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英語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閱讀能力

2011-12-20 03:49黃高貴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養成習慣實施途徑閱讀能力

黃高貴

摘要: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形成了依賴心理,在中學時代,能夠通過預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既可為將來進入高?;蜃呦蛏鐣膶W習打下良好基礎,不致在大量的新知識面前不知所措,也就不會落在時代的后面;具有很好的閱讀能力有助于預習時對新課文知識的理解,熟悉所學知識的內容。閱讀是預習能力的發展,是自學能力的具體表現。所以,在中學階段培養學生英語自學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訓練,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自學成為他們內在的需要,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從學會到會學,使學生真正獲得適應社會需要的學習能力。

關鍵詞:養成習慣、閱讀能力、實施途徑、實驗效果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elf-learning reading abilityon English teaching

DaZu county city south high middle school in Chongqing City Huang Gaogui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make students form the dependent psychology, high school can pass previe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skills, and understanding ability,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bility, for that, it can enter the universities for the future or to social learning and lay the good foundation, and not in a large number of new knowledge presence at a loss, also won't fall in the back of The Times; Has the very good reading ability help prepare for the new text knowledge when understanding, familiar with the contents of the knowledge. Reading is to prepare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is the manifestation of self-study ability. So,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raining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is very important, and this need teacher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the students training, stimulate students' thirst for knowledge, to become their inner need to self-study, make the students happy to learn, to learn from society, students gain a real meet the need of social learning ability.

Key words: develop a habit, reading ability and means, experimental results

一、有步驟、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養成預習習慣

1.適應期:其任務是把學生從“老師抱著走”過渡到“老師扶著走”。預習前,教師給學生一個預習提綱,即要把預習的內容概括成幾個問題或知識點,再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要求學生根據問題或知識點做好預習并記好筆記,課堂上釋疑。并將有關的材料發給學生,他們首先自己尋找答案,然后在課堂上講解、討論。

2.半自主期:在學生具有一定的預習能力的基礎上,圍繞著教材師生共同確定預習的內容,學生自己尋找有關的資料,做好預習筆記,課堂上討論、釋疑。每周用一節課的時間和學生們共同確定一周內要上的內容,學生利用字典等工具書解決一部分難點,課堂上進行以某組主講,其它各組提問,這樣學生間相互動起來了。教師講學生之所想,做到了有的放矢,課堂的聽課效果大大提高。

3.自主期:“以課本為依托”輔以一定的參考資料,學生自己確定重點、難點,在有關的參考書中尋找答案,課堂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釋疑,相互補充,教師總結,測試預習效果。實際上,學生已經能夠自主地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1.糾正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不良習慣

グ鎦學生克服閱讀中的不良習慣,提高閱讀速度。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技巧,對提高閱讀能力至關重要。學生閱讀文章時常采用的方式是唇讀、指讀、回視重讀或遇到生詞就查辭典等不良習慣,這就分散了學生的精力,影響閱讀速度,容易使得學生只停留在某個詞或句子上,學生獲得的信息支離破碎。因此,我常指導學生養成默讀習慣,抓住句子中的核心句,從一個句子快速地掃視到另一個句子,進行連貫性理解的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略讀和詳讀)。如:消遣類的小故事,新聞類的讀物,語言結構比較簡單,只要知道內容大意即可,就采用略讀方法;如果要尋找某個具體的資料或信息,或對材料從表層到深層進行理解,就要詳讀.

2.由段落閱讀逐步過渡到簡易讀物、新聞、小說,培養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促進閱讀理解能力提高。充分利用課本教材,將精讀與泛讀統一運用,精讀教材學生從中可以學到語法、詞匯等,是獲得英語知識的重要途徑,如:尋找每段的中心句,歸納中心,回答問題等以此來培養學生把握文脈、獲取信息、分析推理、深層理解的閱讀理解能力。在精讀的基礎上,進行“量”的擴充,鞏固“精”中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挑選各種文體的簡易英語讀物,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不斷激發學生閱讀興趣,不斷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知識與文化背景知識的融會貫通,逐漸達到精讀與泛讀的協調發展,最終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ト、主要實施途徑

ナ凳┩揪妒墻逃機制的組成部分,是理論的實踐形式。培養中學生英語自學能力的研究通過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閱讀習慣,促進自學能力形成。

