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虹: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2011-11-22 05:28
陶瓷 2011年12期
關鍵詞:瓷磚漲價陶瓷

尹 虹

(華南理工大學 廣州 510640)

尹虹: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尹 虹

(華南理工大學 廣州 510640)

2011年年初筆者寫了篇專欄文章,題為:“看不透的建筑陶瓷2011”,現在2011年即將過去,2011年建筑陶瓷的全年發展走勢仍未全面清晰,夸張點說有些撲朔迷離。這里不妨從多個視角來看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1 從房地產市場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與建筑陶瓷行業發展相關系數最大的是房地產市場,2010年以來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出重拳調控房價,一線城市房價不見松動,二三線城市房價不降反升,至今雖已對整體房地產成交量有所影響,表面上看2011年建筑陶瓷的整體銷售市場應該會受到房地產市場的打壓,而影響今年建筑陶瓷的銷量與產量。事實上,2011年1~5月的建筑陶瓷銷售狀況并沒有受到房地產成較量下降的全面沖擊,也許可能是由于建筑陶瓷行業與房地產的關聯度本身有半年至一年的滯后;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已經明確要求確保2011年1 000萬套保障性住房落實,將會如期而至嗎?僅這個方面,如果平均每套保障性住房約80m2,意味著2011年將完成的保障性住房總面積將達到8億m2,按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用瓷磚2.5~3m2來計,2011年保障性住房將使用20~24億m2瓷磚,這將占目前全國瓷磚產量的20%~25%,隨后而至的還有3 600萬套保障性住房,面對這樣的房地產數據,業內人士大多并不樂觀。事實上,2011年1~5月,筆者所接觸到的佛山陶瓷企業絕大部分感覺不錯,詢問相關企業2011年的銷售情況,大部分回答是有增長,但沒有達到預期。但四川夾江、沈陽法庫及江西高安等地則受到較大的壓力。

2 從建筑陶瓷產能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事實上,2010年我國瓷磚的產能一直沒有得到充分釋放,由于2010年是“十一五”節能減排任務指標最后沖刺的一年,不少建筑陶瓷企業被迫停電、停產。而進入2011年,由于通貨膨脹,電煤價格的倒掛,在湖南、江西、河南、廣東江門(恩平)等建筑陶瓷產區都遭遇了大面積停電、限電(或開三停四,或錯峰用電)而自己發電電價將超過2.00元/度,陶瓷企業無法承擔如此之高的電價。時至今日整個行業的產能仍沒有完全釋放,建筑陶瓷行業產量已經連續7年都達到兩位數的增長,綜觀近幾年新增的生產線,有足夠的產能繼續保持2011年的增長,全國還有大量的生產線正在準備投產,關鍵是市場是否可以消化這些產量。2011年是淄博陶瓷“調整振興”的第3年(最后1年),淄博陶瓷產量將由12億m2下降到7億m2,也許是對2011年部分瓷磚產能釋放的一個平衡?,F在2011年已即將過去,估計2011年陶瓷行業的產能仍不太可能全部釋放,一方面電煤價格雙軌制問題在當前的大背景下短期內不太可能解決;另一方面有消息表明,目前至少有200多臺預付了定金的壓磚機仍在倉庫“睡覺”而沒有被提貨,說明行業本身也感受到全面釋放產能的風險。

3 從通貨膨脹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人民幣對外升值、對內貶值。2011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而再,再而三創下歷史新低,而在國內人民幣遭受通貨膨脹壓力,雖然中央政府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提高銀行存貸準備金、加息等壓縮貸款的措施象12道金牌一道接一道,但2011年上半年CPI基本徘徊在5.0左右,3月、4月更是連續突破5.0,處于嚴重通貨膨脹。在建筑陶瓷行業的具體表現幾乎就是所有的陶瓷原輔材料、燃料等全面漲價,遠超過CPI增幅,占建筑衛生陶瓷產品成本較大的煤、油、氣燃料持續漲價,一路飆升,化工原料更是大幅漲價,一年時間硅酸鋯從8 000多元/t漲到24 000多元/t,據悉最近澳洲鋯砂還將較大幅度地漲價,稀土化工原料漲價更是驚人,大約一年的時間,氧化鈰從2萬元/t漲到18萬元/t;氧化鐠從12萬元/t漲到68萬元/t左右;氧化鑭從2萬元/t漲到15萬元/t,而且由原來的買方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先付款再提貨。而目前建筑陶瓷產品漲價的聲音此起彼伏,但誰也不敢輕易提價,一般來講建筑陶瓷產品幾乎都是通過新產品的上市來提高售價,所以2011年已過去的幾個月幾乎沒有見到實質性的漲價,新出爐的佛山陶瓷價格指數變化也表明了這一點。建筑陶瓷產品的價格都沒有跟上CPI的步伐,利潤空間不斷壓縮,從目前的形勢來看,顯然建筑陶瓷產品很難在自己的終端全面消化這些漲價,這種形勢的進一步延續會不會將中低端產品拖入“漲價找死、不漲價等死”的尷尬局面。

