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之比較

2012-07-09 19:07吳曉楓
2012年11期

吳曉楓

摘要:它在中國封建社會一直享有獨尊地位,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形成,產生極為深遠的影響,在整個中國文化思想、意識形態乃至風俗習慣上,他的印記無處不在,構成了傳統文化的主干。這里包含了人性,在人的自然本性上出現了分歧,其實從本質上說,人性并無善惡之分。之所以有孟子性善論與荀子性惡論之爭,主要是由于他們各自學說中的概念內涵不一致的原因造成的。

關鍵詞:性本善性本惡 善惡的差異 最終目標

在人性善惡問題的論辯中,孟子的性善說,看起來是占了上風,得到大多數人的信從,非常流行。就大家的心理層面來看,如果說人性善,彷佛肯定了人人先天的都是善人,誰聽了都高興;即使是惡人,也會以善人自居,滿心歡喜。說人性惡,彷佛肯定了人人先天的都是惡人。惡人聽了固然不高興,善人聽了尤其覺得豈有此理。說人性善,可以激勵人向善,善人固然更努力為善,惡人也可以改過遷善。說人性惡,容易刺激人更易為惡人。惡人固然安心為惡,善人也會自暴自棄地變為惡人。孟子性善說受人贊揚,荀子性惡說受人責罵。原因也許就在這里吧。

一、性善論思想的形成

孟子認為人性本善,所以有天生的良知良能。他說:“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比柿x的行為,不學就會,不必思慮就知道,孟子認為天下人都是如此,人人生下來就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善性。所以人性是善的。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本”的意識。君王失天下的原因,就在于失去了民心。他認為苦能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便能得到天下,“得其民,斯得天下以?!泵献拥摹懊褓F君輕”說,不僅在平民中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是封建帝王也有所畏懼,所以孟子追尋性善論。

孟子發揚了孔子的仁學思想精神;他講仁義,求仁政,強調道德情操的修養和人格的磨練,把民本思想發展到極致。孟子還特別強調人應該加強道德修養,已達到理想人格的建樹。理想人格首先表現為善的德行,而善又以廣義的仁道精神為內容,這就是孟子追求的。從某種角度而言,正是由于孟子的努力,才使的儒學思想更加完善,更具有實踐意義。

二、性惡論的產生

首先,從荀子人性論的基本觀點來看,可以說是,是以人之情欲來說性惡,主要是從人的自然生理需求干關欲望上界定人性使用人的自然屬性來代替人的社會屬性,從而歪曲了人的社會本質。但是荀子更強調后天的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這就打破了王公貴族天生的高貴,平民百姓天生卑賤的說法,對促進社會進步有積極意義。

其次,荀子主張用禮制來規范人們的思想,注重后天的環境的影響來善化,荀子他則由后天經驗論與行為的效果來論人性,不承認人具有先天的善端與道德意識。認為“性”雖然是出生時就有,但只是有天然情欲而已。荀子認為人會為善,是因為人后天的學習與努力的成果,如果是順從人原始的性,反而會變成如果想要的東西,要不到的話就會為此爭論,有爭論的話那就不會有辭讓了,所以人天生是具有“惡”的,而所謂“善”,只不過為善行而已,故荀子否定所謂先天的“仁體”。至于荀子所說的“惡端”,其實就是指五官欲望方面的表現,荀子常說的性,并非是“本體之性”,而是指天賦感官的傾向與其情欲而已。 所以他說:性者,本始材樸也。必須要靠后天之文理與起偽的功夫, 如“枸木必待隱括烝矯然后直”,若缺乏后天起偽的功夫,那么性必定不會完美。

最后,荀子雖不由天命方面去探討天道,但乃就天之功用方面去探其功,其所倡之性惡說,雖首見疵于韓愈,終見貲于宋儒,夫孟子之言性善,欲人盡性而樂于善,荀卿言性惡,欲人化性而勉于善。且宋儒理化氣質之說,實已隱含荀子化性之論。在哲學思想上,荀子認為天有常規,人定勝天。自然就是天,天使按照一定的規律行動的,所以萬物都自然而然的按著各自的規律在變化,沒有什么神的力量參與其中。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有自己的職分,人類社會的治亂和自然過程沒有關系。

所以,用簡單的話來說,孟子用心而來言性,他認為心善而可言性善,其主旨在強調先天的道德心,并以此道德心作為人與禽獸的分別基礎。但荀子,卻提倡對心而言性,他覺得性是天生之本質,但是卻為欲所蒙蔽,所以可說它是惡,荀子并認為要以積善,之后才能將之改正。孟子從積極面來肯定善之本性與價值,而荀子卻從消極面,來說化性而起偽,二人的共同主旨,主要是在勸人為善,并以“善”作為人生終極的目標。就終極目標來講,孟子與荀子二人是沒有什么不同,都是在強調道德之理想。孟子講性善,要使自己更求到最善,荀子說性惡,故強調去惡而從善,他倆人性論的出發點雖然有一些不同,但最終目標都是要人達到至善。

至于孟子他則認為人之心與性本來就是不可分的,所以他從先天良心處立論,根本不從人的官能欲望方面著手,更不認為耳目五官所發生的欲望是性,更不以“情”為“性”之質,乃主張“性者心之顯”,“情者心之動”,“才者心之能”,這里所用的“才”,其實是指為善的能力。反觀荀子他卻是以欲為性的中心,因為荀子以“情為性之質”,“欲為情之應”,所以由此可看到,荀子認為情外無性,心與性是屬于不同的地方,心事性外的知覺心,不過可以藉這種方法來糾正性分的不善。

由以上兩者相互比較可知道,孟荀在論性的基本觀點上,兩人是看法都不同,對于善惡的看法也是大有差異,這是因為兩個人的立足點不同。兩人論性,孟子由動機而分,荀子則是由行為效果而定,所以荀子所主張的不是動機論,而是結果論,因為他認為人本來就不知道禮義法度是什么,如果讓他們順著本性一直發展下去,那是會引發天下之大亂,所以知善救性的方法,荀子認為是在我們人知慮之心。二人的說法雖然有差異,但就主旨上來看,二人都是孔門都學生,都以成為圣人為最后的方向,以善為人生最高之主旨,這是他們的相同處。

孟荀兩人觀點雖然不同,可能是因為學統與時勢等不同而導致的,但他們二人為善之心,都是相同的,而且都是把成圣當為自己的終點,兩人也都是學出孔子的。荀子重視禮義教化才能匡正天下,實在與孟子有相同之處,雖然他兩人是同門異戶,但都知道實行儒家思想的功效。他倆最終意旨,不論性善或是性惡,都是勸人為善的。(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

參考文獻:

[1]《孟子》,《荀子》

[2]《荀子性惡論》

[3]《孟子性善論研究》

[4]《孟子系列書籍合集》

[5]《孟子和荀子人性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