1.在管理上,建立學習小組,研究初期強調每位學生認真做好預習,輔之以檢查督促評比;中期以特色為主,帶動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后期互幫互學,小組競爭。

2.在教學上,以人為本、以情為線,為學生創設民主、寬松、積極向上的學習環境。

3.操作上,做好各方面的調查工作。主要采用了調查法、行動研究法與個案研究法。

サ韃櫸ǎ和ü問卷調查與訪談,對學生預習能力與閱讀能力作調查。一是對前期水平和后期水平作對比,二是了解學生對待預習和閱讀的前后不同態度作比較。

バ卸研究法:邊行動邊反饋,不斷調整充實研究的內容,使研究更符合學生的實際,因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ジ靄稈芯糠ǎ鶴ズ昧酵反動中間,通過對好差兩頭個案追蹤調查,有更多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帶動全班研究工作的順利進行。

ニ?、焉A習習慣實驗效果

通過培養學生預習習慣,改變學生學習英語的態度,通過指導教會學生閱讀技巧及方法,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促進英語自學能力的形成。

1.學生積極做好預習工作,主動參與教學,成為課堂的主人

ピ謔笛櫓卸嗍學生能自覺查找資料、辭典來解決疑難問題,由過去的識記課本知識變為能自覺地加深知識的難度,拓寬知識面。一些原來上課不專心,不善于發問的學生,也變得愛思考愛發問。學習態度的轉變提高了學習效果。從學生群體的變化來看,學生已能主動地參與教學工作。學生通過預習確定了一堂課的重點,難點。課堂上大家討論釋疑,激發了學生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了教學工作,教師在課堂上用答疑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補充學生預習方面的不足。

2.變考試為復習。學生自己出試題自測或互測,可檢測自己預習復習情況,而“試題匯編”是源于對學生自尊、取勝等心理機制的調動。只要好試題就可以編入班級題庫中,差生擔心同學說自己的題出得沒水平,學習尖子擔心回答不出差生出的題,于是每一位學生主動地投入已學知識的認真、全面、深入復習中,以達到變被動應考為主動復習的目的。

五、教學中的實驗論證

1.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在教和學兩個因素中,教師的“教”是外因,是學生學好的主要條件,學生的“學”是內因,是學生學好的依據。所以學生的學法決定教師的教法。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非智力因素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動力、定向、引導、維持、控制和強化作用。所以在課堂內外要注重啟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通過預習解決了部分疑點,尚有一部分在課堂上通過同學們相互補充講解得以解決,許多學生在課堂上實際已成為一名老師了,而教師只是講學生所“想”,將學生解釋的疑點難點加以補充歸納。對于英語基礎較差的學生采取課外輔導、督促的方式,循序漸進地引導他們做好預習復習工作,課堂上創造機會給他們展示自己的能力,使他們有成功感,逐步激發他們對英語的興趣。

2.情感教育是教師授業解惑的先決條件。教師的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的眾多因素中最突出的因素?!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睂W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后,會從內心受到鼓舞、激勵,受到信賴,感到欣慰,并愉快地接受教誨。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消除差生概念,無論學生的成績行為有多差,他都有優秀的一面,抓住其“閃光點”,因勢利導,促進其它方面的提高。第二,寬容信任鼓勵每一位學生。任何人都會犯錯誤,既要指出其錯誤,又要寬容信任其能改正錯誤。第三,讓學生提出改進課堂教學的意見,尊重學生的意見,當學生對一堂課持否定的態度時,我就召集學生,大家一起來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實行教學民主。

プ苤,教學中要拓展閱讀的時空,豐富學生參與的內涵,發展學生的參與能力。就英語閱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而言,學生必須將閱讀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課外閱讀越多,詞匯復現率越高,對單詞和詞組就越熟悉,閱讀的速度就越快,理解能力就越強,進而形成課內外閱讀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充分體現了完善自我、充實自我,持續終生的學習行為方式的魅力。

猜你喜歡
養成習慣實施途徑閱讀能力
談如何克服中學生學習英語的倦怠現象
傳統節日教育在幼兒教育中的實施初探
創新教育督導方式 推動學校內涵式發展
淺談初中物理啟蒙教學策略
試析提高二外日語閱讀能力之對策
分層導學有效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