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電視中內容管理相關技術的專利狀況分析

2012-06-29 01:37趙梅芳胡雅琴陳榮華
電視技術 2012年2期
關鍵詞:專利申請專利內容

趙梅芳,胡雅琴,陳榮華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 專利審查協作北京中心,北京 100190)

責任編輯:許 盈

網絡電視(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IPTV),也被稱為寬帶網絡數字電視,利用寬帶網的基礎設施,融合互聯網、多媒體、通信等多種技術,通過互聯網絡協議(IP)向家庭用戶提供包括數字電視在內的多種交互式數字媒體服務。2010年1月,國務院決定加快推進廣播電視網、電信網、互聯網的三網融合的進程,制定了5年之內完成三網融合的目標,中國網絡電視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同時也進入了一個競爭多元化的階段[1-6]。立足網絡電視行業需要專利支撐,本文就網絡電視的核心技術有關的專利進行統計分析,介紹該領域專利技術的現狀,分析今后專利技術的發展方向。

1 網絡電視內容管理相關技術概述

IPTV系統是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系統,IPTV的內容管理相關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內容分發網絡技術、數字版權管理(DRM)技術等?;ヂ摼W最初是一種數據通信網絡,主要提供點到點的傳遞服務,基于這種模式提供電視廣播服務不僅造成服務器資源、帶寬資源的浪費,而且服務質量難以控制,為此需要在互聯網中采用類似于廣播的內容分發網絡技術(CDN)來降低服務器資源和帶寬資源的消耗。數字版權管理(DRM)是保護多媒體內容免受未經授權的播放和復制的一種方法。目前,在中國的專利申請中,上述2種核心技術都有所涉及,且專利申請量在逐年增加,專利申請內容也各有側重。

2 網絡電視相關專利的總體分析

2.1 在中國申請的專利情況

采用中國專利文摘數據庫CPRSABS,主要選用網絡電視、IPTV等關鍵詞進行檢索。將檢索時間限定為2000年之后,獲得專利申請1200余件,統計在中國申請的網絡電視相關專利的申請數量隨年代的變化情況結果如圖1所示。

從圖1可以看到,網絡電視相關的專利申請量總體上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尤其從2006年開始,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當年申請170件,比上一年增長約3.2倍,可見當年的網絡電視正處于迅速發展時期,隨后基本上每年的申請量也都在此基礎上增長顯著,2010年的申請量為255件,達到了歷年來的峰值。

2.2 全球范圍內的專利分布情況

在德溫特世界專利索引數據庫DWPI中,統計在全球范圍內的網絡電視相關專利的分布情況,如圖2所示,其中美國專利所占比率最大,占到該領域專利的30%。而事實上,韓國的網絡電視技術發展和市場活躍程度也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其次是中國、歐洲、日本等,可見中國專利所占的比率處于中等水平。而另外值得我國專利申請人注意的是,目前該領域有大部分的國外專利還沒有進入我國,而一旦進入中國,將與中國專利目前所占的比率相當,對我國企業而言,可能自主開發的一些技術或者一些看起來簡單通用的技術已經被部署專利,大量有殺傷力的專利壁壘還未浮出水面。

3 網絡電視內容管理相關技術現狀

基于對網絡電視相關專利的總體分析,對于網絡電視內容管理方面的兩個核心技術,利用網絡電視、IPTV、CDN、內容、分發、版權、管理、DRM、授權、認證、權限、識別等關鍵詞,在DWPI數據庫中檢索進行全球范圍的大致統計,如表1所示。下面通過結合典型案例,介紹這些專利技術領域的現狀。

表1 內容管理相關專利的數量

3.1 內容分發網絡技術

CDN的關鍵技術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內容發布,它借助于建立索引、緩存、流分裂、組播等技術將內容發布或投遞到距離用戶最近的遠程服務點(POP)處;2)內容路由,它是整體性的網絡負載均衡技術,是通過內容路由器中的重定向機制在多個遠程POP上均衡用戶的技術,使用戶請求得到最近內容源的響應;3)內容交換,它根據內容的可用性、服務器的可用性以及用戶的背景,在POP的緩存服務器上,利用應用層交換、流分裂、重定向等技術,智能地平衡流量;4)性能管理,它通過內部和外部的監控系統,獲取網絡部件的狀態信息,測量內容發布的端到端性能,如包丟失、延時、平均帶寬、啟動時間、幀速率等,保證網絡處于最佳運行狀態。

