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態旅游區內的新農村整合建設規劃的探索

2011-12-20 03:49王文平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河村村莊景區

王文平

【摘要】以蟒河新農村建設規劃為例,分析當前生態旅游區內新農村規劃建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同時充分把握不同主體的訴求,構建行之有效的村莊整合辦法,確保規劃的邏輯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關鍵詞】生態旅游區新農村整合規劃蟒河

蟒河生態旅游區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東南40公里,是以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物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區域總面積117平方公里。蟒河的山水景觀,有“奇”、“幽”、“秀”、“險”四大特點,素有“黃土高原小桂林”的美稱。

如何依托蟒河生態旅游區豐富的旅游資源,搞好風景區內村落整治及規劃工作,協調處理好景區發展與村落建設之間的關系,從而實現風景區乃至整個區域系統的協調發展,是一個亟需解決的現實問題,也是一項極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1概況

1.1 風景區及蟒河村現狀概況

2006年蟒河生態旅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來,加大了基礎設施、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西蟒線道路環境整治,連通洪水至南河、蟒源、蟒湖核心景點道路,改善了景區的主要道路交通;修建洪水生態停車場,洪水接待中心及入口大門,改善入口環境。

近年來隨著蟒河景區知名度的提高,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2010年五一期間接待人數就達到了2萬人左右,但隨之也凸顯出一些問題。停車、疏散場地不足,造成游客入口滯留時間過長;接待水平參差不齊,有待進一步改善;環境衛生差;旅游線路和旅游項目單一。

蟒河村位于蟒河生態旅游區東南、核心景區內。全村轄洪水、朝陽、羊圈溝、廟坪、前莊、后莊、秋樹溝、上掌、東辿、草坪地、南辿、南河12個自然莊,11個村民小組。全村394戶,1148口人,現狀有耕地1375.85畝,村莊建設用地22.4hm2。

蟒河村內現狀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豐富,同時村內還有許多的古樹名木,石墻、石街、石巷保留完整。

近些年為保障旅游區的開發建設,蟒河村各個自然莊保持原村落布局,居住房屋大多也未進行修葺建設,存在許多危房;村委多年來沒有批建房屋,村內許多適婚青年急需修建住房。

1.2 風景區及蟒河村現狀主要矛盾

(1)村民耕種的土地因配合旅游開發全部流轉,景區提供就業崗位較少,許多村民長期處于待業狀態,居民的損失沒有得到相應的補償。

(2)景區管理者與居民在利用景區資源方面存在不公平的競爭關系,因此經常出現與此相關的社會問題。管理者控制游客游覽線路,吃、住、游、購等消費活動,在景區開發商指定地點進行,村內的商業、餐飲業、農家樂得不到充分利用。

(3)在景區開發建設、經營過程中,居民缺少話語權,因此在景區建設過程中,存在許多矛盾和沖突。

2 村莊整合策略

2.1 整合原則

本次規劃通過對各個自然莊在保護區的位置、上位規劃定位、人口規模、經濟狀況、地形地貌、交通狀況、基礎設施、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統計,且通過綜合分析對各個自然莊進行打分評價,得出:

(1) 60分以上的村莊4個,前莊、秋樹溝、東辿和洪水,適合聚集發展。

(2) 50~60分村莊有2個,廟坪、南辿,用地發展受限。

(3) 50分以下村莊有4個,朝陽、草坪地、后莊、南河,用地規模小,不適合發展。

2.2 整合思路

根據前文對蟒河村現狀建設條件評定分析以及村莊的性質、規模、功能和產業特點,對現有村莊進行分類整合,分為搬遷型村莊、縮小型村莊、控制型村莊和聚居型村莊4種類型。

(1) 搬遷型村莊

搬遷型村莊為位于蟒河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風光攬勝區(核心景觀區);以及村莊人口極少,較為偏遠的村莊,基礎配套難。在規劃期內居民搬遷,利用其原有設施進行改造,開展旅游服務產業。屬于該類型的村莊有南河、后莊、上掌、羊圈溝和草坪地。

(2) 縮小型村莊

縮小型村莊為處于緩沖區,影響沿線自然景觀,對景區依賴度較弱的村莊。規劃期內應逐步減少常住人口,并向聚居型村莊集中。屬于該類型的村莊有朝陽和廟坪。

(3) 控制型村莊

控制型村莊為對于人口較多,對生態環境和旅游發展影響較小,村莊布局與建筑風貌特色鮮明,具有較強的人文景觀,且由于區位、交通等因素不易擴大的村莊。規劃中應予以保留,整合一定的活動空間,并對居民數量嚴格控制,禁止人口機械增長。屬于該類型的村莊有洪水、前莊、南辿。

