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產學合作培養職教人才的實踐研究*

2012-01-29 05:46鄭江華王愛敏
職業教育研究 2012年2期
關鍵詞:產學師范大學職教

鄭江華 謝 超 王愛敏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 天津 300222)

中日產學合作培養職教人才的實踐研究*

鄭江華 謝 超 王愛敏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 天津 300222)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多年來與日本政府、企業及大學合作,通過引進日本先進設備、聘用日本技術專家、借鑒日方培訓理念進行中日產學合作培養職教人才的實踐研究,結合產學合作成果,培養產學合作“雙師型”職教人才,實現“一體化”教學理念,利用“進修中心”平臺,提升產學合作成果產出水平。

中日產學合作;職教人才培養;進修中心;雙師型

產學合作教育是一種由學校、企業、學生三方合作共同參與的適應現代化社會需求的高等教育模式,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1905年美國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大學工程學院赫爾曼·施耐德教授開創了合作教育的理論,并先后在美國的“合作教育”、日本的“產學合作”、英國的“工讀交替制”職業教育課程中得到了更加完整的體現。這種模式經受了時間考驗,被實踐證明是一種運轉靈活、優勢互補的最佳職業教育模式,體現了學校、企業在文化知識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上的職能分工、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以及學校和企業資源共享的原則,從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快速發展,產學合作教育作為一種教育模式,促使傳統的學校式職教人才培養模式向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轉變,不僅改變了高校單純通過課堂傳授理論知識教學方法的弊端,而且體現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培養企業需要的人才,發揮高??萍純瀯?,直接為經濟建設做貢獻。

多年來,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與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日本NEC公司等日本政府、企業及大學合作,并通過這種中日產學合作,在培養職業教育人才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實踐和有益的探索。

引進日本先進設備,創建產學合作培訓基地

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1995年成立的“中國職業培訓指導教師進修中心”是中日兩國政府在職業培訓領域的首次合作。進修中心是面向全國培養“職業培訓指導教師”的培訓機構。通過日本國政府提供的18億日元無償援助資金,購置8000余臺套先進設備,成立4個實習車間,興建28個實驗室,涉及生產技術、控制技術、電子技術、信息技術、汽車技術五個技術領域。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提供了6180萬元人民幣的基本建設基金,用于征購8.7萬平方米的土地和建設2.8萬平方米的校舍。2006年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啟動后續援助項目,再次投資288萬元人民幣,更新和改善設備86臺(套),器材調試與維修設備35臺,使學校建成的實訓實驗教學基地始終保持著與企業先進生產環境相一致。仿真企業環境的實踐教學條件,使學生在高新技術、復雜工藝和技術方法等方面得到專題培訓,迅速提高了學生的技術技能水平和實踐能力。日方援建的五個技術領域分別被教育部和勞動社會保障部批準為國家中等職業教育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及國家級示范性職業培訓教師培訓基地。

聘用日本技術專家,建立產學合作師資隊伍

為了培養產學合作師資人才,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日本職業能力開發大學、日本東京職業能力開發短期大學共派遣木谷幸男、高橋久、福谷格等15名長期專家和橫山正則、依田光正、增田賢二等31名短期專家來學校指導教學和培訓。專家們在工作中向中方教師傳授先進技能,編寫培訓教材,制定教學計劃,指導設備操作,開展技術培訓。他們良好的職業精神為中方教師起了示范作用。特別是2007年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派遣的電子技術專家多田碩佳,在學校工作3年,在完成了日本國后續援助項目的同時,還引進了日本NEC公司的電子實驗室,并數次組織日本、香港、北京的日方專家來學校指導培訓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培訓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此外,學校還抽調了66名教師和14名管理干部充實到實訓實驗教學基地中,中日雙方組成了實施班子,他們和睦相處、密切合作、勤奮工作,更加有效地開展技能培訓。同時學校還派出26名教師到日本的大學和企業進行一至三個月的學習和實踐,全方位地培養產學合作師資人才。通過日方技術專家指導,我校教師先后開發了62種培訓新教材,在國內發表論文50余篇,完成了國家級863科研課題一項,完成省部級科研課題多項,其中“數控技能操作鑒定標準”課題填補了國家數控操作標準的空白。

借鑒日方培訓經驗,實現“一體化”教學理念

2006年至2008年,學校連續三年與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以及天津市科委合作,由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出資800萬元人民幣,利用學校實訓實驗教學基地,為中國西部和東北地區的12個省100所職業學校培養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體化”職教師資366名。在職教師資培訓過程中,借鑒日本的職業教育培訓理念和實際經驗,以能力開發為主線,以職業教育基本原理為指導,堅持“動手動腦,全面發展”的教學理念,在培養和鍛煉師資能力方面下功夫,整合理論和技能課程,制定不同的培訓活動和培養方案,促技術、長能力。同時,擺脫理論教育模式,重組技能型課程模式,通過“模塊化”設計培訓職教師資。職業學校教師通過培訓,不僅能講授理論知識,更能指導學生的技能訓練課程,使“一體化”教學得以充分實施,使產和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結合產學合作成果,培養職教“雙師型”人才

