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速度”有助培養建筑大師

2012-03-16 13:49
環球時報 2012-03-16
關鍵詞:索恩王澍利茲

本報駐西班牙特派記者 丁大偉

普利茲克獎被譽為建筑界的“諾貝爾獎”,王澍近日成為獲得這個大獎的首位中國建筑師。那么,中國建筑界在國際社會眼中究竟什么樣?王澍的作品靠什么打動了評獎委員會?對此,普利茲克建筑獎評委會執行主席、西班牙IE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瑪莎·索恩接受《環球時報》獨家專訪,談到她對王澍本人及中國建筑和中國城市的看法。

王澍作品:宜人和諧

環球時報:普利茲克獎評獎的標準和過程是怎樣的?

瑪莎·索恩:作為一個獨立的建筑學國際獎項,普利茲克獎接受任何一個建筑師、工作室或者博物館的推薦。作為執行主席,我每年會向世界各地的建筑師協會、建筑批評家、著名建筑師等寫約250封郵件,就候選人名單征求意見。每年大約會對100名候選人做深入調查后,經8人評委會協商產生獲獎者。

普利茲克獎是表彰當代建筑師在作品中所表現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等優秀品質,以及他們通過建筑藝術對人文科學和建筑環境所做出的持久杰出的貢獻。這個獎由普利茲克家族于1979年創立,但該家族不干涉任何與評選有關的工作。30多年來,評選出來的獲獎者都非常出色,該獎項因此在建筑界樹立了崇高的聲譽。王澍作為中國建筑師首次獲獎,這很讓人高興。他的頒獎典禮將于5月2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環球時報:這次王澍獲獎是什么打動了評委會?

瑪莎·索恩:王澍的建筑作品有一種多層次的和諧共存的美,我們可以從許多角度去理解和欣賞這種美。舉個例子,王澍設計的寧波歷史博物館是一座宏大的建筑,在寧波的整個城市建筑群中很有分量和存在感。如果你進入博物館參觀的話,你會發現它是一座非?!耙巳恕钡慕ㄖ?。這種從城市到個人的和諧轉變是他的作品非常出色的特點。另外,從建筑的技術層面來看,王澍非常善于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其建筑設計很合理。我注意到現在中國有些建筑老化的速度很快,但我相信王澍的建筑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

今年3月底我將訪問北京,我曾到過北京、上海、杭州、寧波、廣州和香港等地。在這些訪問中,我與王澍本人及其作品有了直接接觸。我認為王澍是非常重視環境的建筑設計師,他關注自然環境、歷史環境、城市發展背景、周圍的建筑等細節。他還很重視“時間因素”,雖然他的建筑是21世紀的當代建筑,但我們能看到很多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痕跡,比如書法、佛教、風景畫等。他極具創造性地在建筑中融合了這些歷史文化因素。

基礎設施比漂亮建筑更重要

環球時報:作為城市規劃專家,您怎么看中國正在快速城市化所面臨的問題?

瑪莎·索恩:現在一些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的規模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我談談城市化發展的兩個宏觀問題,希望能提供一些借鑒。首先,對于一個健康的城市來說,基礎設施比花哨漂亮的建筑更重要。在基礎設施中又需要強調公共交通。任何一個有交通效率的城市都要有一個高效、健全的公共交通系統。我認為一個宜居的城市必須保證其居民無需在路上“斗爭”數個小時去探親訪友、去購物吃飯、去休閑娛樂。第二,很多國家的發展都建立在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基礎上,但如果我們往后看50年,我認為一味的城市化不應當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真正需要的是尋找到城市與農村發展的平衡。

環球時報:標志性建筑理論在中國影響較大,您對此怎么看?

瑪莎·索恩:建筑的大分兩種,一種是高,一種是占地面積大。建筑不能無限拔高,因為建筑到了一定的高度,其居住者的身體會出現不適。建設非常高的建筑,代價也是非常昂貴的。其次,我并不認為面積是評價一個建筑好壞的標準。一個很大的建筑可以很好,也可以很差。如今建筑界的風格很多元化,很難具體說有哪些潮流,這是一個好現象。當今世界建筑業值得批判的是一種兩極化現象,要么很好、很昂貴,要么太差,根本無法保證居住者的生活質量。我去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建筑。我認為我們面臨的問題不是缺少標志性建筑,而是缺少足夠多的好建筑。我認為,好的建筑不一定要讓我們尖叫,但要擁有優秀的設計、擁有可持續性,能夠提供好的生活質量

建筑界的中國速度讓人震驚

環球時報:中國建筑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您怎么看中國建筑界的未來?

瑪莎·索恩:據我所知,直到10-15年前,中國大多數建筑師都集中在大設計院中,這些設計院為中國的建筑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私人的小型建筑設計所或者工作室近些年才出現和發展,因此國際社會此前對中國建筑界了解較少,但包括王澍、張永等中國建筑師及其作品、理念已進入了國際社會的視野,未來還會越來越多。

在中國當建筑師比起其他西方國家來說,有更大的壓力。因為中國的發展太快了,你要在保證作品質量的同時,完成客戶的時間指標。但這也給中國本土建筑師們提供了廣闊的平臺,這里有許許多多的機會幫助你實現設計夢想。在歐洲,我們討論的是“慢城市”,比如馬德里,其城市變化的速度與任何一個同等規模的中國城市相比都相形見絀。中國城市建筑的整體令我印象深刻,它們的規模、氣勢都讓人震驚。我認為,“中國速度”將有助于中國出現更多優秀的建筑師和建筑作品,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中國建筑師獲得普利茲克獎。

環球時報:您對建筑界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跡”有何看法?

瑪莎·索恩:我認為建筑界的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跡是一種對現實的反映和回應。在建筑中最基本的一點是要知道建什么和為什么建,其次是要有良好的組織。我認為中國在建筑的組織上是一流的。在中國當前的社會發展背景下,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從農村移入城市,他們需要住房、學校,需要更多建筑,在這種背景下,中國不得不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效率來進行建設。但一定要注意保持建筑的質量,一個好的建筑必須保證其使用者的生活質量?!?/p>

猜你喜歡
索恩王澍利茲
狂妄與謙恭
狂妄與謙恭
回去睡覺
意識內在性的歷史唯物主義破鏡
THE CONCEPT OF BOKEH LIGHT EFFECTS IN PHOTOGRAPHY
商品價值交換的現實抽象與先天觀念綜合
初戀“索恩”,情債難償一地狼煙
歷史唯物主義的認識論
“世界最丑女人”勵志演電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