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針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

2012-08-20 01:58徐澤君
中外醫療 2012年3期
關鍵詞:火針椎動脈頭痛

徐澤君

(吉林省琿春市中醫醫院針灸科 吉林琿春 133300)

椎動脈型頸椎病(CSA)是因頸椎病引起椎—基底動脈缺血出現眩暈、頭痛、耳鳴等一系列癥狀。筆者自2006年以來運用火針療法治療本病取得良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本組共96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46例;年齡最小的32歲,最大的74歲;病程最長者15年,最短者3個月,所有患者均經X片、CT或MRI診斷。糖尿病患者在空腹血糖≤7.0mmol/L,高血壓患者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100mmHg,可實施針刺。

1.2 診斷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4年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1]中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診斷標準擬定。(1)頸性眩暈,可有猝倒史。(2)體征:旋頸試驗(+),頸部過伸或轉動至某一方位時出現視物旋轉、惡心、甚至嘔吐。脫離該方位時癥狀緩解或消失。(3)X片顯示:節段性不穩或鉤椎關節增生,或頸椎前、后緣增生,椎間孔狹窄,頸椎生理弧度改變,或CT、MRI顯示有椎間盤突出或有椎動脈變細。(4)多伴有交感神經癥狀:如耳鳴、耳聾、頭暈、頭痛、視力障礙、惡心、嘔吐、胸悶、心悸等。

1.3 排除標準

(1)X片或CT、MRI檢查無異常者。(2)其他疾病如:中毒、感染、外傷、顱內占位性病變引起眩暈者。(3)頸椎有骨折、脫位、急性椎間盤突出、結核、腫瘤等。(4)合并有嚴重的原發疾病者。(5)孕婦,產婦,精神疾病患者。(6)不能堅持接受治療者。

2 治療方法

2.1 取穴

主穴:百會、大椎、C3~C7頸夾脊穴、風池、完骨、天柱。

加減:頭痛加神庭,率谷;惡心加內關,足三里;耳鳴加聽宮;眼花,復視加攢竹。

2.2 方法

2.1.1 治療組 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后,選取賀氏中粗火針在燃燒著的酒精燈(棉)上燒灼,待針尖長度5mm左右變紅時,迅速刺入所取穴位后立即出針,用干棉簽按壓片刻。如針刺部位出血,則待血液自然流凈后再行按壓。隔日治療1次,5次1個療程。

表1 治療結果

2.2.2 對照組 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后,將毫針刺入穴位,得氣后,留針30min后起針,按壓針孔。每日1次,10次1個療程。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2002年《中藥新藥治療頸椎病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擬定。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顯效:癥狀體征基本消失,但因勞累、天氣變化后仍有輕度不適;有效:癥狀體征好轉,仍留有不同程度眩暈,頭痛,頸部不適等癥狀;無效:癥狀體征無改變。

3.2 治療結果

經1個療程的治療,結果見表1。

表1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3%,對照組總有效率81.0%。經統計學處理,2組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3<0.05),說明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

4 討論

頸動脈型頸椎病,又稱頸性眩暈,當屬中醫“眩暈”“頭痛”范疇。病因為長期工作,勞動,姿勢不當,局部氣血運行障礙而致腦部失養。多因勞累或感受寒涼或情緒波動等因素而誘發?,F代醫學對本病的發病機理的認識,多數學者認為椎-基底動脈缺血是引起頸性眩暈癥狀的重要原因,而其病因可能是椎動脈的直接受壓和梗阻,或是椎動脈叢受刺激引起動脈管壁的痙攣所致[3]。

筆者選用百會為諸陽之會,醒腦開竅,可清理頭目,除眩止暈,大椎,C3~C7頸夾脊穴,風池,完骨,天柱等局部穴位可促進局部的血液循環,緩解頸肌或血管痙攣。從而恢復頸椎正常解剖關系和生物學平衡?;疳樖窃诤玲槾谭ǖ幕A上加入了溫熱之力,具有扶助正氣,引邪外出之功。因此,火針在該病的治療上效果明顯優于毫針,又火針治療時間短,間隔時間長,治療次數少,很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特別適合基層醫生使用。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59.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342~362.

[3]張清,孫樹椿.椎動脈型頸椎病發病機理的研究概況[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1998,6(4):59.

猜你喜歡
火針椎動脈頭痛
頭痛應該灸哪里?
火針治療慢性濕疹的研究進展
中醫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探究
神奇的火針療法
火針經筋點刺配合針刺治療Megie綜合征驗案1則
頭痛與口疾
遠離頭痛的困擾
中醫火針聯合沙利度胺治療結節性癢疹78例臨床觀察
推拿配合熱敷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89例
三針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1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