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011-12-20 03:49牛如庫程英明張瑞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質量監理解決對策問題

牛如庫 程英明 張瑞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目前水利工程質量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質量監理 問題?? 解決對策

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理作為保證水利工程質量、提高水利工程效益的智力密集型服務行業,目前已成為水利工程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實踐證明,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理制已在水利工程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筆者經過近年來的水利工程建設實踐,發現目前水利工程建設質量監理工作中存在著某些問題,影響了監理工作的正常開展,對此筆者作簡單的分析如下:

1水利工程質量監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1部分業主對質量監理工作認識不足

業主(建設單位)作為監理單位的委托人,通過監理合同的方式,將工程質量管理工作交給質量監理單位負責,以期用最小的投入求得最大的效益。由于我國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內傳統的工程建設質量監理通常是由業主一家說了算,使得早期的工程建設管理工作很難走上規范化的軌道。業主委托監理,有的認為是迫不得已,有的認為是“多此一舉”,有的只是為了應付上級部門的檢查或領取施工許可證;造成質量監理部門在實際監理工作操作中也要領會業主的“意圖”,看其臉色行事,常常受到他們的控制和左右。目前這種情況雖已不多見,但傳統的工程管理觀念在目前仍然影響著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別在規模較小的工程建設中顯得尤為突出。這種行為的不規范,對工程質量、對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都帶來很大的影響,“出了問題找監理,有了利益避監理”。這其中有建設單位違反合同不為承包商解決(或不完全解決)政策處理的,有的不按市場經濟規律辦事,將投資風險全盤轉嫁給承包商,也有的無視行業規范在工程量計量和工程量單價等方面的規定,隨意動筆“打折”。這些非常有“個性”的行為,恰恰是造成監理單位無所適從的主要因素,也是導致工程無法實現預期效益的原因之一。

1.2部分施工單位對監理工作缺乏全面的認識和了解,與監理的配合協調不夠

承包商是建設工程的直接生產者,它的工程管理水平直接影響著工程的質量和效益,也是監理單位開展監理工作的主要對象之一。部份施工單位把監理看成是質檢員,在質量檢查方面依賴監理,某一部位施工完成后,未進行自檢自查,就叫監理去驗收,自身的質量體系未能有效地運行。我國水利行業規范中明確規定,工程承包中不允許存在轉包和二次分包,但在目前某些地區工程建設的實際操作中卻沒有嚴格遵守這一規定,造成工程管理工作嚴重脫節,從而產生管理人員崗位責任不清,出現事故后無法及時處理等不良后果。另外,承包商在中標后,沒有及時按照承包合同中的承諾,設立的工程項目部配備相關人員。有的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沒有或減少投入本因投入的生產設備,這些也是導致承包商對工程建設生產的管理混亂,許多施工方案根本無法實施,從而嚴重影響工程建設正常開展的重要因素。有的施工單位自身素質不高,在施工過程不予以應有的配合,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監理工作的難度。承包商的上述行為,使得監理工作難以正常開展、工程建設不能走上正常的軌道。

1.3質量監督機構本身問題

3.1水利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普遍存在定性不清的問題

個別質量監督機構沒有固定獨立的辦公用房,沒有專職監督人員,造成監督工作工作不到位、積極性不高等現象,對有效進行質量監督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失去政府監督的權限和責任,嚴重的影響了質量監督工作開展的權威性、有效性和獨立性。

3.2質量監督人員的問題

一是人員結構不合理,專職和兼職人員比例不當,專職人員少,兼職質量監督人員多。雖然《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規定》中并沒有明確各級監督機構應配備多少比例的專職監督人員,但從實際工作開展以及質量監督的行政職能來看,專職人員比例偏低難于有效進行質量監督工作,也無法保證質量監督的工作質量。二是人員素質不高,一方面是學歷、職稱偏低,二方面是專業結構配備不齊全、不合理,尚不能滿足質量監督工作的需要,質量監督本身具有行政執法和技術監督的雙重職能,監督人員不僅要熟悉熟悉國家和水利部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程規范和技術標準等,更要具備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監督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

2.解決對策:

2.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水利建設各方對監理工作的認識和法規意識。通過宣傳學習有關監理工作的法律法規,使全社會對工程建設監理工作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和了解,發揮好監理工作在工程建設中的應有作用,為監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氛圍。

2.2規范建設單位市場行為,落實項目法人職責

項目法人是項目建設的責任主體,對工程質量負總責。一是嚴格按基本建設程序辦事,杜絕“三邊”工程。二是依法組織招標,并簽訂有關合同。三是嚴格挑選施工隊伍,加強施工現場管理,嚴禁轉包和違法分包行為。四是負責按有關驗收規程組織或參與驗收工作。五是按工程實際需要把建設資金落實到位。六是鼓勵質量創優,實行優質優價,嚴禁盲目壓價。七是保證有合理的設計、施工工期,防止盲目搶進度、趕工期的現象。八是進一步落實領導責任制,扭轉部分領導重效益、輕管理,重進度、輕質量的傾向。九是保證監理單位責、權、利統一,充分發揮監理單位作用。

2.3強化施工管理,保證施工質量

施工是形成工程保質量的決定性環節,施工單位質量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重點和基礎。一是完善施工單位質量保證體系,嚴格實行質量“三檢制”,并使該體系正常、有效運轉。二是從操作人員、建筑材料、施工機械、施工工藝和方法、施工環境5個方面做好施工工序質量控制。三是對工程施工環節進行嚴格的動態控制,落實施工前主動控制、施工中認真檢查、施工后嚴格把關的質量控制措施。四是加強施工單位內部管理,嚴格按設計圖紙和施工規程、規范、技術標準精心施工。五是項目經理、質檢員、特種作業人員要達到全部持證上崗

2.4質量監理機構加強自身素質的建設。

一是在改革中穩定加強質量監督機構并給予扶持,充實力量。二是質監人員要提高素質,使工程質量監督由掌握規范準確、督促執行規范得力、責任心強、堅持原則、腳踏實地工作的人員組成。三是加強質量監督有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業務培訓,憑考核上崗制度,提高質監隊伍整體素質。四是質量監督要與施工許可制度、竣工驗收備案制度、施工圖審查等制度有機結合,形式應多方位、多形式,效果應能督促各方建立各自的質量體系,規范質量行為,超前控制,督促及時整改。五是配備必需的檢測設備,搞好檢測,加大到施工現場隨機抽檢、見證取樣的次數和重要隱蔽工程及關鍵部位質監頻率。六是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和《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貫徹情況的監督檢查。七是擴大質監范圍,在做好質監工作前提下收好質監費,促使質監工作開展費用列支的需要。八是爭取行政主管部門領導重視和支持以及參建單位的配合。實行嚴格、公正、有效的監督,賦予水利質監機構職能。九是質量監督模式、內容、方法、手段亟待改革完善。質量監督必須由單純施工階段監督、微觀監督向綜合性宏觀監督轉變;必須由注重定性質量評定向定量判斷轉變。為創更多優質工程,質量監督工作任重道遠。

作者簡介:牛如庫男1975.12出生大學工程師

猜你喜歡
質量監理解決對策問題
綠化種植工程質量監理探討
對影響我國注冊會計師審計獨立性的原因及對策的研究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