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提升職業競爭力的高職秘書專業教學創新研究

2012-01-29 05:46方燕妹
職業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職業指導秘書競爭力

方燕妹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300)

基于提升職業競爭力的高職秘書專業教學創新研究

方燕妹

(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 廣州 510300)

秘書走向職業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秘書職業化對秘書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秘書專業的人才培養必須打破原有的教育體系,進行改革創新,構建新型的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科學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打造其職業競爭力,從而實現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人才培養目標。

職業競爭力;高職;秘書專業;教學創新

“職業競爭力”(Professional Competence)是國外教育界提出的術語。1996年,原英國教育與就業部高級培訓顧問Graham Cheetham先生和謝菲爾德大學Geof Chivers教授共同撰文提出了一個定義職業競爭力的模型。他們認為,職業競爭力主要由四種核心競爭能力和元競爭能力組成,其中,核心競爭能力包括功能性能力、個人或行為能力、知識/認知能力、價值/道德能力;元競爭能力包括人際交流、自我發展、創造性、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核心競爭能力是判斷個人職業競爭力的重要標準,而元競爭能力則會讓人學會如何掌握和提高職業競爭力。

我國的秘書專業教育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80年代,而秘書真正走向職業化則是在1998年,原勞動部頒發了《秘書職業資格鑒定試點工作方案》,才邁開了我國秘書職業化的第一步。秘書職業化對秘書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提升秘書專業學生的職業競爭力,就必須打破秘書專業原有的教育體系,構建新型的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科學培養秘書專業學生市場所需的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

影響高職秘書專業學生職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一)職業價值觀

職業價值觀指人們對待職業的信念和態度或是人們在職業生活中表現出來的一種價值傾向,是價值觀在職業選擇上的體現,也可稱之為擇業觀。職業價值觀在大學生職業發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的擇業態度和行為,是個體評價和選擇職業的標準。大學生的職業期望、就業后的工作態度和勞動績效水平深受其職業價值觀影響??傊?,大學生的職業價值觀對大學生的職業選擇、工作目標、努力程度、自我實現等有重大影響,制約著大學生職業競爭力的形成與發展,科學的職業價值觀是形成職業競爭力的基礎。

(二)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

主要指適應崗位技術或管理要求所應當具有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學生的專業能力越是符合崗位要求,越是具有獲得這個崗位的競爭能力。秘書職業崗位要求秘書人員應成為具有輔助管理和綜合服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強調有“辦文、辦會、辦事”的職業能力。因此,是否具備寬厚扎實的管理專業知識、寫作知識、文書處理知識及一定學科的背景知識,是否具備熟練的秘書日常業務工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寫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與敏銳的洞察力和綜合思維能力,成為影響秘書專業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關鍵性因素。

(三)學習能力

秘書工作是一種綜合服務性工作,既要當參謀又要當助手,要求秘書的知識面要廣,接受信息量要大。因此,秘書應具備一個由基礎知識、專業知識、拓展知識組成的金字塔形的知識結構模式,并吐故納新,保持動態發展,才能適應崗位對知識更新的要求。秘書擁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越符合組織發展時,他在組織中的職業發展就越順暢。學習能力不僅是秘書職業生存的需要,更是職業發展的需要。

(四)心理素質

良好的心理素質主要包括理性的認知觀念、恰當的情感調控、良好的性格特征以及健全的自我意識等方面。心理素質是素質結構的重要內容之一,與道德素質、身體素質、文化素質等相互滲透且融為一體。秘書工作繁雜瑣碎,要協調處理好各方面的關系,要求秘書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目前,高職秘書專業學生普遍容易出現世界觀不正確和理想缺失的問題,對自己的職業前景感到迷茫。又因為秘書專業多數是女生,其意志力和耐挫折力相對薄弱,極易導致價值觀和成才觀偏離等問題。這些必將對秘書專業學生個體的人格完善和事業成功產生嚴重障礙。所以,良好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秘書專業學生職業競爭力形成的重要前提。

