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景觀規劃設計與當代藝術的并行與發展

2011-12-20 03:49袁晶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景觀規劃當代藝術景觀

袁晶

摘要:當代藝術是復雜性和多元性綜合的文化現象。景觀規劃設計作為一門涉及學科面最廣、科學性、藝術性、文化性、綜合性最強的人類聚居活動空間規劃設計,與當代藝術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系,關注景觀學的發展就不可避免地需要對當代藝術的發展給予關注。本文從當代藝術的定義和當下的表現形式的新特征探討景觀學與當代藝術之間互為影響與發展的聯系。

關鍵詞:當代藝術、景觀規劃設計

當代藝術是藝術歷史上內容最豐富也是最復雜的時期,現代主義堅強的意志還尚未離去,后現代主義的大旗已經高高掛起,藝術進入到一個叛逆、多變而又朦朧的時代,這一時期的藝術很難給予精確和科學的定義,因而它與其他學科的邊界開始變得模糊,特別是與景觀規劃設計這門與大地藝術密切相關的學科,當代藝術家參與景觀規劃的內容,同時景觀規劃師也積極參與了當代藝術的創作;景觀規劃設計涉及的內容都必須與審美相關的所有內容關聯,而當代藝術家的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已經早已脫離博物館或美術館模式,更多地涉及到室外,與景觀融為一體。如今的藝術再也不接受邊界與界限,他交融了文化、科技和哲學,在時間和空間上多維度地參與和改變世界,而景觀學作為人類聚居背景營建的學科,其核心的三大領域中視覺領域就是與當代藝術交集的區域,筆者試圖歸納和闡釋這些交集區的當代藝術和景觀,解讀兩者的并行發展與結合。

定義當代藝術和景觀規劃設計

當代藝術的三種用法,一種是褒義的,一種是貶義的,一種是中性的。同一個詞語,在同一種語境中,有如此對立的用法,反映出當代藝術的狀況是混亂的,人們對待當代藝術的情感是復雜的。要澄清當代藝術的復雜混亂局面,首先需要做些概念上的澄清。藝術圈中所使用的“當代”概念,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意思,即時間概念,類型或風格概念,評價概念。首先,在藝術圈中所說的當代藝術,通常指的是一個有時間長度的概念。一般說來,絕大多數國外藝術機構都將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藝術統稱為當代藝術。明確地說,所謂當代藝術就是指1945年以來的藝術。其次,“當代藝術”不僅是一個時間概念,而且是一個風格或類型概念。如果某個時代的藝術沒有發生劇烈變化,人們就不會將它與此前的傳統割裂開來,就不會多此一舉或標新立異地給它重新命名,將它稱作當代藝術。抽象表現主義、波普、極簡主義、后現代主義等等風格的藝術,以及裝置、行為、影像等等類型的藝術,通常被歸入當代藝術,原因就在于它們具有顛覆性的特質。再次,當代藝術還是一個評價概念,所謂“當代藝術”就意味著一種最先進的藝術。

景觀規劃設計涉及景觀資源保護、環境營造、戶外活動管理等領域,范圍包括國土、區域、鄉村、城市等一系列公共性與私密性的人類聚居環境。其實踐方面主要包括是三個方面:一、視覺景觀環境形象。二、環境生態綠化。三、大眾行為心理。這三個實踐又有三個層次的追求,一、景觀感受層面。二、環境、生態、資源層面。三、人類行為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文化與藝術層面。如果狹義定義景觀規劃設計,那么主要對應第一個方面,即主要基于景觀感受層面,是關于視覺的所有自然和人工形態及其感受設計。

