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業要大力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2011-12-20 03:49謝玉輝胡煒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建筑業建筑節能綠色

謝玉輝 胡煒

摘 要:人類進入21世紀,“生態覺醒”的浪潮席卷全球,尊重自然、關注環境、創造健康的生活與消費方式,正在成為時代的潮流,面對綠色思潮沖擊,綠色建筑思想應運而生。本文較為詳細地介紹了綠色建筑的由來、概念和理念;分析了建筑業推行綠色建筑發展的必要性;重點探討了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綠色建筑生態覺醒可持續發展

1 綠色建筑的概念

1.1綠色建筑的由來

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給人類社會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但也造成了對環境的嚴重污染和自然生態資源的破壞。隨著人們生態意識的覺醒,如何保護人類生存環境已成為全世界專家學者研究的課題。20世紀60年代意大利建筑師保羅·索勒瑞把生態學(Ecology)和建筑學(Architecture)兩詞合并為“Arology”,提出“生態建筑學”的新理念。1996年3月歐洲11個國家的30位著名建筑師,如R·皮阿諾、R·羅杰斯等,共同簽著了《在建筑和城市規劃中應用太陽能》的歐洲憲章。進入21世紀,一種新的生態價值觀正在成為規范我們社會行為的一種指導原則,把人與建筑、建筑與自然、資源與環境、社會與發展有機地結合起來,將成為現代建筑發展新的里程碑。綠色建筑(亦稱可持續建筑、生態建筑)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1.2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是指為人們提供健康、舒適、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動的空間,同時在建筑生命周期(物料生產,建筑規劃、設計、施工、運營維護及拆除過程)中實現高效率的利用資源(能源、土地、水資源和材料)、最低限度地影響環境的建筑物。

1.3綠色建筑的基本理念

綠色建筑基本理念可以概況為“節約能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以人為本”,具體來說,就是要達到高效清潔、舒適健康、和諧優美等幾個方面

1.3.1高效清潔是綠色建筑的核心。在綠色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要盡可能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積極開發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采用清潔生產技術,減少廢棄物,實現廢棄物的可循環使用。高效清潔使綠色建筑把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保護生態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最低的資源、最少的污染獲取最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3.2舒適健康是綠色建筑的基礎。舒適是指滿足人們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輕松、愉快地工作和生活。綠色建筑運用各種高科技手段,提高建筑的熱舒適、光舒適、聲舒適、視覺舒適。但舒適不等于健康,保障人的健康就要求建筑有充足的日照、良好的通風、無輻射、防噪聲、防沙塵等功能。此外,從心理和社會層面上,綠色建筑既要保證建筑的安全性和私密性,又要滿足人際交往溝通的要求。

1.3.3和諧優美是綠色建筑的精神境界

綠色建筑對自然環境來說是清潔高效的,對使用者來說是健康舒適的,從而使人、建筑、自然三者的關系處在相融的和諧之中。綠色建筑除了與傳統的建筑美學的文化層面、形式層面的特征相融合外,由于它是建立在用最少資源而獲得最大多樣性和豐富性的美,因此這是一種可以看得到,可以感受到的全方位的和諧、優美。

2 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必要性

2.1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是建筑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人類從自然界所獲得的50%以上的物質原料,是用來建造各類建筑及其附屬設施,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又消耗了全球50%的能量;在環境總污染中,與建筑有關的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就占了34%;建筑垃圾則占人類活動產生垃圾總量的40%。我國自然資源相對匱乏,許多資源的人均擁有量居世界平均水平以下,在46種支持性資源中,到2010年只有20種可以自給,到2020年只有6種可以自給,其余將大量依靠進口。而我國年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資源消耗總量增長迅猛,且建筑耗能高,土地資源、水資源、材料資源浪費十分嚴重,過量的開采和使用常規資源又造成了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在建筑領域中,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

2.2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是建筑業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必然選擇

我國加入WTO以后,根據《政府采購協議》,世貿組織所有成員國的建筑市場更加開放,建筑業企業面臨著爭奪國內外市場的雙重壓力。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環境政策對國際關系的影響越來越大,各種環境條款紛紛出臺。實踐證明,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實行綠色設計、綠色施工和綠色管理,使建筑生產和服務達到國際環境管理標準,取得ISO14000認證,是我國建筑業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唯一選擇。

