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實踐導向的高職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

2012-07-27 07:25凌壽銓
職教論壇 2012年23期
關鍵詞:導向職業高職

□於 實 凌壽銓 陳 珂

高職院校在課程改革的過程中,重心是課程開發理論的學習和進行課程開發的設計,很少設計和組織相配套的系統的課程評價,從而使整個課程開發過程缺乏一個對課程整體反饋和反思的環節。構建實踐導向高職課程評價體系有利于建構專業的課程門類、課程的教學內容、內容的組織形式、形式的實施結果,實現高素質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一、構建實踐導向高職課程評價體系的意義

在高職教育活動中,課程是培養人才的基本單位與直接載體,課程質量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水平,課程評價是引導和鑒定課程開發、建設、實施全過程及其結果的重要手段,更是課程質量的保障,是課程反思和課程創新的推進器,能促使教師創造性地進行職業課程的教育教學,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習,促動教學管理者實施全過程的教學質量監督。

高職教育“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這就明確了高職教育“高層次、職業性和應用型”的人才培養規格和特征,由于長期受到普通高等教育學科教育的影響,我國高職教育未能擺脫學科型教學模式的束縛,這幾年的課程改革雖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與社會實際需求還是有差距,課程體系總會留下“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模式的痕跡,未能真正體現高職課程的“職業性、技術型”特征。學科教育是讓學生掌握科學,而科學的目的是尋求基本的理解,其結果通常是用語言、數學符號來表述思想和觀念,是符號體系;職業教育是讓學生掌握技術,技術的目的是尋找制作物品的方法,它是一個過程,是行動體系。

實踐導向高職課程體系正是關注學生的基本職業能力即從事一項職業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與具體職業有關的方法能力、專業能力和社會能力;關注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即當發生職業變化,面對新職業能重新獲得新的職業技能和知識。按工作結構確定高職課程結構,典型的工作任務、行動導向的教學和全真的工作環境,培養學生職業技能、工作態度和社會價值觀—技術實踐能力,正確完成相關職業中的任務,滿足工作的需要,能勝任工作。

要保證實踐導向的高職課程建設順利進行,就必須構建有效的課程評價體系,這對于完善高職教育課程結構、提高教學水平和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不僅有利優化高職教育各專業的課程體系,有利于明確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改革與建設,而且使高職教育課程內容與崗位能力需求匹配,學生所學的課程內容與工作任務緊密結合,更是讓學生建構高職教育課程技術知識的完整意義,提高學習興趣。

二、實踐導向高職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

依據相關的職業標準,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構建合理有效的實踐導向高職課程評價體系,不僅為開展課程改革和建設提供規范和標準,而且也體現課程改革和建設的方向,達到實踐導向高職課程以評價促建設、以評價促改革的目的。課程評價通過系統收集整理、匯總分析相關的信息和資料,對課程在實現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有效性上進行評判,促進課程改革的可持續發展。

(一)評價原則

1.職業性。評價標準的職業性:實踐導向高職課程的教學質量標準遵循崗位職業能力標準。因此,要根據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設置實踐導向高職課程,根據崗位工作和崗位職責確定相應的教學內容,根據崗位工作過程的典型工作任務建構課程內容序列,根據工作環境確定教學環境,根據教學要求確定“雙師素質”的專任教師及“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

2.廣泛性。參與評價的廣泛性:高職教育的教學效果最終是通過畢業生的崗位工作能力來體現,職業教育是面向工作崗位的教育。因此,實踐導向高職教育的課程評價的主體是接受該課程教學的學生、相關企事業用人單位的技術和實踐專家、相同或相近專任教師、高職教育的課程專家等。

3.社會性。課程價值的社會性:職業教育立足于為社會培養人才,滿足企業和行業的用人需求。因此,實踐導向的高職課程的開發——邏輯起點、實踐導向的高職課程評價——邏輯終點和實踐導向的高職課程的建設過程均是職業崗位所需的職業能力。對高等職業教育來說,社會需求和職業需求既是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也是課程建設的價值標準。

(二)構建原則

1.課程的開發體現持續發展。職業教育通過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人來實現改造社會、改造職業崗位的目的,勞動過程是一個應用技術過程,是一個融合知識、技能、情感、態度等多個元素的綜合過程。因此,實踐導向課程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構建原則就是課程開發能否體現促進人的可持續發展,課程是否能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構建學生知識、技能和經驗同時,能否促使學生情感、意志、態度和價值觀的養成,能否塑造動手解決問題能力的人格魅力。

2.課程的內容體現以人為本 。實踐導向課程評價體系要考察課程的內容是否體現了學生為本的理念。關注在課程學習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方法、創新精神、實踐動手能力、良好心理素質、科學精神、敬業的工作態度等方面的培養。設置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的職業實踐性和綜合性的問題,讓學生在自己的動手實踐中,獨立地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實施計劃、評估計劃,掌握職業技能、習得知識,充分體現學生的自我性和主動性。

