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公路工程建設中的環保問題

2011-12-20 03:49張盛英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公路環境保護污染

張盛英

摘要:本文從公路的勘測、設計、施工、監理、養護和管理等方面論述了公路建設、施工等過程中存在的應引起重視的環保問題

關鍵詞:公路工程建設環保

公路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公路工程建設迅猛發展,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隨著公路工程建設規模的逐步擴大,環境保護問題日益突出,如何保護環境,防止污染,使公路在滿足安全、舒適、暢通、便捷的公路運輸環境的同時,與周圍環境協調發展成為公路建設者們關注的熱點。

長期以來,在公路的勘測、設計、施工、養護和管理過程中,由于對保護公路生態平衡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采取措施不力,致使公路周圍植被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沿線兩側砂石裸露,水土流失嚴重,公路施工垃圾隨處可見,公路兩側居民、農田、草原長期受粉塵、廢氣等污染,公路生態環境遭受不同程度破壞,公路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對公路環境的保護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筆者根據多年的施工、設計所見所想,就公路工程建設與環保問題談幾點看法:

1、提高公路建設環境保護認識,增強公路建設者的環境保護意識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又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環境保護人人有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曾經觀察到有些設計或施工隊伍,在不易中斷施工的工程中或為了趕進度,省時間,往往采用吃盒飯或便餐的方式,這無可厚非,但是吃剩的飯菜,一次性飯盒,塑料袋,食品包裝袋等隨處丟棄,從而造成施工現場周圍環境的污染,暫且不說現在不允許使用一次性飯盒、塑料袋,就連很容易收集起來處理保護環境的行為,為什么就做不到?這是因為我們缺乏這種保護環境的意識,所以要想保護環境,首先必須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2、堅持全面規劃、合理布局、保護環境的原則

在公路建設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要重視環境保護工作,要有超前性、指導性和預見性,不能單獨依靠后期的工作治理。在公路的規劃、勘測與設計中,應進行公路建設環境影響評價,把環境保護措施納入設計預算中。要堅持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相結合,預防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科學合理地完善地區公路網規劃,把維護生態平衡,保護公路環境納入公路網的規劃和設計中,使之與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保護規劃相結合,盡量減少破壞環境資源因素,從根源上搞好公路環境保護。

要合理利用土地資源,在公路規劃設計階段,就應對沿線的土地資源進行詳細的調查研究,結合當地的發展規劃合理開發,選擇適宜的路線線位。如在山區盡量不占經濟森林區,利用荒嶺等平瘠地區布線;在平原區應盡量不占或少占高產農田、果園。利用荒地、灘涂等荒蕪區布線。

要保護水資源。不得占用城鎮居民區的飲用水源,避讓距離不宜小于100米;水庫、魚塘等地要注意避讓,必須通過時宜將路線布設水體下游,并采用綠化等隔離防護措施保護水質免受污染。路線應注意保護自然水流,盡量不改變水流方向,不壓縮過水斷面,更不得堵塞阻隔水流。設計路線排水系統時,路面水、邊溝水排入一定的水域,不得隨意排入公路兩側的水體或土壤中,以免污染周圍的水土資源。

要選擇好取土場位置。為了少占農田,不破壞農業生態現狀,取用土石方場應選擇在貧瘠地段,集中取土,而且設計的料場位置及儲量準確,以免造成施工單位找料場困難,或因儲量不夠而盲目開采,從而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在滿足線型要求的前提下,盡量避免高填路基。當遇有地下水位較高或路基強度不足問題是可以采用換填加固等方式,這樣雖然造價增加,但占地相對減少,對于長遠利益來說,是利大于弊的。

3、強化公路減少施工中的環境保護管理,嚴格控制和防止公路污染

由于公路沿線各種污染源數量的不斷增多,向公路用地范圍內亂排廢水,亂倒垃圾現象時有發生,公路環境經常遭到污染。再加上地方政府與公路交通部門存在條塊分割,各行其政,互相推諉扯皮,缺乏與公路管理相配套的地方環境管理法規,無法可依,致使控制和防治公路沿線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力度小,公路環境管理滯后。

