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熱性驚厥142例診治體會

2012-01-29 13:15江樹生
中外醫療 2012年3期
關鍵詞:陣攣熱性腦細胞

江樹生

(廣東汕頭市澄海區人民醫院 廣東汕頭 515800)

小兒熱性驚厥(FC)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驚厥原因,發病率高,在歐美為2%~5%[1],主要發生在6個月~3歲,絕大多數5歲以后不再發作。且大多數預后較好,目前公認熱性驚厥與患兒將來發生癲癇密切相關,故應及時有效地處理,減輕腦細胞損壞,盡可能減少演變為癲癇,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FC142例,現將診治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42例均符合FC診斷標準,男92例,女50例;首發年齡5個月~6歲,其中3歲以下75例占52.8%。首次發病年齡<6個月7例,6個月~2歲48例;2~4歲71例,4歲以上16例。就診時首發115例,復發27例。近親中有癲癇史者3例。誘發因素:原發疾病中上呼吸道感染95例,支氣管炎10例,肺炎7例,急性腸炎30例。

1.2 臨床表現

熱性驚厥發生在熱性疾病初期體溫驟然升高(大多39℃)時,多發生在發熱后12h內。多為全身強直-陣攣發作,少數為肌陣攣或失神等。雙側瞳孔等圓等大、光反射存在,呼吸、心率增快,發作后患兒不留任何神經系統體征(除原發疾病表現外)。

1.3 治療方法

原則:維持生命功能、控制驚厥發作、治療原發病、預防復發。(1)迅速接診,防止咬舌、誤吸,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窒息,根據缺氧程度、年齡調節氧流量,一般嬰兒0.5~1L/min,學齡前兒童1~1.5L/min,最大不宜>2L/min。鼻導管吸氧。(2)抗驚厥治療:發作時可針刺人中、合谷等穴,止驚藥物首選安定,0.3~0.5mg/(kg·次),肌注或靜注,1次最大劑量不超過10mg;還可選用10%水合氯醛0.3~0.5mL/(kg·次)保留灌腸。(3)退熱治療:松解衣服,溫水擦浴,冰敷或酒精拭浴等物理降溫;對高熱患兒可用雙氯氛酸鈉栓直腸用藥或布洛芬口服等藥物降溫。(4)發熱病因治療:明確疾病診斷并給予相應處理,一般很少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5)注意心肺功能,維持營養及體液平衡。

2 結果

本組入院時處于驚厥狀態80例,均于8min內驚厥停止。對于入院已停止抽搐的患兒,給予降溫,抗感染等治療原發病。所有患兒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3.5d。

3 討論

FC是小兒驚厥中最常見的一種,起病急,發病突然,上呼吸道感染是FC的主要誘因,多于6個月~3歲起病,其發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原因可能為6~36個月之間腦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方面都處于迅速發展,但又處于不穩定狀態,腦細胞結構簡單,其功能分化及軸、樹突分支不全,髓鞘形成不完善,且組織化學成分、酶活性均與成熟腦組織不同,驚厥閾值低,故易發生[2],FC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診斷標準需符合:(1)發熱后出現驚厥;(2)除外中樞神經系統感染、中毒及其他器質性、代謝性原因;(3)驚厥后意識恢復快,無神經系統異常體征,各種非中樞神經系統的急性感染均可能引起熱性驚厥[3]。治療上要迅速止驚、退熱、治療原發病和預防復發;另外熱性驚厥患兒與熱性驚厥家族史及癲癇家族史有關,部分患兒可反復發作,個別轉為癲癇。當體溫在39℃以上易發生驚厥,經過及時治療,即可控制,預后好。但若不及時對癥處理,可引發嚴重驚厥腦缺氧而生不良后果。因此做好院前急救的目的就是防止腦損傷,減少并發癥,同時要高度重視熱性驚厥,一旦發生要盡快控制,避免熱性驚厥持續狀態的發生,加強保健工作,增強小兒體格鍛煉。

[1]AppiegateMS,LoW.Febrile seizure:currents concerning prognosis and clinicalmanagenent[J].Fan Pract,1989,29(4):422.

[2]Wei J.Clinical analysis of 138 infants with febrile convulsion[J].Chin J Postgraduates Med,2006,29(6):66.[魏杰.128例小兒高熱驚厥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6,29(6):66.]

[3]中華兒科雜志編委會神經病組.關于高熱驚厥診斷和治療的建議[J].中華兒科雜志,1984,22:101.

猜你喜歡
陣攣熱性腦細胞
癲癇合并頸肌陣攣的臨床電生理研究
氫嗎啡酮預處理對依托咪酯所致肌陣攣的影響
關于兒童熱性驚厥的20個疑問
關于兒童熱性驚厥的20個疑問
本刊關于國際抗癲癇聯盟更新癲癇分類系統的提醒
測一測 你是“熱性體質”還是“寒性體質”
熱性驚厥首次復發的相關因素探討
心肺復蘇術后致慢性缺氧后肌陣攣1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