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居智能化系統安裝與調試技術

2011-12-20 03:49祝澤軍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調試安裝技術

祝澤軍

[摘要]所謂的家庭智能化就是通過家居智能管理系統的設施來實現家庭安全、舒適、信息互通的能力,家居智能化系統由家庭安全防范(HS);家庭設備自動化(HA);家庭通訊(HC)三個方面組成。本文探討了家居智能化系統安裝和調試技術。

[關鍵詞]家居智能化 安裝 調試 技術

引言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居家的生活質量逐漸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當今智能建筑或建筑智能化已成為建筑業今后發展的一大主題,目前許多智能大廈、智能小區正在興建之中。建筑智能化技術是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控制技術、網絡技術等高新技術與傳統建筑設備安裝技術在建筑中的綜合運用,建筑智能化施工具有各種信息點數多、分布面積較廣、應用功能變化大、各種信號指標要求比較嚴格等特點;而且工程中還有與其它專業如給排水、暖通、電氣等的管線與槽道的平行或交叉等問題,與土建結構工程、裝修工程的配合問題。所以,在智能化安裝施工過程中,每個階段、每個質量控制環節,都需要專業人員實時把關,確保質量和功能的實現。

1.家居智能化系統背景

家居智能化系統涉及到視頻、語音、數字信號的傳輸,傳輸媒體的頻率特性,數據通信協議,區域中心服務與物業管理模式,家庭空調設備與電器控制性能及接線方式標準化等廣泛的技術性問題,這些技術的發展將會推動我國智能家居智能化系統技術的發展。

傳統的智能化系統一般采用RS485和現場總線(現場總線在家居智能化系統中應用較多的是Lon Works總線和CAN總線)等低層控制總線將家庭控制器 (或稱網關)與物業中心連接起來,從而實現報警、自動抄表等功能;其缺點是功能過于簡單,專用網絡無法擴展和改進,可靠性差,建設費用偏高,不適應網絡化發展趨勢。目前國內較先進的系統(如深圳交大推出的網絡智能控制數據終端NDT系統)采用局域網連接家庭控制器,該方案解決了系統可靠性的問題且能與用戶上網合用局域網;但是,控制器只使用了基本的TCP協議進行簡單的數據包傳送,其本身不是Web服務器,不能支持Internet瀏覽供用戶進行遠程查看和控制;同時也不能與寬帶網直接融合,實現社會化的物業管理體系。此類系統未充分利用寬帶入戶優勢,不符合智能小區的發展趨勢?,F代家居智能化系統引進了美國和歐洲等地許多住宅尤其是別墅采用的比較完善的安防系統和控制系統,此就是圍繞智能化網關構建一個完全基于寬帶網和Internet的智能化住宅系統。

2.系統的安裝

2.1預埋工作

預埋管道施工階段,這個階段占整個安裝工作量的一半以上,預埋管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日后線纜敷設、設備安裝的質量與工作量。因此必須著重考慮以下五點:

(1)在智能化施工前根據施工經驗若發現某些重要部位需多預埋管道多預留洞口而在設計中又未體現的,應盡量建議設計增加預埋管道和多預留洞口,以便將來線纜增加和功能擴展時使用。預埋管道預留洞口所費無幾,卻可以節省將來擴容時因原有可擴展性考慮不足而帶來的高昂費用。如:進戶總線管,因擴展性需要,或因強弱電由不同設計單位設計沒有充分配合造成電源管的遺漏,可建議設計時多預留管道或擴大管道等級;一些豎井穿樓板過梁處,可建議設計時對有些大管道可放大一級或多預留洞口,以便施工。

(2)與土建專業配合施工時,應注意根據智能化系統的設計,在不影響土建結構下,可走捷徑的走捷徑,可避開結構薄弱處的盡量避開。如一些穿主梁處,各種專業管道都由此通過,對結構應力影響較大,可建議設計考慮使用轉接箱或地面線槽等辦法處理;衛生間、廚房的防水部位,可能要經常敲開樓板檢查處理,預埋管道時應盡量避開這些部位,如果圖紙設計標注從此通過,我們可建議設計繞道,雖多預埋一些管道,多穿一些線纜,但后期安裝就省事許多;管道在地下室應穿過止水層,應在砼澆搗前就及時將管道預埋,當土建做止水層時就同步配合做好相關工序,以免今后安裝時破壞止水層。

(3)與其他專業如給排水、暖通、電氣管道平行或交叉施工時,應注意互相屏蔽,防水防潮等問題;智能化管道應盡量與其它管道按規范要求保持一定間距,并盡量在上方,還要兼顧保護層厚度不小于15mm的要求。

(4)管道預埋完后應注意將管道口進行封堵保護,管道彎曲處多及敷設長度超出規范要求或按經驗預計將來拉線有困難的,中間可給予加設過線盒或預留拉線;還必須特別考慮到管道彎曲半徑要求,一般規范要求須不小于6~10d。

(5)不管是什么樣原因引起的現場實際管道預埋與原設計圖紙不一樣,應在施工后及時標注,并做好隱蔽工程記錄,否則若發生堵塞、有設計變更或竣工后維護,則可能到處開腸破肚的找管,費時費勁又可能影響結構強度與美觀;有時甚至找不到管道,須重新打混凝土去埋設管道或只得明敷等辦法,此時花的代價就更高了。

