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旗渠畔的情懷

2012-07-16 08:22崔銀娜
民生周刊 2012年1期
關鍵詞:林州林州市紅旗渠

□ 本刊記者 崔銀娜

紅旗渠畔的情懷

□ 本刊記者 崔銀娜

林州市市直第六實驗小學的學生正在上課。圖/崔銀娜

半個世紀前,河南省林縣人民為了改變家鄉缺水的面貌,以太行山人的堅毅與豪氣,絕壁挖渠千里,引得漳河水穿山而來。十萬民眾十年路,鑄造了中國現代水利史上的奇跡——紅旗渠,也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

巍巍太行依舊。今天,紅旗渠畔的人們用信念守望著自己的家園,他們深知“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的道理,重教育、謀發展,傳承、發揚當代紅旗渠精神,以立國本、家本。

太行精神代代傳

2011年12月7日,華北平原大霧?;疖嚌u漸行駛近林州,即當年的林縣。霧靄中的村莊輪廓時而清晰時而模糊。太行山東麓、晉冀豫三省交界處的河南省林州市,三面環山,地處一片嫻靜而遼闊的盆地之上。

初到林州,我們最先聽到的,是讓這個地方揚名全國的故事。1960年之前,林縣盆地境內干旱缺水,老百姓生活極為困苦。為了徹底改變這一面貌,林縣人民痛下決心,決定用人工的辦法,將西面山西境內的漳河水引入境內。

因地勢緣故,漳河下游水位低于縣內耕地,不能滿足灌溉需求。要想引水而來,必須依山鑿石修渠。在那個一切都匱乏的年代,困難可想而知。

1960年的元宵節剛過,群眾在縣領導的帶領下就上山了。斧鑿錘敲、肩擔背扛,吃住在山腰、危險全不怕。就這樣,十萬余人堅持苦干了10個春秋。逢山鑿洞,遇溝架橋,硬是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鑿通了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筑物12408座。據說,修渠所挖砌土石若壘筑成寬2米、高3米的墻,可以把廣州和哈爾濱連起來。

了解了紅旗渠的故事,才能了解林州人的性格和脾氣。一路同行的新學校研究院的馬紅芳介紹,她的老家就在林州姚家村鎮,臨近紅旗渠總干渠。

“這是一種精神,勇氣和豪氣?!瘪R紅芳很自豪地說,“只有真正領會了紅旗渠精神,你才能抓住林州的‘魂’,抓住林州教育的‘魂’?!?/p>

山腳下的讀書聲

氤氳著悠久歷史與文化的地方是富饒的。林州臨近安陽,這個中華三千多年的文明發源地,甲骨文、青銅器等一系列商周時代的文物就在安陽出土,大禹治水、文王演易、蘇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傳說更是在這片土地上代代不絕、生生不息。

以傳統和精神立家,才能綿遠流長。二十四孝的故事和關于紅旗渠精神的析言,在林州的學校里隨時可見。這是我們初到林州,體味林州教育發展的第一感受。

為了更好地了解林州教育,幾天時間里,全市16個鄉鎮我們走了14個,走訪了十余所學校。從市中心的林州一中,到市北郊的市直第六試驗小學;從林州北部的姚村鎮西豐小學,到最南面的五龍鎮中心小學、中學以及所屬部 分村級小學;還包括偏西北部的城郊鄉付水洼小學、東部的河順鎮二中。

這些學校很多處于山腳下,透過教室的窗戶就可以看見綿綿遠山。而就在小小的教室里,孩子們青春洋溢的希望與夢想就在山腳下孕育著。

“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斗不息”是新時代林州人對紅旗渠精神的新總結。

走過的學校、聽過的課堂以及孩子們的笑臉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質樸的、純真的、憨態可掬的、充滿幻想的美好時刻,讓人難忘。我們將無數的鏡頭定格在瞬間的故事。

鏡頭定格一:寒夜瑟瑟霧初上,屋內煤爐暖洋洋。師生共把課改話,聲聲摯語傳村莊。

誰說鄉下孩子沉靜,不喜言辭?課堂上的爭先恐后與激烈交鋒是最有力的辯解?!拔液芟矚g這個模式,讓我積極地融入到學習中”、“能力和分數,哪個更重要?”、“我們學習是為了什么?只是為了考上大學嗎?”……

寒冬日短,聽完最后一節課,天已經全黑了??珊禹樻偟诙袑W高校長的辦公室里并不平靜。剛剛上完課的十來個學生、老師、校長圍坐在一起,談聽課感受,討論課堂效果。

你一言我一語,你說你的理由,我說我的想法。爐火滾熱,交流在這里平等地進行著。

林州市教育體育局教研組主任王文書告訴記者,林州市正在全市范圍內推動課改,為的就是讓課堂真正屬于孩子們,讓孩子們勇于并善于表達,這樣的交流取得了明顯的課改效果。

鏡頭定格二:冬日暖陽晴高起,遠山青黛撥霧開。枝頭鵲鳥臨窗鳴,窗前學子抒豪情。

好的教育意味著觸摸心靈,改變人生。

12月9日,五龍鎮一中。七年級的語文課正在進行。劉凌峰老師把《天上的街市》一課講得非常優美。課程的最后是學生續寫詩句的環節。學生們紛紛把自己美好的愿望與向往寫進了詩句。

