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國際化問題研究

2012-07-09 19:07洪閩
2012年11期
關鍵詞:國際化跨境貨幣

洪閩

摘要:自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由于美國和歐洲經濟增長乏力,人民幣的影響力明顯提升,已經成為東亞地區的主要參考貨幣,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正在加速。本文介紹了人民幣國際化趨勢不可避免的原因及人民幣國際化所需要的條件。

關鍵詞:人民幣 國際化

一、 緒論

自全球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體系正在發生深刻的結構變化。發展中國家先行進入復蘇階段,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乏力,以中國為首的發展中國家逐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最主要的代表,已經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超越德國, 成為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造就了人民幣流通的擴大,周邊國家接受人民幣程度提高。近年來,伴隨著人民幣逐漸在周邊國家的流通,人民幣在東亞區域的地位凸顯??梢哉f,人民幣國際化的趨勢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如果中國的經濟增長是持續的,那人民幣將越來越被其他國家所認可和接受,必然成為國際貨幣。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進程

人民幣國際化是指人民幣能跨越國界,在境外流通,成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計價、結算和儲備貨幣的過程。盡管目前人民幣的境外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幣國際化,但是人民幣境外流通的擴大必然導致人民幣國際化,是其成為世界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長期的戰略,而中國目前只在初級階段。1994年1月,人民幣實現經常項目下有條件兌換。1996年12月,實現在經常項目下人民的可自由兌換,標志著人民幣邁出了關鍵一步。2009年7月,央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和銀監會六部門發布跨境貿易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標志著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正式啟動。2010年6月,又發布《關于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將試點地區擴大至沿海到內地20個省市區,境外結算地則擴至所有國家和地區。2011年8月,人民銀行表示,河北、山西等11個省得企業可以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至此,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境內地域范圍擴大至全國。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研究人員調查統計,人民幣每年跨境的流量大約有1000億元,在境外的存量大約是200億元。中國人民幣供給量(M2)約為2000億元,這意味著境外人民幣大約是人民幣總量的1%。由此可見,人民幣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中國周邊國家或地區廣泛接受,人民幣國際化處于漸進發展的階段。

通常貨幣國際化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本幣在一般國際經濟交易中被廣泛的用來計價結算;第二層次是本幣在外匯市場上被廣泛的用作交易貨幣;第三層次是成為各國外匯儲備中主要貨幣之一。簡而言之就是,先成為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然后投資貨幣,最后儲蓄貨幣。目前,中國只處在第一層次,換而言之,人民幣大多是通過貿易結算走向國際化。2012年1月到8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量達到17670億元,其中跨境貨物貿易為12269億元,服務貿易及其他經常項目5401億元。而這段期間,直接投資人民幣結算業務量為1471億元,其中對外直接投資211億元,外傷直接投資1260億元。眾所周知,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可自由兌換,問題是資本項目下是否可兌換。人民幣要實現國際化,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是客觀要求。人民幣國際化未來將從貿易結算逐步轉向資本流動,進入第二層次。依靠貿易結算來積累境外人民幣流動性的空間越來越。如果不拓展資本項目下人民幣跨境流動的渠道,人民幣國際的步伐也會明顯放慢。

三、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利”

首先,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帶來大量的鑄幣稅收入并且可以減少外匯儲備所帶來的損失。鑄幣稅是指發行者憑借發行貨幣的特權所獲得的紙幣發行額與紙幣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在本國發行紙幣,取之于本國用之于本國。而發行世界貨幣則相當于從別國征收鑄幣稅,這種收益基本是無成本的。2012年9月底,我國外匯儲備搞到3.29萬億元,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相對美元已累計升值近30%,僅此一項,我國外匯儲備賬面損失已達數千億美元。

其次,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減少匯價風險。目前,中國企業仍處于價格競爭階段,匯率風險大,承受能力弱。當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以后,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受匯率風險的影響將大大減少,國際資本流動也會因交易成本降低而更加順暢和便捷,進而促進我國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發展。

最后,人民幣國際化會提升我國國際地位,增強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盡管中國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國際經濟與金融領域,中國的發言權和影響力還不愿能與之相稱,這很大程度上與人民幣缺乏國際地位有關。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后,作為國際貨幣發行國的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具有較大的話語權。這種話語權意味著制定或修改國際事務處理規則方面巨大的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弊

首先,人民幣國際化會對我國經濟金融穩定產生一定影響。人民幣國際化使中國國內經濟與世界經濟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對中國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同時,人民幣國際化增加了套利的可能性,威脅國內經濟金融的穩定。

其次,人民幣國際化回事國內貨幣政策失去獨立性,增加宏觀調控難度,削減調控的效果。當國內為控制通貨膨脹而采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從而提高利率時,國際上流通的人民幣為賺錢利差收益,涌入國內,增加人民幣供應量,從而削弱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

最后,人民幣國際化會加大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的難度。人民幣成為世界貨幣后,自然會成為越來越多違法分子的偽造對象。美元是世界上流通最廣的紙幣,同時也是其假幣也是最多的。同時,人民幣現金跨境流動會增加,如走私、賭博等非法活動,這些都會增加人民幣現金管理和監測工作的困難。

盡管人民幣國際化會給我國帶來諸如此類的不利影響,但是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給我國帶來的好處遠遠多于風險。

四、結論

人民幣的影響力正在明顯上升,事實上,人民幣已經成為東亞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硬通貨。但是,就目前的條件而言,人民幣上不具備成為完全國際貨幣的條件,其道路將是漫長而曲折的。中國應在新的國際經濟秩序形成過程中,不斷依靠經濟實力,謀求國際貨幣與金融利益,尋找符合中國國情的貨幣國際化模式。

在全球化的今天,國家之間的經濟競爭的最高表現形式就是貨幣競爭。中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不論從經濟發展還是從國家戰略與地緣政治考慮,人民幣國際化均是有必要邁出的戰略步伐,是中國從GDP大國走向世界經濟金融大國的強國之路。(作者單位:華僑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參考文獻:

[1]程明.探析人民幣國際化給我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現在商業.2010年

[2]戴鴻廣.人民幣國際化的利弊分析經濟研究導刊.2009年15期

猜你喜歡
國際化跨境貨幣
聚焦港口國際化
一國貨幣上的面孔能告訴我們什么?
跨境支付兩大主流渠道對比談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銀企直聯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關于促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的幾點思考
古代的貨幣
古代的貨幣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跨境直投再“松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