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蠶種催青關鍵技術 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

2012-08-15 00:48王亞琴吳海榮
中國蠶業 2012年1期
關鍵詞:蠶卵小蠶蠶種

王亞琴 吳海榮 楊 燕

(江蘇省啟東市蠶桑指導站,江蘇啟東 226200)

蠶種催青是養蠶生產的第1車間,蠶種催青質量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小蠶共育的成績、盒種產繭量與養蠶經濟效益。啟東市在發展蠶桑生產中,十分注重蠶種催青工作,于2002年建成了每期催青容量達8萬盒的全程全自動高密度蠶種催青系統,并對全程全自動高密度蠶種催青技術作了深入的研究;隨著蠶種催青條件的改善,催青技術的規范,蠶種催青工作步入了省力、優質的軌道。自2002年以來,全程全自動高密度催青室累計催青蠶種67.269萬盒,其中2011年催青蠶種23288盒,平均一日孵化率96%以上,比2002年前的90%左右,提高了6個百分點,對提高小蠶共育質量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受到了全市小蠶共育室的一致好評。為了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 正確設置催青溫度

1.1 重視調節好進室前的溫度

1.1.1 控制出庫后運輸途中溫度 蠶種出庫后進室前,須提前與蠶種運送單位聯系,根據當天的氣溫指定其在適宜時段內送達蠶種,并要求用空調車運種,運輸途中必須將溫度控制在適溫范圍內,避免遇到過高溫度,確保蠶種進催青室時胚胎整齊。一般在18:00—20:00到達催青室為好,春蠶期、晚秋蠶期到達催青室的時間可適當偏早,中秋蠶期到達催青室的時間宜偏遲。

1.1.2 提前做好催青室溫度預調 在做好一切催青準備工作的基礎上,于蠶種進催青室當日中午起預調溫度,一般先預調到23~24℃。春蠶期需加溫,中秋蠶期則需降溫。

1.2 靈活設定催青期溫度

1.2.1 針對不同蠶品種確定合理的催青溫度 不同的蠶品種,其蠶卵胚胎發育所需要的積溫有差異,如菁松×皓月比蘇菊×明虎蠶卵胚胎發育所需要的積溫高,應分別進行處理。

1.2.2 針對不同的蠶期和催青當時的外溫環境確定合理的催青溫度 由于室內外溫差的存在,要使蠶種催青過程中保持恒定的目的溫度,必須考慮到室內外熱量流動因素,尤其在采用全自動高密度催青模式時更應注意這一點。在外溫偏低時,設定的催青溫度應比目的溫度高0.2~0.3℃;在外溫偏高時,設定的催青溫度應比目的溫度低0.2~0.3℃。

1.2.3 針對不同胚胎發育階段及時調節催青溫度重點要抓住丙2、戊3、己4胚胎等關鍵發育階段的溫度調節,確保蠶種胚胎發育齊一。

1.3 做好發種前后的溫度調節

1.3.1 做好發種前溫度的調節 為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給蠶種胚胎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發種前一般要提前3 h將催青室內溫度控制到22℃。

1.3.2 及早做好小蠶共育室預調溫工作 由于啟東市全市集中催青,蠶種催青在蠶卵胚胎見點32~36 h就要將蠶種發到各小蠶共育室,小蠶共育室的第1步共育工作是從補催青開始的;因此,各小蠶共育室要及早做好共育室溫度的預調工作。春蠶期等外溫低于補催青目的溫度的蠶期,要在發種前1 d,通知各小蠶共育室做好預加溫工作;中秋蠶期等外溫高于補催青目的溫度的蠶期,要提前做好遮陽降溫工作。

2 做好催青期關鍵技術處理

2.1 補濕

在調節好溫度的同時,還應做好催青室的補濕工作,尤其是催青后期更應重視。在催青過程中我們采用60 W負離子補濕器進行補濕,每10 m2放置1臺,并安裝高度1.2 m的送濕管道,通過催青室內的空氣循環系統,確保濕度均勻分布。當室外的濕度較大時要減少或停止補濕[2]。

2.2 調種

高密度自動化催青室的設計要求是要達到催青室內各點溫度基本一致,在整個蠶種催青期內一般不需要調種。由于我們使用的全自動催青系統設計上還有一定的不足,催青室內各點溫差雖然較小,但仍有一定的差異,且各品種間、批次間的發育也有一些差異,催青期間如不調換蠶種位置,對一日孵化率有一定的影響[1-2]。因此,在實際催青工作中,我們根據胚胎發育的進度確定調種方案,一般1個催青期對蠶種調換1次位置。

2.3 正確識別不同發育時期的胚胎

催青技術人員工作必須認真負責,技術熟練。對每天解剖胚胎的發育時期要正確識別,才能根據不同發育時期的胚胎,正確無誤地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確保蠶種胚胎發育齊一,提高蠶種一日孵化率。

2.4 正確掌握蠶種見點時間

由于啟東市所有蠶種都集中在一個催青室催青,大多數小蠶共育室離催青室路程較遠,而且共育規模都是100盒以上甚至是上千盒的大型或較大型共育室。為了使小蠶共育室操作方便,要求發種時間必須掌握在既要蠶卵基本轉青,又要使蠶種在攤種前沒有發生苗蟻。在催青中當胚胎進入己3胚胎的當晚起,我們一般每隔3 h分批次觀察1次蠶種的發育情況,以正確掌握見點時間,合理確定發種時間,確保適時發種。