4、搞好公路綠化是提高公路環境質量的重要措施

目前公路綠化率還是比較低的。因為在公路設計中一般較注重線形、結構等級的設計,忽視了綠化設計。綠化植物能夠吸收和減少有害氣體,具有殺菌、消毒、防風、固沙、除塵、調節濕度和溫度,起到凈化空氣,美化路容、鞏固路基、保護路面、舒適旅行等多種功能。除林區公路天然條件形成綠化較好外,農區、牧區多數公路裸露在自然界中,人工植樹植被少,道路綠化率低,對周圍環境及生態平衡產生了很大影響。所以在路線設計的同時,不可忽視綠化設計,以美化公路景觀并防塵。

5、從根本上強化環保工作,增強環保意識

在招投標工作中,應將施工過程中環境保護措施作為評價投標書好壞的一項重要內容;而在公路竣工驗收時,應將環境保護的有關指標作為重要的驗收內容,增強全員環保意識。

6、建立健全地方公路環境保護機制,依法治理

修路就得需要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離不開我們的土地資源,有些施工單位為了搶工期,趕進度,不按設計指定料場而是就近隨處開采,從這山頭開一道溝,一檢驗材料不符合規范要求,就從另一山頭又開一道溝,而且施工完畢不恢復植被,從遠處看很煞風景,就像滿頭黑發從中間剃一刀一樣,難看至極。土石方的亂取亂挖、亂棄廢土,大面積破壞原有植被,造成綠地減少,沿線嚴重砂化,粉塵漂浮,污染農田和草原等。由于植被破壞,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致使農林、牧區遭受生態環境破壞的懲罰。為什么這種亂取亂挖、亂棄亂堆的現象屢禁不止,就是因為我們法制手段還不健全,缺乏管理力度。我們要強化公路建設施工的環境保護管理,積極貫徹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用法制手段來保護環境,加大綜合治理力度。

7、施工中常見的應該注意的環保問題

用于養生的塑料薄膜在施工完畢后對不可利用的廢舊塑料薄膜應集中收集處理,而不是任其隨風刮得滿地都是漫天飛舞。

瀝青拌合場粉塵處理,有些單位對粉塵的處理不及時,不徹底,造成粉塵漂浮、空氣污染。

棄土堆及取土場:要在指定料場集中取土,并在指定地點棄土。防止隨處傾倒棄土,導致綠地減少,垃圾增加;施工中的挖沙采石、取土,應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配合下,結合土地利用規劃和環境規劃,選擇貧瘠地段集中封閉作業,注意保護當地植被,防止水土流失,避免直接在道路兩側隨意取沙挖土或薄層大面積取土,破壞植被。施工結束后,應對沿路進行全面檢查,取料場及棄土堆都要恢復植被植樹或種草,防止水土流失及其他環境問題。

在草原修路,要有專用便道。不能在草原上隨便行駛導致這開一條便道,雨天不好走再另開一條便道,導致偌大的草原橫七豎八的出現了很多條路,而這些便道經過施工車輛的長期中載碾壓,很難再恢復其本樣。

路線盡量避開沿線重要歷史文物遺址,并盡量遠離村鎮,以減少交通噪聲對學校、居民環境影響。

拌合場、預制場應遠離城市布設。

要注意在公路運營中產生的環境污染。車輛行駛中產生的噪聲、震動以及排放的有害廢氣嚴重超標,車輛運行中散落的各種廢棄物、粉塵等構成污染公路環境要素,缺乏管理力度。

總之,在公路的建設與管理中必須兼顧環境保護,防止污染,創造安全、舒適、暢通、便捷的公路運輸環境,為美化環境發展經濟服務。公路環境是自然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是一項造福子孫后代的偉大工程,涉及千家萬戶,各行各業。要認真做好這項工作,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公路環境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納入到公路勘測、設計、施工、監理、養護和管理工作中,使公路建設事業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猜你喜歡
公路環境保護污染
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之重大(點)工程
“播放”音樂的公路
家鄉的彩色公路
哪個罐子里的藥被污染了
中國十大壯美公路(一)
新《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發布
你是污染鏈的第一環嗎
Beijing Review(2008年32期)2008-08-30
洗手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