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省泰來縣勝利低產田改造

2012-04-23 09:45溫明利
科技傳播 2012年4期
關鍵詞:泰來縣農田水利可行性

溫明利

(農田水利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

黑龍江省泰來縣水務局,黑龍江齊齊哈爾162400

摘要 泰來縣屬我省西部干旱地區,低產田改造任務極為繁重,以低產田改造為立項重點,把旱改水作為治理切入點,大搞農田水利工程建設,以高標準、高效益、成規模為建設目標。

關鍵詞 泰來縣;低產田;農田水利;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TV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61-0018-02

1項目背景

泰來縣現有耕地239萬畝,其中中低產田面積180萬畝,占總耕地面積75.3%,低產田改造任務極為繁重,為發展區域經濟,保障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土地治理以此來提高土地產出效益。但由于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加上鄉鎮村大多是各自為戰,造成規劃不統一,布局不合理,設計不科學,治理不成規模,治理成效不顯著,從宏觀角度看,往往造成資金和資源的浪費,產生無功投入和無益工程。針對這一現狀,我們按著上級業務部門指導意見,以低產田改造為立項重點,把旱改水作為治理切入點,以高標準、高效益、成規模為建設目標。項目區位于勝利鄉境內,現有耕地1.3萬畝,這里土地集中連片,土質肥沃,是旱改水的適宜區域。泰來縣正在實施的省重點水利工程“泰來引嫩工程”項目,從項目區經過,2007年建設的農業開發半拉山低改項目引水工程可同時為項目區引水,使本項目水源供給有了雙重保障。省市縣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更加激勵了當地干部群眾開發積極性,技術依托單位全力支持,為本項目實施提供了技術保證。

2 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1)立項開發是打開多年束縛這一區域增加農民收入振興當地經濟鎖鏈的鑰匙。 項目區地處低洼地帶,耕地連年遭遇澇災,由于多年內澇,糧食產量低,當地農民人均收入僅有2 099元,農民收入低,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無力建設大型水利工程設施,當地干部群眾對這一區域立項開發早已翹首企盼,熱切盼望盡早實施;

2)立項開發是全面提高農村綜合效益水平的關鍵。立項開發徹底解決了旱能灌澇能排的問題,大力發展水稻生產,加大科技投入,發展特色綠色產業,增加農業整體抗災能力和生產能力,全面提高農業綜合效益水平,為持續穩定發展農村經濟打下良好基礎,對于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將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3)土地立項開發可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更能充分的利用這一地區的資源優勢,在開發區大力發展優質水稻生產,建立綠色農產品生產基地,全面提高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加快農業產業化的形成;

4)在這一區域立項開發是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穩定的需要,由于長期內澇,農民收成不好,效益不高,因此,農民不愿意投入,地越種越窮,很多農民棄耕,因此,這些立項開發也是德政工程,極其必要。

3 項目建設的可行性

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社會條件是這一區域立項開發的基礎。

1)項目區土質為厚層砂礫底草甸土,土壤肥沃結構致密,適于水稻生長,開發區內地勢平坦,而且集中連片,有利于開發水稻生產和統一規劃管理;

2)供水資源豐富。取之不盡的嫩江水且無污染,水質優良,完全可以保證項目區生產和生活用水;

3)項目區的氣候條件良好。泰來縣位于黑龍江省的西南部,是我省的第一積溫帶,積溫高,無霜期可達145天,日照時數長,小區光熱協調,這些都是開發優質水稻產業不可缺少的條件;

4)雄厚的技術力量和高層次的技術依托為項目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證。全縣有高初級農業技術人員40人,縣鄉村已形成三級技術服務體系,可為項目建設和管理提供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項目鄉鎮與東北農大、黑龍江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等多家大學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依托關系,為項目高標準建設和取得高效益提供了廣泛的信息和技術保障;

5)開發區內交通便利,有村村通公路與小區相連,鄉村道路四通八達,電力充足設施齊全,每個自然屯均有380V動力線路,完全可以保證開發區的用電,區內通訊設施齊全,村屯有程控電話可通往全國各地;

6)干部群眾積極性高,為立項開發提供了有力的條件。項目區的農民早已吃夠了內澇的苦頭,盼望盡早立項開發的心情越來越迫切,農民們說:“如能立項開發我們愿意出工、出勞、出資保質保量完成開發建設任務”。

綜上所述,該項目無論從組織領導、技術服務、資金保證,還是資源開發的科學合理性、前景和效益等諸方面都是可行的。

4 建設內容

主要建設內容有建節制閘2座,閘孔寬度2m,建分水閘9座,其中主干渠分水閘1座(閘孔寬度2m),支渠分水閘8座(閘孔寬度1m),建過路涵17座,其中直徑為1m的雙孔過路涵4座,直徑為1m的單孔過路涵13座,交叉涵1座(直徑為1m),農道橋5座(單跨5m),灌水渠系襯砌4公里,整修灌水渠系30km,整修排水渠系31km,整修農道12km,建育秧大棚240棟,86 400m2(每棟360m2,寬8m,長45m),營造防護林200畝,科技培訓1 000人次,購良種2萬kg。農機合作社建設內容有:購置4160型洛陽福寶玉米收割機1臺,久保田插秧機5臺,久保田588型水稻收割機1臺,東方紅1110型拖拉機1臺,寧波484型拖拉機4臺,紐荷蘭804型拖拉機4臺,建農具棚400m2,辦公室、維修間300m2,機庫100m2,停放場300m2。

5 綜合效益分析

5.1 經濟效益

項目區計劃種植水稻1.3萬畝,單產500kg,總產650萬kg,按每公斤2.4元計算,總產值1 560萬元,比開發前增加1 014萬元。

5.2 社會效益

通過項目建設,區內農業生產條件將得到極大改善,抗旱抗澇能力明顯增強,經濟效益顯著。在開發項目示范輻射下,加快周邊區域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現代農業發展步伐,通過項目的建設,項目區年實現農業收入910萬元,比開發前增加572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 652元,比開發前增加3 553元。

5.3 生態效益

該項目建成后,使這一區域低產田變成高產水稻示范區,避免耕地由于受內澇造成的鹽堿化,又減少了地下水資源的無序開采利用,從而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

6 結論和建議

6.1 可行性研究結論

通過以上的綜合論證得出結論:該項目是可行的。

6.2 問題與建議

合理安排工程進度,嚴格按設計標準施工,確保工程按期完成,并保證工程質量,使工程盡早發揮效益。對建后小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不斷完善小區各項工程,積極引進先進實用技術,使農業開發小區始終處在區域農業發展中的先進行列。

參考文獻

[1]黑龍江省泰來縣扶貧開發規劃(2010-2020年).黑龍江省泰來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2009,12.

[2]黑龍江省泰來縣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方案(2010-2012年).黑龍江省水利科學研究院,2010,8.

猜你喜歡
泰來縣農田水利可行性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農田水利水土保持技術推廣
加強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和管理的思考
泰來縣綠豆高效綠色栽培技術
上海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探討
農田水利技術推廣
泰來縣創建“特色黨小組”展現黨員風采
PPP物有所值論證(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選擇醫??尚行远啻?
HDL-C,LDL-C,CK-MB和RBP使用朗道質控品作為室內質控品的可行性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