2.5 適時做好黑暗保護 促進轉青齊一

催青后期的黑暗保護工作非常重要,在蠶卵點青前,光線明比暗發育快,而在蠶卵點青后則暗比明發育快,到了孵化階段,黑暗能抑制蠶卵孵化。因此,在生產中從點青期(己4胚胎)開始,將蠶種在黑暗的環境中保護,促使蠶卵孵化齊一[3]。我們掌握在點青卵比例達到20% ~25%時,對蠶種進行黑暗保護。

3 做好催青后期蠶種的發放工作

3.1 召開發種會議 布置催青后期技術銜接工作

每期蠶種催青后發種前,都要召開由鄉(鎮)蠶桑干部和重點共育室長參加的發種會議,通報不同品種、不同批次蠶種的催青情況,詳細布置補催青的溫度、濕度、光線、感光及收蟻時間、小蠶共育時的注意事項等技術要求,從而使蠶種催青與小蠶共育技術處理高效對接,避免出現技術漏洞。小蠶共育室長對本室所養的蠶種批次做到3個早明確 :一是對本期蠶種補催青的溫度、濕度等技術參數早明確,以確定正確的補催青方案。二是對本期蠶種的催青質量、蠶種發育進度早明確,以及早采取相應措施,確保一日孵化率達96%以上。三是對本期小蠶共育技術處理重點早明確,確保小蠶共育質量。

3.2 嚴格做好補催青及收蟻工作

3.2.1 領種 啟東市蠶種管理上是由各小蠶共育室訂種,所在鄉(鎮)農業部門匯總上報,蠶種催青結束后,由各鄉(鎮)蠶桑技術人員帶隊,集中到市蠶種催青室領取蠶種。因此,由于發種時間比較集中,要求各鄉(鎮)必須在通知時間段內到市蠶種催青室及時領取蠶種,各小蠶共育室室長必須在通知時間段內到達鄉(鎮)領種點及時領取蠶種,防止延誤領種時間而影響蠶種孵化率。所有領種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知識,領種工具、運輸車輛必須經過仔細檢查消毒,杜絕領種安全事故。

3.2.2 溫濕度預調 小蠶共育室領種前要提前做好調溫、排氣工作,確保蠶室內空氣新鮮,在小蠶共育室煙熏消毒間隔時間較短的情況下尤為重要。在預調溫度的同時,要做好濕度調節工作,使小蠶室內的環境接近補催青的目的溫濕度。

3.2.3 黑暗保護 領回的蠶種要在收蟻前保持絕對的黑暗,這是促進蠶種胚胎發育齊一的重要措施。因此領種、發種、攤種等工作要十分緊湊,補催青期間保持絕對黑暗,防止苗蟻增加和逸散。

3.2.4 安排專人值班 補催青期間,共育室要指派專人值班,根據胚胎發育進程隨時調節溫濕度;同時,還要防止各類事故的發生。

3.2.5 在規定時間內感光收蟻 催青室發種時對不同批次蠶種按蠶卵轉青程度,分別布置感光收蟻的具體日期、時段;一般早上發種的適當早一點感光收蟻,傍晚發種的適中或略遲感光收蟻。收蟻當日,共育室要在規定的時間段內感光收蟻,如過早感光會影響一日孵化率;如過遲感光則苗蟻逸散,蠶頭損失并增加收蟻處理難度。

4 小結

蠶種催青是養蠶生產中基礎性服務的重要一環,啟東市在蠶種催青室的基礎建設、技術操作上爭創一流,為廣大蠶農提供了優質服務?;仡櫠嗄陙淼男Q種催青實踐,我們認識到,要使蠶種一日孵化率達到較高水平,首先要抓好安全催青,同時要做好設備的到位和維護;在此基礎上,全面貫徹蠶種催青技術規程,因時、因批(蠶種批次間差距)設定催青技術參數,做好發育進程平衡調節,則是確保一日孵化率的關鍵。

[1]王亞琴,吳海榮.全程自動化測控高密度蠶種催青技術研究應用[J].江蘇蠶業,2006,28(4):38 -41.

[2]王亞琴,吳海榮,黃愛梅,等.自動化測控蠶種催青技術探討[J].中國蠶業,2006,27(4):40 -42.

[3]中國農業科學院蠶業研究所.中國養蠶學[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0:430-435.

猜你喜歡
蠶卵小蠶蠶種
攀西蠶區小蠶共育質量的提升措施
產卵布蠶種浸酸操作的做法和體會
閬中蠶種場桑蠶智能系統研發簡報
孵化蠶卵
科學制定生產計劃 合理滿足蠶種需求
切料機助力小蠶人工飼料育快速推廣應用
散卵蠶種收蟻新方法——白紙袋收法
蠶卵的等待!
半自動小蠶飼育機的升級改造
溫度刺激對催青期樗蠶卵中孵化酶基因PccHE表達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