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高新區競爭力的評價分析

2012-08-15 00:48史曉梅
科學之友 2012年18期
關鍵詞:位次太原高新技術

史曉梅

(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統計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1 太原高新區的現狀

高新區的建設與發展是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重要標志。高新區是以科學技術為第一生產力,是以高新技術產業化為重要組織模式,是集中體現競爭力的區域實體。太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于1991年7月創建,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是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是山西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太原高新區在山西起輻射和帶動作用。

未來幾年,太原高新區將實施“443”的發展戰略,即要打造“四個園區”,建設“四個基地”,搭建“三個平臺”,使其成為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示范基地。

2 太原高新區競爭力的評價方法

2.1 統計描述法

從時間序列的動態角度來看,太原高新區自1991年7月成立,最初的幾年發展較為緩慢,自2002年新的領導班子上任以來,太原高新區發展勢頭強勁,總量迅速擴張,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強勁的發展勢頭和迅速的規模擴張,為建設創新型科技園區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撐。從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區的橫向比較來看,2002年國家高新區綜合評估結果表明,在全國51個國家級高新區(未含寧波高新區、??诟咝聟^、楊凌農業示范區)中,太原高新區經濟發展綜合加權、發展規模、增長幅度、增長速度排名分別為32位、35位、23位和20位。太原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在中部高新區的位次平穩。2007年,在中部9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武漢高新區、長沙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的位次分別為第1和第2位。太原高新區主要經濟指標位次如下:科工貿總收入列第3位,工業總產值列第3位,工業增加值列第4位,凈利潤列第5位,上繳稅金列第4位,出口創匯列第8位,上述指標位次情況與2006年基本持平。從2003年到2007年,除出口創匯和凈利潤指標外,太原高新區其他主要經濟指標位次在中部9個高新區中處于中上等。從勞動生產率來看,2007年,太原高新區人均科工貿總收入(總收入/年末從業人員數)87.6萬元,在全國高新區列第16位。擁有大專(含大專)學歷以上從業人數1 000人中有426人,超過全國高新區平均水平,在全國高新區列第20位。

2.2 聚類分析法

通過選取高新區企業數、年末從業人員、總收入、工業增加值、凈利潤、上繳稅、出口創匯以及經費支出等9個指標,利用聚類分析法對54個國家級高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進行分類,分析得出:發展突出的高新區是北京和上海,發展好的高新區是南京、無錫、深圳、西安、蘇州和珠海,發展良好的高新區有武漢、長沙、廣州、沈陽、大連、長春、天津、成都和杭州,第4類有太原、廈門、重慶和濟南等。這表明太原高新區的綜合實力在我國54個高新區中處于中間地位。太原高新區和中部各高新區相比,綜合實力較強。

2.3 因子分析法

通過選取高新區企業數、年末從業人員、總收入、工業增加值、凈利潤、上繳稅、出口創匯以及經費支出等9個指標,采用因子分析SPSS軟件對54個國家高新區的綜合經濟實力進行分析得出:太原高新區處于第34位,其綜合實力在全國來講屬于中間位次。太原高新區與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但這也是由一些客觀因素引起的,例如,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新區具有經濟、政治和地理上的優勢。與太原高新區具有可比性的其他8個中部地區的高新區當中,武漢、合肥、長沙位居前3位,太原高新區排名第6位。武漢、合肥、長沙的高新區都是在1991年被批準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整個中部,太原高新區的發展近幾年都處于上升位次。

將聚類分析結果和因子分析結果相比較發現,雖然各高新區的排名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各高新區所屬類別是相同的。兩種方法是從不同的角度對各個高新區的情況經行了評價,明確了太原高新區在全國54個國家級高新區中所處的位置。

3 太原高新區的經濟實力

2011年,太原高新區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持續發展動力”為主線,全區經濟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太原高新區按照“內抓提升轉型、外抓擴區跨越”的總體思路,園區空間拓展、招商引資、項目儲備、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等各項工作都取得了明顯成效,為“十二五”期間實現園區大發展、大提升和大跨越奠定了堅實基礎。

太原高新區建區以來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其突出成就主要表現在:①發展勢頭強勁,具備支撐建設的整體經濟實力;②區位優勢明顯,具備支撐創新發展的產業基礎;③智力資源密集,具有良好的知識氛圍;④體制機制精簡高效,成為推動創新發展的不竭動力;⑤環境吸附效應顯著,具有推動創新發展的平臺優勢。太原高新區始終堅持“以最佳環境吸引投資,以最優服務促進發展”的理念,狠抓園區軟件和硬件建設,積極構建企業家所青睞的和諧園區。

4 提高太原高新區競爭力的對策

通過以上對高新區競爭力的分析,得出結論:①注重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一個地區的高新技術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怎樣,發展水平如何,是決定該地區風險投資活動能否活躍的內在因素。②大力促進高新技術產業集群。太原高新區應該根據自己的區位優勢和現有的產業特色與優勢,通過產業集群的發展,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聚集,使高新區成為資金和項目的雙項聚集地。③健全中介服務體系。國外的成功經驗證明,中介機構的發達與否對園區有較大的影響。

[1]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中國火炬統計年鑒[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2]張金昌.國際競爭力評價的理論和方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3]武軍定,李曉宇.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競爭力排名的分析[J].統計研究,2007,(11).

[4]劉炳輝,李曉青.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競爭力實證研究[J].統計研究,2007,(12).

[5]劉希宋,甘志霞,劉沫茹.高新區競爭力評價模型[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03,(01).

[6]王琴梅,陳琪.西安高新區經濟發展競爭力分析[J].西安郵電學院學報,2008,(4).

猜你喜歡
位次太原高新技術
鄉村振興“太原模式”亮起來
太原清廉地圖
人造太原
發展前景廣闊的淮安高新技術開發區
第二步:圈定備選院校
除夜太原寒甚
高新技術在跨境并購中的價值評估
貴州省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增長40%
全省前三季度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1.6%
淺談高考志愿填報方法之位次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