從景觀規劃和當代藝術兩者的定義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有很多共通之處,景觀規劃作為設計領域較之純粹的藝術而言它更具有現實意義和可操作性,而在當代藝術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在它復雜的定義背后,重點還是在于“當代”,即能夠反映當前主流的意識形態以及面對的各種社會、經濟、人文、環境的問題。不論是現代、后現代、極簡主義等是否具有當代性是評價的重點。如果研究景觀歷史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到景觀是后于基礎性建設的,過去作為一種錦上添花的角色在建設中扮演建筑和規劃的配角,而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生存環境的惡化,景觀的概念被重新定義了,它彌補了規劃與建筑無法涉及的領域,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景觀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它所具有的“當代性”也是最強烈的。如果狹義地看待景觀設計,將其看作一門視覺藝術的話,那么如今中國景觀行業如雨后春筍遍地開花,就直接反映了隨著城市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老百姓審美意識的覺醒,以及對美的體驗的不斷追求。如果廣義地看待景觀,將它作為一門關系人類生存環境的學科,我們又不難發現它在城市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以及國土資源規劃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對于提高生態水平維護城市可持續發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積極面對解決環境污染和提高生態效益等熱點話題。因此,景觀規劃的當代性與當代藝術從評價概念的角度來看它們是一致的。

當代藝術與景觀規劃的潮流與人物

縱觀景觀歷史,發起專業變革活動的基本上多不是景觀規劃設計本行,而是建筑師、規劃師和藝術家。其中藝術家思維敏銳靈活,天馬行空,成為主要力量。當代設計風格流派其實就非常多,但與景觀規劃設計產生比較明顯的作用的是極簡主義和大地藝術。而這些設計風格是以藝術家思潮為先導的。后現代主義之后,世界上已經沒有主導型的權威藝術思想流派。比如之前席卷全球的國際式現代主義,之所以遭到唾棄,就是因為它粗糙、漠視人性,因此后現代主義才會有這樣一個奇特、錯綜復雜的歷史環境下閃亮登場,成為一個時代的主導思想,而歷史證明后現代主義的大部分理論經不起時間的檢驗,它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以多元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可以接受與容納比人不一樣的觀點,這一點對當代藝術影響甚深。

從藝術和設計之間關系的規律來看,新的藝術思想和新的藝術形式必將通過設計活動來發揮它的價值,同時設計必須通過當代的藝術來預測社會的文化走向。當代藝術在當代的建筑設計,當代的景觀規劃設計,當代的廣告設計,服裝設計和工業設計都得到了推廣,并且已經產生了一批引人注目的作品。許多藝術家在景觀領域也進行了創作活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許多著名景觀大師的設計也更多的以藝術作品的形式出現,很難再歸納是一個設計作品還是一件藝術作品,這種交融與結合是當下最流行的潮流。

跨越景觀規劃與當代藝術之間的典型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彼得沃克、瑪莎施瓦茨和保加利亞藝術家克里斯托佛與珍妮夫婦。其中彼得沃克是極簡主義的代表人物,綜觀他的作品,在平面布局上,沃克善于運用一系列的幾何形體進行重復的羅列,交叉或者疊加,形成復雜卻井然有序、美麗而無比巨大的圖案,無論向下俯瞰或者是置身其中,都令人過目難忘。在德國慕尼黑機場凱賓斯基飯店的環境設計中,大樓前的庭院平面布局形式為兩組巨大的互成角度的重疊網格,由低矮的黃楊籬,彩色沙礫、圓柱形櫟樹和草坪構成的一個矩形網格系列與另一個與之斜交的網格相互重疊,色彩多變,氣勢恢弘。此外,保加利亞藝術家克里斯托佛與珍妮夫婦是大地藝術的代表人物,他們在德國和美國的一些創作,耗資巨大,歷時漫長,覆蓋范圍廣闊,產生視覺沖擊力強烈而視覺意圖背后的意圖更加令人深思??死锼雇蟹驄D的“大地藝術”中最為人熟知的,是把橋梁、公共建筑物、海岸線等包裹起來,形成讓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景景觀。最后,作為20世紀中后期現代景觀藝術的標志性人物,擁有景觀建筑師和藝術家雙重身份的瑪莎·施瓦茨,一向以不走尋常路和挑戰傳統的設計手法而享譽國際景觀建筑界。她的作品很注重形式美的表現,諸如方形,圓形及橢圓形等純幾何空間與形體,充滿重復韻律的簡潔平面;網格以及它的三圍拉伸形式——方塊與超尺度的物體并置而變得生機勃勃;抽象藝術與極簡藝術的排列手法;點、線、面、體、明暗、色彩等元素的運用,施瓦茨認為,景園是一個與其他視覺藝術相關的藝術形式,景觀作為文化的人工制品,應該用現代的材料建造,而且反映現代社會的需要和價值。面對她的作品,人們都會被其簡潔現代的布置形式、古典元素、濃重的原始氣息、神秘的氣氛所打動,這也是她作品的過人之處——藝術與景觀的無聲結合賦予了作品全新的含義。

