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

2012-07-09 19:07任恒妮
2012年11期
關鍵詞:教學模式改革教學現狀

任恒妮

摘要:本文對目前數據庫課程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了適合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方法。

關鍵詞:數據庫原理及應用;教學現狀;教學模式改革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很重要的課程,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該課程理論部分知識雜且抽象,實驗內容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學生接受知識是被動的,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因此,對該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是很有必要的。本文主要從該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了改進教學模式的方法。

一、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現狀

1.學生缺乏興趣

越來越多的學生對理工科缺乏興趣,這是應試教育的后遺癥。我們沒有辦法推翻應試教育,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改進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對理工科的興趣。

2.課程本身有難度

工學類課程比較枯燥無味,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課程,與多門計算機專業課相互聯系緊密,理論部分的內容很抽象,要徹底讓學生掌握、理解這些知識需要尋找形象化的案例。

3.教師備課不夠充分

教室還是圍繞課本知識進行備課,缺乏實際科研案例,也就是不能將科研融入教學中。很多老師只注重理論課程的講解,忽視了實踐課程的教學。

二、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模式

1.提高該課程任課教師素質

要作一名合格的教師,首先教師必須對教材內容正確、透徹地掌握:從微觀上弄清弄懂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從宏觀上正確把握教材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深刻理解各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其二看多本書:精讀一本,泛讀多本;從薄到厚,從厚到薄。其三使用實際的DBMS,開發數據庫應用系統:起碼自己完成課程實驗。最后就是抓好備課環節:一是靠積累,包括把科研成果溶于教學;二是靠勤奮,勤能補拙。

其次,要講得清楚。教學內容結構合理,邏輯清楚;深入淺出,生動活潑;吸取老教師的經驗,堅持試講;使用多媒體教學;由問題引出概念;由案例引出知識;由現象引出原理。

進行講課錄像,自己播放錄像,從錄像中聽自己講課的不足,從而改進講課方法。

最后,要讓學生聽懂。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獨立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積極性;多提問,多討論,多鼓勵。

比如關于查詢與查詢優化,很多老師只讓學生練習查詢語句,關于查詢優化也只是從理論上給以講解,只講優化的方法,到底使用某種優化方法對查詢能起到多大的優化作用,并沒有給學生詳細講解。給學生講了建立索引可以提高查詢性能,但是沒有讓學生去驗證建立索引和沒建索引查詢效率有多少差距,到底是否真的提高了查詢效率。教師應該讓學生應用應用系統去進行驗證這方面的實驗,不光是查詢優化,還有很多知識點,都是應該讓學生去通過實驗去驗證的。要讓學生驗證,教師必須自己先實驗。

2. 科研能力是提升教師業務水平的源泉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學術水平,加強應用開發或科學研究實踐,教學科研都要不斷積累;積極參加數據庫學術活動。

積極申報科研,將科研和教學結合起來,在給學生講課前必須自己開發一個簡單的應用系統,把自己的體會告訴學生,然后讓學生也一起進行系統開發實踐。

教師應該多參加全國舉辦的數據庫講座,聽取一些前沿的知識,這樣教師才能夠不斷提高自己,只有自身水平提高了,才能帶出好的優秀的學生。

3.采用多種學習考核方式

特別是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的自覺性較差,老師應該嚴格要求學生按時完成業,按時交作業,除了理論作業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實踐,上機時間作業目的要明確,還要布置課外大作業。每次實驗要及時驗收和批改,對優秀實驗報告進行共享;學期末要進行課程設計,將學生分為小組,每組選一個負責人,改組學生課程設計成績由小組組長給出,挑選優秀的小組給大家講解。

學期末考核成績應該由平時理論作業成績、實驗成績、課程設計成績和期末筆試成績組成。

4. 研究性教學與互動性教學

研究性教學:與”灌輸式”教學模式相對應,研究性教學教學的目的是在教師指導下的現象觀察、真理探索和問題求解。教學形式要采用互動式、討論式、實踐式相結合的手段。教學重點是研究問題的設計、互動討論的組織、實踐項目的選擇等。

互動式教學: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保障;一節課不能只是老師講,應該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和討論,多討論比多講更重要;每節課花較多的時間討論。有的時候甚至花1/3左右的時間進行討論。中國的學生沒有提問的習慣?;邮且患蝗菀椎氖虑?需要想一些辦法。營造一個環境是教師的責任。應該鼓勵同學課中提問和積極回答問題,并給予“政策性”鼓勵。

要達到互動效果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得花很多時間在備課上,要為學生設計問題,設計的問題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這個度一定要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

幾種形式的討論:結合上次課的重點或者難點內容,設計問題進行討論或者組織辯論;引入新課內容時的討論;就學生課堂中的即時提問,回答或者討論學生問題;就一些難點問題,留出5分鐘的時間,給學生自主消化吸收。

比如在講事務時,由于事務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我們可以給出一個設想網上購物的一次交易,讓學生先思考網購付款過程,最后給出其付款過程至少包括以下幾步數據庫操作:更新客戶所購商品的庫存信息;保存客戶付款信息(可能包括與銀行系統的交互);生成訂單并且保存到數據庫中;更新用戶相關信息(例如購物數量等等),正常的情況下,這些操作將順利進行,最終交易成功,與交易相關的所有數據庫信息也成功地更新。但是,如果在這一系列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差錯,會出現什么樣的后果(例如在更新商品庫存信息時發生異常、該顧客銀行帳戶存款不足等,都將導致交易失敗。一旦交易失敗,數據庫中所有信息都必須保持交易前的狀態不變,比如最后一步更新用戶信息時失敗而導致交易失敗,那么必須保證這筆失敗的交易不影響數據庫的狀態--庫存信息沒有被更新、用戶也沒有付款,訂單也沒有生成。否則,數據庫的信息將會一片混亂而不可預測),如何避免這些后果的產生,讓學生們相互討論。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和分析,從而導出事務的概念、特性。5.以“競賽”促學習,進行案例教學

有競爭才有進步,組織與數據庫課程有關的大賽,比如“數據庫建模大賽”,學生為了取得好的競賽成績,會投入更多的時間來學習、鉆研,這不僅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學能力。

教師在講解每個模塊知識的時候,力求模擬真實的環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中去。比如講數據庫設計中的需求分析時,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實際案例。比如讓學生到本校圖書館借書,看看圖書管理系統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一個模塊,然后分小組進行討論,各組之間相互提問,這樣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獲得成就感。

結束語: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是計算機專業很重要的一門專業課,隨著數據庫技術的不斷發展,該課程的教學模式也要不斷進行改進,教師要緊跟發展動態,結合學生實際和社會需求,對教學模式、考核方法等方面也要不斷進行改進。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作者單位:陜西國際商貿學院)

參考文獻:

[1]毛嘉莉,李明東,賴曉風. 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2:385-387.

[2]江國粹,蔡瑞瑞,王錦. 基于“賽訓結合”的《SQL SERVER》教學實踐。[J].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124-125.

猜你喜歡
教學模式改革教學現狀
《日語聽力》課程教學模式改革項目中期報告
網絡新應用環境下JavaWeb課程教學改革研究
家居空間設計項目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國際比較研究
基于微課的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教學模式改革
初中語文教學現狀與改進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