(五)高校就業管理

學校對就業管理越重視,畢業生職業競爭力就越強。學校如果能夠圍繞就業需要成立就業管理機構,對各專業學生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引導大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同時主動與用人單位溝通,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及早為學生牽線搭橋,使學生和企業之間建立聯系,可以使學生減少職業選擇的盲目性,獲得更多的擇業知識與技巧。反之,則會降低學生職業競爭力的指數。因此,高校對就業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也直接影響學生的職業競爭力的形成。

改革創新秘書專業教育體系是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重點及難點

職業競爭力與專業人才教育質量密切相關,而人才教育質量又與專業教育教學體系關系密切。提升秘書專業學生的職業競爭力要從社會和企業用人需求出發,突出對學生職業能力和實踐技能及職業綜合素質的培養,以職業技能和職業智能建設為重點,做到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模式、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相互結合、相互統一。因此,進行專業教學體系改革創新是提升學生職業競爭力的重點,也是難點。

(一)科學定位人才教育目標

秘書專業人才教育創新的前提在于科學合理的定位,只有明確了教育定位,才能制定教育創新的方向和目標。高職秘書專業教育改革應以秘書職業的變化為導向,以職業需求變化為出發點,科學定位秘書人才教育目標,不能把秘書專業人才培養等同于高校中文專業或外語專業的人才培養。根據市場需求及秘書崗位(崗位群)所需能力與素質分析,高職秘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應定位為適應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型企業需要的具有輔助管理和綜合服務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以此設計秘書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實現秘書職業的可持續發展。

(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企業對秘書的需求量越來越大,而企業秘書人才也主要來源于秘書專業教育。但調查數據顯示,秘書專業畢業的學生相對其他專業一年內的離職率偏高,學生離職的主要原因是不能適應企業環境,看不到發展前景。因此,學校要為行業企業提供真正有用且留得住的秘書人才,也需要行業企業的支持和幫助,秘書教育應抓住這一契機,實行校企合作辦學,實現訂單培養新機制。企業的秘書需求不同于其他崗位,一個企業最多只能容納1~2名秘書,“訂單式”培養對于秘書專業實施起來是有很大難度的,但應努力尋找突破口,把對“企業”的界定放寬,把視野放大。如可與行業協會、區委會、會展公司、文化產業機構簽訂訂單,由這些部門牽頭,聯系其旗下管轄的企業,實現學校與企業的對接。校企雙方加強對話,學校應主動采取行動,積極滿足產業界的需要;要及時了解企業對秘書人才需求的變化,及時調整和更新教學內容,突出實踐性教學環節,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聘請企業或行業秘書精英參與學校的教學改革、質量評估等工作,使學校的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實踐訓練等都能符合企業的實際需要;進一步在企業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深入走校企結合之路,

(三)優化課程內容設置

根據秘書職業能力、職業核心競爭力與職業通用競爭力,用人單位對學生綜合素質要求改革創新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環節,整合知識模塊,科學設計實踐項目。

注重“三個結合” 注重基礎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的有機結合,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注重人文社會科學與技術教育相結合?;A課教學以“必需”、“夠用”為度,專業課教學力求突出內容的針對性、實踐性和應用性。高職教育最顯著的特征是實訓課教學在整個教學中占較大比重,秘書專業的實踐教學課學時應不低于40%。因此,應設置相對獨立的實踐課程體系,重視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營造仿真的職業實訓環境,使學生掌握開展秘書日常事務所需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設置“3+X” 3是指形成秘書知識結構的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和與專業知識相關的素質拓展類知識。X則是一門行業知識任選課,主要是學生根據自己將來的職業發展方向自行選修,完成相應學分。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對將來從事的行業的了解,增強信心。

倡導“兩個雙證書” 一是畢業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將考取職業資格證書融入課程體系設置中;二是秘書專業畢業證書與第二專業畢業證書或結業證書,大力鼓勵學生在修讀秘書專業的同時,根據自己的職業理想選擇另一技術專業進行研修,爭取在畢業時獲取雙證書。這樣,學生既具備作為秘書的職業素質,又具備行業知識。