3.景觀設計與當代藝術家

由藝術家牽頭發展起來的景觀是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在中國,如火如荼的景觀建設已經進行了十年左右的時間,每年都耗費著數千億的資金,同時吸納著大量的設計師、規劃師、藝術家的參與。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是建設的中心,也是諸多著名項目的發祥地,其中舊區改造項目是最為特殊的一種類型。如北京的798藝術園區、上海的M50莫干山路藝術園區、深圳的畫家村。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北京的798藝術園區,原798廠廢棄多年的破舊廠房,因這些年來一大批藝術家的涌入,798搖身一變成為薈萃中國尖端藝術作品的殿堂。LOFT和SOHO兩大概念的798剛一出現,便吸引了眾多驚喜的目光、人們將其比作巴黎的“左岸”、美國的“SOHO”。798藝術家門制造夢想的工廠,也是觀光者思想的驛站、夢游的天堂。起因是2002年一些藝術家用較低的租金租下一些廠房作為工作室、畫室、攝影棚、展廳等藝術場,他們重新規劃和設計這些廠房,使得它們極具個性和吸引力,成為了彰顯藝術家個人藝術修養和品位的載體,得到了眾多的藝術家青睞,于是798藝術家群體的隊伍就慢慢發展壯大起來。798藝術區的產生和發展過程與美國紐約蘇荷區的情況幾乎如出一轍。100多家藝術機構租用了這里大約2萬平方米的舊產房,798成為擁有百家藝術中心、畫廊、藝術家工作室、設計公司、餐飲酒吧、時尚品牌的當代藝術空間,形成具有國際化色彩的SOHO式藝術群落和LOFT生活方式,被人們稱作后現代主義藝術基地、民間藝術村。

當代藝術與景觀設計的融合與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當代藝術與景觀的融合更多的是表象的融合而非實質的、精神上的融合。景觀的當代性表現變成只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我們設計的內容奢侈的如同宮殿,充斥中國傳統園林、歐洲園林、美國現代主題公園式景觀,以及東南亞格調的園林細節等從屬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景觀符號,油膩得令人生厭,在景觀的精神氣質方面又過于單調。主宰中國當代景觀格調的藝術墮落成為復制品的西方古典園林和中國傳統園林粗制濫造贗品的生產過程。中國的景觀設計迫切需要當代藝術精神的注入。當代藝術精神之中的智慧型、現實性、使命感,以及對倫理建構的理想主義都是當代景觀文化的補充。因此,在當代藝術與現代景觀規劃設計并行發展并且相互轉化的時候,需要智慧和冷靜的思考。因為藝術和設計畢竟承載著完全不同的社會責任。設計中表現出來的藝術性和藝術本身有極大的差異,它更多的是一種藝術使命感的驅使下的樸素性實踐。設計中絕不僅提倡口號,還需要細節。設計者主張的仍然是通過對材料、工藝、植物和空間的組織來實現的,并且是靠使用者現場感知方能領會的。同時,當代藝術與當代景觀規劃設計的結合也不僅僅是當代雕塑或裝置的直接介入,這只是一種直接和表面的結合方式,是藝術脫離生活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而真正的結合與并行乃是中國景觀規劃設計師通過不斷的和當代藝術的主動接觸,進而形成思想上的自覺。這樣的當代精神,一方面奠定了面對設計任務時的思考基礎,另一方面會將藝術創作手法上的特征借鑒于此,從而完成一種獨立的景觀設計表達。

作者簡介:袁晶/1982年生/男/碩士/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景觀學系/風景園林

猜你喜歡
景觀規劃當代藝術景觀
“可食地景”在校園景觀中的應用
中國當代藝術研究
園林設計在城市景觀規劃中的應用探析
當代藝術拓展城市文化新“綠洲”
《景觀平面圖》
創意涂鴉
克里夫蘭當代藝術三年展論壇
淺談小城鎮建設中的景觀規劃設計
新農村建筑空間景觀規劃設計探析
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副主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