2.2線槽安裝

智能化系統的線槽中基本上敷設的都是弱電線纜,安裝時應與電氣、給排水、暖通的管道線槽保持一定間距,基本上要求是不小于30mm,交叉敷設時應安裝在上方,與梁底或其它障礙物間距應不小于50mm,垂直偏差不大于3mm,水平偏差不超過2mm,安裝固定間距為0.5~1m穿越樓板或墻體時,應有防火措施,金屬槽道整體接地應良好。

2.3線纜敷設

智能化系統的線纜敷設除應注意其型號、規格應與設計相符,布線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等現象外,要特別注意以下三點:

(1)線纜中間不允許有接頭,否則容易造成信號嚴重衰減,如果單根線纜確實長度超過市場供應統一長度,應考慮中間加裝轉接配件。

(2)線纜兩端的標簽編號要明顯,并應該邊施工邊做標記,而且應與圖紙相對應,不能等全部線纜敷設完成后再去做標簽,否則很容易造成混淆,這對以后的安裝維護都非常重要。

(3)線纜終接的余量應按設計與規范要求及施工的工藝要求給予充分預留,否則如果線纜短了幾公分,則整根線纜都要重新敷設,耗材費力,事倍功半。還應注意智能化系統各種線纜敷設要求的彎曲半徑不同:如非屏蔽4對對絞線大于等于4d,屏蔽4對對絞線纜不小于10d,同軸電纜大于等于10d,主干電纜不小于10d,光纜應超過15d。

2.4設備安裝

設備除應注意符合設計及合同規定的廠家、型號、規格、性能指標外,安裝時還必須注意以下三點:

(1)智能建筑中的子系統多,包括設備自動化系統、通信網絡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結構化布線。各系統新設備、新型號層出不窮,安裝前應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充分了解設備的各項性能指標要求與安裝注意事項,嚴格按照設計與廠家的要求安裝。

(2)設備安裝的位置與標高應符合設計與規范要求,垂直偏差不超過3mm,水平偏差應不大于2mm,設備表面應注意保護,各種零件不得脫落碰壞,標志應完整清晰,安裝應牢固,各種螺絲應擰緊,同時應按要求就近做好接地連接工作,保持良好的電氣連接。各類線纜跳線和插接件接線應無誤,接觸良好,標志齊全。

(3)設備的各種標識,端接線纜的來源去脈應標注清晰明了,否則調試時無從下手,維護時不知所終,直接影響整個系統的運作。設備調試和竣工資料應注意備份及存檔。

3.系統調試

系統調試分現場設備調試和系統聯動調試兩種調試方式。

3.1現場設備調試

由家居控制器本身可對數字量/脈沖量進行就地處理,所以只要通上電源后,便可對末端設備進行調試。對每一戶家居控制器的線路檢查無誤后,插上保險絲通電后,對末端設備調試。

紅外探測器調試:通上電源后,探測器指示燈亮說明電源已接通。用鍵盤布控15秒后,人在探測器探測范圍內走動,若蜂鳴器響叫正常,否則檢查線路和探測器是否有問題。

門磁開關調試:用鍵盤布控后,15秒鐘后打開房門,若蜂鳴器響叫正常,否則檢查線路及門磁開關上、下部分是否對正。

感煙探測器調試:通上電后,看探測器指示燈是否有節奏閃亮,否則查電源接線及探測器是否有問題;判斷探測器正常后,用煙進行模擬試驗。蜂鳴器響,則正常;否則更換煙感器。

煤氣探測器調試:通上電后,指示燈亮,則表示有電源到,再用氣體打火機放氣,探測器內置蜂鳴器響,則正常;同時檢查電動閥有沒有動作。

緊急報警按鈕調試:按下報警按鈕,蜂鳴器響,則正常;否則檢查線路。

3.2系統聯動調試

在對末端設備逐一調試后,便可系統聯動調試??刂浦行脑O備正常工作后,便可聯機調試,在網絡控制器中檢查各個回路的信號是否聯系上。檢查正常后,便可對每一個家居控制器聯網調試(調試步驟與現場調試相同),發現不正常時,首先查干線,再查現場的家居控制器,直到查到問題為止。由于“三表”中,在現場家居控制器不能直接調試,能在聯動中調試,調試時,通過放水、放氣或通電一段時間,在控制中心觀察,水、氣、電的數字源有無變動,否則檢查末端線路及水表、煤氣表、電表是否有問題。

結束語

智能建筑產生于信息社會,其開發應用是一項涉及到多學科跨行業的系統工程,但其最終是否達到令人滿意的各項功能要求,還是必須落實到與建筑相結合的施工過程和施工質量,尤其體現在智能化系統的安裝和調試方面。

參考文獻

1.徐興聲,智能大廈建筑的智能化與系統集成,工程建設與設計,2003(6)

2.吳成棟,智能建筑計算機網絡系統設計,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1)

3.張瑞武,數字城市與智能建筑,電工技術雜志,2000(11)

猜你喜歡
調試安裝技術
艦載火控雷達調試方法淺析
調試新設備
調試機械臂
探討電力系統中配網自動化技術
移動應用系統開發
民用飛機氧氣系統安裝設計研究
北京市中小企業優化升級
對大型電力變壓器安裝技術的探討
大型礦山設備生產安裝的基礎應用探討
試論現有電氣調試方法的不足和改進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