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默視域下導游語言策略研究①

2012-04-01 02:01謝新暎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年11期
關鍵詞:旅游者導游旅游

謝新暎

(寧德師范學院 旅游系,福建 寧德 352100)

旅游者在外旅行,與其接觸最多的就是導游,所以導游的語言素質,對于旅游者的情緒狀態有著非常強烈的激發與導引作用?;谶@種微妙關系的認識,很多導游為了能夠營造良好的旅途氣氛,樂化旅游者的在途情緒,提升旅游者對于旅游服務的滿意度,便經常運用詼諧幽默的導游語言策略,在談話中適時引爆笑點,帶給旅游者輕松愉悅的情緒。一般而言,導游語言的幽默策略,雖然不乏無聊戲謔、插科打諢的逗鬧之策,甚至還包括某些身體笑話、情色段子的成分,然而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機智風趣,才是真正拉近與旅游者心理距離,體現導游語言文化格調的關鍵。誠如劉勰在論述“諧隱”時所指出的:“辭雖傾回,意歸義正”,“義欲婉而正,辭欲隱而顯”。[1](P12)因此如何結合旅游現實情境,依據語言交流的基本規律,采取“亦莊亦諧,迎上合下”的導游語言幽默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打破文辭時空局限,強化語言錯位效果

語言發生的表現形式與內容指向間存在著有機統一的關系,這既是言語表達者個體思維結構運作使然,也是外在環境渲染的必然,并且在語言的內涵與外延不斷拓展的過程中,形成了看似松散實則嚴密的發生規則,而這也成為人們同一化判定語言合理性的標桿。然而當語言在具備強烈工具價值的同時,作為特定情緒下的激情化產物,其對于規則的恪守也存在相對程度的背離。因此在導游語言的幽默技巧中,就包含著打破文辭的時空局限,刻意營造時空錯位的效果,通過現實與想象中的張力迸發,達到既定的修辭效果的策略,通過古代事件現代化、現代事件反古化這樣一種文雅的“張冠李戴”,顯示特殊的語言情趣,以獲取幽默詼諧的修辭效果的技巧。

一般而言,人們將“關公戰關公”看做歷史舊案,把“秦瓊戰秦瓊”視為邏輯必然,但是導游通過文辭時空局限的打破,語言錯位效果的展開,將“關公戰秦瓊”這一歷史偽命題邏輯化置放到特定話語情境中,一種反向性的主體思辨便為“關公戰秦瓊”的發生構建起了非理性的邏輯基礎,并且在這種非理性邏輯建構的基礎上,導游又塑之以生動、有趣、活潑、意外等表現形式,以一種周星馳無厘頭喜劇式的時空交錯,在動態的交互中打破了視聽思考的平衡,達到了悖情悖理,卻又離經而不叛道,令人喜笑顏開的絕佳“笑”果。而且這種幽默與詼諧,因為意蘊的深入淺出,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旅游者對于導游話語的二度思考,進一步體驗它在形式與內容上的合理性,從而達到“笑”果反芻的積極效應,例如:

再說說佛教中的神靈?!艹龃砭褪欠鸾痰膭撌既酸屽饶材?,他是佛國的最高統治者,是第一把手,與我國的孔夫子是同時代的人?!浯卧僬f菩薩?!涞匚粌H次于佛。據說,釋迦牟尼未成佛時,就曾以菩薩自號。大家知道,第一把手一般是不做具體事的,他主要是把握方向,制定大政方針。那么第一把手佛祖發話,誰來貫徹呢?那就是菩薩。菩薩的主要職責就是協助佛祖,拯救在“苦?!敝锌嗫鄴暝氖|蕓眾生,度他們到極樂世界去永享天福。[2](P1)

導游在運用語言與旅游者交流的過程中,“最高統治者”、“第一把手”、“把握方向”、“制定大政方針”、“發話”、“貫徹”、“主要職責”等詞語巧妙地運用了幽默策略,打破了文辭的時空局限,將古代不可能出現而現代又極為流行的語詞以變種的形式構建了特定情境下發生于某種場景的合理性,并且這種看似荒誕的場景具有較低的思考難度,讓旅游者聽得懂,聽得樂,引導旅游者通過思考聯想體味到荒誕背后的合理性,從而達到了極強的幽默效果。

