,這也是我在從藝十幾年中成功塑造的一個我所喜歡的角色,每當演出至尾聲時“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一家人相擁在蕭太后和佘太君身旁時,臺上和臺下的觀眾無不歡欣鼓舞,令人回味,令人振奮。

猜你喜歡
遼國關山公主
宋遼之間的“軟戰爭”
吃了嗎
宋朝官員:公費出國也不去
關山古鎮
宋朝官員為什么不喜歡出國
王安石為何不愿出國
網絡直播無聊失業生活,爛尾樓意外行兇視頻為證
小公主
關山湖小別 雜志社又聚
長了怪獸心的公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