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開啟“例子”的別樣功能

2012-02-16 00:45天津市河西區教育中心李玉山
天津教育 2012年4期
關鍵詞:賈島長句都江堰

■ 天津市河西區教育中心 李玉山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p>

語文教師都聽說過葉圣陶先生的這句話,但對這句話能做出全面、合理解釋的恐怕并不是很多?!袄印钡淖饔檬嵌嘞蚨鹊?,應該根據課文各自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切入口設計實施教學,才可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在大多數語文課上,“例子”的作用主要體現在:相關知識與常識的底本,闡釋解析的經卷,學習寫作的模板。從課文中積累字詞、修辭等知識,文學、文化等常識;通過閱讀課文,提高思維質量及文本閱讀能力;向課文學習立意構思、謀篇布局的方法,這些都是語文教學的題中應有之義,也是語文教學常態化“落子”的套路。但也不能不承認,有不少教師在作如上處理的時候,是以仰視的姿態,甚至是把課文作為“圣經”來膜拜的。于是,對有些課文中存在的瑕疵或者可商榷之處也就視而不見,浪費了大好的教學資源。課文(尤其是名家作品)中的瑕疵,如果作為教學資源充分開發利用,對學生而言,印象絕對是深刻的,教學效果也應是極高的;而對課文中的可商榷之處,引導學生或理性質疑或豐富佐證,無疑對開發學生思維是大有幫助的。

一、修改“病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課文中的“病句”數量不多,有的屬于作者的“失誤”,如魯迅《拿來主義》“還有幾位‘大師’們捧著幾張古畫和新畫,在歐洲各國一路地掛過去”一句中,“們”明顯是多余的;重點應放在那些在表意、邏輯方面有錯誤的句子上,引導學生“小心診斷”,這樣,既有助于對文意的理解,又可以讓學生在為名家“找茬兒”的過程中形成不迷信名家、獨立思考的良好品質。

舉個例子?!对隈R克思墓前的講話》的第三段是個長句: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p>

很多學生(包括教師)可能會感到這個句子不好理解。其實,從整體上把握這個句子并不是很難,句子的主干是“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冒號以后的文字,與“簡單事實”構成復指成分;難點在冒號以后的文字。冒號后面的文字是對“簡單事實”的具體解釋?!八浴钡那懊媸菞l件關系,揭示了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由這個原理又推導出一個結論,即有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就有什么樣的上層建筑;且必須由經濟基礎解釋上層建筑,而不是由上層建筑解釋經濟基礎。

對學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人來說,很容易就能做出如上的判斷;對高一學生而言,讀這樣的文字總感覺是一頭霧水。原因在于教科書的翻譯有欠清晰妥帖的地方。有幾個問題要厘清:①何為“經濟發展階段”?對經濟基礎,一般解釋為“同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而生產關系就是在社會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人與人的關系,包括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各種社會集團在生產中的地位及相互關系、產品分配形式??梢赃@樣理解,長句中的“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主要指生產力而言(前兩個“的”多余),“經濟發展階段”主要指生產關系而言。②何為“國家設施”?對上層建筑,通行的解釋是“建立在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意識形態和與其相適應的制度與設施”。社會意識形態包括政治觀點、法律觀點、哲學、道德、藝術、宗教觀點等;制度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包括憲法、法律、法令等;政治設施和機構指國家機關、法院、軍隊、警察、監獄、黨派團體等。很明顯,長句中的“國家設施”應該包括“制度”與“政治設施”兩項內容。③關于“從而”與“以至”?!皬亩笔沁B詞,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結果、目的等,一般可理解為“因此就”。長句中“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與“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都是經濟基礎中的組成因素,兩者之間盡管存在著決定與被決定的關系,但用“從而”連接總顯別扭?!冬F代漢語詞典》對“以至”有兩個解釋:表示在時間、數量、程度、范圍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話的開頭,表示由于前半句話所說的動作、情況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結果?!皣以O施、法的觀點、藝術”與“宗教觀念”都是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它們之間應該屬于并列關系,用“以至”似不妥,改成“以及”更好些。

據此,長句的后半句如做以下的改動,就“通暢”多了。

“因此,直接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在這個基礎上產生了人們的國家設施(包括各種制度)、法的觀點、藝術以及宗教觀念等。當然,它們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p>

如果教學中能引領學生做如上的“診治”,效果如何,大家能想象得出。

二、辨明“舛誤”,培養嚴謹學風

很多課文的作者是大師,但大師也有“打盹兒”的時候,或者說大師也只是其研究領域內的大師。其作品中的有些“舛誤”如果不加辨明,就會“謬種流傳”;若引導學生探究一下大師錯在何處,為何會出錯,如何修改,相信會對學生嚴謹學風的形成起到不小的促進作用。

余秋雨的《都江堰》關于李冰任職蜀地的時間是這樣表述的:“公元前251年出現過一項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痹谶@里,余秋雨先生犯了一個很低級的錯誤,把李冰任蜀郡守的終止時間誤作為其上任的時間。教學中可以讓學生結合課下關于李冰的注解,找出文中文史方面的錯誤。學生一定會心而笑,原來大名鼎鼎的余秋雨也弄不清公元前251年與公元前256年哪個在先哪個在后啊。如果時間充足的話,還可以補充一些資料,如,關于這一錯誤早就有人撰文指出,但余秋雨先生好像并沒有改正的意思,《文化苦旅》再版多次,未見“改正”;收入中學教科書,仍“保留原貌”。個中原由,外人不得而知,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大師”認錯并不影響大師的高度,反之則有損“大師”的形象。

