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研究

2012-07-09 19:10忽威峰
時代金融 2012年12期
關鍵詞:金融管理金融機構金融

一、引言

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決定著金融行業的發展方向和金融機構能否實現利潤最大化的經營目標的實現,堅持金融管理的科學發展,全面促進金融機構和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是避免金融危機,促進金融機構科學、規范、依法發展的重要發展戰略。解決困擾金融管理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與金融機構利潤最大化之間的矛盾,必須在金融管理中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建立健全科學、規范、嚴格的金融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金融管理各項規章制度,從金融管理的無序、盲目擴張向可持續發展轉變,對金融管理實現事前的預防、事中的管理、事后的完善,實現金融管理的資源配置優化、管理流程明確、分工合理、職責分明、運行高效、科學規范,以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因此,如何滿足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成為金融管理的發展方向,是否有利于全面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地發展,是否有利于不斷提高金融管理的水平是衡量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成敗的關鍵因素。

二、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分析

金融行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隨著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來臨,金融行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行業的逐利性決定了金融行業發展存在著極大的風險,金融危機成為金融管理的頭號死敵,而金融危機的影響日益擴展到全球經濟發展領域,美國次貸危機、亞洲金融危機、巴西金融危機等金融危機的爆發,對世界經濟產生了嚴重的沖擊。因此,全球金融界對金融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的人是越來越深刻,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觀對金融行業的客觀要求,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各個層面上都離不開金融行業的資金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同樣需要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就要求金融管理必須針對金融行業的具體條件,打破傳統的金融管理思維模式,以可持續發展的觀點科學對待金融管理中可能出現的誘發金融危機的因素,從不同層面多視角、多角度地剖析困擾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障礙,進行認真的比對分析,找出金融管理中困擾金融行業資金良性循環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剖析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創新金融管理思路,在認真探尋金融管理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全面促進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謀求整個金融行業利潤的最大化。要善于抓住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節點,努力開創金融管理的新局面。竭盡全力掌握經濟運行過程中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客觀規律,在金融管理實踐中按照金融行業發展規律全面改進金融管理措施,善于總結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好的經驗和做法,認真總結和吸收世界金融管理發展成熟的、經過金融危機考驗的管理方式,不斷更新金融管理理念,以世界金融發展中總結提升出的先進理論指導金融管理的實踐,在金融行業內部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流程的基礎上,針對金融行業發展的外部環境建立健全利于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體制,保障金融管理的經濟成果和社會效果。實現金融與社會、金融與經濟、金融與環境保護的全面、協調發展。

三、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健全運轉協調的法人治理機構,全面落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運轉協調的法人治理機構,全面落實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實現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在金融管理機構保障方面必須采取的措施。對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金融行業的法人治理機構,法人治理機構是金融管理的大腦和神經中樞,金融行業是否建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法人治理機構是否運轉協調,能否適應金融行業發展的內部管理需求和外部發展環境的有效協調,直接決定著金融行業的有序擴張和健康發展。運轉協調的法人治理機構有利于金融管理各項措施的全面落實,有利于給金融機構帶來巨額的利潤,實現金融機構資金的良性循環、資產的保值和增值?,F階段,由于我國正處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期,又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基礎相對薄弱,抵御市場風險和金融危機的能力相對較弱,資金市場的運行尚不規范,民間高息借貸、食利者階層的出現嚴重影響了金融管理的健康發展。在這樣的外部環境下,金融行業更應該排除干擾,認真進行法人治理機構的健全和完善,規范市場運作和金融管理行為,不斷提高金融管理的現代化程度和金融管理的水平,促進金融管理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二)不斷優化金融管理內外部環境,為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

不斷優化金融管理內外部環境,為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是實現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在發展環境保障方面必須采取的措施。首先,要實現金融管理的規范化和法制化,中國人民銀行、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要制定適合中國國情的金融管理行業規范和管理流程,并監督金融機構嚴格按照金融管理行業規范和管理流程開展各種金融管理活動,并嘗試大力發展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村鎮銀行、社區銀行等多種類型的金融主體,豐富金融機構的構成,逐步開放金融市場,降低金融行業的門檻,規范金融市場行為,使大量有志于從事金融行業的資金擁有者擁有從事金融行業的機會,從而為金融行業注入新鮮的血液和大量的資金,為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其次,要建立健全規范的金融管理體系,建設以中國人民銀行為中心,各大商業銀行為主體,其他商業銀行為補充,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村鎮銀行、社區銀行等小型金融性公司、中小銀行為鏈條的金融機構體系,完善各類金融性機構的管理規章制度和管理流程,大力發展在農村基層和偏遠欠發達地區的金融機構的建設,全面促進金融機構的發展深度和厚度,做好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后備力量的儲備,確保我國金融管理的良性、健康、科學發展。第三,建立健全金融管理規章制度,并能夠嚴格按照金融管理規章制度進行各種金融活動,建章立制工作是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在制度建設方面的重要工作,這是一個長期的、相對靈活的、與時俱進的系統工程,既要從硬件上給予足夠的重視,又要在軟件上注入大量的精力,有效建立金融管理信息自動化控制平臺,實現公共資源的共享。在具體的金融管理實踐活動中,嚴格按照金融管理規章制度辦事,將金融管理規章制度落實到金融機構的每一個工作環節和重要節點,實現有章可依的良好局面。第四,加強對金融管理的監督管理,雖然我國的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著對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職責,但是,由于力量薄弱,監督管理規章制度和監督管理標準、風險控制措施過于程序化,缺乏有效的可操作手段,致使一些金融機構在資金運作過程中存在一些違規行為,給金融管理帶來了巨大的風險,制約著金融管理可持續發展的健康運行。因此,必須參照和學習國際金融管理成功的監管經驗和監管標準,結合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的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管標準和相應的措施,加強對金融管理的監督管理力度,確保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得以實現。

(三)加強精通金融業管理業務、了解經濟發展知識的復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選用和培訓,為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

加強精通金融業管理業務、了解經濟發展知識的復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選用和培訓,為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金融市場的競爭,其實就是金融管理人才的競爭,我國金融管理復合型人才的缺乏是一項歷史遺留問題,要實現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強精通金融業管理業務、了解經濟發展知識的復合型金融管理人才的選用和培訓,大量培訓復合型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充實到金融管理人才隊伍中去,為金融管理的可持續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參考文獻

[1]劉冰,周曉冬.創新金融管理與服務的對策[J].現代經濟信息,2011(17).

[2]鄭良芳.“十二五”規劃,金融業肩負著歷史發展的重任[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11(01).

[3]李富有,竇育民.中國商業銀行技術進步的實證分析[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

[4]賈小雷,劉媛.國外金融產品監管的新動向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研究參考,2011(54).

[5] 吳劍.電子銀行發展問題探討[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11).

[6] 董少廣.讓供應鏈金融形成支持微小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J].中國國情國力,2011(12).

作者簡介:忽威峰(1983-),男,云南大理人,回族,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研究方向:金融學。

(責任編輯:陳岑)

猜你喜歡
金融管理金融機構金融
高職金融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企業金融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設探索
信息化背景下金融管理分析
央企金融權力榜
民營金融權力榜
金融管理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應用初探
一季度境內金融機構對外直接投資17.79億美元
多元金融Ⅱ個股表現
金融大海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