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懷胎一樣懷你的產品

2012-08-15 00:42周鴻祎奇虎公司董事長
中國商人 2012年12期
關鍵詞:電腦細節功能

文/周鴻祎 奇虎公司董事長

技術人員出身的產品經理非常有潛力,因為他懂技術,跟技術人員能更好的挑選技術方案。但我看到很多技術人員做產品時會犯一個共同錯誤,太想把自己的技術展現給用戶,從而忘了從用戶角度出發。

在電腦還是即刻時代的時候,電腦越復雜越好,但是當電腦成為一個產業,已經成為標配的情況下,電腦從專家時代進入到大眾時代,這時候體驗就變得更加重要。用戶甚至不知道蘋果用了什么CPU,很多人并不知道蘋果是四核還是雙核,只覺得用得爽。每個用谷歌的人,只看到谷歌簡單的搜索框,誰會關注谷歌背后是什么樣服務器模型,用了第幾代搜索引擎技術。

很多技術人員做產品,犯了教育用戶的錯誤。我的觀點是:用戶習慣是你需要觀察適應的,最可怕的是糾正用戶養成多年的習慣,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用戶拒絕產品的唯一理由是跟你無法共鳴

產品的核心不是設計而是用戶需求,如果脫離了用戶需求,即使一個設計非常漂亮的產品,是無法和用戶產生共鳴的。用戶選擇一個產品,會關注這個產品解決什么問題,將會給自己帶來什么價值,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解決,用戶不會想跟你談。

我作為用戶關注一個產品,第一反應不是看界面而是看描述,在什么場景下使用,這是用戶體驗最重要的。我跟很多產品經理講,你的產品第一版界面可以不漂亮,設計可以有瑕疵,功能可以很簡陋,這些都不成為用戶拒絕產品的理由,用戶拒絕產品的唯一理由是跟你無法共鳴,看了半天不知道這玩意兒有什么用。

今天騰訊的產品已經做得很漂亮,而他們第一版的產品卻很簡陋,功能少很多;今天的360功能也做得極其龐大,甚至有點龐雜,但360第一版功能非常簡陋,跟其他殺毒軟件沒有可比性,甚至一個流氓軟件都能把它卸載,連基本的自我保護能力都沒有。360能夠變得強大,不是做得有多好,而是當時有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2006年流氓軟件禍害中國,99%的互聯網公司集體做流氓軟件,而360能殺流氓軟件,就能夠解決用戶的痛,這個痛越大產品就越受到用戶歡迎,一旦受到用戶歡迎,我們就有機會去改善。

大家奉為設計大師的喬布斯剛回蘋果的時候,并不是今天這么牛。1997年,喬布斯最先做了幾個彩殼電腦,得到工業大獎,可是并沒有使蘋果發生改變,因為沒有真正達到用戶的需求。為什么后來iPod達到了用戶的需求,iPod真的是一個藍海市場嗎?錯,是一個新發明的需求嗎?也不是,但聽音樂是每一個人的基本需求。美國的官司中有不少反映美國大學生網上下載歌曲聽歌的需求,iPod順應了這個需求,沒有這個需求空談iPod。

所有離開了用戶需求的用戶體驗改進都是耍流氓。

超出預期的體驗才叫用戶體驗

什么叫形成體驗?體驗一定要超出預期才叫體驗,如果做的跟別人的產品一樣,那是功能不叫體驗。很多人在抄襲別人產品的時候,經常說某某公司做了什么功能,老板說照著做一個,但是想沒想過,如果用戶用完了,感覺一般,用戶不會形成真正的體驗。

海底撈能吸引很多人去是因為給大家提供的食材都是金枝玉葉嗎?不是。海底撈吃的東西跟其他飯館差不多,為什么大家去?服務好。服務好在哪里?只不過做了一些同行沒有做的事:給你擦眼鏡,給你擦鞋,飯前免費磕瓜子,飯后免費吃西瓜。網上有很多營銷的例子,如果你做的體驗能夠超出用戶,就能形成口碑。所以說,想超出用戶的預期,才能形成真正的體驗。