3.2 數字版權管理(DRM)技術

DRM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建立數字節目授權中心,編碼壓縮后的數字節目內容,利用密鑰可以被加密保護。需要保護的節目被加密,即使被用戶下載保存,沒有得到數字節目授權中心的驗證授權也無法播放,從而嚴密地保護了節目的版權。DRM主要采用如下技術:1)數據加密,它采用一定數學模型對原始信息進行重新加工,使用者必須有解密密碼;2)版權保護,先將可以合法使用作品內容的條款和場所進行編碼,嵌入到文件中,只有當條件滿足時,作品才可以被允許使用;3)數字水印和簽名技術,把代表著作權人身份的特定信息、發行商的信息和使用條款嵌入到數據中,給作品打上水印記,防止使用者非法傳播。

4 各主要申請人的專利特點

對于網絡電視內容管理方面的專利申請人,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專利較多的國外申請人包括美國電信AT&T公司(AMTT)、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C)、法國阿爾卡特公司(COGE)、瑞典愛立信公司(TELF)、韓國LG公司等;在中國擁有專利較多的國外申請人包括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百視通網絡電視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UT斯達康通訊有限公司等。

4.1 全球申請中主要申請人的專利特點

全球申請的主要專利申請人的專利歷年申請量如圖3、圖4所示,下面針對不同申請人的專利技術進行分析。

1)美國電信AT&T公司(AMTT):為美國電信巨頭,2006年AT&T公司利用MobiTV公司移動電視內容聚合平臺向用戶提供基于瀏覽器的服務,無論用戶利用有線或者無線,無論用戶身處家中、公司或者移動中,都可以獲得這一服務,AT&T成為全美第1個向用戶提供實時電視服務的寬帶運營商。AT&T公司在網絡電視內容分發、內容保護方面擁有的專利數量均排在首位。AT&T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網絡電視內容分發方面的專利約82件,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約145件,在中國暫時沒有專利。從申請年代看,其2008年申請量最多。AT&T的專利在內容分發方面主要集中在內容發布、內容路由和內容交換,例如通過協議網絡進行目標用戶內容和信息分發;在IPTV系統中選擇性地接收要求的TV頻道等;在內容保護方面主要集中在授權認證方面,例如基于功能的認證提供方法;IPTV中機頂盒的認證方法;合作認證通信設備等,基本不涉及數字水印和簽名技術。最近它還針對用戶認證,提出了在分布網絡中分發多媒體的方法,包括使得用戶能通過網絡入口、IPTV入口和移動入口之一認證獲取用戶產生的內容的容器。AT&T公司充分利用其在電信行業的優勢,在網絡傳輸相關技術中研究網絡電視相關核心技術的專利保護方向。

2)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C):該公司在網絡電視內容分發、內容保護方面擁有的專利數量均排在第2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網絡電視內容分發方面的專利約44件,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約47件。中興作為國內專利數量較多的企業,其專利申請自2006年開始增長顯著,2007年申請量最多。其技術發展方向與國外企業的技術進展基本保持一致,內容分發方面集中在內容發布、內容路由,內容保護方面專利技術集中在內容加密、用戶認證、授權、鑒權、計費等,也基本不涉及數字水印和簽名技術。專利基本上都為中國申請,只有少數為國際PCT申請。雖然中興專利數量排名靠前,但還局限于國內市場,向國外部署專利的意識還不強。

3)法國阿爾卡特公司(COGE):該公司在網絡電視內容分發、內容保護方面擁有的專利數量分別排在第3位和第8位。該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網絡電視內容分發方面的專利約40件,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約21件。該公司2005年開始與微軟公司聯合提供網絡電視服務,同年也開始申請相關技術的專利。其專利部署方向主要在歐洲、美國、韓國、中國等,也很注重PCT申請。在內容分發方面主要集中在內容發布、內容路由,例如打包視頻服務的分發,響應其他分發設備的請求進行邊緣內容分發,分發次序和優先級等。在內容保護方面涉及用戶認證,例如WiFi訪問終端發起用戶認證請求以及與認證服務器協商密鑰機制,向移動WiFi終端提供安全的IPTV等組播業務內容傳送保障。該公司作為法國電信設備供應商,注重IPTV軟件技術與電信行業的結合和全球的專利部署。

4)瑞典愛立信公司(TELF):1876年成立于瑞典斯德哥爾摩,為世界領先的通信設備和專業服務供應商,在移動網絡、電信服務和多媒體等領域處于領導地位。該公司在網絡電視內容分發、內容保護方面擁有的專利數量均排在第4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網絡電視內容分發方面的專利約23件,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約43件。雖然該公司也是2005年才開始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申請,但2008年專利數量達到15件,2006年才開始內容分發方面的專利申請,但每年申請量比較穩定,融合網絡是愛立信打算持續投資的領域。愛立信的專利在內容分發方面涉及內容發布,在內容保護方面還僅限于用戶認證,但其專利申請注重同族專利在多國家的部署。