(4) 聚居型村莊

聚居型村莊為用地條件良好、交通條件優越、便于市政及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的村莊。規劃中重點安置搬遷型和縮小型村莊外遷居民,集中規模進行新農村建設。屬于該類型的有秋樹溝、東辿。

搬遷選址結合用地選址分析表,以及村民就近安置的原則。將上掌、后莊、廟坪部分影響景觀的住戶拆遷安置與秋樹溝;將南河整體安置與洪水東南的緩沖區內;將羊圈溝、朝陽、草坪地安置與東辿。

3 規劃實施策略

3.1 實施引導

“一村一品”的產業引導思路,根據各個自然莊的區位以及歷史文化等因素,將村莊分為農家美食村、新農村建設示范村、田園風光體驗村、休閑度假村。將羊圈溝、草坪地等搬遷村莊,原址改建為茶舍、小型博物館和驛站等,供游人駐足游覽。

3.2 建筑風貌控制

蟒河村建筑布局要結合現狀地形、地貌,虛實相間、高低起伏、抑揚錯落。

在建筑設計上,尊重蟒河村傳統住宅建筑的小空間、小圍合的特點,色調以青灰色為主,將其反映到新農村的建筑戶型的設計上,公共建筑高度不超過4層,居民住房不超過2層。

考慮到區內石材不易大規模采集,村民建房材料可分為二類。一類為旅游接待以及處于主要道路沿線住宅,外墻采用當地砂巖石材,主要體現當地石墻、石屋的特色。

游客接待、休閑中心、村委、敬老院等公共服務設施,在滿足功能使用要求后,建筑的形式、高度、體量、色調應與場地周圍環境和村莊空間肌理相協調,并避免對周邊環境造成破壞。

3.3 建設標準

根據山西省農村宅基地標準,蟒河村新建農村住宅宅基地不超過133㎡。

本次規劃村民自住宅基地為133㎡,旅游接待住宅根據實際情況,控制在180㎡以內。

區內建筑按6級抗震設防,公共建筑結構采用框架結構,居民住宅采用磚混結構。

3.4 實施保障措施

在重視蟒河風景區保護和建設的同時,必須關注區內蟒河村問題的解決,關切村民脫貧致富的前景。要達到規劃的理想目標,必須全面推動風景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而行動的保障就是相關推動機制的建立和完善。

(1)產業推動

蟒河村新農村建設最有效的推動方式是產業化推動,其中特色餐飲、農家旅館接待推動面最大、特色旅游產品放大效應最高。

(2)集體參與

集體參與可以實現蟒河村旅游對本地新農村建設的效用最大化。讓旅游的利益最大程度地留在村內。建立產業鏈本土化機制,逐步實現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產業環節的供給本地化。

(3)政府扶持

新農村建設政府在項目示范、基礎設施、公共衛生與安全建設等方面的推動效率最高。政府扶持可通過加大資源保護資金的投入、提供公共服務項目、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旅游商品店建設等方式實現。

4 結語

在類似景區內的新農村規劃或者其他新農村建設規劃中,一定要把握好“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政策。同時,深入現場調研,獲取各個利益主體的設計構想,使規劃能夠協調好多方的利益。同時,合理利用景區旅游資源,改善和優化景區產業結構,真正實現景區與村落的和諧共生。

【參考文獻】

1 胡洋、金笠銘 廬山風景名勝區居民社會問題與整合規劃[J].城市規劃,2006,(10):55-59.

2 李宜斌、許 玲友善的生態干預和諧的鄉村建設——以丹霞山規劃為例的風景區農村居民社會調控思考[M]. 2008 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

3張艷明、吳樟榮 基于旅游業發展的風景區村落整治及規劃研究——以金華雙龍風景區為例[M].安徽農業科學, 2008 ,36 (36) :15971 - 15973

作者簡介:

王文平山西省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男漢族 本科 助理工程師

從事城市規劃設計工作

猜你喜歡
河村村莊景區
初 春
長假也救不回的景區破產
“摘牌”
國慶節前157個景區將迎來降價
村莊在哪里
激活村莊內部治理資源
名古屋市長再次拒絕道歉
名古屋市長欲訪中國大使館被拒
名古屋市長再就大屠殺狡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