教育部、財政部實施的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是造就一大批既能勝任理論教學又能指導學生實踐的“雙師型”教師,并指出這是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作為專門培養職教師資的院校責任重大。近年來,逐步開展培養“一體化雙師型”職業師資(本科+技師)教學改革,通過聘請日本專家到我校指導和參與教學工作,在“進修中心”實訓基地進行實踐教學,從“雙證書”基礎扎實的機電類專業入手,根據學生各自特點,制定技能培養方向,量身定做職業能力訓練計劃。在課程體系安排上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學校與社會相結合、師生與生產相結合。加強理論課與實踐課、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相互融合,并充分利用“進修中心”設備優勢,增加實驗實訓課程比例。同時在課程安排上做到基礎知識與后期知識對口、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對口、實踐技能與職業崗位對口,實現培養“雙師型”教師人才。2003年,國家首批具有技師水平的本科生在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誕生?,F在,已形成批量培養規模,畢業生供不應求。職教“雙師型”人才受到了專家和社會的認可。

利用“進修中心”平臺,提升產學合作成果產出水平

通過中日產學合作,“進修中心”為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培養了既具有專業技術知識又具有技術操作能力的大學本、??飘厴I生1205名,就業率接近100%。其中15名畢業生考取了碩士研究生,6人次獲得天津市高等院校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及“挑戰杯”競賽一等獎。

“進修中心”為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培訓了高等、中等技術學校在職教師2930名和校長、教務科長、管理干部999名,其中為西部職業學校培訓教師1175名,有效地提高了職教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教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

“進修中心”為企業培訓技術人員549人次,其中40名日本在北京獨資企業陶陶公司的技術人員參加了控制技術的學習。上海柴油機廠和第一拖拉機制造廠分別派出30名技術人員參加了數控技術的研修。天津玻璃磨具廠與澳大利亞ACI公司的合資企業派出100名一線技術干部接受培訓。通過培訓,他們已經成為企業內部操作技術設備的骨干。

“進修中心”為越南、也門、埃及、埃塞俄比亞等國家職業技術院校培訓教師106名,使他們在短時間內提高了專業技術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天津電視臺對此次培訓進行了專題報道。

“進修中心”還先后接待了340批次4485人次國內外參觀訪問者,并通過舉辦 “高等職業技術師范教育國際研討會”、“職業指導國際研討會”及“21世紀培養職業學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國際研討會”,加強了國際間職業教育的交流,提供了互相學習借鑒的機會。中國教育報、中國勞動保障報、中國培訓雜志、天津教育報、天津電視臺等相關媒體相繼進行了專題報道。

日本國際協力事業團(JICA)中國事務所所長古賀重成和科技部中日技術合作事務中心主任李勇生共同表示,日中雙方在職業培訓指導教師培養領域開展的合作項目,已經迅速在教育領域展開,并結出碩果,讓職業技術教師和學生都能夠學有所成,成為肩負各自領域產業發展重任的人才。

經過16年的中日產學合作歷程,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建立了一支為全國職業學校培養“一體化雙師型”人才的教師隊伍。借鑒日本的課程體系,改善和加強了培養職教師資的課程體系,使理論與實踐更緊密地結合。實現了從“雙證書”教師培養到更高層次的“一體化雙師型”培養體系的跨越。培養的學生動手動腦能力強,受到企業和學校的歡迎。

綜上所述,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在中日產學合作實踐中,不論是實現校企“雙贏”,還是實踐科教興國戰略,都取得了斐然的成果。盡管如此,我們仍需要進一步加強產學合作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為進一步探索特色辦學之路,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一流水平、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特色鮮明的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做出新貢獻。

[1]王憲成.實行“雙證書”制,培養“一體化”職教師資[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2).

[2]孟慶國,等.動手動腦并舉,培養“一體化雙師型”職教師資[J].中國高等教育,2006,(22).

[3]藍欣.日本職業訓練指導員及其培養課程的系統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0,(34).

[4]陳永明.日本職教發展的特點與改革趨向[J].全球教育展望,1998,(3).

[5]尹金金.德、美、日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制度比較研究——基于歷史視角與特征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1,(19).

[6]Thomas P Rohlen,Christopher Bjork.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Japan(Volume III)[M].London:Routledge,1998.

[7]M Sklibeck,Others.The Vocational Quest: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Key Issues in Education[M]. London:Routledge,1994.

(本文責任編輯:尚傳梅)

G710

:A

:1672-5727(2012)02-0157-02

鄭江華(1962—),男,天津市人,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國際交流處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謝超(1962—),博士,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王愛敏(1970—),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職業教育。

*項目資助:天津市教委2011年外籍專家特色項目資助《中日產學合作培養職教人才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天津市教委201115號)

猜你喜歡
產學師范大學職教
戎子酒莊 搭起產學平臺
基于產學協同的融媒體人才培養模式探究
華南師范大學作品
關于構建鐵路職教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究
江蘇職教助力國家扶貧攻堅
計算機類人才培養的“產學”融合教育模式探究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中英越洋握手 職教領跑未來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加強實習實訓基地“產學”結合模式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