“出入口”設置就業指導課 即在學生入學第一學期與學生頂崗實習前一學期開設就業指導課,在就業指導方面,應強化學生的擇業觀教育,不僅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創業教育、守信教育、擇業觀教育、職業道德教育,還應積極邀請人力資源、法律法規、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專家和學者給畢業生做綜合輔導,幫助他們以良好的心理狀態迎接社會挑戰。

(四)創新專業教學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是重結果而輕過程,重理論而輕實踐,重教師傳授而輕學生參與,以至于學生只是對結論性和事實性的知識掌握得較好,而專業能力卻明顯不足。因此,教育者要大力突破陳舊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與專業素質。

積極探索開放式的文秘專業教學模式 通過 “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一方面鼓勵教師、學生走出課堂,積極與企業部門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把企業的秘書崗位人員請進課堂,講授相關的實踐課程,建立一個互動、開放的教學平臺,加強與行業協會、職業協會等部門的聯系。

借鑒國外職業教育先進模式 如借鑒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的“雙軌制”、德國的“雙元制”等模式,結合廣東高職教育實際,分階段、分層次進行秘書專業三年的課程學習與實踐,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出課堂,進入實訓室,去實習單位實踐,積累秘書工作經驗,努力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新途徑。

采取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 如任務驅動、問題探究、討論交流、案例教學、情景模擬等教學法,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學習能力、與人合作能力等。教師應有意識地將職業化行為語言應用到課堂教學上,如用企業員工的師徒關系來替代師生關系,用完成工作任務的要求替代學科作業的概念,并以此規范教學過程中的角色定位。

定期舉辦各種形式的課外教學活動,不斷拓展學生的文化素質 如舉辦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素質教育講座;開展素質拓展活動,舉辦秘書節、秘書專業學生素質大賽等系列活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

(五)設計科學的知識技能考核體系

以職業素質、職業能力為基礎,以體現秘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要求,規定專業考核形式、評價方式、評價標準、組織管理等。根據學科特點,采取靈活多樣的考試考核方法,如閉卷筆試、開卷筆試、閉卷筆試與口試相結合;口試、筆試與技能操作相結合,或采取論文、撰寫頂崗實習報告與答辯相結合等。

(六)強化職業指導

首先,要成立一支以職業指導課教師為主、專業教師全員參與的職業指導教師隊伍。在學生職業指導過程中,要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以全程式、實訓式、體驗式為主要指導形式,要建立職業指導導師制,進行全程化的動態的職業指導。專業教師應義無反顧地承擔起學生的職業指導工作,實現就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的全面滲透與融通。同時,重視職業指導服務信息平臺的構建,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用人信息及就業信息,以全面提高學生在就業中的競爭力。

[1]凌文輇,方俐洛,白利剛.我國大學生職業價值觀研究[J].心理學報,1999,(3):342.

[2]王建軍.心理素質概念的內涵新探[J].石油大學學報,2005,(6):62.

[3]吳洪濤.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我國大學生就業探析[J].中國大學生就業,2003,(2,3).

[4]陳顯昶,陳愛萍.論大學畢業生“就業難”與高校人才培養[J].韶關學院學報,2008,(1):136-138.

[5]張敏強.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M].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23.

[6]林永和.畢業生就業指導[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25.

[7]許玉清.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教育與職業,2005,(2):31-33.

[8]首珩.高職人才培養模式芻議[J].教育與職業,2003,(7):25-26.

□有話職說

不讀書的人,思想就會停止。

——狄德羅

G712

:A

:1672-5727(2012)02-0138-02

方燕妹(1972—),女,廣東惠來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言文學。

猜你喜歡
職業指導秘書競爭力
秘書不在 等
論外賣品牌的競爭力
教育部:中職學校應至少配備1名職業指導教師
試論如何推動高校職業指導工作的開展
淺談職業指導推動高職動漫專業學生就業的作用
服務外包提升中國新的競爭力
領導身邊的秘書幫
“北上廣深”pk城市競爭力
在聯合中提高競爭力
我的商務秘書 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