這種導游語言的幽默策略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因此用例也較多,比如:調侃李白有眾多超級“粉絲”[3](P1);老天爺忽悠了老百姓(因為酒泉不僅沒有酒,還是個不毛之地);紫云大殿的飛天不管佛祖“辦公時”還是“下了班”都提供“五星級的服務”[2](P46~47);寺廟里的韋陀和彌勒佛靠背而立,各司其職,是“揚長避短,優勢互補”[2](P41);未來佛彌勒佛是佛祖指定的“法定繼承人”,等佛祖“退休了”,就“走馬上任”[2](P50);濟 公在碧云寺羅 漢 堂的房梁上“定居[4](P3);西王母的侍女是新疆的第一批“紡織工人”[4](P360~361);瑤池仙境中的石牙塔林是王母和七仙女的“更衣室”以及仙女們美麗的“百褶裙”[3](P140),等等,都是運用了打破文辭的時空局限的導游語言幽默策略,都收到了極好的語言表達效果。導游若能把這種導游語言的幽默策略融會貫通,舉一反三,必然能產生獨具特色的語言魅力。

二、仿摹習語用詞格式,實現語言超常規嫁接

仿摹習語的用詞格式不僅能夠起到詼諧幽默的表達效果,而且讓人記憶深刻,因此在廣告語言中經常被運用,也是導游幽默語言中經常使用的策略。這種幽默策略主要是指導游在語言表達的過程中,依據現實的話語場景和旅游者的文化水平、知識層次、心理現狀等[5](P10),有意仿照人們熟知的現成的語言材料,將某些因為名人使用或者世俗流行而產生相當認同度的語詞或整篇話語的結構形式進行顛覆性處理,根據表達的需要臨時創造出新的語、句、篇來,從而使其與原來的真實文本內容產生疏離,造成反差,以獲得幽默效果的修辭策略。仿摹習語的技術價值雖然在“仿”上,但是并非簡單的模仿,不是機械地照抄照搬,而是在自己的語言中融入了新的思想,實現了內容維度實質性解構基礎上的重構,其產生的幽默效果帶有極強的創造性[6](P2),因此仿摹習語的手法,在導游語言的幽默策略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一般情況下,導游語言仿摹習語的手法可以分為對某個習詞的仿摹與某個習句的仿摹。

(一)習詞的仿摹

習詞的仿摹,是指導游在特定的旅游環境下,針對旅游者所習慣知曉的某個特定詞語進行詞根性的再造與轉化的導游幽默修辭現象。這樣的幽默修辭方法,短小精悍,相對靈活,雖然在整體的語篇上并無較大的改動,然而習詞仿摹的出現,卻能夠起到語義轉化支點的作用,令導游語言的整體幽默指數得到較大提升,例如:

南京城,六朝古都,就應該是帝王城!南京人,那可不得了,每個人的稱謂都有著帝王之后的做派,與外地人那都有云泥之別,逮誰您都得叫“哥”,賣面的叫“面哥”,賣車的叫“車哥”,道上混的更是“大哥”,政府的頭頭腦腦稱為“官哥”。不論是不是大款與權貴,南京人個個都不簡單。

生活中當以“哥”進行稱謂的時候,總是體現了一種尊重與認可,這是現實人情倫理的一種規范,因此是相對嚴肅沒有任何笑點的。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文化理念也在不斷嬗變,原來的傳統習詞也發生了內部性的解構,出現了眾多轉化性的用法。2009年開始,一個“哥”字在網絡上呈現出一派畸形的繁華景象,“犀利哥”、“魷魚哥”、“奮斗哥”、“春聯哥”、“大衣哥”、“井蓋哥”、“托舉哥”、“表哥”……不一而足,因此當導游把握時代流行脈搏,以“哥”為詞根進行場景化的再造時,一系列習詞仿摹的出現,散布在導游的整體語篇中,以排比的方式集體鋪展開來,就有了一種戲謔性的調侃駁雜于其中,加之表達上的新穎生動,幽默效果也就自然體現了出來。

在成篇的導游詞和導游現場講解中也不乏仿詞的生動用例,比如“望鞋興嘆”(福鼎太姥山金龜因未能得道成仙,不能載著太姥娘娘的繡花鞋上天)[7](P8)仿摹望洋興嘆,“雪了‘吃恥’”(李鴻章因吃冰棒鬧了笑話,為報一箭之仇,請法國人吃過橋米線,讓其出洋相)[2](P25)仿照雪了國恥、雪了恥辱,“低原反應”(旅游者進入西藏有高原反應,導游在接待西藏來的旅游者時詢問其離開西藏到旅游地是否有低原反應)[2](P181)仿擬高原反應。在提倡低碳和“哥”方興未艾的當今時代,“低碳哥”(指沒房沒車沒女朋友者,常用于導游自我解嘲或對旅游者的調侃)既是以“哥”為詞根進行的仿摹,也是以“低碳”為詞根進行的仿摹。這些活生生的實例都是這種別致的習詞仿摹策略較好的運用,既增強了導游語言的表現力、說服力和感染力,又起到了新穎別致、簡潔凝練、幽默詼諧的修辭效果。