用戶體驗要讓用戶可以感知

體驗一定是用戶可以感知到的。我們太多的誤區是我們的體驗并非用戶的體驗而是自說自話。

舉個例子,360做了一個小功能,怎么告訴用戶電腦里狀況不太好。用戶的電腦有很多是灰色狀態,如果用很多專業的文字告訴用戶,在如今看微博只看140字,看文章只看標題的情況下,用戶哪有時間看專業的描述呢?好在我們發現中國用戶從小受應試教育長大,雖然痛恨應試,但是我們都渴望得分,我們都知道不及格不好,都希望得100分。所以我們就給大家定了一個體檢的分數,很多人一看體檢分數很憤怒,怎么才得60分、70分,我要優化,一優化,我們就自動掃描解決很多問題。用戶不能感知,但是你要創造感知。

我們也有過失敗的教訓。曾經有用戶提出我們需要一個密盤,我放在密盤的那些圖片都需要加密。于是我們就做了一個功能叫360密盤,然后找到幾萬用戶,這幾萬用戶確實很忠實,但是對絕大多數用戶來說,這是一個偽需求,用戶用完了沒有感知的需求。要做用戶可以感受,而且可以強烈感知和認同的需求。

不關注細節最終會失去用戶

喬布斯有一天給谷歌高管打電話,在蘋果ios有一個谷歌地圖圖標,放大多少倍之后,第三行一個像素顏色不對,他認為這影響了ios的美觀,這是對細節的一種堅持。這個例子當然極端,但是很多用戶體驗會毀在細節上,也往往成在細節上。

當你跟同行競爭,大的功能大家不會差的太多,用戶感知的東西往往是細節,這時候就需要發揮設計師的敏感心去感受這種細節。海底撈提供的涮牛肉都是日本神戶的A級牛肉嗎?好像不是,磕瓜子、擦皮鞋、帶小孩是不是細節?

如果一個胖子坐中國航空公司的航班就會很痛苦,原因是座椅間的距離很窄,這種細節沒人管,最后不得不坐頭等艙?;锸掣畨K錢一份的盒飯是一個水平,多加三十塊錢可以讓你吃的很好。在飛機上本來沒有期望,如果吃的很好,就超出預期。

很多人會住酒店,有些酒店真的很貴卻不提供免費上網,倒是經濟型酒店提供免費上網。酒店會覺得你是大客戶,都不在乎花5000住一個套間,為什么吝嗇200塊錢上一個晚上網呢?我每次住在酒店里,一發現上網不免費,要給100塊錢,就特心疼。這種心理很奇怪,用邏輯并不能解釋,這是一種消費的心理,很多企業不關注這種細節,最終會失去用戶。

用戶體驗一定要聚焦,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前些天,在我們公司內部一個創新大賽里,針對一組產品用戶體驗部門提的方案,我說有一個功能能夠打動用戶已經很不簡單了,把這個功能想辦法做到極致,而不是說一個功能覺得不夠,再做五六個功能。用戶選擇你的產品,一個理由已經足夠。

我們做產品體驗的時候應該面面俱到,應該全方位系統性思考,不錯,但思考完了,更應該關注在眾多的功能中如何找到一個點作為突破。所有成功的產品都要找到一個點,通過聚焦,把有限的資源聚焦到一個點上,才能形成壓強。

有一次看智能電視的廣告說有六大功能,作為普通消費者肯定回憶不出六大功能是什么,但如果能把一個功能做到極致,比如說在這個電視上能免費看電影,用起來比優酷還簡單,雖然只是一個賣點卻已經制勝。

百度在剛起步的時候,搜索技術真的比谷歌做得好?不是,是因為MP3搜索。會聽到很多民工級用戶在交流的時候,不會說我去用一個搜索引擎,會說有一個網站上可以免費聽歌、下歌。如果能聽到用戶這樣的聲音,那么恭喜你,說明你找到了一個值得聚焦的點,而這個點是用戶關心的。

這是一個體驗為王的時代,誰能夠掌握好體驗的力量,從小處可以改善一個產品,可以做出一個受歡迎的產品;從大處甚至能顛覆一個產業,可以改變一個格局。產品的創新,總是把創新理解成做一個研究院,雇很多專家博士,發明一個類似可口可樂的新秘方,或者申請多少專利,都不是。所謂的創新就是從用戶出發,從用戶體驗的細節出發,從很多細微之處出發,能夠對用戶體驗做出持續的改進。

猜你喜歡
電腦細節功能
電腦節來了
99Tcm-MIBI顯像在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術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電腦能夠自己思考嗎?
基層弄虛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把黨史的功能作用發揮得更加充分有效
以細節取勝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奔馳S級香氛功能介紹
留心細節處處美——《收集東·收集西》
細節取勝
電腦子變學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