4 從出口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2011年上半年我國瓷磚出口繼續保持增長,佛山市禪城區2011年一季度瓷磚出口增長21.7%,總量達4.2億美金;另一方面歐盟對華瓷磚反傾銷初裁結果于2011年3月17日正式公布(平均稅率32.3%;最低稅率26.2%;懲罰性稅率73%),泰國的對華瓷磚反傾銷終裁接踵而至,韓國、印度對華瓷磚反傾銷的日落復審也都陸續出臺,在國際大環境中,我國建筑衛生陶瓷出口將面臨著越來越艱難的局面,這里既有國外貿易壁壘、貿易保護的原因,也有我們國內行業自身的原因,行業缺乏自律,相互惡性競爭;另一方面,我國瓷磚的出口已經突破8億m2,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的瓷磚年產量。我國的瓷磚已經對世界各地的瓷磚工業形成了沖擊甚至威脅,可以想象我國的建筑陶瓷產品將在世界各地遇到越來越多貿易壁壘、技術壁壘,其出口的競爭力與障礙將同時共存較長一段時間。

5 從節能減排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2008年6月1日開始實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21252-2007《建筑衛生陶瓷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由于執行的主體不是非常明確,雖然已過去了3年并沒有給行業帶來太大的震動,在行業中發揮的調節作用有限。2010年10月1日開始實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25464-2010《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不僅執行主體(環保部門)明確,而且標準要求嚴格,對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的影響主要取決于執行力度、是否會全面執行。由于出現標準嚴格苛刻,會不會又滋生不公平、甚至腐敗或潛規則呢?整個行業都在觀望。

6 從產業轉移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在利益最大化與市場區域化的驅動下,以擴張為主要形式的我國建筑陶瓷產業轉移在最近幾年可以說如火如荼,南陶北移,東瓷西進,由于產業轉移,佛山建筑陶瓷企業將由300多家減少到62家(至2011年年底),淄博建筑陶瓷產量將由12億m2減少到7億m2(至2011年年底),同時全國新增了30多個陶瓷產業工業園。在各地政府發展經濟、帶動就業的思想指導下,往往會對這些新增的建筑陶瓷企業降低準入門檻,一方面可能帶來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另一方面會給建筑陶瓷企業的公平競爭帶來障礙,并給建筑陶瓷行業的無序擴張、過度膨脹、低價惡性競爭提供了滋生的土壤與機會。產能過剩將成為這一輪產業轉移的主要結果。圖1為全國各地建筑陶瓷產業園區的分布示意圖。

圖1 國內各地建筑陶瓷產業園區的分布示意圖

7 從人均瓷磚量看建筑陶瓷的2011年

2010年我國的人均瓷磚量[(產量-出口+進口)/人口]首次突破5m2,明顯超過世界上瓷磚生產消費大國人均瓷磚量。表1是2009年世界第2~6大瓷磚生產消費大國的瓷磚人均數據。

表1 2009年世界瓷磚生產消費大國的人均瓷磚量

西班牙從2005年瓷磚產量6.09億m2(當時世界第二大瓷磚生產制造大國)至2009年產量3.24億m2;相應的人均瓷磚從5.93~1.97m2。

從世界人均瓷磚量的數據對比來看,我國目前人均瓷磚水平明顯已經處于高位,雖不能說中國的瓷磚產量已經過剩,但可以說離產量過剩很近了,也許建筑陶瓷產業最終就是在市場經濟的規則下步入過剩。一旦建筑陶瓷行業最終進入過剩的時代,其勢必將在生產、銷售、品牌、管理等方面展開全方位的競爭。

8 筆者的看法

值得注意的是:至今,陶瓷磚產量已經連續7年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十一五”期間實現了產量翻番(從2005年的年產35億m2到2010年的78億m2),現在正處于一個越來越復雜的發展時期;經過一段時間的高速發展之后,應該出現一個調整期,使行業內部自身及與外部的協調平衡。本來2009年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調整期,結果由于政府過大力度的介入“救市”,這個調整期沒有出現,而給行業造成了一個過度繁榮的假象(這與我國的房地產等行業類似),我們為此一定會付出代價的。對于2011年下半年建筑陶瓷行業發展,筆者的看法如下:

1)2011年建筑陶瓷產業不會出現崩盤,但適當調整是必須的,如此之大的產能,如果2011年不適當調整,以后早晚會出現更大的問題。2011年下半年建筑陶瓷產業的基本面相對平穩向下,2012年建筑陶瓷行業的生存環境將比較殘酷。

2)建筑陶瓷行業已近進入了產能過剩的發展階段,已經處于產量過剩的邊緣。行業內應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提升,堅持可持續發展,切忌盲目無序擴張,行業外更應謹慎進入。

3)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倡導公平競爭。對于新建建筑陶瓷企業嚴格實行《建筑衛生陶瓷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與《陶瓷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兩個強制性國家標準,而不是將這兩個標準作為整治提升的工具。

尹虹(1957-),博士,教授;主要從事陶瓷材料等的研究及協會管理工作。E-mail:hongyi1957@hotmail.com

猜你喜歡
瓷磚漲價陶瓷
能耗雙控下,漲價潮再度來襲!
尿素漲價坐實的兩個必要條件
共享單車漲價只能是權宜之計
Dekorami瓷磚系列:以靜態時空講述瓷磚的故事
載歌載舞話陶瓷——瓷之舞
比大小招數多
鋪瓷磚
陶瓷藝術作品
“營改增”豈能成為漲價借口
德化陶瓷 閩中精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