5)韓國LG公司(GLDS):該公司在網絡電視內容分發、內容保護方面擁有的專利數量分別排在第8位和第3位。在全球范圍內擁有網絡電視內容分發方面的專利約13件,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約46件,其中在中國的專利很少。LG的專利在內容分發方面涉及內容發布,在內容保護方面主要涉及數字版權、用戶認證。在內容保護方面LG公司起步較早,從2000年就開始這方面的專利申請,但數量極少,直至2007年才達到最大值14件。不過LG的專利申請非常注重同族申請,通常同族遍布歐洲、韓國、中國、美國、日本,甚至加拿大、巴西等。LG公司1958年進入電子行業,LG電子是一家全球性的大型電子和通信企業,其專利部署戰略與它一向致力于新技術的開發、對全球范圍的大力投資保持一致。

4.2 中國申請中主要申請人的專利特點

網絡電視內容管理相關的中國申請按技術原創國排名分別為中國194件、日本和韓國均為5件、美國和瑞典均為1件,可見在中國的申請主要來自中國申請人,其中的主要專利申請人的專利數量如圖5所示,下面針對不同申請人近年來的專利技術進行分析。

1)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在網絡電視內容管理方面全球專利排名第2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擁有的中國專利數量無疑排在第1位,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雖然在全球范圍內排名較為靠后,但華為的專利雖然幾乎全為中國申請,但大部分為國際PCT申請。所以華為專利雖然不算多,但專利部署意識比中興稍強。中興在內容分發和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數量相差不多,在網絡電視技術方面的研究比較均衡,而華為在內容保護方面的專利數量較內容分發方面多出一倍,說明華為延續其在安全保護方面的優勢,重視用戶授權認證、用戶體驗和防范攻擊。

2)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百視通網絡電視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基于其在互聯網寬帶通信方面的優勢,有意大力發展網絡電視增值業務,而內容保護與互聯網中的保護技術有相通之處,所以其在認證鑒權方面申請專利稍多,而內容分發方面非常少,主要原因可能在于網絡通信公司只能通過與控制播放內容的廣電運營商合作的方式開展IPTV業務。2005年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獲得國家廣電總局批準的首張IPTV牌照,百視通作為上海文廣旗下的新媒體運營公司,在內容分發方面具有優勢,開展IPTV業務也得心順手,2010年法國電信向百視通購買基于IPTV運營的內容分發管理技術軟件,而該公司在內容保護方面稍具劣勢,但它作為發展網絡電視的專門公司,勢必會不斷尋找發展途徑。

3)UT斯達康通訊有限公司:該公司為在電信及廣電領域提供基于IP的iDTV、IPTV和寬帶互動網絡解決方案的領先廠商。該公司在內容分發方面沒有專利,5件專利都主要集中在內容保護方面,特別是數字版權管理,說明其比較重視用戶體驗和客戶服務能力的提升。

5 網絡電視內容管理相關技術的發展趨勢

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以網絡電視內容管理為主的專利申請呈現以下特征:

1)全球專利申請中,雖然有的中國申請人排名還比較靠前,但相比美國電信隨著管制政策的突破而大力開拓IPTV市場的情況,中國申請人的全球專利申請數量還比較少,而且對于全球的IPTV專利部署投入還有些不夠。隨著網絡電視市場的不斷開拓和發展,中國相關公司對網絡電視相關技術的研究也需要跟上發展的步伐,加大投入、增加借鑒和合作。

2)中國專利申請中,雖然國外申請人的專利數量還不算多,但例如法國、瑞典、韓國的電信大公司在專利部署方面經驗頗多,不乏今后有大量進駐中國市場的可能。而中國申請人在專利技術方面各有側重點,雖然是基于自身優勢,但也需要重視和發展多種網絡電視核心技術,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積極尋求多種合作方式和發展渠道,增強自身的市場競爭力的同時積極進行專利部署,為立足網絡電視行業獲得有力的專利支撐。

[1]孫林記.三網融合背景下的網絡電視[J].有線電視技術,2011(12):73-76.

[2]黃郁夫.IPTV技術分析及與數字電視的比較[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8(1):211-212.

[3]于寶明,劉大會.網絡電視技術及對ITV技術的影響[J].中國有線電視,2005(24):2398-2402.

[4]侯自強.網絡電視臺vs下一代廣播網NGB[J].電視技術,2009,33(11):58-59.

[5]安永成,李興春,范躍軍.交互式網絡電視的技術發展 [J].電視技術,2001,25(9):6-11.

[6]張大鐘.上海寬帶網絡電視和手機電視的發展[J].現代電視技術,2005(6):34-44.

猜你喜歡
專利申請專利內容
專利
內容回顧溫故知新
唑啉草酯中國專利申請分析
發明與專利
主要內容
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圖
專利申請三步曲
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