3.課程的實施體現行動導向。實踐導向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原則之三就是考察在課程的學習過程中,是否體現了行動導向。實踐導向課程應以行動為導向,以項目為載體,學生是中心,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與協調者,基于完整工作過程的教學活動設計,學生以小組自行組織學習,有嘗試新的行為方式的實踐空間,根據真實的情景,通過協作和反思以及完整的“咨詢、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行動過程來達到工作的目標。

4.課程的效果體現走向真實。最后一條原則是課程效果的真實性原則。實踐導向課程效果評價樣本要取自與學生在工作實踐中所需要的實踐知識密切相關的工作活動。完成的任務必須能與實踐中的任務相吻合,能整合多種知識和技能解決職業崗位中實際存在的一般問題,能復制經驗運用創新方法處理職業崗位中實際存在的復雜問題。在解決問題能體現職業能力的同時更要能體現職業態度。

三、實踐導向高職課程評價體系建設路徑

(一)實踐導向高職課程方案評價

實踐導向高職課程方案評價—主要針對課程開發設計階段的評價。根據課程開發設計方案中的職業技能針對性、教學效果的可能行、教學實施的有效性、資源配置合理性、教學管理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評價。

首先考察課程的設置、課程的定位及教學設計;然后了解教學內容的選取、組織和排序;再檢查形成課程教學標準、教材、實訓手冊。對課程教學內容及相關教學資料、課程的師資配置、課程的教學環境設置、課程的教學方法設計及采用何種評價手段等方案進行可行性評判:是否根據崗位職業能力的需求,基于完整的工作過程,以實踐導向進行課程開發。

評價標準主要圍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及職業崗位(群)任職要求,評價本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對人才培養的作用;按照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要求,考察課程門類合理性,教學內容相關性,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按照實踐導向課程的教學要求評判課程教學條件(教師配置、實踐環境、教學設施等)的充足性等。

由于是課程方案,采取定性的評價標準。課程方案的評價的主體選擇行業和企事業單位相關的技術與實踐專家、相同和相近專業的專任教師、高職課程專家組成。分三組依據課程方案階段的評價標準進行可行性評價,其評價結論取三組的均值為“可行(>=80 分)、基本可行(60-79 分)、不可行(<60 分)”。

表1 實踐導向課程方案評價指標及分值

(二)實踐導向高職課程實施評價

課程實施評價是檢驗課程在實施過程中的教學效果,學生通過教學活動掌握的職業能力情況。主要包括: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載體的有效性。在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改革體現在課程教學資料的開發與完善的程度。

課程實施階段的評價相對課程方案來說比較具體,其評價標準采用定量評價為主,定性分析為輔。定量評價根據課程目標,確定相應的評價標準,評價學生學習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職業技能掌握程度,對實踐知識的理解和應用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定性分析通過跟蹤觀察課程實施全過程,與學生和任課教師訪談,收集相關教學資料、了解相關教學信息和意見,從而來評價課程的實施效果。

課程實施評價主要以學生為主,相關專任教師及高職課程專家,行業和企事業單位相關的實踐專家參與。分三組進行實施效果評價,其評價結論首先取決學生的評價,學生評價是差,則一票否決。然后取三組的均值為評價結論“優秀(>=90分)、良好(75-89 分)、合格(60-74 分)、不合格(<60 分)”。

表2 實踐導向課程實施評價指標及分值

(三)實踐導向課程建設水平評價

實踐導向課程建設水平評價是綜合性評價,是全面評價新課程體系的結構、功能及運行情況。在課程實施2-3輪后一般可以開展課程建設水平的評價,就課程的職業性、實踐性、針對性、有效性、開放性、創新性進行價值評判。

在評價方法上可根據評價的目的要求、評價內容的性質采取不同的評價方式,對課程教學效果既可以采取學生職業技能測試,也可以通過作品展示、現場表演、實物制作、項目設計、對話交流等形式。參與課程評價的主體以行業和企事業單位相關的實踐專家為主,相同和相近課程的專任教師,課程專家參與評價。分三組依據課程建設水平的評價標準進行可行性評價,其評價結論取三組的均值,結果分為“優秀(>=90 分)、良好(75-89 分)、及格(60-74分)和不及格(<60分)”,對評價為優良的課程,可以參評校級精品課程。

表3 實踐導向課程建設水平評價指標及分值

總之,實踐導向課程評價要貫徹課程開發、研制、實施、管理和建設的全過程,兼顧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實踐導向課程體系構建是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形成的基礎和保證,建立有效合理的課程體系評價體系,對進一步推動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改革、提高應用技術型人才的培養水平有明確的現實價值和理論意義。

[1]何振海.論高職課程評價體系的構建及其原則[J].教育與職業,2009(12).

[2]楊俊偉,姜軍,王實.我國高等職業學校課程評價現狀分析[J].北方經貿,2011(1).

[3]陶紅林,肖仁政.高職教育課程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職業技術教育,2009(22).

猜你喜歡
導向職業高職
以生活實踐為導向的初中寫作教學初探
守護的心,衍生新職業
“偏向”不是好導向
戰“疫”期間基于高職線上教學的分析與思考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如何將微課融入高職鋼琴課堂教學
職業寫作
需求導向下的供給創新
我愛的職業
犬只導向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