朱光潛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對“推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韓愈的修改并不一定妥當,到底用“推”還是“敲”,關鍵要看當時的情境。此說甚是。但朱先生對《題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門”一句的理解卻有不妥之處。

詩題已經明示,全詩所寫的是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小事。首聯寫幽居的周圍環境,頷聯是名句,以動襯靜,頸聯寫歸路上所見,尾聯點明詩人歸隱之幽情。準確理解“僧敲月下門”句,必須弄清兩個問題:這個“僧”到底是誰,“門”到底是誰家的“門”。朱先生認為,此“僧”為詩人拜訪李凝途中偶然遇到的,此“僧”或是孤身步月歸寺或是月夜訪友(此說頗為流行)。我覺得,這樣理解總有些突兀和勉強。李凝的居所“閑居少鄰并”,這寺廟又從何而來;此僧若是訪友,訪的是誰,敲的是誰家的門。此時的賈島好像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乖乖地做了個旁觀者,然后就回返了。這于情于理都講不通。

其實,此“僧”不是別人,就是詩人自己。賈島從年青時因貧窮出家,為僧多年;后結識韓愈才還俗,但趕考多年也沒能金榜題名。他的好友張籍、王建、雍陶等人常在詩中稱他為“僧”,有時賈島也自稱為“僧”。如此,“僧敲月下門”的理解也就合情合理了:賈島去拜訪友人李凝,到了其家,敲了一陣子門,驚起樹上眠宿的鳥,卻沒有等到主人開門,于是才明白友人不在而往回返。這樣理解,全詩起承轉合自然,渾然一體,似更符合當時的情境。至于“推”“敲”哪一個更好,這要看賈島與李凝關系的親疏程度了,尤其是在日間,李凝家的門只是虛掩而已,兩人親則“推”,疏則“敲”;當然還有另一種可能,由于此時是夜晚,賈島認為李凝從里面插上了門,所以才“敲”上一陣。

引領學生對朱光潛的“推敲”進行“反推敲”,既能強化學生不迷信大師的意識,又使學生在推敲中對古典詩歌的鑒賞有了深入體會,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三、對可“商榷之處”進行“商榷”,讓思維擺脫窄化與泛化

名家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散文)里的內容或觀點往往是很自我化的,是在其時其文特定語境下的一種“臨時”化的處理,或者是其寫作上的一種技巧、手段而已。離開這個特定的語言環境,作者的觀點可能就是不太合理的了。換言之,不能把某一篇作品中的某些論斷作為廣而化之的觀點,否則就會犯思維的窄化與泛化的錯誤。

余秋雨《都江堰》開頭一句是:“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蔽恼碌牡谝徊糠謴男藿〞r間、社會功能、文明特征等幾個方面對二者進行了對比,貶長城褒都江堰的傾向昭然。在《都江堰》這篇散文里,作者這樣處理是可以的,以長城作為都江堰的陪襯,以貶長城來突出對都江堰及其修造者的頌揚,進而提倡一種為民的為官精神。但若將作者的觀點剝離出來,作為一種廣義的評價,無疑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站不住腳的。前兩天聽一位教師講《都江堰》,對該文作了經卷式圖解,其間居然說出“長城今天已經沒有價值、沒有意義了”的話來。這位教師不明白,文學評價是一種很情緒化、很自我的認識,不能把在某種特定語境中的認識作為“普遍真理”來對待。文學評價是一回事兒,歷史評價又是一回事兒,兩者可能互有軒輊甚至截然對立都是可能的。作為教師,必須對此有清醒的認識,才可能將學生的思維引向高地。

有些名家的作品由于特定的原因,如成文倉促來不及精雕細琢,或是寫作追求的差異,等等,其中可能有引起爭議的地方(包括內容與技法)。對此,教師切不可“為名家諱”,像算命先生一樣為名家“圓謊”??扇〉淖龇ㄊ?,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對此展開討論,言是言非均可,但必須言之有理持論有據。

比如郁達夫的《故都的秋》倒數第三段忽然把筆宕開,大談中外詩人對秋的歌頌與悲啼,并引用相關的作品與詩句。對這段文字,教師用書是肯定的,認為“作者似乎要創造一種文化氛圍,于自然氣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氣息,與‘故都’題旨暗合”,同時,這些議論,也可以“顯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開闊的思路”。也有人認為其是多余的,因為去掉這段文字,文章更順暢更精煉。教師不妨把“問題”引入課堂,制造“矛盾”,在辯論中學生一定會有實實在在的提高與收獲的。

課文是例子。如何讓這個例子的價值最大化,取決于教師。實際上,教師就像一個開礦者,要具備一定的找礦、采礦、加工礦石的本領,才能找到真正的礦藏。

猜你喜歡
賈島長句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
賈島尋醫記
都江堰2275周年大事記
——
李冰與都江堰
千古奇觀——都江堰
吼唱在關中大地上的“秦腔”——論小說《白鹿原》中長句和排比句的秦腔韻味
賈島推敲
賈島推敲
英語長句譯法新探
——意群—動態對等法
長句變短句方法例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