“我想那飄緲的空中,定然有個美麗的世界,那里的人們互愛互助”、“我想那飄緲的空中,定然有獨一無二的博物館,里面展覽著無數的珍寶”、“我想那飄緲的空中,定然有一個美麗的城堡,城堡里的一家人,必定幸福美滿”……

同學們越說越興奮,最后老師不得不延遲下課?!拔蚁M麜r間停在今天”、“我希望可以周游世界”、“我的愿望是沒有戰爭”、“我的愿望是永遠歡樂”、“要是沒有疾病就好了,我姥姥就不會走了”、“水庫不移,我家就不用搬了”……孩子們紛紛站立起來,大聲地說著自己的夢想和愿望。

感動和淚水交織,被鼓勵的孩子釋放了最后的拘束。夢想著成為歌唱家的同學,還演唱了她最擅長的歌曲,那樣有板有眼。

鏡頭定格三:“重學興教,國運興昌”

在五龍鎮漁村小學學校大門兩側的墻上,“重學興教,國運興昌” 八個鮮紅的大字異常醒目。

“‘重學興教’是社會的共識,也是林州教育界的傳統觀念?!绷种菔薪腆w局局長楊培森說。

與林州各個學校的老師交談,聽得最多的就是課改與課堂、學生和學校?!叭绾胃??怎么改?怎么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一位老師跟記者說起了自己的在課改中的困惑。

林州市河順鎮二中八年級的學生在鏡頭前笑容滿面。圖/崔銀娜

而這一切都在思辨中突圍。2011年12月26日,為了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教體局把山東省濰坊市李虹霞老師請到了林州,將課堂搬到了劇院舞臺之上,現場展示給老師們。楊培森親自帶隊,全體市直小學教師、市直初中語文教師及城郊、橫水、河順、合澗、陵陽、姚村等鄉鎮語文教師1400多人共同參加了研討會。

紅旗渠畔育新人

林州重視教育跟主管領導的親歷親為是分不開的。教體局教研的郭成林老師告訴記者,楊局長每周要聽課4節,主管副局長郭長生聽課一年要達到180節以上。真正做到了“局長長在了學校,校長長在了課堂”。

教風正,也形成了好的學風?!肮Τ缥┲?,業廣惟勤”是林州一中的校訓,“這也是林州教師和學子們共同奉行的教與學準則?!绷种菀恢行iL王志強說。良好的教風、學風也延伸到林州教育的各個領域。

“唯有教為先?!睏钆嗌嬖V記者,現在林州教體局工作思路四個重點,一是課堂教學改革,二是教育資源整合,三是學校管理優化,四是干部人事改革。學校管理和干部人事都在進行民主制度化推進。校長要民主公選,學生嚴格按分數入學。

正因如此,每逢考試、校長選舉的時候,通常都沒有一個打招呼的電話,沒有一張請關照的條子?!耙驗榫珠L說了不算?!睏钆嗌f。

這位謙遜的中年人,是土生土長的林州人?!白粤Ω?、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也正是他們那代人總結的。在林州從政二十余年,楊培森中從不虛妄,也從不甘人后,扎扎實實搞教育的作風深入人心。

□ 編輯 汪文娟 □ 美編 龐 佳

記者手記:

落日的余暉穿過山頭映照進林州五龍鎮西蔣小學的院墻,學前班的孩子們排著隊走出校門,門口是等候已久的家長。

院墻邊的臘梅樹結滿含苞待放的花蕾。等候冬雪到來,盡情怒放?!皦菙抵γ?,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蓖醢彩摹睹坊ā吩娫谂R行的老師嘴里吟出,別有一番意境。

在這個“尊師重教”有些撤退的年代,林州市每年10億元的財政收入,投入教育的就有5.27億。從2001年開始,林州一中每年考進大學本科的人數年年遞增。2011年,這個數字達到2600余人,其中重點大學751人,考上清華、北大生的達到12名。這不是每個學校都可以達到的數字。

“難而不懼、富而不惑、自強不已、奮斗不息”是新時代林州人對紅旗渠精神的新總結。其中“富而不惑”正是在物質條件大為改善的年代,對精神家園的堅守。

采訪歸來,學生發青色的試卷依然在我手里留存,我仿佛又看到了孩子們質樸的笑顏。在沒有任何取暖設備的教室里,他們生著凍瘡的小手,以及那簡單而整潔的宿舍,依然在我腦??M繞。

猜你喜歡
林州林州市紅旗渠
紅旗渠上的“鐵姑娘”
Chinese musician preserves folk art through music
堅持三業并舉 實施總部經濟——河南省林州市建筑業實現四個60%
林州市
迷情大麗花
林州市
24小時便利店已打烊
迷情大麗花
從紅旗渠的“賬單”體會黨的領導
用紅旗渠精神教育青少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