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刑法中家庭倫理的價值實現的制度構建

2012-07-09 19:07賈曉彬
2012年11期
關鍵詞:價值實現制度構建

賈曉彬

摘要:家庭倫理的價值實現在刑法中是以家庭法益作為理論的基礎,是以認可公共權力的適度的介入為思想基礎。家庭法益是以婚姻家庭制度為保障的生活權益,是以婚姻家庭制度本身為基礎的法益保障。目前,在我國的刑法中,對家庭倫理價值的重視程度并沒有其他國家重視程度高,主要表現為對侵害家庭法益的犯罪行為的執法不嚴,對婚姻家庭的保護不公以及忽視人性要求,總體來看,刑法對家庭的適用是缺乏家庭的感性認識,但其總體思路應當以家庭倫理價值為主要核心,適當遵循倫理道德的保護原則執行。

關鍵詞:家庭法益、家庭倫理、價值實現、制度構建

一、 刑法中的家庭倫理道德觀

刑法與家庭倫理道德兩者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刑法與家庭倫理道德的聯系要追溯兩者的根源社會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價值主球與社會的傳統價值之間關系密不可分。當刑法與家庭道德之間發生聯系時,家庭倫理在刑法中的運用就是以家庭法益為基礎的,其刑法機能是可以使家庭倫理范疇建立在現代的刑法制度框架之上。

首先,研究刑法必須要以家庭倫理道德作為研究的基礎。刑法是社會大環境中特定的產物,也就是說,刑法的研究是以社會為前提背景的研究,而不應該是本本主義的規定范疇。家庭倫理道德是社會范疇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間接或者直接地影響社會成員的行為以及成員之間的相互關系,當然,刑法也就需要以家庭倫理為基礎,在家庭倫理的基礎上去構建相應的法律法規

其次,運用刑法就必須要建立在家庭倫理的基礎上。家庭倫理道德精神體現在對任何事物的價值合理性的追求,而刑法體現的就是對事物行為合理性的追求,盡管一者追求的是價值的合理性,而一者最求的是行為方式的合理性,但二者的價值追求實質上一樣的統一的,這體現在行為合理性是價值合理性的前提,價值合理性與行為合理性二者成辯證統一的關系。因此,在實施法律法規的良性運轉的同時,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能否得到倫理道德方面的有效支持。

最后,刑法受家庭倫理道德的影響。家庭倫理道德是經歷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漫長演變而形成的,而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人力所能為的事情,它是自然自發的一種行為價值意識。家庭倫理道德既是現代社會的現實,也是歷史社會的歷史成果。社會的形成是歷史發展變化形成的結果,過去、現在和未來在社會范疇中交織成一張沒有縫隙的大網,也就構建成了我們今天的現實生活。刑法的具體實施也是要以社會背景為基礎的,也就不可能擺脫歷史對社會的影響,歷史形成的思想道德觀念也就影響著刑法的運行。

因此,綜上所述,刑法的立法與刑法的司法活動,要重視我國各民族遺留的民族性問題,同時,也要尊重我國歷史數千年留下的倫理刑法傳統,這樣刑法在家庭法益中不僅僅能夠符合歷史瑰麗,而且又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二、 刑法中家庭倫理道德實現的制度構建

(一)刑法對家庭倫理道德價值的現狀

首先,在婚姻方面,現行的刑法中設計的罪名有:虐待罪、重婚罪、拐騙兒童罪、遺棄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及破壞軍魂罪等等。刑法中第四十九條中規定:不滿十八周歲的和懷孕的婦女在犯罪的時候,不適用死刑,這足以體現了尊重生命的家庭倫理道德價值觀念。

其次,對于婚姻的保護標準不統一。比如在軍婚中,軍人的工作性質屬于特殊的、肩負著社會乃至國家重大責任的工作性質,軍人的婚姻收到法律保護。那么,與之相關的行業就沒有在刑法中有所體現,比如,建筑工人,鐵路工作人員、科學考察工作人員、國家科技工作人員等等。這些工種的工作人員也是由于常年不能夠與家人團聚,同時肩負著社會的重大責任,可他們的婚姻并沒有收到刑法的相應保護。

再次,在我國的刑法中,對家庭暴力的規定處罰不力。比如,刑法中沒有明確規定家庭暴力罪,僅僅對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和虐待罪進行懲治。而家庭暴力不構成犯罪。另外,虐待罪中,只有被告訴才進行處理,無論是什么樣的罪名,都要提起公訴才能法定為公訴案件。

(二) 實現家庭倫理道德制度構建的總體思路

第一,家庭倫理道德價值要成為建立法規的價值核心。也就是說,法律規范的建立要符合社會家庭倫理道德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要體現對家庭以及家庭成員的尊重與保護。在制定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要貫徹倫理道德的保護觀念,就要以立法的形式促進法律法規的人性化和倫理化的發展,法律法規的建立要具有人文化,并且以此價值理論貫穿刑法的始終。同時,對于我國的刑法法規要辯證的、一分為二的看待、并且有選擇地科學地修改??梢詫⒓彝惱淼赖伦鳛樾谭ㄖ谢橐龇矫娴膬r值靈魂,重視倫理價值的建設,借鑒古今中外的立法經驗,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將刑法與家庭倫理道德融合在一起,為構建和諧社會、創建美好家庭、完美婚姻打下堅實基礎,從而降低社會犯罪率,構建良好社會秩序。

第二,刑事司法環節要樹立完善的家庭保護意識。刑事司法環節是實現刑法對家庭倫理價值的重要環節。司法行政人員應樹立起倫理道德保護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司法行為的行駛不會出現偏差,尤其是司法行政人員是公平、公正的代表,他們對倫理道德價值的樹立不僅僅是保護倫理精神,而且還是對立法的補充。家庭保護意識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加強的,家庭功能與家庭形式也是隨著社會的變化而變化的,同時,司法的變化也應順應這一變化。就目前社會來看,家庭已經從單一的“生育共同體”家庭功能向“文化與經濟共同體”轉變,從傳統的家庭模式向現代模式轉變。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中國的婚姻家庭的情感功能越來越被淡化,這也就給家庭暴力和家庭虐待行為埋下了伏筆,因此,司法形式環節的建立,就是對社會的保護,是樹立家庭保護意識的關鍵,也是道德倫理價值建立的重要所在。(作者簡介: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陸鵬.論刑事法律制度對社會倫理價值的維系.華東政法大學[D].2008

[2]周邵峰.論刑法中的家庭倫理價值.華南理工大學[D].2011

[3]林少菊.家庭倫理與犯罪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

[4]張武舉.刑法倫理解釋論.現代法學2006(1)

猜你喜歡
價值實現制度構建
傳統媒體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三條路徑
“一帶一路”戰略下國際商事仲裁制度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