(二)習句的仿摹

習句的仿摹,實際上與習詞的仿摹大同小異,只是在仿摹的載體上,主要側重的是對具有較高認知度的語言材料,如成語、諺語、名言、警句等進行解構與重構,以此派生出新的句意內容,從而產生反差,制造幽默的效果。導游在運用習句的仿摹時,一般將其作為導游詞解說的升華之筆,因此圍繞習句仿摹的這個笑點,會鋪設一定的關聯語境,透露部分的文化細節,以加大習句仿摹的可認知度與對比度,從而進一步渲染仿摹的幽默詼諧色彩。一般而言,在習句的仿摹中,中國的古詩詞與媒體廣告用語成為最多被仿摹的對象,并且在社會信息化建設深入的今天,諸多興起于網絡之上的流行用語,因為其時尚性與流傳度也成為當下仿摹的熱點,例如:

大家好,想必車上的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到杭州,然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定是耳熟能詳了。我叫王天閣,是本次諸位杭州行的導游,不過希望大家不要迷戀“閣”,因為我真的是個傳說。但是,大家無須擔心,也不必驚慌,我一定會為大家做好各種服務,因為杭州是個值得信賴的城市,一定會使您體會到“在家千日好,出門也不難”的感覺,祝愿杭州的美山美水還有美人,能給您一份美麗的心情,并祝愿她伴隨您一生一世。

這段開場白顯示了導游極強的習句仿摹能力。首先是將網絡上極為流行的話語“別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別出心裁地結合導游員的名字進行了靈活改變,不僅以幽默的方式將自己做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自我介紹,而且因為話語的時尚性,很容易獲得年輕旅游者的共鳴,拉近與這部分群體的距離;其次巧妙地將旅游者耳熟能詳的“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轉變為“在家千日好,出門也不難”,讓遠游的旅游者感受到在他鄉的溫情,展現了導游幽默詼諧的機智與才能。

成功的習句仿摹需要導游具有一定的文化積淀和語言功底,如團友相處多日用“勸君更盡一杯酒,祖國處處有故人”(仿擬王維《送元二使安西》“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2](P174),描繪海南的根雕是“此物只應海南有,他處可曾幾回見”[8](P1)、三潭印月是“此景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見”(模擬套用杜甫《贈花卿》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9](P9),介紹川菜的特點是“祖國江山一片紅”(仿擬20世紀60年代的珍貴郵票祖國山河一片紅)[8](P114),葡萄溝的葡萄讓旅游者“日啖葡萄三百顆,不辭長作高昌人”(仿擬蘇軾《惠州一絕》“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2](P59)等,這些習句的仿摹仿得巧妙,仿得生動,不僅使人聯想到那些瑯瑯上口,體現我們幾千年文化積淀的詩詞歌賦,在兩相比照中品味其中的意境,同時也極大地增強了導游語言表達的感染力和幽默感,充分體現了導游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轉化話語理解角度,形成思考的邏輯位差

語言作為特定信息的載體,發揮著對外在事物客觀描摹的作用,然而語言作為人腦機能的特定產品,在表述的內容與形式上又具有相當強烈的主觀化色彩。這種主觀化、個性化的表述所產生的解讀差異與一般化詮釋之間的語言張力,會在一定程度上令接受者產生巨大的思考落差,為幽默的產生提供有力的施展空間?;谶@種角度,在導游語言的幽默策略運用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對于特定話語的場景化改造,即利用詞語的多義特點,別出心裁地另加解釋,令其產生出與常態用法相背離的解讀方式。具體而言,就是導游在與旅游者的交流中,對于彼此之間溝通的信息,故意制造出一種義群混亂的效果,用詞語的固有、常態的語義來映襯場景化的用義。這種主觀、良性的思維方式異化,打破了旅游者對于語句固有釋義的理解思路,從而調動旅游者的認知沖突,使其產生一定的心理矛盾,以吸引旅游者思考的注意力,進而獲取一種形式乖謬、實體合理的語義思考效果,令幽默詼諧的效果呼之而出,例如:

