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方案研究

2011-12-20 03:49熊小艷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 2011年23期
關鍵詞:園林植物綠化園林綠化

熊小艷

摘要:園林綠化是園林綠化的重要部分。若要改善生態環境,搞好園林綠化則是重中之重。而植物作為園林綠化中重要的素材,園林工程的質量及園林功能的發揮受到植物配置的優劣的直接影響,植物配置是園林規劃設計中需要注重的環節。本文就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常見問題和植物配置遵從的原則進行探討,并相應的提出配置的手法。

關鍵字:園林綠化 園林植物 配置方案

隨著環境建設日益受到重視,各地園林綠化建設步伐的飛速發展,許多優秀的園林建設能將人與自然協調起來,再現歷史文化內涵精髓,對園林綠化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如其分,園林綠化樹種又因其絢麗多姿和千姿百態,在美化環境空間、營造自然生態氛圍時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在園林綠化植物配置過程中不僅僅要遵循科學性,而且要講究美學性,力求科學與美學的合理結合,以發揮園林植物的綜合功效。

園林綠化中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常見問題

1. 綠化空間利用過于單一。雖然近年來的綠化提高了綠化面積,但綠化的生態效果不顯著。單調的草坪,街道兩旁直立的行道樹,都是空間的單一利用。然而人們生活在一個立體空間中,綠化也應當是立體化、多層次的。在植物配置中應注意喬木、灌木、草的合理運用,并同時結合藤本植物和地被植物加以修飾。

2. 植物配置模式化一成不變、千篇一律。受日益流行的同際化思潮影響,較為成功的園林設計案例被許多城市爭相效仿,導致各個城市的園林綠化趨于模式化,很多城市園林綠化都采用了大面積草坪種植來點綴雕塑或模紋花壇,使得城市風格雷同,毫無特色。

3. 植物色調單一。植物所呈現的色彩是重要的觀賞對象。但是現在大部分城市的植物色調單一,幾乎全為的綠色,缺乏色彩的多樣化,令人感到視覺疲勞。

4. 植物的功能單一。植物的特殊功能是園林綠化時要考慮的重要方面。園林植物不僅具有觀賞、遮陽的功能,還能防塵、隔音、保持水土和凈化空氣等。但在目前大多園林綠化設計中普遍的只重視植物的觀賞性,而忽略了其他的功能。

5. 沒有層次,雜亂無章。當前的綠化配置有的規劃密度過大,剛剛植時覺得好看,但植物生長若干時間后相互擁擠,這樣不但浪費植株,而且容易造成景觀的缺失。

植物配置遵從的原則

1.主題原則。主題原則是植物配置的首要綱領,貫穿這個綱領,確定要通過什么樣的植物景觀表現出什么樣的主題。這種景觀常需要用到一種或幾種特定的花卉、喬木、灌木,進而形成一種獨特的風格,延伸并深化其內涵,最終形成一種文化和精神的特征。

2.整體優先原則。園林綠化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規律,利用當地所處的環境及地勢特征、自然景觀等進行科學的建設或改建。要高度重視自然景觀、歷史文化景觀的保護,以及維護當地物種的多樣性,使園林與自然和諧,保持地方特色。

3. 經濟原則。在一些管理水平較高的綠地或單位附屬綠地上,可以考慮園林綠化與果品生產相結合,但在一些公共綠地上要慎重選擇。經濟原則另一層含義是發展節水型園林,或是在植物配置中適當考慮到節水的問題。如有節制的發展大面積草坪,特別是冷季型草坪,選擇節水耐旱的草坪品種。多選用鄉土樹種,一方面能展現本地植被特征,二來能夠減少經濟開支。大面積綠化時應以鄉土樹種為主體,這樣可以大大地削減開支,同時又能使園林充分展現地方特色。

4. 生態原則。任何植物生長的發育都依賴于它所處的環境,園林中植物是否能成活以及生長狀況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環境條件的影響。為了滿足生態環境,植物配置選擇應該做到適地適樹,引入外來植物時需經過試驗、馴化,要確保其能夠適應當地氣候和土壤環境。

園林綠化植物配置的手法

1.各類植物相互之間的配置

園林植物的布置方法主要有孤植、列植、對植、叢植和群值等幾種。孤植主要顯示的是樹木的個體美,常作為園林的主景。在其周圍配置其它樹木時,應保持合適的種植距離,保證其觀賞效果。列植也稱為帶植,是指成帶成行栽植樹木,多應用于道路的兩旁的綠化,或者規則式廣場周圍。若作為園林景物的背景或隔離措施,一般采用密植,形成植物屏障。對植就是對稱地種植數目、體積大致相等的樹木。多應用于門口、廣場或橋頭的兩邊。叢植為三株以上不同樹種的組合方式,廣泛運用在園林中。既可用作主景也可用作配景,也可用作背景或隔離措施。配置應自然,符合藝術中的構圖規律,達到既能表現植物的群體美,也能看出個體美的效果。

