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睪丸微石癥并卵黃囊瘤一例

2012-01-29 13:15岳丹王興鳳
中外醫療 2012年3期
關鍵詞:生殖細胞點狀參考值

岳丹 王興鳳

(營口市中心醫院超聲科 遼寧營口 115000)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25歲。1個月前打球時不慎被撞傷右側睪丸,當時疼痛劇烈,幾天后出現右陰囊及右睪丸逐漸增大,未診治,現來我院就診。查體:右側睪丸明顯腫大,質硬,無觸痛。

1.1 超聲顯示

左側睪丸大小:4.4cm×1.8cm×2.6cm,其內密布點狀強回聲,彩色血流無明顯異常。右側睪丸明顯增大,其內可見7.6cm×4.4cm×5.6cm不均質低回聲,輪廓尚清,內部可見豐富的彩色血流,右側睪丸組織被壓向四周變薄,內部可見密集的點狀強回聲。雙側腹股溝區可見多個大小不等的低回聲,右側較大者1.2cm×1.0cm,左側較大者0.9cm×0.7cm,輪廓清,形態較圓,皮髓質界限不清,門型多血流。

1.2 超聲提示

(1)右側睪丸內實性占位-考慮惡性;(2)睪丸微石癥;(3)雙側腹股溝異常淋巴結顯示。

1.3 CT

右側睪丸惡性腫瘤可能性大;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右肺轉移瘤。

2 病理檢查

2.1 肉眼所見

睪丸8.5cm×7.0cm×4.8cm,被膜緊張,表面充血,切面灰紅,部分呈膠凍樣,精索斷端。光鏡所見:(1)腫瘤細胞形成囊及囊狀結構,有者排列成腺泡或腺管狀,部分成條索,細胞異型明顯,核形不整,可見核分裂,疏松網狀間質中可見嗜伊紅小體,另見出血壞死灶。(2)精索斷端不見腫瘤。病理結果:生殖細胞源性腫瘤(卵黃囊瘤)

2.2 實驗室檢查

AFP(甲胎蛋白):>1000ng/mL(參考值0~5.8 ng/mL),B-HCG(絨毛膜促性腺激素):24.59MIU/mL,(參考值<3MIU/mL)LDH(乳酸脫氫酶):859U/L(參考值109~245U/L)。

3 討論

睪丸腫瘤分原發性與繼發性兩類,后者較為罕見。原發性睪丸腫瘤屬生殖細胞腫瘤,主要見于青壯年,多為精原細胞瘤,非精原細胞瘤臨床較少見,主要包括睪丸絨毛膜上皮癌、畸形瘤、睪丸卵黃囊瘤等。卵黃囊瘤,又名胚竇瘤,是一種起源于生殖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多發生于兒童及青年,常發生于性腺,該腫瘤約80.0%見于生殖腺內(卵巢、睪丸),居生殖腺外者僅占20.0%左右,如松果體、后腹膜、肝臟、骶尾區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等。腫瘤較多地向周圍器官組織浸潤和遠處轉移,多數難以完整切除,手術療效較差,病人多在半年內死亡。病理:目前認為來自原始生殖細胞。形態較多樣,有3種主要結構:(1)疏松網狀結構,構成腫瘤背景。(2)內胚竇瘤體(S-D小體),典型結構為中心是小血管,血管周圍為疏松組織,其外圍以立方或柱狀瘤細胞。(3)透明滴,為嗜酸性小球,位于瘤細胞胞漿內外,多散在網狀結構中,呈PAS染色陽性。超聲表現:可見病變睪丸呈不同程度增大,增大的睪丸內可探及偏低或偏強的不均質混合實性回聲腫塊,內雜以片狀透聲區或點狀強回聲,部分患者的雙側腎門處或腹膜后,可探及腫大的淋巴結。

睪丸微石癥(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是彌散分布于睪丸曲精小管內、直徑<3mm的眾多鈣化灶形成的綜合征。是一種少見的疾病,無明顯臨床癥狀,多因陰囊其它疾病行超聲檢查時偶然發現。曾有報道認為睪丸微石癥與睪丸腫瘤、精索靜脈曲張、附睪炎、睪丸創傷、睪丸扭轉和原發性睪丸腫瘤等有關。超聲特征:睪丸實質內隨機散布的強回聲點,后方無聲影。強回聲點約2~3mm,其分布和數目變化很大,可雙側對稱分布,也可不對稱分布,或只出現在單側睪丸。一個切面發現5個或以上的強回聲點為異常。鑒別:睪丸內小的孤立性強回聲點,無病理學意義。不規則鈣化見于慢性結核及部分睪丸腫瘤等疾病,表現為點狀、塊狀、弧形,后方伴聲影。

猜你喜歡
生殖細胞點狀參考值
Ⅰ型肢根型點狀軟骨發育不良家系的遺傳學分析
顱內生殖細胞瘤放療的研究進展
中國健康成年人甘油三酯參考值的空間變異特征
妊娠婦女甲狀腺功能血清指標參考值的建立
顱內生殖細胞瘤診斷方法研究進展
錳合金化奧氏體不銹鋼的抗點狀腐蝕性能
原發性顱內生殖細胞腫瘤全基因組甲基化分析提示生殖細胞瘤為原始生殖細胞起源
亞高原地區大、小鼠血液指標正常參考值實驗研究
上海地區胃蛋白酶原參考值的建立及臨床應用
皮損點狀切除聯合中藥熏洗治療肛門瘙癢癥43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