2.3推進綠色建筑發展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企業競爭力是指在競爭性市場中一個企業具有的能夠持續地比其他企業更有效地向市場提供產品和服務,并獲得盈利和自身發展的綜合素質。提高企業競爭力,需要從技術、管理、服務等方面采取改進措施,而發展綠色建筑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2.3.1發展綠色建筑,有利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綠色建筑的實施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求從規劃、設計、物料生產、建造等各個環節都必須實施科學管理;使企業從被動的適應轉變為主動地響應,使企業實施綠色建筑規范化、制度化。發展綠色建筑,企業應通過ISO14000國際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因為它融合了世界許多國家在環境管理方面的經驗于一體,是一套完整的可操作性強的體系標準,它不僅能提高企業環境管理水平,而且可以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2.3.2發展綠色建筑有利于企業技術創新。技術創新能力是衡量企業競爭的重要標志。綠色建筑要通過高新技術的應用才能實現,我們既要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又不能生搬硬套;企業應結合我國的國情,研究開發綠色建筑的關鍵技術和產品進行技術創新,提高生產力水平,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2.3.3發展綠色建筑有利于企業節能降耗。實施綠色建筑必然要實施綠色施工,由于封閉施工、減噪、減污、清潔運輸等會帶來成本的增加,但同樣由于采取廢水回用、廢棄物的重復使用、選用含能量低的材料、施工機械節能節水等措施會降低企業成本,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

3 推進綠色建筑發展的應對措施

3.1樹立綠色建筑新理念

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來,由于生態的覺醒,人類最大限度地向自然索取財富,開始改變為合理利用資源,讓人類活動與生態環境協調起來,綠色建筑理念也由此而產生。建筑企業全體員工要培育“綠色建筑”、“綠色施工”、“綠色管理”的意識,使“環保、生態、綠色”的理念深入人心。

3.2以建筑節能為突破口,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能源問題已成為人類面臨四大生存問題之一,在能源的消耗中,建筑耗能占總能耗的25~40%,降低建筑能耗意義重大。在上海、北京等地的經驗表明,通過改善建筑圍護結構保溫隔熱性能、提高設備和系統能源利用效率,即可達到節能50%,其建造成本不過增加5~7%,而且一般可以通過節能效益,在5年左右回收。由此可見,在全國范圍內以建筑節能為突破口,在經濟發達地區推廣綠色建筑,待條件成熟后全面推進綠色建筑發展,到2020年,我國建筑資源節約水平接近或達到現階段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3.3建立健全發展綠色建筑的政策法規體系

綠色建筑的核心是節能、環保與健康。綠色建筑不可能由市場自發地推進,需要政府利用法律、行政、經濟等多種手段進行強有力的引導和干預。而我國法律對建筑節能、環保缺少具體明確的規定。雖然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但都側重于工業環保、節能,對建筑業難以起到作用;而建設部頒布的《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以及一些建筑節能標準,有些省市根本不予理睬,或以種種理由推托。建議全國人大對相關法律補充修改,充實建筑節能、環保等方面內容,或國務院制定《建筑節能管理條例》,明確地方政府的職責。建設部應加快有關標準規范的制定,如《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綠色建設技術標準》等。

參考文獻:

[1]申琪玉,劉榮英.建筑業要大力推行綠色管理[J].建筑經濟,2008(8)

[2]林汝愷.生態建筑給我們的不再是概念[J]. 建筑時報,2009.10.11

[3]楊靜谷.節能建筑與綠色建筑并舉[J].建筑時報,2009.2.4

[4]胡春明.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J].建筑時報,2008.3.28

猜你喜歡
建筑業建筑節能綠色
中國建筑業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實證分析
中國建筑業上市公司成本粘性實證分析
2018年一季度建筑業總產值3.8萬億元
四步節能
追蹤綠色的秘密
3600萬建筑業農民工納入工傷險
珍愛能源 延續價值
節能建筑現狀與發展前景探索
再造綠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