2.園林植物與其它園林要素相互之間的配置

水景植物配置:園林中的各種水體,要滿足水體生態環境要求。水邊植物應選用姿態優美、耐水喜濕、色彩鮮明的灌木和喬木構成主景,或與花草、湖石相結合裝飾。豐富水景要選用花木或有色葉木。在較大的水面旁栽種高大喬木時,要注意林冠線的起伏、透景線的開辟。在有景可映的水面,則不栽種水生植物,以擴大空間感,將遠近景色構成一幅"水中畫"。 路旁植物配置:需要注意創造出不同的園路景觀,例如竹徑、山道、花徑、野趣之路等。在自然式園路中,應打破一般行道樹的栽種格局,兩旁的植物不一定為同一種類,但必須取得均衡和諧的效果。株行距應與路旁景物相協調,預留出透景線,創造"步移景異"的條件。路口可以栽種鮮艷的孤植樹或樹叢,作為對景或作標志,起想到作用。在次要的園路或小路路面,可鋪鏤空瓷磚鑲嵌草皮,豐富園路景致。 建筑物旁的植物配置:首先要符合建筑物的風格,例如在杭州"平湖秋月"碑亭旁邊栽植一株樹冠碩大的秋色樹。第二,要令建筑物與周圍環境協調。如果建筑物形體過于大,建筑形式略顯呆板,或地理位置不當等,都可栽植植物彌補。再次,要增強建筑物的基礎種植,墻基應栽種花草或灌木,使得建筑物與地面之間有一個過渡的空間,起穩基的作用。假山觀賞石旁植物配置:假山景觀一般以表現石頭的外形、質地為主,不應過多地配置植物??稍谑耘渲靡粌芍晷棠净蛐」嗄?。在需要遮掩處,可種植攀緣植物。半埋于地面的石塊,常常以稀疏帶草或低矮花卉相搭配。溪澗旁石塊,常植以各種水草,以映自然之趣

3.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在園林空間的應用

植物配置的藝術手法運用在園林空間中,無論以植物為主景,還是植物與其他園林要素共同構成主景,在植物種類的選擇、數量的確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方面都應強調突出主體,以表現出園林空間景觀的特點和風格。對比和襯托是指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特點,運用植株的姿態、高低、葉形葉色、花形花色相對比,勾勒出一定的藝術畫面,襯托出植物景觀的美。 動勢和均衡是利用各種植物姿態不同:有的具有規整美、有的具有動態美。在配置時,要注意植物與植物之間或植物與環境中其它園林要素之間的和諧協調;同時還需要考慮植物在不同的生長階段和不同的季節的變換,不要忽略此現象而產生不平衡的狀況。 層次和背景是為克服景觀的單調,以灌木、喬木、花卉、地被植物進行多層次的種植。不同的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間分隔種植,可以讓植物景觀豐富多彩。背景樹一般應高于前景樹,栽植密度可大,最好能形成綠色屏障,色調偏深,或與前景的色調和色度有較大的差異,一次加強襯托效果。

總結:

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既不能是簡單的綠色植物的堆積,也不能是返璞歸真,而是各生態群落在審美的基礎上藝術的配置,是園林藝術設計的進一步延續和提升。園林植物配置的原則可以歸納為“觀賞為主、迅速見效、遠近結合、改善環境、群眾歡迎、適地適樹”。在考慮生態效益的前提下,兼顧城市景觀的效益,體現當地的個性特色,重視當地歷史人文的保護和當地歷史文化內涵的發掘,發揚地方傳統文化精髓,提升園林綠化藝術品位以及文化水平。用合理、豐富、多彩、健康的植物創造出更和諧、更美麗的自然景觀,充分發揮園林植物的綜合作用,更好地造福于人類。

參考文獻:

[1]吳燕麗.園林設計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10).

[2]胡旭明.園林綠化植物配置探討[J].山西林業,2008,(1).

[4]富英?。疁\談園林植物配霞[J].園林,2006(6).

猜你喜歡
園林植物綠化園林綠化
流蘇樹與美國流蘇樹園林綠化前景探討
園林綠化的施工與養護管理措施
淺談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
西北園林植物景觀的空間意象與結構解析研究
園林植物害蟲種類及防治技術
我愛綠化
沙湖立交綠化
小猴栽樹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