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企赴歐投資悠著點

2012-03-09 13:24
環球時報 2012-03-09
關鍵詞:歐洲德國企業

和振偉

年初以來,中國對外投資主要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對外投資額實現較快增長,二是對歐洲投資比較活躍。2012年1月,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87個國家和地區的355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43.76億美元,同比增長59.9%。另外,從前兩個月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看,一些大的并購都發生在歐洲。如三一重工并購德國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山東重工收購意大利豪華游艇制造商法拉帝集團、廣西柳工收購東歐最大的機械制造商波蘭HSW、國家電網收購葡萄牙能源公司25%股份等。

中國企業之所以對歐投資比較活躍,主要有兩方面原因。首先,由于歐洲一些國家發生主權債務危機,導致其部分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希望通過出售或轉讓股權渡過難關,以至于許多行業內龍頭企業不得不“忍痛割愛”予以出售或部分轉讓,還有一些原本是外國企業“禁入”的行業也不得不對外資開放。其次,在當前北非動蕩、中東局勢不穩的國際環境背景下,歐洲地區政局穩定,法律健全,政治風險相對較低,這無疑成為吸引中國企業前去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盡管歐洲地區政局相對穩定,法律比較健全,對歐投資同樣存在風險。比如歐洲地區普遍福利待遇較高,用工成本明顯高于國內,而且工會組織的力量不可小視。這就要求我們中國企業赴歐投資必須要考慮好“后并購期”的運作問題。以往一些并購案例表明,跨國并購完成后首先要面對的是文化融合問題。比如,德國戴姆勒-奔馳汽車公司和美國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都是全球汽車業中的巨頭,合并后由于德美兩國文化上存在較大差異,德國崇尚質量第一,美國則注重市場、崇尚務實,而且美國員工的工資遠遠高于德國員工工資,強強聯合的結果反而造成巨額虧損。另外,中國TCL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同樣遭遇文化融合和人事管理等難題,并購也以失敗告終。不過,在這方面也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2011年,吉利并購沃爾沃汽車后當年實現扭虧為盈。

由此可見,中國企業對歐洲企業的并購僅僅靠資金上的優勢是不夠的,必須要考慮好“后并購期”的有效運作,特別要處理好文化差異,要利用好中國巨大的市場優勢,通過并購歐洲企業獲取先進技術和國際市場份額,進而帶動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ㄗ髡呤侵袊a業海外發展和規劃協會副秘書長)

猜你喜歡
歐洲德國企業
2018上海企業100強
“夢夢”“嬌慶”德國行
2016,中國企業500強發布
第29屆歐洲象棋錦標賽對局選評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新申請企業一經受理便預披露
歐洲面臨42年來罕見動蕩
新中國科技60年(3)
企業名片Enterprises Card
開始敲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