在落霞壁上面還有個靈氣穴,據說有緣之人在靈氣穴前許個愿,然后隨便撿起河灘上的幸運石往里投,只要投三個中兩個,即可心想事成。大家不妨前去“投石問路”,預測一下自己的前程命運。[7](P241)

在這個例子中,導游把投石問路進行一定的加工轉換和重構,以比喻先以某種行動試探來映襯旅游者用幸運石來預測自己的前程命運。這種轉化角度的釋義,令旅游者在思考中產生思維落差與跳躍,幽默效果就在這種落差中巧妙形成。

相似的用例還有“登堂入室”(用“比喻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循序漸進,達到更高的水平”來映襯重慶火鍋從江邊碼頭走上了各界名流的餐桌)[8](P157)、“老當益壯”(用“年紀雖老,志向更高,勁頭兒更大”映襯菠蘿蜜樹齡愈大,果也愈大,木材也愈堅硬)[8](P117)、“呼風喚雨”(用“神仙道士的法力”來映襯在西嶺雪山陰陽界上大聲疾呼就可以招來大風大雨或電閃雷鳴)[3](P62)、“惹火燒身”(用“比喻自討苦吃或自取毀滅”來映襯西嶺雪山的猴子給旅游者帶來的麻煩)[3](P57)、“重見天日”(用“重新見到光明”來映襯經歷倒仆湮沒后見到了清源山“第一山”碑刻)[7](P79)、“棄暗投明”(用“比喻與黑暗勢力斷絕了關系走向光明的道路”來映襯在黑暗的角落里封藏了幾十年的大銅佛移立于佛香閣的大石臺上)[4](P3)、“不勞而獲”(用“不勞動就索取”來映襯泡饃店有了掰饃機,食客便不必自己動手掰饃)[4](P360~361)、“原形畢露”(用“本來面目完全暴露出來”映襯九龍壁琉璃磚原來的樣子顯露了出來)[4](P366~368)等,這些用例精巧新穎,情趣盎然,在幽默詼諧中能引發旅游者豐富的聯想。

總之,轉化語言的思考角度,在表達上多具生動性、趣味性,在接受上,由于表達者所建構的修辭文本對詞語的常規語義規約進行了出人意表的突破,原語義與新語義的反差造就了接受者心理的落差,使其注意力為之驟然集中,細一思量,不禁啞然失笑,從而獲取一種幽默風趣或諷嘲快意的審美享受。所以,在導游語言中恰當地運用這種幽默策略,能夠更好地激發旅游者的興趣,而且還具有活躍氣氛、協調關系之妙用。

四、結語

旅游活動已成為當今社會人們休閑娛樂、怡養身心、開拓視野的主要手段,因此,如何優化旅游活動的各個環節,對于促進旅游活動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導游工作是旅游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導游個體素質的現狀對于旅游整體服務質量的提升,品牌認同度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導游的整體素質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他們的語言素質。在各種不同風格的導游語言中,幽默風格在給旅游者帶來快樂的同時,因其魅力獨具,“笑”果顯著,成為旅游者最為喜歡的一種風格。因此,在導游活動中,很多導游就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采取了各種導游語言幽默策略,不斷在變化的旅游環境中制造幽默感,逗樂旅游者,從而給相對疲憊的旅游過程帶來了輕松愜意,讓旅游者具有了更多回味思考的空間,為其對旅游的整體認同度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1]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M].北京:中華書局,1986.

[2]王連義.幽默導游詞[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

[3]張中朝.天府四川——四川導游詞精典[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2008.

[4]韓荔華.實用導游語言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5]韓荔華.導游語言概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6]何新祥.廣告語言修辭策略[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7]福建省旅游局導游人員考評委員會.福建省主要景區景點導游詞[M].福州:福建省導游人員考評委員會,2005.

[8]黎泉.旅游特產導游詞[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8.

[9]錢鈞.華東黃金旅游線導游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旅游者導游旅游
跟著西安導游吃,準沒錯
紅領巾陣地之小導游
喀拉峻風景區旅游者的生態意識和生態行為研究
旅行社未經旅游者同意安排購物屬違約
旅游
網約導游
淺論生態旅游者的分類與識別方法
“英語導游資格考試”目標引領下的“導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
出國旅游的42個表達
戶外旅游十件貼身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